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原罪禁區 異世醫 御樂 逆天妖決 大聖西遊 獵天 月上桃花亂 風雨修仙路 夢妖師 惡人成雙
第13節
個具體的模型,而是它底輪廓。在這方面我也沒有想到省費用的問題,但是這種問題在王公大人是不成問題的。他們多半採取匠人底意見,把許多事物佈置在一起,而其所費並不見得比我底計劃節省;有時他們還增加雕象,以及此類的東西,所為的是堂皇富麗,然而這於真正的園亭之樂卻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四十七 說交涉
辦交涉多半是用口頭說話比用信函好,由第三者居間比本人親自去辦的好。在一個人想得到一個書面的回答的時候;或者在一個人預備將來可以拿出書面的證據以為自己辯護的時候;或者在談話有被人中斷以致聽的人聽不完全的危險的時候;用信函交涉是好的。在一個人底顏面可以使對方生敬如普通在上位者之於下屬的時候;或者在很微妙的局面中,當一個人目注聽話的人底臉上方可以知道說話能說多少的時候;還有,一般地,在一個人要保留否認或解釋底自由的時候;面談是好的。在選擇替你辦交涉的人的時候,較好的辦法是選擇那些老實一流的人,那些肯照你底委託去作事,並且肯回來向你忠實地報告結果的人們,而不取那些巧於利用他人底事務以利己身並粉飾其報告以圖任用者底歡心的人們。那些對於被委託去辦的事樂意做的人也應當任用,因為這種樂意的心理使他們勤奮;又須量才任事,如勇敢的人可派他去爭辯;巧言的人可派他去勸誘,機警的人可派他去探詢觀察;冒失荒唐的人可派他去辦那些不免稍虧於理的事務。那些有幸運的,在以前你派他們去做的事件中很成功的人們也應當任用;因為這種情形可以產生自信,並且這般人也要努力保持他們以前的名譽。
要窺察交涉中對方底意向,一下子就落在本題上面是不如從遠處來探查的好;除非你要用一種突然的問題來驚他,使他出其不意,無法掩飾,那自然是例外。與已經達到所欲的人辦交涉不如與那**正熾的人辦交涉的好。如果一個人和別人講條件做事,那麼原先履行條件可算是問題底全部。一個人是沒有什麼理由要求別人先盡的底義務的,除非事件本身底性質需要如此;或者這人可以勸導對方,使對方相信將來在別的事件上我方還有倚仗他之處;或者要他認為我方是很誠實可靠的。一切交涉底問題無非是觀察人或利用人的問題。要看人們底真性情之流露須在他們受信任之際,生熱情之際,不防備之際,有需要之際,就是當他們要做成某事而找不著相當的飾詞的時候。假如你要影響任何人,你就必須要知道他底性情和習慣,以便引導他;或者他底目的,以便勸誘他;或者他底弱點與短處,以便於恐嚇他;或者對於他有影響的人,以便於控制他。在和狡黠的人辦交涉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明白他們底目的,以便解釋他們底言辭;並且最好對他們少說話,而且所說的話是他們最料不到的。在一切有困難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邊下種一邊收割;而應當對所事妥為準備,好讓它漸漸成熟。
四十八 論從者與友人
代價過高的從者是不可以喜歡的,怕的是一個人把自己底裙裾弄得很長而把羽翼削短了。所謂代價過高的從者不僅是那些消費錢財的人,那些瀆請屢求而不知厭的人也算在內。普通一般的從者其所求於主人者不應當超出主人底善意相待,善言先容,以及保護安全,使不受欺凌。為主人者更不可喜歡那些好黨同伐異的從者,因為這些人之來歸併不是因為愛你,而是因為對於別人心懷不忿,所以我們常見的大人物之間的那些誤會多半是由此而來的。類此,好誇張的從者,那些到處張揚主人底名聲的人,也是有很多的不利的;他們洩露機密,破壞事業,並且減少主人底美名,反使他失去一般人底歡心。還有一種也是很險惡的從者,這般人實際上是一種偵探;他們常常探詢主人家中的事務並且把這些事務報告給別人。然而這種人往往很受寵幸,因為他們是很殷勤的,而且多半是願意交換故事的。一位大人物如果有與他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相符的身分的從者例如,一位曾經戰事的人而有許多武人為其從者,這一類的事,那是向來被認為合適的事,即在君主國中,也是不受什麼猜忌的;只要不過於聲勢煊赫或過於得一般人民底愛戴就是了。但是那最高尚的一種隨從,就是因為主人被人認為是一個懂得如何使各種人都能進德展才的人因而隨從著的。然而,遇到在才德上沒有什麼出眾的人的時候,任用比較平凡的人是比任用比較有才的人好一點的。可是,說真話,在卑汙的時代中,有才幹的人是比有德之人較為有用的。在政治常務上用人應求其資格一般者,這是真的;因為,如有破格用人之舉,則被用的人不免囂張,而其餘的人也要怨憤;因為他們以相同的資格可以希冀一種相同的待遇也。反之,在寵幸一方面,則由不同的地位經選擇而用人是可以的;因為這種辦法可使被用之人感恩更深,而其餘的人更為殷勤,因為升遷之望全在得寵也。
