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10章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19)

第110章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19)


極品桃花 邪君霸寵:逆天小毒妃 重生後她一心想脫單 勇氣之章—決戰神界 無良天下 源羽尊訣 彈著點 兵血交融 玄武三國 沈梅君傳奇

第110章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19)

“朕去瞧瞧她。”

他何等聰明,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只要旁人一個躲閃的眼神,他便捏了七八分準,全部瞭然。

劉徹拖著病體,掀了玄龍絞絲錦被,艱難起身,他緩慢打量四周,闔宮眾妃嬪皆在,但依例是不準靠近龍榻的,儀態萬千的美豔宮妃,似一件件玲瓏有致的陳品,遠遠擺著……在他榻前守著的,除皇太后外,還有幾位品階高的宮妃。

他的宣室殿,仍然如往昔一般,奢華富麗。

一絲兒,也盡未變。

他嘆了一口氣,喃喃自語:“朕……好掛念她。”

此時皇帝已半坐起,裡衣襯下,他顯得極憔悴。皇帝朝上日理萬機,他向來是強勢的作態,竟是從未流露過如今天這般的疲憊。

他掙扎著,不欲要人服侍,竟自個兒想要穿鞋……

太后自然看不過眼:“陛下,不急於這一時。您歇著吧……叫人瞧笑話呢,陛下千尊萬貴,為個尋常女人,不值當這樣。”

“她不是尋常女人……”皇帝忽地盯住太后看,那一束光漸漸地收去,眼睛半眯起來,瞳仁裡似籠著一團的霧氣,他彷彿不認識太后似的:“母后,您知道朕在說些什麼……她不尋常,她是誰——母后您知道。”

太后背轉過身,連瞧都不欲再瞧皇帝了。大抵有氣兒,氣皇帝不爭,她雄才大略的兒子,彷彿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這麼一副讓人瞧著便氣的病懨懨模樣。

“哀家再說一遍,皇帝當知道,——為個女人這般,不值當。”

皇帝忽覺不對勁兒,亦不再顧周身冷冰冰的氣氛,猛地起身,執意要走,他身子差的很,站還沒站起來,眼前一昏,便又頹頓下去,跌在榻上……

一夕之間,她的兒子,成了這般模樣。為個女人,要死不死,窮折騰。皇太后心裡燃起一股無名火,因拂袖道:“劉徹!你做的是皇帝當做的事?莫要成第二個周幽王!這一路走來,多麼的艱難,多麼的坎坷,眼瞧著皇位將將要坐穩,你折騰吶!一個女人,抵甚麼?!你是皇帝,——要多少女人沒有?!憑你揮揮袖,普天之下的美人兒,還不都是召之即來!”

闔宮皆寂靜,眾人大氣兒都不敢喘,燥熱的宣室殿,在那一瞬間,彷彿跌入冰窖,整個兒都被凍起來了。

皇帝愈覺事情不大對頭兒,但仍撐著身子緩笑,向太后道:“母后,天下美人之多,目不能睱,但……少年夫妻,只有這麼一個。”皇帝隱了笑意,愈發的悲傷:“……只有她這麼一個。”

幾欲流下眼淚來。那樣的悲傷,不該屬於隻手遮天的帝王。

太后道:“你既這麼說了,母后便也不客氣,自家人,哀家不應與你生疏,只拘於禮,——哀家此刻說的都是真心話:你要母后,還是要一個無關緊要的女人?你今兒若踏出宣室殿一步,便算是你選了她,你心中覺,她比母后更重要。”

他一頓,眼神也隨之沉了下去,旋即,故作不解地鬆鬆一笑:“母后,這是毫無關聯的兩樁事。”因提起被角,扔了遠去,正下床——

“朕只想去瞧瞧她,母后,這麼些年來,她受盡了委屈。朕想來,愈發的難過——朕對她的感情,與後宮眾妃嬪是不一樣的,我們一路患難過來,朕知她在朕心裡,有多重要。朕不是周幽王,嬌嬌也不會是禍國妖姬,朕尚能自持,江山與美人,朕知當選什麼,祖宗的基業,也絕不會在朕手裡斷送。母后,朕很累,有她在,朕有時便會想起小時候與她一同闖禍的日子,偶爾也會開心。母后——朕就拿她當個開心果子擺宮裡,您也這樣想,好麼?她只是個開心果子,不是紅顏禍水。”

“我瞧你是魔怔了!”皇太后手一指,臉色愈加的不快,震怒道:“從前多好的兒子!如今成了什麼樣子?為個女人這般,還敢說自己不是周幽王?劉徹啊劉徹,哀家若再不正其位,你所做所行,早晚丟了文皇帝、景皇帝的臉面!你還敢說自己是劉氏子孫?”

太后攔著,怎麼也不準皇帝起榻,皇帝向來是個孝順兒子,若在平時,亦不會與太后頂撞,但今兒真是“魔怔”了,好似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指引他,偏要去!今兒偏要叛逆一回!

