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22章 武帝(11)

第122章 武帝(11)


邪少狂龍 重獲新生 完美保鏢 逍遙江湖 末日絕地 黃河撈屍人 戀上邪魅男 我叫我同桌打你 我家少爺超凶噠 退散吧,杯具!

第122章 武帝(11)

椒房殿中宮之主披髮覆面,好不狼狽。這多幾年的緣因種種,早讓她明瞭,屬於她衛子夫的時代,早已過去。甚或,是她將君恩看的太重,她的時代,從未來臨。

漢宮何曾是屬於她的?為著當年深傳巷尾的一句歌謠?

——“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她的傳奇,附著著這句歌謠。可皇帝的心裡,築著一座金屋。

她掐著脖頸,只覺喉間翻覆著一股濃烈的腥味兒,噁心感便湧了起來。她開始乾嘔。手卻似不聽使喚似的,停不住,掐的愈緊……

婉心瞧的急了,撲通一聲膝蓋直愣愣砸了地面上,啞聲喊道:“娘娘,您這是做甚麼呀?”

“你聽陛下方才說甚麼了嗎?”她完全失了儀態,用一種近似絕望的眼神瞧著婉心:“他說、他說……要廢了據兒!他要廢了我的據兒呀!”

“娘娘……您迷糊啦……”婉心順了順她的背:“太子乃儲君,未來的皇帝,陛下不會、不會這麼做……”

他留給她一個狠絕非常的眼神,從皇帝的眼睛裡,全然不見往日的溫存。當年平陽公主府邸受寵承恩的往事,連她都要淡忘了,皇帝的冷漠,幾乎使她懷疑,那些耳鬢廝磨琴瑟和諧的日子,皆是一場虛夢。

劉徹……她到底還是不認得他。

咆哮了一夜的急雨,待落盡後,掘開的荷塘口子又衝入了泥水,親軍盲動了一夜,汙泥的塘子一時半刻還清不乾淨。皇帝那邊坐鎮,已在宣室殿衝著老臣發了幾通無名火,竇沅未請早安,她心裡明白,若皇帝手中得了訊息,必是第一個知會她的。故此倒也不急。

去找那個人聊聊,要比她在長門宮乾著急,好許多。

甘泉宮,這一座宮室,乃皇帝最愛,不想皇帝卻賜了那個人,竇沅心裡笑笑,皇帝也好興致,一把年紀了,尚不忘拈花惹草,巡狩帶回來這一個生來纖手握拳的奇女子,倒算誤打誤撞幫了她忙。有些事情,她弄不明白,還須請教這位人才絕豔的“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其時年方十七,阿沅瞧不清那女人胸中藏了多大的志氣,像她那樣花好的歲數,魏其侯府的小翁主還是個不知人情冷暖的丫頭片子,有竇氏一門榮耀護罩,她竇沅本無需爭、無需奪,她和陳阿嬌的童年、少年,皆是一樣,蜜罐裡泡大的。便不知孤女身弱,要想在食人不吐骨頭的漢宮中過的好,須付出多少。

婕妤趙氏便是那樣的人,若想榮華富貴,便須一路撞跌,甚至狠下心來不擇手段,去攀附她們歆羨的高位。

從某種程度上說,鉤弋夫人與衛子夫,是一類人。

迎她的人,是鉤弋宮簡衣素鈿的宮女子,她們皆知她竇沅是何人,在這宮裡,位階非嬪位,身居長門,但皇帝卻敬重有加。諸此種種,亦能覺察出竇氏女身份何等特殊。故此無人敢怠慢。

竇沅道:“你們這倒也奇了,目今御前新貴,誰不知乃鉤弋宮趙婕妤?”她便抬頭打量宮女子髮髻花鈿:“這般素樸,是為何?”她笑了笑,原沒想撂來答案,鉤弋夫人行事素來古怪。便徑直往裡走,沒想宮女子微一謁,道:“原是娘娘不喜這些的,時常告誡婢子們,莫招人嫌,滿頭珠翠,給誰看吶?故此,連帶著咱們,都不愛珠環碧翠啦。”

竇沅心裡“咯噔”一下,面上雖淺淺笑,心裡已有計量。這女子,當真是不簡單,這般風頭勁,明是個愛張揚的人,卻懂得蓄勢,半絲兒不張揚。

若讓她承恩得子,漢宮還不知要怎樣亂呢。

倖幸好的是,皇帝已年邁,子嗣不繼,鉤弋夫人的機會,怕是不多了。

若不然,漢宮又將掀起一場風雨。

鉤弋宮後院也有一口塘子,昨兒雨下太大,水際線升了好許,塘子口空氣裡瀰漫著一股泥腥味兒,趙婕妤性兒果然與別個不同,偏不躲這汙糟糟的氣息,撐了一把小傘,立塘子邊,笑呵呵望眼過去,便呵一口氣,也不看竇沅,卻與竇沅道:

“小翁主,你最近在做甚麼?”

