高燒103度
毒愛殘情:霸寵豪門妻 耽美 戀上風鈴的風 萌妻乖乖吻上來 誓鳥 鬥界主宰 煉煞 七罪仇殺 追憶經年夢 某真嗣少年的世界之旅 重生反派女boss
高燒103度
去年年底,一種比S.H.E都流行的感冒病毒席捲了中國北方地區,因為那段時間我正在沒日沒夜的工作,加上沒怎麼預防,也被“流行”了一把。那段時間感冒的人極多,見面無不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彷彿多年沒見一樣,還透著相思無用抱頭痛哭的意思。
感冒最常見的就是發燒。通常來說,體溫超過37度多就得吃藥,如果再往上走,一直到41度,估計就得上醫院打點滴了——標題是美國某自白派的女詩人曾經留下的一首詩的名字:《高燒103度》。我不懂詩,所以不能對它所蘊涵的東西妄加評判,只能肯定這個溫度要是真的成立,估計這個患者就離外星球不遠了:這種體溫,一定不是咱們地球上的。
不過後來得知,有些地球人的體溫也可以達到這個高度:他們大多都是新新人類,大多有不錯的收入,對自己的信仰有著偏執狂般的堅決,他們所喜歡的東西非音樂即時尚,要麼就是紅得發燙的明星——人們給他們起了一個名字,叫“發燒友”。
我最早聽說“發燒友”這個詞語,是在一家香港雜誌上,該雜誌的王牌欄目是一個稱作“發燒友”的版塊,每期都會上大量讓發燒者們“感冒”的稿件,總之不管是懷舊還是時尚,都有發燒的味道,拿在手裡都覺得有些燙手。
據我分析,燙手的感覺是因為上面登載了發燙的東西,不管是山芋還是別的什麼,總是會讓溫度直線上升,像屁股著了火的猴子一樣往上躥,至於是否能躥到103的高度,反正也差不多了。
為這個溫度提供柴禾的,無疑就是發燒友了。當然,真正的發燒友還是值得我們替他們再火上澆油一把的,但那些僅僅把“發燒”當作時尚的“發燒友”們,那些不是為音樂而燒而是為了音響而燒的“發燒友”們,就實在不值一提了:伊沙曾說:爾等非“友”。
應該說明的是,只要是高燒,就得想辦法降下來,否則腦子就燒壞了,到時候別說音樂,估計連音響都不認識了;反過來說,一輩子不發一次燒也不見得就是好事,就像很早以前,在我們還是小孩子時,因出麻疹而引發的“高燒”,那時候如果一個孩子遲遲不出麻疹,反而會惹得家長著急。所以,該“燒”還得“燒”。我的意思是,該燒就燒吧,哪怕真的到了103度,只要你的生命中可以承受之重。
對於這些發燒友的日常體溫,我只是有些渴,只是想說:不管是華氏還是攝氏,如果這對於你們來說是正常的標準的話,那麼就請為我在額頭上燒壺開水吧,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