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先開始幹著
原始動力 靠近女領導:靠山 後宮·笑靨千秋 紈絝校花:男神請留步 誤入豪門:賴上契約妻 重回八零:你好,首長大人! 槍神紀之最強戰神 末日審判使 萌寶徵爹:王爺請排隊 神魔獵手之我是有益菌
第二百三十章 先開始幹著
第二百三十章 先開始幹著
其實周恆以前還是很勤勞的,更新又準時,又有實際性的內容,拍得又好看,要不然漲粉也不會那麼快。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粉絲們覺得他有點懈怠了,於是過來催一下。
雖然大過年的,主播也需要休息和陪家人,這可以理解,但理解歸理解,催也是要催的。
粉絲們正值新年開工驕躁之際,想看點影片放鬆一下,結果這麼長時間不更新,順便關心一下嘛。
以前是攝影師沒回來,敷衍一下還能說得通,現在攝影師回來了還這樣,而且年也已經過完了啊,該走入正軌了吧?
周恆笑道:“行行行,沒想到他們還沒忘記了我,回去就準備拍一期吧。”
先來個藤編的,然後再去羊場,看著完成竹亭。
雞也快開始下蛋了,他也得準備著,要大批次的開始孵蛋。去年才買一臺孵化機,一臺最多能孵蛋一千多隻,那速度肯定是不夠的,需要增加。
等雞場真正開始下蛋起來,一天都不止撿一千個蛋。而且彼得已經訂了十萬只二代雞,不用擔心銷路的問題,更是可以甩開膀子幹啊。
再買二十臺孵化機好了,一次性把問題解決。
周恆覺得自己真是飄了,一開口就是二十臺孵化機啊!這麼大數量,人家都可以廠家直髮貨,不用送快遞了吧?哈哈。
花錢的感覺有點爽。
回到家,周恆把和彼得談的結果,告訴了父母,包括五百萬美金的總代理費用,以及十萬只二代雞的訂單。
先前他跟客戶都是全英文談判,幾天時間裡談了無數的方案,光是價格都磨合了好久,所以沒時間跟父母細說。
而他父母既全程聽不懂,也毫無任何建議等要提出,所以基本上對這件事情的走向都完全不瞭解。
他們只能保障後勤工作,每天各種好吃好喝的照顧著而已,做不了多的事情。
而就是做飯這種小事,他們也只能做中式的農家飯菜,比不上江曉萱能做正宗美式的餐,能適合客戶的口味。
固然是替兒子的能力感到驕傲,但他們也深感自己幫不上忙,感到很無力。
所以周恆現在需要把這些好訊息告訴他們,讓他們安心,不要想其它,以後會有好日子的。
十萬只二代雞的訂單,果真是讓全家人精神大振,吃了定心丸,這代表今年不是無頭蒼蠅啊,不會瞎忙啊!
再加上鉅額的總代理費,他們真是高興得不知道說什麼好——周發強越發覺得,這真是家裡的那對沾有帝王之氣的葫蘆顯了靈,在保佑著自家。
要不然,上哪兒找這樣的好事去啊!
哪有人又買雞還又送錢的?連個小雞都沒看到,就直接給這麼多錢!
不過總代理費的事情,周恆只跟父母說了,並讓他們自己知道就行,不要在外面說。
不管什麼事情,總不能什麼都往外說,到時候給自己招麻煩了都不知道。
至於有錢了,接下來做什麼呢?暫時還是跟以前一樣,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化。孵化二代雞,然後搞好管理。
不過首先,周恆準備把家裡的房子給重做,這是他早就想著的。但預估的時間沒這麼快,估計會稍後一些的。
但現在既然有錢了,就可以提前。
他構想的是比較有建築風格一點的,比如水鄉風情小院、再整合點現代風格之類的,面積跟現在一樣就行,不用多麼誇張的,大概建個五六層吧,安個電梯。
這是他理想中的房子。
外觀看著好看而有韻味,裡面夠現代而方便,這就夠了。
他不追求土豪裝X,真跟人比的話,那真是上無止境,比不完的。自己喜歡就行。
不過,這些都要先放一放,因為現在他還得先找個工程隊,先建好辦公的地方。
年前就合計好的,建一個夠三五十人辦公的地方,這事兒本來就是年後了再談的,但彼得這一來,什麼都沒顧上。
養殖場的辦公地方,不用什麼講究,一般性的工廠式就行了,普通的工程隊就能做。
周恆找張峰介紹了一個工程隊——本來想直接包給他們的,結果他們拿不下來,整棟工廠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不像建個雞舍羊舍的那麼簡單,隨便搞搞。
而他們身處建築行業,認識一些比較可靠的工程隊,所以讓他幫著介紹了一個,他們也在工程裡做。
反正現在小雞還沒有,連雞蛋都沒有,暫時還不能開始養雞,在工程隊裡做事賺點錢,正好。
而且還是家門口的工程隊,每天都可以回家,美哉。
忙妥了這件事情,周恆想著,手頭暫時沒有別的事情要忙,不如趁著這個喘息的時間,應粉絲們的要求,拍一些藤編的影片。
影片的進度,還是要跟上的,這是一個比較實用的宣傳手段,好不容易漲到的百萬粉絲不能丟。
然而這些天內,他接到了十萬只二代雞訂單的訊息,已經傳遍了全村,家家戶戶都知道,他家今年擴大的養殖,已經找到了買主,只差養殖出來就可以了。
所以他又有新的事情要忙,要忙著和剩下的那些人家們籤合作合同。
原本還在觀望的一些人家,害怕他的生意搞不上路,不敢跟他搞養殖的——承包山地和建雞舍也是要錢的,他們害怕錢打了水漂。
而現在,都完全不擔心了,最後一批人也加入了養殖大軍中。
但他們開始的晚,所以離家近的、比較好點的山地,就已經被別人包走了,他們只能在剩下的裡面再選了。
至此為止,龍溪村已經全部簽上了養殖合同,開始了與周恆的合作。
周恆也不計較他們開始得晚——沒辦法,村裡情況確實很一般,有些人遲疑一些,那也是根據各家的情況在考量,不算什麼事情。
反正只要加入就行。
一隻哪怕只養殖五千只,二十戶就能有十萬只了,彼得的訂單可以達成。
到時候,整個龍溪村的山地,漫山遍野都將佈滿他的“周氏雞”。“周氏養殖”終於邁開了一小步。
不過,漫山遍野並不是密密麻麻、雞屎熏天的意思,這始終是散養的雞,周恆還是要控制養殖質量的,養殖密度肯定要控制好,畢竟質量才是獲得市場的關鍵。
雞的品質好,那也需要優質的養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