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八十六章 步行街爭議

第八十六章 步行街爭議


絕色小狐妃 你的情深,疼哭了五臟六腑 鬥煞癲瘋 金牌真言師 狂傲冷夫難馭妻 夢幻敦煌 爺爺是首富 殿前歡:暴君請溫柔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重生種成學霸

第八十六章 步行街爭議

李耀明走過譚綸和俞紅身旁,沒跟兩人打招呼,譚綸就算了,上回在電梯口撞見,脣槍舌箭,打個不亦樂乎,爭常委也輸給他,表面上的和睦都談不上。俞紅卻也不打招呼?可見他心事有多重。

俞紅低聲跟譚綸說:“聽下面說是那港商一到克綸羅旗就拿出了份規劃案,說是要在旗鎮上建一條商業步行街,主要售賣旅遊商品,還要開發旗裡的但陌山,做成四星級景區。”

譚綸恍然,但陌山怕是最先提出來的,先說是做旅遊,再說做步行街,其實就是要做商業地產。步行街這事物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逐漸興起的,像京城的王府井,蜀都的春熙路,重慶的解放碑就是其中佼佼者。

科察的大汗路也是一條商業步行街,但往縣一級延伸,卻是新世紀的事了。就人口來說,克綸羅旗鎮上就有二十來萬人,建步行街倒不是不恰當。卻需要好好規劃,幾天就拿出來的規劃案,怕那港商早就盯上了。要不就是根本沒考慮仔細,拿出來的方案。

寺廟在步行街上自會影響到商客,但遷廟也是好的,非要硬拆,這下弄出事來,不定上頭還會牽扯出民族團結的大帽子,也就難怪李耀明一副心裡有事的樣子。

這既然出了問題,財政預算案就要先卡住了,讓李耀明給個交代才是。不是莫書記就是顧淑桐讓他來常委會做解釋的。

譚綸想清後,就笑說:“還好沒鬧出事來,要是蒙人吵起來,我看他怎麼辦。”

克綸羅全稱是克綸羅蒙古族自治旗,旗內蒙人眾多,差不多佔25%以上,這事算是犯了大忌了,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拆房不拆廟。

譚綸瞧李耀明在會議室外來回踱步,顯然是在想對策,就見俞紅撇嘴說:“這是暫時沒出事,真要鬧起事來,早就派人下去了,還輪得到他上來。不說了,我得去給顧市長做準備。”

說完,俞紅就走了。

李響一副幸災樂禍地表情:“書記,您說那位李書記是不是活該?聽人說武縣長當時在澳門,他就瞧出勢頭不對,也沒上去勸,反而帶著自己人跑回來了。”

這事譚綸也聽說了,說來李耀明還真是不地道。都是一同去香港的,還是他提議去的澳門,那酒會的錢也是慶縣出的,連張張嘴勸武中谷都不願。害得武中谷現在還被關在澳門監獄裡。

“你也別這副表情,讓他瞧見了不好。”譚綸橫他眼說,“時間差不多了……”

話音未落就看一批常委走過來,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市委宣傳部長、市委祕書長等等,譚綸上前跟他笑著打招呼。

這裡頭有顧淑桐的人,也有莫書記的人,但表面上的和氣還是要保持的,也都衝譚綸微笑點頭。

來會議室坐下,譚綸照例坐在末位,既然常委都來了一批,他資歷最淺,地位也最低,自然不能再站在走廊上。

就拿著座椅前的提案隨意地翻閱起來,之前就看過的了,再

看一遍,一是打發時間,二就是加深印象。

顧淑桐和莫書記前後腳到,相隔不到十秒鐘,想是有一定的默契。就算莫書記主持會議,也不會讓顧淑桐等太久。

一陣的招呼聲響起後,就聽莫書記清咳聲:“開會吧。”

首先要表決的是關於市內三所省重點高中改建的事,這事本來不用拿到常委會表決,卻因為顧淑桐和莫書記有分歧,才硬推高到了常委會中。

顧淑桐是一力要透過的,莫書記卻是反對,說是年內對教育方面的補助夠多了,改建專案要花四千多萬,涉及八座實驗樓,一間圖書館,就是採取公開招標——2000年時許多政府專案還沒要求一定要施行公開招標——也無法省出許多錢,而別的地方還需要用錢。

譚綸舉手贊同,會上以三票之差透過。

他就注意到莫書記的臉微微有點冷,側頭看李耀明還站在走廊上等候,市建委和規劃局的人也來了。顯然是要對克綸羅旗步行街專案進行三堂公審,怕是李耀明這次不會好過了。

財政預算案放在最後,莫書記正說要舉手表決時,顧淑桐插嘴道:“我想在預案表決前,先提一件事。”

所有的常委都把目光投向她臉上,李耀明誰都看到了,步行街的事也都有耳聞。就不知顧淑桐會拿這事怎麼說。

“有的區縣在做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本地的現狀,做事粗暴,不考慮當地群眾感受,不注意民族團結問題,不經批准就擅自開工,影響極壞。”

一連三個不,在場的常委都倒吸了口涼氣,譚綸卻看到個光頭出現在走廊上,猜想或許是宗教管理局或是佛教理事會的人。

“特別要點出的是克綸羅旗鎮的步行街專案,總投資過億,雖是自主招商專案,但也要報市裡批覆。自作主張,自把自為,還把沒把上級部門放在眼裡?”