對於任何人,在起初的時候不要過於重視,這是一種很妥當的辦法,因為如果一起頭就對某人非常重視,則以後對他的待遇將難以為繼也。只受一個人底“支配”如我們通常所謂是不安全的;因為這種情形表現你底軟弱,而使醜聞惡名易於傳播;因為那些在主人面前不能諫諍或進言的人在主人背後將更樂於批評那些得寵的人,這樣一來主人底榮譽也要受損失了。然而受多人底影響是更壞的;因為這種情形使為主人者聽從最後的一個進言者底話,而自己毫無定見,多所變更。採納少數友朋底忠告永遠是名譽的;因為旁觀者常比當局者看得清楚,而峽谷更可以顯高山也。古人喜誇的那種友誼,世間是很少的,尤其在地位平等之人之間更少。世間所有的友誼都是在上位者與下屬之間的,因為這二者底榮辱休慼是包括在一起的。
四十九 論請託者
許多不良的事件及計劃都有人擔任,所以私人底請託是確使公益腐化的。許多很好的事情是由存壞心眼兒的人擔任的,我底意思是不止敗壞的心眼兒,也包括狡猾的心眼兒在內,就是那種口頭擔任而心中並沒有實行底意思的心眼兒。有些人答應了替人辦某種請託的事,心裡卻並沒有切實去替人辦事的意思;但是一旦他們看見這種事情別人底力量而有希望成功的時候,他們就極想得到那請託者底感謝之心,要使那人相信他們真替他辦過事,或者得到一部分的報酬,或者至少在這件事情還沒決定的時候利用那請託者底希望。有些人接受人家底請託,專為可以藉此阻撓另一個人;或者藉此為由可以揚某人之惡,到這些事情做到之後,那原來的所請所託之事底成敗是他們毫不關心的;或者,就一般言之,這些人之所以答應替別人辦某項請託之事不過是利用別人底事以為自己底事作一種過渡的橋樑而已。甚至還有些人答應替人辦事,而滿心要這事不成,為的是這麼一來可以取悅於那人底仇敵或競爭者。無疑地,在每種請託之中總不免有是有非的;如果是為爭訟的請託,其中必有曲直之別;如果是圖升遷的請託,其中必有才與不才之別。假如一個人因為受了感情底驅使而在訴訟之中偏向不直的一方,那末他最好利用他底影響為兩造和解,而不要把事做到盡頭。假如一個人因為受了感情底驅使而在仕途中偏向那較為不才的一方,那末他最好不要為了要提拔這不才的一方,遂造作惡言,毀損那較為有才而值得升遷的人。
遇到自己不很懂得的請託之事,最好去請教一位忠實而有見識的朋友,這個朋友可以說出來究竟這種請託之事是做得做不得的;但是這種顧問須要審慎選擇,否則要受騙的。有所請託的人受了遲延和欺騙,必深惡痛恨,因此,如果在初次來請求的時候就明白告訴他說你不願意辦這件事,又如果替他辦事,在事情進行的時候把實情告訴他而不加粉飾或誇張,在事情成了以後除應得的報酬以外不再需索,這樣的舉動現在竟不止是正當的而且是很可感激的了。在請求恩遇之中,原先來請求應該是沒有什麼關係的:有一點關於這人對我們的信任的事,卻不可不留意。就是,假若這人告訴了我們一種訊息,這種訊息除了他我們是無從由別的方法得到的,那末我們就不可白白地利用人家底訊息,而應當給他一種報酬,並且給予他自由,讓他設法走別的門路去圖謀他所求的事情去。不知他人所求的事物底價值者是不智的;一如不知誰應該得到那所求的事物者之為無良。在請託之中做事機密是成功底一個很好的方法;因為自行聲張說某項請託進行得如何如何順利雖可以挫某種旁的請託者底銳氣,但是也會刺激並引起另一種請託者的。但使所請託之事適得其時,那才是主要的。所謂得時者,所取的時間不但是要合乎你所希望的將要準你底請託的人,而且要能使你自己免去他人從中破壞阻撓底危險。在選擇替自己辦請託之事的人的時候;頂好選用那最適宜於那種事的人而不要倚仗那最有大力量的人,選用那專辦某種事的人而不要用那些包攬一切的人。如果一個人初次的請託被拒絕了,而他既不沮喪也不憤懣,那末他下次再有所請的時候其所得的補償將與初次所請的一樣的好。“所請逾量,為的是所獲可以適量”是一條好規則,假如一個人是得寵的;否則最好漸漸地提高自己底請求,因為假如一個人初次來向我們有所請求,我們也許會拒絕他的;但是假如他已經從我們得過許多好處,那末以後我們就不大願意拒絕他,恐怕既失這個人底好感與擁護,又抹殺舊日對他的好處也。通常以為向一位大人物求一封薦書,是最容易不過的請求,然而,假如寫這封信底理由是不正當的,則於寫信的人底名譽也很有妨礙。再沒有比如今這些替人奔走,包攬請託的人更為惡劣的了;因為他們只是一種妨害公務的毒藥疫癘而已。
