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爭先恐後拍電影
冷王的替補新娘 妻不可欺 棄妻難再逑 投機智慧 絕色公寓 以蠱服人:娃娃王妃 殘奴 午夜花園之極限驚悚 囚宮:庶女皇妃 生命沉思錄
第1149章 爭先恐後拍電影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爭先恐後拍電影
這是一部青春勵志劇,女主角是夏瓊。那部《紅水塘》雷鳴的部隊裡放過,所以他認識夏瓊。
雷鳴伸著頭向下看。現在拍的是夏瓊與一個男孩擺燒烤攤,男孩在擺弄燒烤,夏瓊在招待客人。買賣正做的紅火,突然城管來了。男孩與城管對峙,夏瓊苦苦哀求城管放他們一馬。
夏瓊逼真的演技感動了雷鳴,忘了現在是在拍戲,怒火中燒的拍案而起,準備下去與城管理論。正在此時電話響了,老婆大人要他開車去新機場。
張秋生雖然不在影視圈混,但他在這個圈子裡朋友多。過年時期,很多劇組都停工。休假沒事幹又不顧家的導演們都跑麒林來看張秋生拍戲,當然身體有點或大或小的毛病也要找他幫著看看。即使沒大毛病,找張秋生做個健康諮詢也不錯。張秋生是導演中唯一的正牌醫生,醫生中唯一的導演。
導演們都被這種巨集大的場面震住了。或者說,這種場面是所有導演所期盼的。將近二十萬人参與拍攝的電影,哪個導演不想來一次?可惜的是,沒哪個投資人肯幹這種傻事。
張秋生很謙虛,拿出分鏡頭劇本向各位%∑老師請教。這兒屬張秋生年齡最小,導演們也不客氣,你一言我一語,有指出不足的有讚歎的有提出改進意見的,喜氣洋洋熱鬧非凡。也有導演提出,給幾個鏡頭讓我來過過癮,這樣的大場面我還沒拍過吔。
張秋生很大方,願意過癮的都分配一個攝影師。反正在歐洲的那個撒旦之門,麒林分隊二十幾個人,艾斯皮艾爾每人都給了一部攝影機。另外還有幾萬英尺的膠片,至今還剩餘一大半。
導演們準備散去工作之前都找張秋生要動作編排及武術指導,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戲,這些人員是必不可少的。
張秋生兩手一攤,哪有?見導演們睜著不可思議的眼睛望著他,又補充道:“老師們請放心,那些演員都是武術世家。那些武打動作是他們自小與師兄弟們不知練了多少遍的東西。你們只管提要求,打得不好,不精彩,不合意,你們別批評,只管盡情地鄙視就行了。他們會無地自容,會自己找塊豆腐撞死。”
還有這樣的事?導演們不相信,拍這樣的戲很危險的,一個弄不好就會受傷。秋生啊,你別將工作當兒戲。
受傷就受傷,張秋生很認真地說:“我真的不是兒戲。別說受傷,哪怕是死了,他們也只會怪自己學藝不精,絕不會怨我,就更不會找你們。”
這事可開不得一點玩笑,導演們還是不相信。張秋生又說:“老師們啊,你們不是看了劇本麼?上面的南華派、崑崙派、齊雲派,這個派那個門或哪個世家的,都是真的。都是傳承幾千年的武術門派。拍這麼個戲,還要他們事先編排,那是罵他們弄虛作假,比抽他們一耳光還難受。”
嗯,世上還真有這些門派?不是武俠小說瞎說八道的?秋生啊,你是怎樣找到這些門派的?導演大叔們個個像好奇寶寶,追著張秋生屁股後面提問。
這個吧,是這樣的。不是已經說過麼?在我們麒林的八合湖,確實是打過這麼一戰。其中的主力也確實如劇本中說的,是南華派。結果是南華派全軍覆沒,所有的人都戰死在八合湖。當時武功低微,沒資格參戰的南華派的弟子倖免於難。這一戰是南華派的驕傲,他們祖先雖敗猶榮。
張秋生又指著遠處正與姐姐在一起的歐陽穀氏對眾導演說:“那個婆婆叫歐陽穀氏。她的家族在抗戰中有二百多青壯年戰死沙場。雖然不是在抗元戰爭中,但精神是一樣的。我一點沒騙你們,她老人家的侄子你們都應當認識。她這次也自願來參演。老師們,不信,可以去試試她的武功。”
一提歐陽兩字,導演中就有人想起來了。這樣的抗戰英雄,令人肅然起敬,沒人敢去試歐陽穀氏的武功。
按照劇本。電影的前半部是蒙元大軍一路燒殺搶掠,南宋朝廷不斷向南撤。在蒙元軍隊南下過程中,各地的民眾與義軍拼死抵抗。偷襲戰,麻雀戰,不斷地騷擾著元軍。
本劇體現了張秋生的一貫風格。沒有廢話,沒有沒完沒了的開會,沒有自己人內部的勾心鬥角。更沒有將編導自己內心的陰暗心理強加到敵人身上,而刻意營造蒙元首腦陰險狡詐。
本劇中蒙元軍隊沒有主角,他們只是一個背景。只是一個強大到極點的對立面,以此來展現抗元民眾與義軍不屈不撓的抵抗精神。
這部《血色八合湖》帶有深厚的歷史記錄片風格,血淋淋的史實與沉重的民族苦難等到充分的再現。各地民眾與蒙元軍隊在麒林的八合湖打過一戰,這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歷史大背景真實。在當時,中原各地的民眾反抗侵略到底打了多少戰歷史沒記錄。因為歷史書是勝利者寫的,元朝統治者不可能寫這些。但歷史不僅僅存在書本上,它是活生生地用鮮血寫就,不管記錄不記錄它都在那兒。所以張秋生將這部戲當真實的故事來拍,為此他甚至放棄了最拿手的修真內容。
都是群眾演員,讓導演們忠實地去拍攝。這就是張秋生意圖,這樣拍出來的戲真實感才強烈。
導演們一上手就發現張秋生說得對,這些演員素質非常高,並且個個武藝高強。高強到什麼程度?他們隨隨便便的動作都比刻意編排的好。尼瑪,張秋生從哪兒找的這樣好的群眾演員隊伍?
