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86、第八十六章

86、第八十六章


重生之財源滾滾 復仇撒旦別愛我 奪心99次:霸道BOSS寵妻無度 寵婚萌愛 極樂寶典 預約你的下輩子 鳳傾天下,馭獸狂妃 天賜萌夫 通緝令:甜心請上車 相愛沒有理由

86、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六章

見到椒房殿來人, 王信直覺不好。聽來人轉述王皇后之言,眉心更是皺得能夾死蒼蠅。

王皇后將話說死, 裝病的老辦法行不通,無論如何都得走上一趟。王信讓宦者稍等, 繞到屏風後整理衣冠。王夫人為他繫緊腰帶,面上同現憂色。

“皇后是什麼打算?”王夫人一邊幫王信佩上鞶囊, 一邊低聲道。

“不好說。”王信蹙眉看向屏風外, 握住王夫人的手,低聲道, “天子舊疾復發,罷朝會多日。這個關頭,多行多錯, 少行少錯, 王家沒什麼根基,更當謹言慎行, 偏偏皇后看不明白。”

“良人, 不去了吧。”王夫人反握住王信的手, “我實在擔心。”

“不去不行。”王信嘆息一聲。

王皇后讓人傳話,把他稱病的藉口堵死, 今天硬頂著不去, 下次呢?一次兩次頂住,還能一直避而不見?

“我入宮後,記得關閉府門,在我歸來之前, 莫要見外人。”王信叮囑道。

王夫人輕輕點了點頭,目送王信繞過屏風,突然感到全身無力,直接坐在了地上。

“夫人!”婢僕匆忙上前,被王夫人揮退。

“早年間的皇后不是這樣。”王夫人自言自語,望著屏風上的花紋,突然有些失神。

從鄉間到太子府,從太子府到未央宮,這是多少人一輩子都想不到的榮耀。

還是說得到的越多,不滿足也就越深?

可她已經是皇后,兒子是太子,待到太子登基,她就是皇太后,只要不犯錯,誰都不能動她分毫。如今鬼迷心竅一般,硬往岔路上走,到底是為了什麼?

王夫人想不明白,卻不能不去想。

王信是皇后親兄,之前差點就成了立在朝中的靶子。好不容易安生些時日,結果皇后偏要讓他再攪合進去!

他們一家都不是聰明人,不像魏其侯一般能領兵作戰,屹立朝堂。也沒多大野心,無意費心思鑽營,唯恐行差踏錯給太子招禍。他們只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對兒子都是耳提面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奈何皇后根本就不明白!

亦或是她明白,只是不想放手?

想到這裡,王夫人攥緊胸口,神情冷,心更冷。

王信走出府門,剛要登上馬車,就見田蚡從街對面行來。

如果只是田蚡自己,王信全當看不見,上車就走。奈何他身邊還有一名椒房殿的宦者,明擺著是要趕在王信動身之前,將田蚡送上同一輛馬車。

“伯兄。”田蚡身無官爵,拱手向王信行禮時,看到對方佩在腰間的鞶囊,眼底閃過一抹晦暗。

“你要入宮?”王信沉聲道。

“蒙皇后召見。”田蚡笑得諂媚,王信沒來由的一陣厭惡。掃一眼宮中來人,知曉不能把田蚡撇下,乾脆袖子一甩,再不理會他,邁步登上安車。

田蚡絲毫不以為意,跟著登進車廂。

護衛步行在車後,騎僮甩動長鞭,馭馬前行。

車廂裡,王信正身端坐,不想搭理田蚡,裝作閉目養神。

換做知趣的,見他這個態度就該閉嘴,老實的坐在一邊。偏偏田蚡反其道而行,笑著同王信搭話,對方不理不睬,照樣不覺得如何,仍是一句接著一句,煩得王信都想開口喝斥。

“伯兄,皇后此時召見你我,想必有大事。王、田兩家不比竇氏,終歸是皇后的孃家,當為椒房解憂。”

“田蚡!”王信睜開雙眼,連名帶姓喝斥對方,“你最好打消心思!你罷官在家,不知朝中是何情形,若敢懷揣心思攛掇皇后,我定不饒你!”

“伯兄做了官,終究是不同,甚是威嚴。”被王信當面斥責,田蚡笑容絲毫未改,語氣卻生出變化,“伯兄想要置身事外,也要細想能不能。皇后在,你我兩家就有靠山,他日未必不能有竇氏之威。皇后如果倒了,你我兩家會是什麼情形?別說官位,命都未必能保住!”

“你忘了太子。”王信硬聲道。

“太子,嘿,太子!”田蚡冷笑一聲,“要是太子靠得住,皇后會是如今的處境,我能丟官?”