五十 論學問
讀書為學底用途是娛樂、裝飾和增長才識。在娛樂上學問底主要的用處是幽居養靜;在裝飾上學問底用處是辭令;在長才上學問底用處是對於事務的判斷和處理。因為富於經驗的人善於實行,也許能夠對個別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斷;但是最好的有關大體的議論和對事務的計劃與佈置,乃是從有學問的人來的。在學問上費時過多是偷懶;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底怪癖。學問鍛鍊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經驗底鍛鍊;蓋人底天賦有如野生的花草,他們需要學問底修剪;而學問底本身,若不受經驗底限制,則其所指示的未免過於籠統。多詐的人渺視學問,愚魯的人羨慕學問,聰明的人運用學問;因為學問底本身並不教人如何用它們;這種運用之道乃是學問以外,學問以上的一種智慧,是由觀察體會才能得到的。不要為了辯駁而讀書,也不要為了信仰與盲從;也不要為了言談與議論;要以能權衡輕重、審察事理為目的。
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些書只要讀讀他們底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過於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有些書也可以請代表去讀,並且由別人替我作出節要來;但是這種辦法只適於次要的議論和次要的書籍;否則錄要的書就和蒸餾的水一樣,都是無味的東西。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因此,如果一個人寫得很少,那末他就必須有很好的記性;如果他很少與人會談,那末他就必須有很敏捷的機智;並且假如他讀書讀得很少的話,那末他就必須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強不知以為知。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學問變化氣質”。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沒有一種是不能由相當的學問來補救的:就如同**上各種的病患都有適當的運動來治療似的。“地球”有益於結石和腎臟;射箭有益於胸肺;緩步有益於胃;騎馬有益於頭腦;諸如此類。同此,如果一個人心志不專,他頂好研究數學;因為在數學底證理之中,如果他底精神稍有不專,他就非從頭再做不可。如果他底精神不善於辨別異同,那末他最好研究經院學派底著作,因為這一派的學者是條分縷析的人;如果他不善於推此知彼,旁徵博引,他頂好研究律師們底案卷。
如此看來,精神上各種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種專門的補救之方了。
五十一 論黨派
有許多人有一種不智的意見,就是人君治國,要人治事,其政策之大要,在乎照顧各黨各派底利益與願望;然而道理與此相反,最要的大智乃在如何善為規劃有關大眾的、使人們雖有黨派之別而不能不一致贊同的事務,否則就在如何與私人個別地用適當的手腕進行交涉。但是我並不是說黨派是可以忽視的。出身低賤的人,在他們往上升底過程中,是非有所依附不可的;但是貴顯而本身有力量的人,最好是保持一種無偏無黨的、中立的態度。然而即在初入仕途的人,雖不免有所依附,最好是依附得很溫和,要使自己成為本黨本派中最能愜他黨他派之意者,如此他底升遷之路大概是最為順利的。較為低微力小的黨派是團結最堅的,我們常見有些堅強不撓的少數人和較為和緩的多數人相持而終於把那些多數人折服了。黨派之中的一黨一派倒了的時候,那剩下的另一黨或派就要自行分裂的。例如盧庫拉斯和羅馬參議會中的其他貴族底那一黨就是他們叫做“貴族黨”的曾與龐拜和愷撒相持一時,但是參議會底威權被打倒了之後,不久,愷撒和龐拜就分裂了。和布魯塔斯與拉西亞斯反對的安東尼和奧克塔威亞努斯底那一黨或派也曾一度團結起來,與敵人相持,但是布魯塔斯和拉西亞斯顛覆之後不久,安東尼和奧克塔威亞努斯就分裂了。這些例子是屬於戰爭方面的,但是在私人底黨爭之中也是一樣的。因此,有許多次要的黨員往往在本黨分裂的時候成為主要的人物;但是他們也往往成為虛數而被棄置;因為許多人底力量是在鬥爭上的;一旦所與爭的對方消滅了,這些人也就沒有用處了。
