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七十章 準備

第七十章 準備


冷戾少爺的囚妻 嬌憨寶妹俏公子 寶寶發飆:總裁爹地你欠削 校園霸主之一統黑道 百變銷魂 狂仙 閃亮生物別過來 我們的青春沒有怕過 飛花豔想 鳶瀟櫻落

第七十章 準備

第二天清晨一醒來,發現劉氏躺在自己**,姚士卿大為震怒,待到任期一滿,就帶了姚懷瑾轉任他地,將劉氏母子三人,都打發回家鄉去了。

直到前年到了西川任上,劉氏家書不斷,多次說起兩個孩子的教導問題。為了兩個孩子,姚士卿才勉強將他們母子三人接了過來。但姚士卿雖然和劉氏同住清苑,卻一直都是分房而睡。

西川府盛傳的,姚士卿體貼繼室劉氏,不肯納妾的美談,只不過是不明真相的謠傳罷了。這其中有多少苦,只怕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吧。

當然,這些都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

要說西川府現在最大的新聞,莫過於王梅香住進了知府大人家,且一住就是半個多月都未搬走。眾人議論紛紛,猜測王大富可能要恢復西川府糧商大亨的身份了——將女兒嫁入知府家,官商一體,想東山再起,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不知道是誰先提出這樣的看法,很快就像是一陣風,被傳揚到大街小巷。

李小嬋得聞時,撇撇嘴,說:“這個王大小姐,心機真是深沉。”

流言散佈開來,最大的贏家,不是王家和她王大小姐,還能有誰?面對輿論的壓力,姚士卿即使不接納王梅香為兒媳,也得給出別的補償,還有恰當的解釋來。

女兒家的閨譽,有時可是比生命還要重要!

“那知府大人怎麼說?”李小嬋問李名遠。

這些天,李名遠事業得意,免不了天天去向姚士卿彙報,讓姚士卿隨時掌握整個西川府的農事現狀和動向是一,也是想要得到嘉獎的意思。去城裡跑得多了,難免就聽到了這些街談巷議,因為王梅香與自家淵源甚深,李名遠這才多了個心眼,打聽了一番。

“能怎麼說?”李名遠有些垂頭喪氣地嘆道。“王梅香在知府後宅遇險是實情,很多人都親眼看到的,知府大人就是想要否認,也沒有辦法推卸責任。只能是任由民間瘋傳了。不過。依我看來,知府大人對王家十分不喜,雖然眼下不得已留王梅香住在府裡養傷,但是絕對不會像謠傳的那樣,要負責到讓王梅香做他的兒媳的。”

難得李名遠聰明一次,剖析不錯。

李小嬋點點頭,說:“這倒是不錯。但是,王梅香的閨譽到底是因此而受損,知府大人不做安排補償,也說不過去。”

說完。不待李名遠應聲,李小嬋又笑了,搖搖頭說:“這些都是知府大人該煩惱的事,跟咱們又有何干系。正好我趁著育種房的工作還沒開始,多跑幾個村子。看看各處莊稼的長勢和種植習慣,為將來的雜交育種做好準備。”

李名遠點點頭,一臉鼓勵地說:“正是!做好了準備,將來才能馬到成功!”

這些天,有了李小嬋的陪同和針對性的建議,李名遠工作是前所未有的順利,嚐到了其中的甜頭。事業心正旺的李名遠,當然不想失去李小嬋這個助力。

說是監管整個西川府的農事工作,其實目前而言,李名遠也只是檢視西川府城周圍的村子而已。至於更遠處的,要待到政策在府城周圍的村子裡收到了成效,才能繼續考察推行。

所以。不過一個月餘,李小嬋就跟著李名遠,把府城周圍村子都給跑了個遍,將各處莊稼的種植情況都細細考察之後,編纂了一個小冊子。手冊內容涉及到麥茬後所有作物的品種。包括植株大小、葉片青黃、揚花擺穗、果實長勢等;還有各處不同的種植方法,包括植株間距、土地翻犁、上肥多少及時間、澆水方法和次數,等等,不一而足。

因為麥茬作物生長週期也就三個多月,現在已經兩個月餘,剩下的個把月的時間,只要不出現特大天氣變化,莊稼長勢也算是穩定。所以,李小嬋打算剩下的一個月,抽空挑幾個村子繼續觀察,更多的時間還是用來區分各個村子麥茬作物品種、種植等方面的不同。

等到秋收將至之時,再趁著李名遠秋季驗收成果之際,把所有村子的莊稼再看一遍,估摸一下產量,評出優劣來,為將來的雜交育種提前做初輪的遴選。

等到秋收結束,再根據衙門裡統計的各處糧食收成的情況,做最後的比較。順便,還可以看看有沒有村子隱瞞產量,中飽私囊的。

當然,這一切都要獲得姚士卿的全力支援,才能順利展開。

所以,花了四五天將小冊子整理完畢之後,李小嬋帶著做好的表格和小冊子,趁著李名遠向姚士卿彙報工作的機會,將它們都交給了姚士卿,並陳述了自己的計劃。

當時在場的還有廖雲清和姚懷瑾,二人聽完李小嬋的陳述,都覺得此舉意義重大,讚道:“難得李姑娘人小,想得卻很是周全,計劃周密,看得長遠啊!”