顧淑桐冷著臉說話,直接將克綸羅挑出來,在場的常委都噤聲不語。

“克綸羅旗的李書記就在外面,這次請他來就是想讓他說說步行街的事,”政法委書記微前傾身子說,“拆黃教寺廟需要報宗教管理局批准,就算批准透過,要合理安置寺裡僧人到別的寺廟中,重新註冊,李耀明的作法已經涉嫌一定程度的違法。”

政法委書記是顧淑桐的人,譚綸就看莫書記臉皮子一抽。

在某種程度上李耀明算是他一力提拔起來的,不說是心腹,最少是親近的官員。若不是奚劍溪打招呼,譚綸這常委是輪不到的。

提李耀明上來平衡常委會的力量,才是莫書記當初想做的事。

就是提一位縣旗書記上到市裡,也是莫書記提出的主張,誰知卻為人作嫁衣了。

“讓李耀明書記進來吧。”莫書記開口說。

李耀明微低著走進門會議室,走到莫書記左手邊空著的位子上站定。

“步行街的事克綸羅打算怎麼善後?”顧淑桐冷

聲問。

“旗裡為了提振經濟,在招商過程中不講究方法,對於投資商管理不利,施工過程中也沒進行好監督,旗裡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代表旗委旗政府向市委市政府道歉……”

說完,李耀明剛要彎身鞠躬,被顧淑桐的話給噎住:“現在不是道歉的時候,市裡要問的是,拆廟的事怎麼善後,步行街的專案是不是還要繼續進行下去,怎麼面對蒙人的反應。外頭宗教管理局的洛局長進來吧。”

洛局長是科察最大的寺廟欽察寺管理委員會主任,佛法精湛,今年已經六十一歲了,卻還精神矍鑠,絲毫不見老,瞧著也就四十二三歲的模樣,更擁有活佛稱號,在整個科察地區算是藏傳佛教最受尊敬的傳法人。

一般宗教管理局都由黨委委派者做局長,各宗教中德高望重者做副職。像是佛教協會會長就是中央委派的,班禪和少林寺住持都是副會長。但在科察有些不同,這裡畢竟是少數民族地區。藏傳佛教的影響力極大。而且洛局長四十年前就是黨員了,也算是組織裡的人。

“洛局長現在克綸羅那裡的信眾的反應怎樣?”顧淑桐問道。

莫書記、譚綸等人也都瞧了過去。拆廟這事可大可小,下面雖聽說鬧了,也不知鬧成怎樣。這鬧到什麼程度就確定了李耀明這問題的處理力度。

“還在可控範圍內,但需要旗裡馬上進行彌補。”洛局長瞟了眼額角冒出冷汗的李耀明一眼說。

莫書記長吁了口氣,平靜地說:“這事情嘛,旗裡做得不對,但也是好心做壞事。現在經濟發展放在首位,李耀明書記也是為了旗裡的發展,才打算在旗裡建設步行街的嘛。主要還是沒能監督到位,誰也猜不到那位港商會這樣做嘛,完全不管不顧少數民族的感情。”

李耀明忙說:“是,那位港商已被旗裡罰了四百萬了。”

譚綸心下冷笑,這兩位一唱一和,倒是打算把責任都拋給港商。若是旗裡監督到位,那港商就敢任意胡來?才罰四百萬?那就是連個廟門都建不好吧?

“我認為該不該在縣裡建步行街,這件事要深思,”市委宣傳部長不客氣地說,“就算主要責任是在港商身上,那旗委旗政府就沒責任?監督不到位是一方面,大額投資也沒有上報到市委市政府,這給下面開了個不好的頭。在場的就有慶縣的譚書記,你問問他,慶縣的大額投資有哪一回沒有報到市裡批准?”

李耀明脖頸流汗,求饒似的瞧向譚綸。

“慶縣的大額投資比不了克綸羅,專案不算多,但每個專案都遞交到市政府接受稽核批准後才動工,”譚綸慢悠悠地說,“畢竟縣裡是要受市裡領導的嘛。”

李耀明心下一涼,頭更低了。

“讓建委和規劃局的人進來,重新討論步行街該不該建的事,”顧淑桐沉聲道,“現在專案先停工,洛局長和李耀明書記去克綸羅,安撫群眾情緒,拿出解決方案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