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灰頂”和“黑頂”(二)
暖婿 穿越大清魅眾王2:雍正,別逼我 位面監獄執掌 戰極通天 重生傳說 魂忤穹霄 網遊之異界神槍手 大秦帝國風雲錄 騾行天下 易中天品讀漢代風雲人物
“紅頂”、“灰頂”和“黑頂”(二)
何燕和鄧鴻
在成都,成都投資控股集團(下稱成投集團)董事長吳忠耘、成都工投集團董事長戴曉明、成都高新投資集團(下稱高投集團)董事長平興、興蓉集團董事長譚建明,都是舉足輕重的紅頂商人。吳忠耘擔任過成都市體改委主任、市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戴曉明擔任過青白江區區委書記、成都市經委主任,平興一直在成都高新區任職,擔任過成都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譚建明則早在10多年前就是成都市發改委副主任。
這些前政府的司局級官員,被“派入商海”後,行政級別和組織關係沒變,頂頭上司和權力關係沒變,獲得及調動稀缺資源的能力沒變,權力的能量經由這些“紅頂商人”的二轉、粉飾、催化與加速,無遠弗屆。與其交接棒的座上賓,則是那些可以透過權錢交易,可以給他們帶來個人經濟利益或政治利益的“灰頂商人”、“黑頂商人”。
國騰集團董事長何燕就是這樣一位“灰頂商人”。事實上,何燕伸向權力場的觸角早已超越了成都市。2000年周永康就參觀過何燕的國騰集團,並將國騰集團看作其發展資訊產業“一號工程”的重點支撐企業。數年後國騰ic卡銷售陷入瓶頸時期,省裡有關領導曾安排國騰去做九寨溝、峨眉山的資訊化改造,據悉國騰困難時還從成都工投借過4000萬元而未歸還。
2001年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建設啟動,國騰成為入住高新西區最早的企業之一。當年,國騰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創辦獨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在西部園區徵了2000餘畝教育用地。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地價只有每畝2萬元,除了建學院和國騰科技園,還有大量空地被閒置,直到2008年由國騰出地,成都高投集團旗下高新置業出資,共同開發了“創智聯邦”——5棟6層的寫字樓,建築面積約82000平方米,投資規模約2.05億元,2008年12月30日奠基,建成後按照每平方米6000元對外銷售。記者在成都市規劃局查到,國騰園117933平方米的用地在2007年3月已經變更為一類工業用地,不再是教育用地,但一類工業用地也是不能建寫字樓對外出售的。
另外,國騰電子在石油、公安系統也有業務。今年2月14日,公安部通報稱,公安部居民身份證金鑰管理中心原主任佟建鳴,自2001年任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違警行為查處工作指導處處長以來,特別是在擔任公安部居民身份證金鑰管理中心主任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相關企業謀取利益,涉嫌索賄、受賄223萬元。公開資訊顯示,在擔任公安部居民身份證金鑰管理中心主任期間,佟建鳴與企業有密切往來。2011年3月16日,佟建鳴就曾到成都國騰實業集團進行視察。
鄧鴻是另一位在成都聲名顯赫的“灰頂商人”。這位成都會展旅遊集團董事長比一般土豪多了一些想象力:1990年就想到發展成都的會展經濟,操辦一年一度的春季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成都建亞洲最大的單體商業中心,花百億到太平洋上買島……從老會展、新會展中心,再到建設環球中心,鄧鴻操作的一系列專案無不是成都市的門面工程,區域內除展館外,還有多個五星級酒店,時常舉辦重大商務、政務活動,也都離不開政府在土地、信貸方面的支援。但是鄧鴻在商業上也確實靠譜,至今沒有失手的時候——這依賴於鄧鴻在資金運作上的精明能幹,以及他對官場資源的嫻熟利用。
鄧鴻生於1963年,14歲即參軍入伍。1985年,22歲的鄧鴻以成都空軍幹部身份轉業。1994年,鄧鴻以美籍華人qi子閩佳琳的名義在美國註冊了加州國際投資貿易有限公司。1995年,也已經變成美籍華人的鄧鴻在成都沙灣拿到150畝地,準備做鋼材批發交易中心,不久有專業人士建議做會展中心前景更好,他立即改換方案,投資數億建了老會展中心,1997年建成。
2002年,鄧鴻的美國加州集團成都會議展覽中心股份公司,與阿壩州九寨溝縣簽訂《合作開發九寨溝國家森林公園協議》,當年7月動工,佔地面積400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投資近20億元,是“四川省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一個綜合性旅遊專案”。2003年9月,“九寨天堂”度假旅遊專案開業,被稱為中國西部最大會展、休閒和度假中心之一。