姚士卿還未來得及看小冊子和表格,就笑道:“正是如此!只可惜,小嬋你是女兒身,若是男兒,將來定能有一番作為。”說完,姚士卿自己就又笑了,說:“女兒身又如何?小嬋你現在還不是一樣能大展拳腳,惠澤鄉里!”

李小嬋誠摯地感恩道:“這都虧了大人地提攜和照顧。”

這話說得倒是不假,古往今來有能耐的女子不少,流傳史冊的卻沒有幾個,而且大多均因夫家和孃家而留名,憑藉自己的本事留名的,除了少有的幾個奇女子,便只有那些守貞不愈的女子了。

李小嬋能在這個時代一展拳腳,確實全賴姚士卿的照顧和提攜。

姚士卿但笑不語,先是打開了小冊子,見上面寫的密密麻麻,卻很有條理,不覺得點頭讚賞。看完之後,姚士卿將小冊子遞給廖雲清和姚懷瑾,笑道:“你們也看看。細心的女子不少,如小嬋這般有條理的卻不多見。這上面一村一村,一物一物,都記錄得十分清楚。”

廖雲清和姚懷瑾接過小冊子,不過翻了幾頁,便都笑著讚道:“果真如此!能在農事上如此用心的,只怕咱們整個西川府的女子都算進去,也沒一個能比李姑娘還出挑的!”

李名遠在一旁聽著,十分得意,與有榮焉,覺得自家女兒就是有能耐,真不枉費自己昔日的用心教導!有女如此,就是將來生不出兒子來繼承家業,又有什麼!

一想到家業,李名遠才驀地想起來,自家如今所有的產業都記在李小嬋的名下,就算是他和文嫻將來真的生下了兒子,除了自己攢起來的俸祿,又有什麼家業可傳給他的?

李名遠心頭頓時覺得一堵,然而很快便又在姚士卿的驚歎中煙消雲散了。

“小嬋,你過來看看,這圖紙,是什麼意思?”姚士卿乍一看錶格,有些懵了,但細看了文字資料,卻有些明白了,心中一喜,忙招呼李小嬋到書案前。

“回大人,這圖紙,我稱呼它為表格。”既然姚士卿親切地稱呼她的名字,李小嬋也就不好再恭敬地自稱民女。

“表格?”除卻姚士卿,其他的三個人聞言也均是圍了過來,看到書案上的表格之後,均是一臉的驚詫。

“嗯!”李小嬋點點頭,抽出其中一張表格,指著表格上的文字和資料說,“大人請看,這個表格是玉米的統計。最左邊的一列,是各自村子的名字;最上面的一行,是玉米的植株大小、植株間距、擺穗時間和多少、上肥幾何、澆水幾次、翻地多深……對應著下面的,是每一個村子玉米的相關項的資料,還有文字記錄的具體情況。”

“這表格,是我在整理這些村子的麥茬作物情況時,無意間發現的記錄方法。我覺得這樣記錄情況,清晰明瞭,所以才採用的。不足之處,還得大人指正。”李小嬋謙遜地說。

“足足足!”姚士卿一疊聲地讚歎道,“往日裡文吏記錄,都是用文字某一項某一項地寫清楚,工作繁重、繁瑣不說,讓人看得也是頭昏腦脹。如今小嬋你這表格,卻是記錄起來便捷,看起來也一目瞭然,十分便利!”

廖雲清也笑道:“李姑娘此舉,倒是我們文吏們的福音了!不知,李姑娘是否願意我們從中借鑑一二!”說這話,是真意,也有玩笑的意思。

李小嬋連呼不敢,說:“這種小巧的事,能得廖先生的青睞傳揚,是它和我的福氣!”

李小嬋又將記錄棉花、花生、紅薯、芝麻等麥茬作物情況的表格,一一給眾人解說了。

自然是又收穫一片叫好之聲。

“要是懷禮那孩子,能得小嬋你一半的聰慧,本官就放心了!”姚士卿看著李小嬋,笑得親切慈愛。

李小嬋忙謙虛道:“大公子允文允武,是個俠肝義膽的男兒!我哪裡敢跟大公子相提並論。大人過譽了。”

原以為此話就此終結,誰知姚士卿聞言,眉毛一挑,笑問道:“小嬋說的可是真心話?懷禮在你心中,真的是俠肝義膽的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