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800章 地瓜秧04-29

第800章 地瓜秧04-29


邪肆大少 異能養殖場 詭戰 輝煌戰歌 我本傾城:猛妃出閘 法官大人的未婚逃妻 卡牌武神 重生歸來:邪王寵妻上天 重生之先讓你愛上 第一皇妃

第800章 地瓜秧04-29

第800章 地瓜秧

“這俺哪知道?”陳志義搖頭,也拿起了一個地瓜,“這玩意長的跟土豆差不多,估摸著種法也該差不多吧。”

陳果兒看了看陳志義,又看了看李氏,他們都是種地能手,陳果兒在這方面等於白痴。

突然有點後悔,早知道前世還不如去考農業大學了。

陳果兒被自己的想法也逗笑了,當初開鋪子的時候,她還曾經想過當初去唸經濟管理就好了,現在又想念農業大學。

然而術業有專攻,她不可能每一樣都學,而且學到最好。

“能賺錢。”陳果兒肯定的道:“物以稀為貴,這是內地才有的品種,咱們這邊沒有才更值錢,而且聽說這個產量更高,一畝地能出至少三千斤。”

陳果兒退了一步,在心中衡量了下,給出了一個保守的數字,記得前世有一次聽一個家裡是農村的同學說過,地瓜畝產量最高能達到五千斤。

陳志義和李氏頓時不淡定了。

三千斤?

那一畝地不等於十畝地了?

而且陳果兒還說了這東西也能當糧食,頓時兩口子眼睛亮晶晶的。

不過興奮也只是一瞬,陳志義和李氏又懷疑起來,他們雖然算不上老莊稼把式,可也比陳果兒強多了。

連他們都沒聽說過的事,陳果兒哪會知道?

陳果兒也看出來李氏和陳志義不信,她又不能說出前世的事情,只好搬出趙九來。說這是九爺說的,由趙管事轉述。

趙九的話在陳志義兩口子心裡是很有分量的,當下兩人也信了,只是他們也並不知道地瓜怎麼種,剛才說跟種土豆一樣也是胡亂猜的。

“那個劉五叔家裡不就是內地的嗎,他沒準知道。”陳果兒道。

劉老五是經常來陳果兒家上貨的老客,以前有一次閒嘮嗑的時候,他曾經說過老家是內地的,後來才搬到遼南府。

陳志義也想起來了,“估摸著明天他就能來,到時候俺問問。”

“咱今年還種地?”李氏有些擔憂,不是說要搬家了嗎?

陳果兒就說沒事,“種上了也是咱家的。”

趙九在回信裡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陳果兒相信他肯定能幫忙辦好戶籍的事,到時候把買賣和土地過戶就行,只是名頭換了,東西依舊是陳果兒家的。

李氏這才放了心。

陳蓮兒又說該種點花生,“還有苞米、高粱、豆子啥的也種點。”

陳果兒家現在有一百五十多畝地,趙九拿來的一箱子地瓜種不了多少地,剩下的地還得種其他的。

陳志義也點頭,“豆子是行,一年兩茬,還能種一茬菠菜,就是怕到時候忙不過來。”

陳果兒說沒事,“咱到時候還得僱長工吶。”

李氏點頭,又想起來七郎,“上兩天七郎說種地的時候有十多天休沐日,到時候也能在家住些日子。”

雖說七郎平時也經常回來,一家人也總能在一塊吃飯,但是晚上還是要回去鋪子裡住,李氏總感覺心裡空落落的。

陳志義就說到時候讓七郎回來住,“不行俺去鋪子裡看著。”

陳果兒就說不用,“鋪子裡有李二狗和小成子看著,也沒啥事,再說我天天都去。”

當初讓七郎在鋪子裡住,一方面是因為鋪子裡得有個自己個家人看著,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七郎去私塾更近一些。

現在兩個鋪子已經上了正軌,李二狗和小成子也都在鋪子裡住,七郎不在也不影響什麼。

一家人又嘮了會就歇下了。

兩天後,劉老五來陳果兒家上貨,陳志義拿出地瓜給他看。

劉老五果然認識,並且也知道地瓜的栽種,就說這東西跟種土豆差不多,“切成小塊,得先育苗,然後再種,這東西就算在內地也不多,精貴著嘞。”

陳志義忙問產量高不,“一畝地能達到三千斤?”

劉老五搖了搖頭,“這得看地,有的地種出來比三千斤還多吶,但有的地種了也就能有一兩千斤。”

陳志義頓時大喜,哪怕一兩千斤也是十分難得了。

“育苗可是辛苦活,得能吃苦才行。”劉老五道:“尤其是溫度和溼度可得掌握好嘍,要不就不出苗。”

陳志義忙不迭的點頭,莊戶人家最不怕的就是吃苦了。

劉老五又說遼南府地處北方,氣候寒冷,“要是咱們那邊,這功夫早就種上了,我可事先說好,這邊沒有人種,萬一到時候種不出來你可不能賴我。”

陳志義忙說那不能夠。

隨即在劉老五的指導下開始育苗,“地上冷,要不在炕上吧。”

劉老五說的是育苗的事。

陳志義一一照做,幾天之後,一箱子地瓜育出了一萬多棵地瓜秧。幸好陳果兒家東西廂房都有大炕,倒也放的下。

有村民們聽說了地瓜的事,紛紛上門來打聽。

“這玩意是啥,咱這邊都沒有。”

“聽說是內地來的?這都咋吃?”

“能賣錢不?”

陳志義也不藏私,帶著眾人去看了育出來的地瓜秧,又把挑剩下的一些不適合育苗的小地瓜仔拿出來,這是他們準備自己個留下來吃的。

“這叫番薯,也叫地瓜。”陳志義給眾人解釋,“回家烀了,烤了都行,摻點面蒸了也行,可甜了。”

這些天陳果兒家的餐桌上也多了地瓜,李氏把那些不適合育苗的地瓜做了吃,還給七郎送去了不少,一家人都很喜歡吃。

“咋不能賣錢吶,咱種出來就肯定有人收。”陳志義道:“還能拿這個頂賦稅。”

一畝地要交一百斤糧食的賦稅算是很重了,尤其在畝產量只有三五百斤的情況下,地瓜高產,又能頂賦稅,沒有人不心動。

陳果兒家的作坊讓不少人除了種地之外又多了一份收入,日子也比以前過的紅火了,因此人們心裡對陳志義是很敬重的,他說的話也很有說服力。

只是眾人都沒瞧見過地瓜,對這東西保持著懷疑的態度,“這玩意一畝地能出那老些?”

村民們既好奇又擔心,這東西雖說能吃,但到底不是口糧。

在他們的認知裡只有苞米和高粱才能當口糧,地瓜就跟土豆一樣,做菜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