常見許多已遂所欲的人們與自己藉以進身的本黨底反對黨聯絡一氣:這些人底意思也許以為那頭一個黨派是已經抓穩了的,而現在是收買一個新黨的時候了。叛黨的人常易於成功,因為當事件相持,久而不決的時候,要能得到一個人底力量就可以決勝負,而這個人也就把一切的感激酬報都得去了。在兩黨之間守中立不一定永遠是由於態度溫和的原故,有時也是出於自利,為的是好利用雙方,以達自己底目的。在義大利,當教皇們嘴裡常說“眾人之父”這幾個字的時候,人們對這些教皇總是有點懷疑,認為由此可以看出來他們有意在一切事上都以自己底家族底尊榮為前題。為帝王者務須小心,不可偏向一方,以致儼然變成某黨某派的黨徒;國內的黨派總是於王權不利的;因為這些黨派常向黨員要求一種義務,這種義務簡直和人民對君主所負的義務差不多,並使君主成為“我輩之一”,如法蘭西底“神聖同盟”中所可見者是也。黨派之爭過高過烈的時候,就足見人君之軟弱:這種情形並且是很於他們底威權和事業不利的。在人君之下的黨派底動轉就應當如天文家所說的下級行星底動轉一樣,這些行星雖可以有自己底“私動”,然而仍應當安靜地受第九重天底更高的動律底支配也。
五十二 論禮節與儀容
那完全靠著本身底真價值的人,必須有很大的才德才行;就好象那不要襯托而鑲起來的寶石必須要是很寶貴的才行一樣。但是假如一個人肯好好注意的話,他就可以看到在讚揚稱許之中其情形也和生財取利是一樣的;因為,這個成語是真的,就是,“小利可以生大財”,因為小利來得很繁,而大利則偶爾一來也。同此,小小的舉動常得大大的稱許,因為這些小舉動是常有而且常為人所注意的:而任何大才德之得以自現的機會則如同節日一般,是很少的。因為這個原故,一個人若有好的儀容,那是於他底名聲大有裨益的,並且,正如女王伊薩伯拉所說,那就“好象一封永久的薦書一樣”。要得到好的儀容,只要不渺視他們就差不多行了;因為一個人只要不渺視儀容,他自然會從別人身上留心觀察這些事的;其餘的讓他自己相信自己就行了。因為假如他過於做作,要表現好的儀容,那他就要失去儀容底優點;這種優點就在要自然,無偽。有些人底舉動好象一行詩,其中的每個音節都是數過的;這樣一個過於分心在小節上的人如何能理大事呢全不講求禮儀就等於教別人也不要講求禮儀;結果是使人對於自己減少尊敬之心;尤其是在與生人交往或辦理正事的時候更不可不講禮節;但是專講禮節,並且把禮節推崇到比月亮還高的地位,那不但是繁冗可厭,並且要減少人家對言者的信任了。當然,在辭令之間有一種表達切實動人的言語的方法,假如一個人能夠獲得這種方法,它是特別地有用的。
一個人在儕輩之中一定可以得到親密的;因此要矜持一點才好。在下屬之間一定可以得到尊敬的;因此親密一點好。任何事情裡頭都有他,以致惹人厭倦的人是自輕自賤的。拿自己底力量去替人辦事是好的,只要顯出我們這樣做的動機是出自對某人的尊重,而並非因為天性易與就行了。通常在贊同別人底話的時候,卻要附加一點自己底話:例如你贊成他底主張,可是要稍有分別;你願意附議他底動議,可是要帶點條件;你贊成他底議論,可是你自己還要加上點別的理由。人們需要注意,不可過於擅長恭維,因為如果這樣,則無論他們在別的方面是怎樣的能幹,嫉妒他們的人一定要加以善諛底惡名,為他們底大德之累的。在事務中過於多禮或者過於注重日時小節也是有損的。所羅門有言:“看風的人將不能下種,看雲的人將不能收穫”。智者造機會。人們底舉止應當象他們底衣服,不可太緊或過於講究,應當寬舒一點,以便於工作和運動。
五十三 論稱譽
稱譽是才德底反映。但是它象鏡子或其他映影的東西一樣。如果它是從俗人來的,那它就多半是虛假而無價值的;並且是隨著妄人而不隨有德之士的。因為流俗之人是不懂得許多出類拔萃的美德的。最低階的才德能贏得他們底稱譽;中等的才德能在他們心裡引起驚訝或豔羨;但是對於最上的才德他們就沒有識別底能力了。惟有表面上的表現和假冒的才德乃是最受他們歡迎的。名譽的確好象一條河,能載輕浮中空之物而淹沒沉重堅實之物。但是假如有地位和有見識的人同聲稱譽某人,則有如聖經所謂,“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