皇帝梗著脖子,覷太后道:“母后,朕是劉氏子孫,朕一直都記得……”太后原想皇帝總算琢磨清楚了,既這麼表態了,便是不打算為個女人與他的母后再起爭執了,才舒緩沒多久,不料皇帝拔高了聲量,冷冷道:“也請母后記得,朕姓劉,我大漢的江山也姓劉!順天者,皆是朕的旨意,若違朕旨意,便是違天命!母后懿旨皆須緊綴‘奉上諭’,既是奉朕的命令,——還請母后讓一讓。”

皇帝便欲拖病體起身。

那般沉穩,那般的不卑不亢,他當真是做帝王的料子,但他的天命之資,卻是用來對付他的生母!太后不禁覺心寒,腿下一軟,竟差點打跌。

她的兒子,養大啦,不聽話啦。

有那麼一瞬,她竟想起了當年長樂宮的老太后。太皇太后竇氏,何等高傲果決,是塊執政的料子,最後卻被兒孫們絆跌了一跤又一跤。於長樂宮高座,許久冗長孤冷的夜晚,大概也是極寂寞的吧?

終於輪到她了。

王太后長吸一口氣,竟有那麼一點點的幸災樂禍:“陛下,來不及了,已經——晚了!”

此時皇帝在內侍攙扶下,已走出了幾步,聽到這一句話,猛地停下腳步,急回身:“母后這話是什麼意思?”

皇帝的聲音打著顫,連他蒼白髮皺的嘴脣都在微微顫抖,原這一路的擔憂,竟不是多慮?

他杵著,只覺冷,好冷,涼意自腳底生起,將他整個人都裹住,他抖的不能,整個人都要凍僵了!

他在等太后一句話。

皇帝尊貴的母后終於開口:“她死了——”

“您、您說什麼?”

“她死了。皇帝——”很沉的聲音,彷彿頃刻間要將整座沉暮的漢宮籠罩……

“朕……不信……”皇帝的眼神裹上一層陰翳,倏地,眼底僅存的生氣都要沒了下去。絕望,漫天的絕望像潮水般襲湧而來,帝王的寂寞,每天都在重複,每天都在疊累,但這些許年來沉厚的寂寞,竟全比不上今朝這一瞬!

他是坐擁天下的帝王,但此刻……他竟要失了他的天下。

“是真的,她死了,——哀家不便要向你說誑話,這無意義。”皇太后臉上無陰無晴,繼續說道:“是哀家下的懿旨,勒死她——她犯了當死的錯誤,哀家容不得她!”

皇帝緊閉著眼,眼淚從縫隙裡傾瀉而下:“你真殘忍,母后。”

“她犯當誅的大錯,哀家竟要為維護她棄漢家尊嚴於不顧麼?”王太后依然振振有詞,她是無錯的,但當然,——是陳阿嬌該死。

皇帝睜開眼,覷太后,冷嘲道:“母后處死她的懿旨上是否也寫著‘奉上諭’?是奉朕的旨意?朕何時下過這樣的聖旨,母后執意孤行為之,——是否算假傳聖旨?”

假傳聖旨,按罪當誅。

皇帝用這樣冷的聲音,質問他的生母。王太后一憷,她確然是從未見過這樣的皇帝,那……不似她的兒子了。

皇太后頓了頓,道:“是哀家下令勒死她,但她之死,與哀家絕無關係。她是自盡,哀家並未逼她,若不是她自知有罪,心虛了,何須如此?”

“她……到底犯了什麼罪?竟須母后如此動怒……”皇帝啞聲。

“穢/亂後宮,與男子私通。哀家手中有證據,絕沒冤枉她。——這樣的罪名,說出去,好聽?”

“她不會這樣——”

“哀家不冤枉她,哀家派人查實過,奸/夫乃桂宮開鑿荷花塘的總工,長的像極一個人。若不然,哀家也不會懷疑她有這私情——”皇太后因嘆道:“旁人她或看不上,但那個人……徹兒,你冷落她許久,宮闈之中多寂寞,偶遇見少年時熟悉之人,有了過分舉動,雖可惡,可也合理,有動機可推。”

“……是鑿荷花塘的那人?”

皇帝一憷,竟有幾分相信了。

他記得陳阿嬌曾在病榻上表白過她對劉榮的感情,她與劉榮生不能見,這一回恰逢皇帝出征,御駕不在長安,他們可倒逮了機會放肆了!

他只覺疼,又極恨,心頭似有千萬只蟲在咬噬……她與劉榮,把他當成什麼了!

雖這般想,心中到底存著幾分僥倖,因問太后:“母后,可有證據?空口白牙,口說無憑,她好歹是朕親封,位階頗高——”

太后道:“能有假麼?珠胎暗結——這一情動都不知是幾時的事了!太醫診過,不會有假,她腹中那疙瘩……與皇帝出征的時間對不上,那孩子,不可能是皇帝的!”太后又上了火氣:“兒呀,母后不是不講理的人,你出征前,母后答應過你,要好生照看她,若不是實在忍無可忍,母后又怎麼會……她亦是侯門出身,知道名節對皇室何其重要,這麼做,竟是要讓皇帝成為天下人的笑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