“住口!”王信怒聲喝斥,雙眼緊盯田蚡,眼底隱約浮現殺意,“休要讓我再聽你詆譭太子!打消你那些鬼蜮心思,否則休怪我……”

“如何?”田蚡嘿嘿冷笑,“殺了我?”

王信握緊雙拳,田蚡半點不懼,更用手指著前者,輕蔑道:“你胸無大志,想要做個長安鼠,大可隨意。只是莫要攔我的路。想想你那幾個兒女,要是不明不白死了殘了,未免可惜。”

“你敢?!”

“我能為皇后出謀劃策,能讓田氏比肩竇氏。之前皇后不見我,我未必敢。今日之後,你且看。”

田蚡的話威脅十足,王信狠盯著他,恨不能一拳將他捶死。奈何馬車正穿行市中,車外有喧鬧人聲,縱是滿心殺意,也不能在此刻動手。

“好,你好。”幾個字似從牙縫裡擠出,王信攥緊雙拳,臉色鐵青。

田蚡鬆開藏在袖中的匕首,再次嘿嘿冷笑,知曉不能真把人惹急了,見好就收,靠在車廂一邊,沒有繼續挑釁。

馬車速度不慢,穿過城南甲第官署,很快抵達皇宮。

在宮門前驗明身份,宦者頭前帶路,王信、田蚡走下馬車,步行前往未央宮。

天子重病,遵竇太后旨意,宮內守衛愈嚴。為確保萬無一失,竇太后還從長樂宮調來一班守衛,張次公就在其中。

宦者帶人往椒房殿時,恰好同張次公迎面相遇。

看到王信和田蚡,張次公眸光微閃,知曉兩人是王皇后的家人,自己沒有資格阻攔,當下讓到一邊。

目送兩人背影遠去,張次公對一名衛士叮囑幾句,後者頷首,找到一個不起眼的宦者,吩咐幾聲,宦者轉身離開,很快不見蹤影。

椒房殿中,推倒的屏風早被移走,掃落在地的碗碟都被清理出去。

王皇后坐在新屏風前,面前擺著一盞熱湯,鬱色依舊未散。

王信和田蚡在殿前除去絲履,僅著布襪走進殿內。見到王皇后,兩人同時拱手,口稱“皇后千秋,長生無極”。

“伯兄,阿弟,快起。”

待兩人起身落座,宮人送上熱湯,王皇后即命關閉殿門,由將行親自守在門外。

“我欲見伯兄一面實不容易。”王皇后看向王信,語氣中帶著薄怒,“伯兄不顧親情,想必也忘了阿母的囑託?”

“不敢。”王信連道不敢,表親木訥,一味裝傻,就是不說王皇后想聽的話。

田蚡瞅準時機,開口道:“伯兄不擅言辭,兩家終歸一體,我等勢必要為皇后分憂。”

聽聞此言,王皇后面色稍霽,不再對王信發怒。假如不是孃家就他一個在朝,實在沒有辦法,她也不樂意見這個窩囊的兄長。

“天子舊疾復發,已罷朝會多日。萬一哪天不好,太子年幼,長樂宮恐將攝政。”王皇后低聲道,“太子妃定的陳嬌,必事事聽從長樂宮吩咐。我先前籌劃許多,皆未來得及實行,如今被困在椒房殿,又被長樂宮盯著,實在是寸步難行。伯兄、阿弟可有策?”

王信震驚於王皇后的直白,喉嚨裡發出幾聲單音,艱難開口:“陛下春秋鼎盛,皇后此言太過!”

王皇后不看他,目光轉向田蚡。

田蚡眼珠子轉了轉,計上心頭,湊到王皇后跟前,低聲道:“皇后,陛下的病究竟是什麼狀況,近期可有大患?”

“近期應無大患。”王皇后想了想,道。

“既如此,我有一策。”

“快講!”

“太子已是外傅之年,如天子當真不好,勢必會盡早讓太子成婚。太子妃親近長樂宮,對皇后大為不利。”

“這些我都知曉。”王皇后不耐煩道。她想方設法讓陳嬌成為太子妃,實有不少打算。奈何事不遂人願,倒有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如此,皇后何不早行一步?”田蚡建議道。

“早行一步?”

“選美人伺候太子。”田蚡聲音更低,“容色好,擅歌舞,能討太子歡心,親近椒房殿。”

“你讓我仿效館陶之行?”王皇后面露沉思。

“這怎麼能一樣?”田蚡搖頭道,“長公主獻美是為邀寵陛下,皇后是太子親母,關心太子實為理所應當。”

“讓我想想。”王皇后明顯意動,但她被困在椒房殿,永巷中的家人子都由長樂宮派人教導,她根本-插-不進手。

若是在宮外……王皇后和田蚡一同看向王信,王信卻避開目光,擺明不想攙和這件事。

“此事還需伯兄來辦。”田蚡道。

“皇后,依我之見,實不必如此。”王信還想勸一勸王娡,哪有這樣算計自己兒子的,不怕母子徹底離心嗎?