吳煙、李秀英與孫妙因帶著一幫小妖孽們組成後勤指揮部。後勤指揮部分製片、物資、茶水、伙食等小組。每個導演後面都跟了一班人,要演員給找演員,要道具馬上送來,要吃盒飯立即捧來,要喝水茶給你泡好。各導演被侍候的舒舒服服,工作進度非常快。十幾天就將前期要拍的戲全拍完,就剩下最後幾個大戲了,這個由張秋生親自拍,畢竟他才是這部戲的真正導演。
雷鳴帶著劉萍趕來的時候,張秋生正在指揮排練。這是最後一場戲,敵我雙方正面決戰。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步-兵對騎-兵。冷兵器時代,騎-兵相當於現代戰爭中的坦克,騎-兵對步-兵的衝擊就等於是大屠殺。另外蒙元軍隊還有原始的火炮,這在當時也是一種極度可怕的大殺器。
正中是一個高高的木臺,戰時這兒就是指揮部。指揮台兩邊各有二十個離地約一米五十的鼓架,每一個鼓架上都豎著一面直徑二米的戰鼓。
按照古代戰爭的慣例,擊鼓衝鋒,鳴金收兵。這兒只有鼓沒有鑼,意思是這場戰鬥只有前進沒有後退。
每面鼓旁邊都有五個小夥子。一人擊鼓,擊鼓之人陣亡或受傷,立即再上一人。
張秋生一聲令下,牛角號吹響,四十面戰鼓同時擊將起來。隆隆地戰鼓聲中夾著低沉的牛角號,肅殺之氣立即籠罩著全場。對面場地上火炮響起,濃濃的硝煙瀰漫開來。將近二十萬人大聲呼叫,喊殺聲如同山呼海嘯。
雷鳴立時便感覺汗毛根根倒立,全身熱血沸騰,一種不由自主的渴望戰鬥的情緒充斥著大腦,他不顧一切地衝到張秋生旁邊大叫:“張秋生!分配給我任務!”
張秋生頭都不回,順手一指地說:“找吳煙,在那邊!”
這裡人山人海旗幟林立,恰恰指揮部沒打旗子,雷鳴要老婆帶他去找吳煙。這傢伙就是一好戰分子,最是見不得這樣的場面。劉萍沒老公辦法,只得帶他去找吳煙。
崑崙派,華山派,泰山派,崆峒派;孫家村,鄧家村,鄭家村——。劉萍停下腳步,鄭家村?隔壁地關省的富運集團也來了?剛好排練告一段落,劉萍在鄭家村的旗幟下找,果然找到了彭長勝。
那個,彭總,你怎麼也來了?劉萍好奇地問道:“彭總,大過年的,你怎麼跑這兒來了?嫂子不罵你?”
彭長勝穿一件醬色古代老百姓的那種抄腰大褂,下面是灰色的扎腿緬襠褲,腦袋上包著醬色的頭巾,笑嘻嘻地回答:“不罵,你嫂子也來了,連我兒子都來了。如此盛會,比過年都熱鬧,當然要來了。”
你是想搭順風車做廣告吧?劉萍心裡這樣想,嘴裡也不說破,笑著搖頭:“瘋了,都瘋了。這個張秋生太會折騰了!吳煙這些丫頭也不像話,比男生還要瘋!”
搖著頭卻看見在孫家村的旗幟下的孫一行,還有孫不武的爺爺,趕緊過去打招呼:“首長好!”孫不武的爺爺可能就在幹休所住,他在這兒不稀奇。孫一行也跑來,就讓劉萍驚詫莫明瞭。這個大年底的,八方公司沒事嗎?你也跑這兒湊熱鬧!
雷鳴見到孫老爺子趕緊敬禮:“首長好!”
孫老爺子笑呵呵地回答:“好,好,都好。你們都是好樣的。”其實他不住在幹休所。自從退休孫老爺子就就住孫家村。張秋生要拍一部全民抵抗蒙元侵略的電影,孫家村的青壯年都要來。歷史上不知孫家村趕沒趕上那場戰鬥,電影嘛,一定要留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