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745章 再來京城04-29

第1745章 再來京城04-29


最強辣妻:首席乖乖讓我愛 培根論人生 帝寵 武極 法眼 靈玉怪談 鬼道之巒山祕法 鳳主:痞子皇后 紅樓重生之代玉 新兵生活在陸院

第1745章 再來京城04-29

第1745章 再來京城

孫毓秀辦事很有效率,第二天晚上,連枝去了李院判的府上,就取來了陳果兒要的名牃。

名牃一共有六張,除了陳果兒之外,綵鳳幾個和老劉每人一張,等於給他們集體換了個身份。

陳果兒的依舊是用曾用過的假名字:陳國安。

只不過籍貫換成了福州府一處偏遠的村落,剩下老劉和綵鳳幾個,分別冠以陳大、陳二一直到陳五。

家奴院工跟隨主子的姓很正常,不會有人懷疑。

有了名牃,陳果兒等人就等於有了名正順的身份,從此可以自由出入城池。

“那位李夫人還讓奴婢把這個帶給姑娘。”連枝從懷裡拿出一張三百兩的銀票,雙手送到陳果兒面前,“她說姑娘在外不比在家,多些銀兩傍身總是沒錯的。”

三百兩銀子不是個小數目,夠普通莊戶人家不吃不喝賺二十幾年的,還要保證年年都是風調雨順的情況下。

五兩銀子一畝上等地,三百兩銀子夠買六十畝地的,可以做個小地主了。

這算是一筆厚禮。

昨天孫毓秀沒好意思當面給陳果兒,那樣好像用錢衡量她們的友情,而且她怕陳果兒不要。

今天讓連枝捎來,陳果兒就只能收下,孫毓秀也是用心良苦。

陳果兒接過銀票,雖然三百兩銀子在她眼裡不算很多,但卻沉甸甸的,這是人心。

好人有好報,果然人還是得做善事,陳果兒在心裡感嘆。

收下銀票之後,陳果兒一行人歇息,翌日一早繼續上路。

她們就近先去了一趟富陽府,採買了些乾糧等必備之物,才繼續上路。

有了孫毓秀的名牃,這一路很順利,每到一處城池都能順順當當的進城歇息。

這一路走來,除了每處城池都張貼了陳果兒的畫像之外,她們還聽到了一些訊息。

是有關於趙家的。

說鎮北王勾結金兵,意圖謀反,裡應外合想將遼南府從大魏分離出去。

幸而被大皇子堪破,將其陰謀粉碎在搖籃中,保住了遼南府。

越是往南,有關於大皇子的歌功頌德就越是多,儼然成了大魏的英雄。

除了鎮北王之外,還有關於趙九的傳。

說他和鎮北王父子勾結,與紫玉國的亂黨串通一氣,目的同樣是要將遼南府分離出去,想佔山為王,自立朝廷。

幸而被多利將軍發現其陰謀,將其誅殺,屍首運回京城,聽候魏帝的發落。

綵鳳幾個聽的義憤填膺。

“根本就不是這回事,分明是他們胡說,往王爺和九爺頭上扣屎盆子。”綵鳳氣的掀桌子。

靈犀幾人雖然沒有綵鳳表現的那麼明顯,一個個臉上也都不好看,她們畢竟是趙九一手訓練出來的人,對舊主是有感情的。

陳果兒讓她們稍安勿躁,“不過是造勢罷了,公道自在人心。”

內地人或許不知道怎麼回事,但遼南府的百姓肯定是清楚的,並不是他們清楚鎮北王和趙九的冤屈,事實上他們也不關心這些。

誰當政跟平民百姓沒關係,百姓們要的不過是三餐溫飽,而以前趙家掌管遼南府的時候,百姓們生活富足。

現在則是顛沛流離,背井離鄉。

這些謠傳不過是大皇子在給自己造勢罷了。

皇子奪嫡,誰更有威望,更得民心,誰就距離皇位更近一步。

幾人都不再說話了,這不是她們能介入的事。

接下來就是繼續趕路,終於在十多天之後,陳果兒趕到了京城。

她並沒有急著進城,而是先去李家莊一趟,那裡有陳果兒的作坊和農場。

毫無意外的,裡面空無一人,門口貼著大大的封條。

“作孽呦,幹個活也能被送進大牢。”有路過的老人搖頭嘆息。

在作坊和農場幹活的,幾乎都是本地或者附近的村民,能出來幹活的都是家裡的壯勞力,剩下的老弱婦孺都待在家裡。

家庭的支柱倒塌了,剩下的老弱婦孺的生活可想而知有多悽慘。

陳果兒路過幾家的門前,無一例外的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與往日來李家莊的情況大相徑庭。

陳果兒的心裡也不好受,只能匆匆離開。

之後她又去了陳家老宅,狀似路過的從門口走過,裡面聲息皆無,門上同樣貼著封條。

不光這裡,還有京城裡的仙客來,以及五個天女散花的雜貨鋪也都大門緊閉,像門神一樣的封條貼在上面。

“姑娘別看了,還是先找處地方歇息吧。”連枝見陳果兒臉色不好,以為她是觸景傷情,在一旁勸道。

這些鋪子都是陳果兒的心血,更是她的根基,現在一夜之間根基被斬斷,換了誰也受不了。

陳果兒點頭,轉身往回走,卻不是去城裡的方向,而是朝著西城區的方向走過去。

跟大多數城池一樣,西城區和北城區多是煙花之地以及貧苦人家,這裡雖然也有客棧,但魚龍混雜,且環境十分不好。

綵鳳幾個勸陳果兒去東城區或者南城區,那邊的客棧比較高檔,住著舒適,也沒有閒雜人打擾。

“先去找個人。”陳果兒道。

在她的引路下,馬車來到西城區。

不同於東南城區,這裡矮舊的房子連成一片,摩肩接踵,充斥著一股老舊的氣息,暮氣昭昭。

門口有抱著胳膊坐著的老人,身上滿身的補丁,街道上嬉戲玩耍的頑童們也都衣著襤褸。

這裡不見京城的繁華,更像是貧民窟。

陳果兒的馬車又大又豪華,出現在這裡格格不入,一路行來引來了不少人的側目。

陳果兒也察覺到了這一點,讓人把馬車停在一處,徒步去了一處低矮的小院子跟前。

輕叩門板,“有人嗎?”

過了好一會,裡面才傳來緩慢又沉重的腳步聲,伴隨著吱呀的開門聲,一個垂垂老矣的面孔出現在陳果兒面前。

出來的是位老婦人,一身的細布衣衫質地不錯,卻好似很久未曾打理,而佈滿了褶皺。

滿頭的銀絲,渾濁的老眼中帶著慽色,看到門口衣冠楚楚的陳果兒,顯然是嚇了一跳,戰戰兢兢的問,“這位小相公,你找誰?”

陳果兒作了個揖,“大嬸,您不認得我了,我是李老三的朋友。好多年不見,最近來了京城,想做點買賣,找他喝喝茶,問買賣好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