王娡壓根聽不進去,反而強要他應下此事。

王皇后強求無果,王信堅持不肯鬆口,殿內氣氛陷入僵持。

就在這時,殿門突然開啟,陽信公主走了進來,不顧王皇后難看的表情,開口道:“阿母忘了女兒。”

“什麼?”

“女兒的婚事已經定下,不出差錯,應會早於阿弟成婚。”陽信公主看著王皇后,平靜道,“平陽侯年少,就國還需數年。比起舅父,我同阿弟更親,成婚後邀其過府,豈非更加便宜?”

陽信越說越是自信,雙眸映出王皇后吃驚的面孔,心底不由得生出一抹快意。

待到阿弟登基,她就會是長公主!

館陶姑母能做的,她一樣能做!

財富,權勢,地位,她全都要攥在手裡。她會尋來絕色,讓阿弟再不看陳嬌一眼,讓陳嬌匍匐在地,痛悔對自己的傲慢。待到看夠了戲,再將她徹底踩進泥裡!

長樂宮內,竇太后靠在榻上,平日裡陳嬌坐的位置,此刻正坐著劉徹。

一名宦者匍匐在地,稟報王皇后和田蚡之謀,並道出王信和陽信公主的話,一句也沒有落下。

聽到中途,劉徹已是下頜緊繃,到最後,怒火抑制不住,如果田蚡當面,他恨不能-拔-出長劍行殺親之舉。

他不懷疑竇太后設局騙他,根本沒有必要。

眼前這個宦者,平日裡常跟在二公主身邊,正是得二公主庇護,才能打探到皇后和田蚡密謀,向長樂宮稟報。

對於自己被王皇后忽視,婚事都排在三公主之後,二公主惱怒非常。既然王皇后不在意她,她乾脆自己尋找出路。

投向長樂宮貌似愚蠢,但從長遠來看,未必就不是正確選擇。

竇太后的權勢遠勝王皇后,只要長樂宮開口,二公主擔心的一切都不是問題。即使將來竇太后不在了,王皇后入主長樂宮,二公主早已經出嫁,大不了隨丈夫前往封地,山高水遠,王皇后又能奈她何?

難不成要誅殺親女?

真敢這麼幹,必引來滿朝口誅筆伐。

誅殺劉氏血脈的皇太后,從開國至今只有一個,呂后!

宦者被帶下去,殿內恢復寂靜。竇太后沒有出聲,她在等著劉徹開口。

足足一刻鐘過去,劉徹站起身,整理衣冠,隨後伏身在地,向竇太后稽首。

“大母,孫兒立誓,今生僅得陳嬌一人為後。”

竇太后半合雙眸,許久沒有任何表示。

劉徹繼續伏身在地,動也不動。

“起來吧。”竇太后終於出聲,語氣中帶著疲憊,“你有心就好。”

“諾。”

“醫匠用了新藥,你父皇的病好了許多。只是不能勞累,我同你父皇商量,朝中近日無大事,小事卻是不斷,我精神不濟,不耐煩操心,明日你來長樂宮。”

明白竇太后話中的暗示,劉徹勉強抑制住心中激動,再次俯身行禮。

“遵大母之命。”

“去吧。”

“諾!”

劉徹退出殿外,被冷風一吹,人稍微冷靜,看向未央宮方向,雙眸黝黑,心仍砰砰跳個不停。

遠在邊郡的劉榮並不知曉長安城內變化,同趙嘉一番長談之後,將兩名忠僕留在雲中城,命其抄錄官司貼出的告示,自己往村寨去接雲梅,見過雲父雲母,其後返回沃陽縣,著手丈量田地,為開荒做準備。

畜場中,水泥窖已經建好,趙嘉看過之後,組織人手將運回的材料破碎調配,投入水泥窖中煅燒。燒製成熟料後,再分批加入石膏磨細。

試驗數日,終於得出一批符合要求的成品。

魏悅抵達畜場時,趙嘉正指揮青壯攪拌水泥,打算檢驗一下成果。看到魏悅策策馬行來,顧不得滿身塵土,揚聲笑道:“三公子來得正好,這是新制的水泥,築城、鋪路、修橋,全都用得上。”

水泥?

魏悅翻身下馬,看到青壯揮動鐵杴,聽趙嘉細講水泥的用途,不由得也生出幾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