2003年10月,《經濟日報》發表了一篇記者來信,標題是《“九寨天堂旅遊度假區”該不該建》,章稱:“據四川省林業部門介紹,九寨溝既屬國家森林公園,也屬長江上游天然林重點保護區。有關專家認為,這種建築看似人與自然的親密交融,實則是對自然生態的一大破壞,為了把建築物置於山水之間,不僅使原生的9棵大樹被玻璃房‘囚禁’,而且已砍掉了200多立方米寶貴的天然林。在這樣的地方大興土木,實屬不該。”
該作者稱,當時諮詢過林業、國土等部門,“九寨天堂”沒有任何批。但該發表後,一位四川省領導找到經濟日報,希望不要再繼續發表這樣的章,此事不了了之。根據財新記者查證,該領導的一位親屬劉楊,正是2003年12月成立的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有限公司的四個自然人股東之一,持有5%的股份。
在九寨天堂專案後續專案沒有完工的情況下,鄧鴻又開始投建新會展中心。成都市的總體規劃是向東向南發展,市政府有意將行政中心南遷,希望新會展和行政中心能帶動成都南部發展。2003年12月,成都新國際會展中心“世紀城”正式動工,2008年初,工程主體全部完工,時任市委書記李春城出席開業典禮並宣佈新專案開業。
由於會展中心屬於政府工程,投標企業可按照建設會展的低價拿地,可配套建設住宅用地和商業用地。拿地過程中,政府會設定一些量身訂做的條件幫助關係企業入圍,例如資質准入就是其一,鄧鴻企業中標機率大幅增加。
新會展中心佔地1500畝,鄧鴻方面對外稱每畝地價是70萬元,但成都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對媒體稱僅有28.83萬/畝。但即使按照此低價格計算,1500畝新會展中心的土地出讓金也要4.3億元,同時操作九寨天堂和新會展兩個巨型專案的鄧鴻一時捉襟見肘。
一位成都地產界資深人士稱:“鄧鴻的新會展可以說是空手套白狼。一是中信銀行給了20億元貸款,二是成都的央企中國成達工程公司定製了寫字樓和幾棟高層職工住房,預付了定金。這兩筆錢成為他們的啟動資金。”
新會展確實為成都的會展經濟以及南城開發起到很大帶動作用,拿地時還是一片荒涼,建成後南城陸續有開發商跟進。2007年,鄧鴻又在會展中心附近開發了天鵝湖花園,在會展中心與住宅之間挖了一個400畝的人工湖,之後還建成了假日與洲際酒店。
鄧鴻在新會展中心附近的地塊上,還建起了四川電視臺新址和審計署駐成都特派員辦事處辦公樓。
2008年前後,鄧鴻把天鵝湖另一側的土地賣給龍湖地產,幾乎同時,還把部分土地賣給了棕櫚泉開發寫字樓和公寓,回籠大筆資金。鄧鴻開始啟動環球中心專案。環球中心在新會展北邊約一公里,位於成都高新區天府大道與繞城高速交匯處,公司官方網站顯示,環球中心佔地1300畝,約合兩個**廣場大小,總建築面積約176萬平方米,號稱全球最大單體建築,2013年9月1日開業。這個龐然大物坐落於成都市的環城生態帶上。成都市允許建築物呈鋸齒狀嵌入環城生態帶,但環球中心體量過於巨大,以至切斷了環城生態帶,引發了不小爭議。
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成都市一位主要官員曾在內部會議上表示:“(環球中心)建都建了就算了,類似的專案以後不能再建。”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環球中心拿地肯定有問題。以前成都規定,外環高速(三環之外)兩側500米是不能有商業開發的,即所謂198綠地——198區域是指環繞中心城區的198平方公里非建設用地。這一片區分佈於成都市中心城區的四周,主要位於三環路之外、外環路以內(包括外環路外側的500米生態保護帶),意在外環打造一個綠色成都。但是後來政府調整了規劃,從198平方公里中拿出約5%作為建設用地。在繞城高速500米以內只有這樣一個四四方方的龐然大物,顯得非常突出。在環球中心前面還預留了大片的空地,佔據了整個馬路,往來車輛都得下穿透過。
2008年9月,成都市國土局曾有記錄將此地塊拿出來招拍掛,但這麼大的專案招標,當地地產界人士都沒什麼印象,最終鄧鴻的公司摘牌——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有限公司和成都國際會展中心以4.8億元拍下成都市天府新城化藝術中心、海洋樂園及配套專案國有建設用地的使用權。該專案內含三塊用地,分別為約700畝的商業金融和化娛樂用地(包括中心廣場)、約236畝的化娛樂用地和200畝的配套住宅用地。專案要求在前兩個地塊投資強度超過32億元,並在三年內完成。
