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夏季旅遊熱潮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夏季旅遊熱潮


睡睡有今朝 重生之漣漪 我的老婆是妖精 無敵升級系統 染愛成婚 超級神修 三世凰歌 古靈精怪的太子妃 黑暗末世代 王妃快逃:王爺,別撩!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夏季旅遊熱潮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夏季旅遊熱潮

江利軍提著籃子,走在一大片的菜地之間,一時間心頭感慨。

他回首自己走過的這大半輩子,說起來現在已經是站在一定的高位了,擁有了很多,但是人真是奇怪,可能是到了年紀的原因,他總喜歡回憶自己吃苦的那段時光。

他年輕的時候,真是吃了苦的。

當初他還沒成年,家裡窮得叮噹響,飯都吃不飽,不甘心就指望那點田地過日子,就跟著師傅學手藝。

後來學成後,跟著別人出來打工,那時候世道也很亂,他算是運氣好,一步步走到今天。

雖然說過得也很充實,但是他總是容易想起,自己還小的時候,家裡種地的情形。

他也是做過農活的,現在他一腳踏上蔬菜地上,就很自然的幹起來了,一點也不生疏。

很多東西大概就像騎腳踏車一樣,只要會了,哪怕幾十年不騎,他也忘不了。

一晃,孩子都生孩子了,他也老了啊!

摘了一些新鮮的蔬菜放在籃子裡,他還挺有成就感。

今天就做幾個家常菜吧,大廚的手藝,能讓家常菜發揮出最大的光芒。

毛豆、黃瓜、豇豆、蘆筍等等,都是非常新鮮的。

他摘了這麼些菜,自嘲道:“以前我多麼逃避這些的,但是現在卻當個寶一樣,人啊,就是這樣的矛盾。”

江曉萱挎著爸爸的胳膊,也感慨道:“我也很喜歡這樣和爸爸媽媽一起來菜地啊。”

這裡有很多菜,都是她參與種植的,還為一些蔬菜作過長時間的紀錄拍攝,整理出短影片來,她現在是個正兒八經的農村人了。

回到家,他們也沒什麼別的事情,就直接開始準備做晚飯了,擇菜的擇菜,清洗的清洗。

李芸蓮拿了一些筍乾出來泡著,她感覺親家母很喜歡吃這個菜,就用這個燉雞吃好了。

她只是泡了菜而已,江大老闆就給接過去了,這頓飯他個人全包。

忙碌一陣後,一大桌子菜就擺上了桌,大廚就是大廚,普通的農家菜,也做得別有心思。

豆角繞成花似的,做了個豆角釀肉,新鮮毛豆煮入味了,再用辣椒一炒,吃著就很香。

小石榴見到桌上擺好了菜碗,迫不及待就要開始吃了,她依舊是雞蛋羹和雞湯,其餘的她暫時只能看看了。

江曉萱深嗅了一下桌上的香味,誇張的說道:“真香!終於吃到老爸做的飯了,可想死我了。”

然後,她沒有直接開吃,而是拿手機先拍攝一下,然後傳到朋友圈。

沒多久,就收到了老弟的點贊與回覆:“我檸檬了,你們一大家子人吃香的喝辣的,我就只能一個人孤零零的吃泡麵啊,可憐還得看著你們吃肉,差評!”

江曉萱哈哈大笑,念給父母聽。

吃泡麵當然只是誇張的說法了,他手頭不缺錢,吃的方面不會少的。但孤零零倒是實話,沒人陪著他吃。

不過嘛,他在學校,不是應該早就習慣了嗎?

周恆說道:“讓他放暑假來玩唄,就說小石榴想舅舅啊。對不對,小石榴?”

他後面一句是衝著小石榴說話的。

小傢伙一邊喝著奶奶喂的湯,一邊回答老爸的話:“嗯……啊……”

李芸蓮笑她:“你‘嗯’個屁啊,吃你的,你聽懂你爸爸的話了?”

“嗯……”小石榴又轉向看奶奶,再次出聲。

院子裡的樹下,一大家子其樂融融的吃喝著,有說有笑的。

……

廣告公司收到電影樣片後,與周恆談妥了投放方案,然後迅速展開行動,以最快的速度設計出文案,進行廣告投放。

這期的廣告很有特色,以故事片為主,而“周氏養殖”反而設計得不那麼顯眼,特效精美的山村夜色,在人們注意不到的時刻,一個個精靈開始顯形,然後是一個小奶娃的笑聲……

第一階段的廣告戛然而止,然後畫面來個,想看全片的,也可以在網路上搜索。

這年頭,一般也難得有人去主動搜尋廣告了,不過像這種內容,倒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啊!

尤其是像這種型別的廣告片,好像還沒有看過呢,感覺就大手筆。

一些人開始好奇,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十萬個人看過廣告後,總有那麼三五個比較好奇的,去搜一搜廣告片來看看。畢竟還是有不少人沉迷於觀看“猜不到結尾系列泰國廣告”的呢。

結果這一看,乖乖不得了,這微電影製作得不錯啊!

有想法、有創意、製作得也很不錯,各分段之間銜接得也很不錯,十二分鐘的廣告,竟然沒有快進、不帶眨眼的看過去了。

還挺有意思的。

好久沒看到這麼好看的廣告了。

別的不說,單是那畫質,隨便暫停一禎,就可以剪出來做桌布了,很好看,養眼。

裡面的精靈也一個個設計得很有意思,特別是那個紅衣服的皮影戲人物,那唱腔很有意境啊。

其餘精靈角色也很有趣,一個個都說著各地的方言,剛好有一個是他們的,就覺得好有親切感。

有才,確實有才,這廣告製作得可以,哪家公司請的團隊做的啊,賺到了,真賺到了。

口碑好,就容易有自來水推薦,一天下來,就有了幾十萬點選量。

剛開始看的人還不知道,只當是一則有意思的廣告,或者說是微電影,看過就算,也沒有太過於深究。

但是點選量多了之後,總有那麼幾個人對藝術的觸覺比較靈敏,看著看著,感覺有點兒面熟,像是看過這種風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