竇沅笑了笑,並不回答她似是而非的問,卻道:“小翁主?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我,是劉不害的妻子……”

趙婕妤很抱歉一笑:“這與我無關,我便不想記。”

竇沅打量她,心中暗歎,好一副美人的皮相!清晨柔亮的光正敷散在她身上,她如此年輕,面如玉而不瑕,微微卷翹的睫毛上還跳躍著淡金色的碎光……是年輕的皮相。

十七歲,不過十七歲,她和阿嬌姐姐的十七歲在做些什麼,想些什麼?眼前趙婕妤,卻已學會吃人不吐骨頭的生存伎倆。

“我呀,我想為陛下生一個孩子。”她咯咯笑起來。那笑容,極甜美極好看,目光卻仍然撩了遠去,看也不看竇沅。

“那不能,”竇沅也笑,“我看是不成啦。”

“為什麼?”鉤弋夫人半絲不慌,笑著問她。

“陛下老啦,而且……陛下已有了太子。”

“太子,只是儲君,而非皇帝。未來的事兒,誰說得清呢?”她終於轉過頭來,像個無辜的小女孩兒,抿嘴向竇沅一笑:“是不是?”

竇沅眯起眼睛,一束光線攏聚起來,鉤弋夫人在她眼裡愈凝愈小,縮成了一小團兒,像折枝一骨朵兒梨花似的,便這麼飄遠去,散落在枯葉下。

她們支兩柄傘,在塘子前緩步踱,細雨清晨,美人如畫,那是極好看的一幅風景,竇沅忽地停住腳步,笑著道:“不知我們還要走多久?怪累人呢……”

鉤弋夫人也停了下來:“翁主,你說,陛下的人還在桂宮荷花塘子前忙?非得將漢宮掘個三尺不成?”她捂嘴笑。

竇沅卻兀自嚴肅了:“我正想問你——那些事兒,都過去多少年了,你怎會知?又為何要告訴我?”

“你當我是從何而來?翁主,您別打聽,”她道,“打聽也無用,這世上,早沒我的親人啦!我知衛氏女從前的作為,那些早被皇帝忘卻的印記,——那當然是,有人告訴我!但您別問‘別人’姓甚名誰,合當的時候,我自會全數說來。……只這會子,我並不願再回憶。我告訴你的,如今已被證實,那你自該信我了!但毋管將來會發生何事,我都不會害你。只因,巍巍漢宮之中,我只您這麼一個可信任之人!”

“你到底是誰?”終抵不過心中的困惑與好奇。

“您再問,我便下逐客令啦。”她婉婉一笑,風情無限。竇沅竟也為她這一笑所折,心中難免胡亂摩揣,原該皇帝一見傾心,那樣媚到骨子裡的美人兒,誰不愛?

便說:

“既這麼,最後再問一句,……趙婕妤可是天畸?那手……”

鉤弋夫人冰雪聰明,竇沅要問什麼,她一點即領會。因說:“那自不是,甚麼手握玉鉤,甚麼胎中帶畸,我騙騙陛下不成呢?買通望氣人,引陛下尋路而走,這點子籌謀都不會?”

欺君之罪,她說的這般輕鬆。

便巡過一回。

因踱了半路,小雨已收,竇沅便輕手將小傘收起,因道:“這味兒又重啦,過了雨,泥腥味久不散,一層疊著一層,怪嗆。”

鉤弋夫人笑道:“翁主果然是富貴名門出身,這味兒還嗆人?早年田間拾穗,比這味兒煩厭的多呢!”她也收傘,忽然轉了話鋒:“……聽聞,陛下去了皇后那兒?”

竇沅點頭:“不是聽聞,是確實。我陪陛下去的。”

她微一笑:“早晚要來的,不是嗎?窗戶紙捅破了,我做起事兒來,也輕省些。”她又道:“聽說陛下賜她白綾——這是要取她性命吶?”

“你未必輕省,事兒難辦的很,她畢竟是據兒生母,只要據兒在,她便不會倒。”竇沅只顧自個兒分析,卻未察覺趙婕妤眼色已微變,這不經意的一句話,反給了她提示。女人恨之所及,便是甚麼事兒也做的出來。

那是竇沅未能料到的。

眼前這個女人,幾乎改寫了漢室歷史。

竇沅說道:

“陛下不會教她死,哪怕不憐惜她,總也要顧著旁人的面兒!那條白綾,不過是嚇唬人的手段,她大概著慌了,也怕了……教她睡不了幾個踏實覺,我心裡也算好過些。往年做錯的事,總要找個債主來償——陛下暫時不會動她,遠外有衛青、霍去病守疆,陛下還需倚仗皇后一族的勢力。陛下老成深算,斷不會自毀臂膀……”

這麼說著,已繞了塘子一圈又一圈兒,竇沅只覺乏累,欲歇去了,在旁卻躥來一個從侍,細一瞧,竟是御前人!

既是皇帝打發的人來,便不能怠慢。

那從侍一謁:“陛下請翁主過御前!”

竇沅與鉤弋夫人互視久怔,也摸不透皇帝揣著什麼心思,略略收整情緒後,她便握了鉤弋夫人的手:“那我便走了,你……好自為之。”

她點頭。

那後半句話,便忘了罷!她怎麼肯“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