訊息稱,鄧鴻拿下這個龐然大物,又是以興建帶公益性質的藝術中心(即236畝的化娛樂用地)為名義和政府談的,但他先建的是商業中心,藝術中心至今不見蹤影。即使不包括這部分化娛樂用地,其他兩塊合計900畝的商業用地以4.8億元拍下,每畝53萬元的價格也非常之低。一位成都地產界人士分析,環球中心區塊以寫字樓為主,商業綜合體也很多,比如奧克斯廣場、保利中心、中海等,是成都寫字樓競爭非常激烈的區塊,當時在附近地區同期拿地的和黃、九龍倉,拿地價格都得每畝一二百萬元。
記者在成都市規劃館查到,環球中心的用地至今都還是公共設施用地——公共設施用地不得用於商業開發,這幾乎是常識,成都市規劃局今年出版的《成都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也有明確規定,“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只包括行政辦公用地、化設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與居住用地、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有明確區分。
成都規劃局人士給出的解釋令人瞠目:成都今年之前執行的是2008年的規定,國家也是2010年12月才出臺了新規定《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且於2012年1月開始執行。按以前的老規定,“公共設施用地”是一個廣義的概念,為c類,其中包括c2商業用地和金融類用地,今年的新規定才把商業用地從公共用地中拿出來。
五顏六色的網
在四川,說到“黑商”,首先被想到的就是四川漢龍集團董事長劉漢。早在1994年,他就受時任綿陽市市長邀請,投資當地的河堤修復工程。市長承諾,河堤修好後,圍出來的約300畝土地給劉漢開發。在那塊地上,劉漢開發了益多園小區。這筆交易,可能是以往炒期貨發家的劉漢和地方政府官員的首次交好。
1995年,劉漢斥資1.2億元,投資於綿陽城邊涪江江心的小島村開發房地產。新華社的報道指稱,1998年,劉漢的公司因拆遷補償問題與小島村民發生激烈衝突,為此,公司保安唐先兵等人將帶頭的村民熊偉亂刀捅死。“此案一出,村民噤若寒蟬,房地產開發順利推進”,唐先兵毫髮無損,未被追究。
1997年,劉漢在綿陽市註冊成立漢龍集團公司,旗下有四川平原實業有限公司、益多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小島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此後又陸續投資成立了漢龍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漢龍實業有限公司、綿陽市豐谷酒廠等公司。劉漢和政府的關係也日漸密切,其生意範圍擴充套件至太陽能、高速公路、天然氣、水電站、城鄉建設和礦業等,先後控制約70個公司,包括多家上市公司。2001年,漢龍集團與阿壩州政府簽署協議共同開發四姑娘山,漢龍集團出資佔70%股份,獲得四姑娘山風景區的50年合作開發經營權。漢龍集團沿用此種模式,又相繼開發了九鼎山旅遊風景區、王朗白馬旅遊風景區等。據新華社報道,2013年時,劉漢等人的資產共計約400億元。
最近十年,劉漢更集中於在水電和礦產的投資。這些同樣是需要強大政府公關能力的領域,獲得了強大保護傘的劉漢,在專營權和貸款方面屢屢得手(參見財新網報道《劉漢興衰調查》)。
在這個權力與利益深深交織的場域中,僅僅是身兼官員和商人雙重角色的“紅頂商人”一種顏色已經不夠精彩。何燕、鄧鴻的灰,劉漢的黑,再加上一些特定關係人的“白手套”,共同結成了千絲萬縷的網,網裡輸送著權力、金錢,以及政治利益。
四川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是另一類人。成功帶領瀘州製藥廠轉制的汪俊林在李春城短暫任瀘州市委書記時與之相識。四川官場人士稱,2011年,幹滿兩屆成都市委書記的李春城擔任四川省委副書記,其目標直指省長一職,但2012年3月重慶市委書記***被免職接受調查,坊間隨即也傳出周永康不穩訊息,原本是周系干將的李春城對***人事格局判斷不準,開始到北京四處活動,“汪俊林跟李春城私交很好,當時也幫著他在北京跑關係,還給了他大約100萬元,但並沒有查出經濟利益交換。”一位四川人士稱。
“大師”的斂金術
在這群腐食者中,還有世外高人的身影閃現。早年以特異功能大師聞名的新疆年代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年代能源)實際控制人曹永正,亦憑藉其與周家的特殊關係,在長慶油田獲得王臺作業區塊。這個藏匿在陝北荒郊野外的合作區塊,自從2006年開始在長慶油田內部的賬本中“有名有姓”地存在著。該合作區88%的產油收益被納入年代能源囊中。
王臺作業區為長慶油田公司第三採油廠所屬,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境內。財新記者在承擔王臺作業區原油處理和外輸任務的第三採油廠吳一聯合站看到,年代能源安排了四名女臨時工在這裡輪班,她們唯一的工作內容就是每隔兩小時抄一次王臺合作區流量計的讀數,每天填報一張名為“長慶油田分公司原油計量交接憑證”的單據,寫明王臺合作區的全天流量交給採油廠。
在吳一聯合站附近“旗12—30”井組幹活的工人向財新記者表示,王臺作業區井場裡的工人都是長慶油田的員工,合作方年代能源僅安排一兩個人負責“交油”(即填報產量),長慶油田及採油廠進行核算之後,錢就打到年代能源的賬上。
就他們所知,王臺合作區的專案屬於託管形式,作業區經理曾由新寨作業區的一名副經理兼任,每年的產量有十幾萬噸。財新記者獲取的長慶油田第三採油廠生產資料顯示,王臺合作區**有310餘口井,日產量380-450噸不等,若按照每日415噸的中間值計算,該作業區的年產量達14萬噸—15萬噸。按照近三年的國際原油價格水平,王臺合作區的年採油收入達到7億元人民幣左右。
中石油區塊的對外合作通常採取的是產品分成合同形式,由合作方進行勘探開發前期的投資,打出油之後再按照權益比例進行分配。財新記者獲悉,中石油與合作方年代能源的分成比例為12:88,即採出的原油按國際油價由中石油收購,合作方分得88%的收入。
知情人士指出,年代能源的合作油井在王臺作業區成立之前,就是已經產出油且產量較好的地方,僅需扣除各種稅費和生產操作費用,以及為彌補油井自然遞減的措施費用。
“他們甚至都沒有投資,而是把合作期提前一年,多出來那一年虛假的分成收入就算作投資了。年代能源只需要定期結算取錢,主要是採油三廠來管理和作業。”該知情人對財新記者說。
王臺值班室的員工稱,在這裡負責抄表交油的四名員工都是年代能源開發公司聘用,由一個名為劉海斌的人管理,但連勞務合同都沒簽。除了劉海斌和她們四人之外,從未見過任何來自年代能源的人。據財新記者瞭解,2013年7月到11月期間,四個人的工資一度都發不出來,後在12月由長慶油田接管之後,才發放被拖欠的工資。
拿不到工資的員工們並不知道,聘用她們的年代能源正是在去年夏天掀起的中石油反腐風暴中遭到查封。
工商資料顯示,年代能源註冊地在新疆烏魯木齊,於2006年10月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法人股東為北京年代投資有限公司(出資3500萬元)和四川年代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500萬元)。年代能源的實際控制人為曹永正,2012年1月,公司的法人代表由曹永正變更為曹永平,曹永平為曹永正之弟。
公司年檢資訊顯示,年代能源2012年年末的長期投資額為7.49億元,資產總計13.6億元,負債1.82億元,未分配利潤11億元;2012年累積的投資收益為2.7億元。
曹永正1959年生於山東青島,原名曹增玉,後來隨父親所在的新疆建設兵團到準葛爾盆地南緣的韃子廟,小時候靠父親在125團的微薄收入過日子,一家九口,十分艱難。
1982年從新疆大學政治系畢業後,曹先後當過黨校老師、出版社編輯,後來憑“特異功能”出名,成為新疆超越醫學研究所副所長。1998年下海後,他擔任過中國西部衛視董事局主席、中食產業集團魯梅克斯有限公司董事長等。
曹永正的特異感知能力和預測功能自打小學三年級就成為“傳說”,“面對一個人、一張成年人的照片、一張名片,或者是一個人經常使用的東西,便可在幾秒、幾十秒之內,感知此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曹永正定居北京後,找他看病的、預測的、心理諮詢的人“最多時從一樓排到七樓”。他最為人所知的事蹟,是所謂在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辦奧運會失敗的一年之前,即向中央電視臺人士準確預測了悉尼將勝出的結果。他在北京此次申辦奧運會期間,告知一位準備投巨資在北京搞房產的商人,勸其捨棄買地皮定金,因為北京申奧不成功,投資將難以收回。商人之後視曹為“救命恩人”。
除了長慶油田的王臺區塊外,2005年,曹永正與原勝利油田電視臺臺長王國巨在香港成立了中國年代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香港年代),香港年代與中石油分別在2007年8月和2008年12月簽署《松遼盆地兩井區塊石油開發和生產合同》和《塔里木盆地西南喀什北區塊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生產合同》,在吉林油田和塔里木油田獲得合作區塊。
曹永正不僅與前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前四川省常委副省長郭永祥關係密切,一位和他有生意交集的投資界人士稱,曹曾告訴他,周永康拍著他對別人介紹,“這是我最信任的人”。
曹永正獲得如此信任,最初原因也很簡單。2000年前後,周永康與妻子王淑華離異,不久王出車禍身亡。周永康的次子周涵自此與父疏遠。周涵雖在中石油集團內任職,但性格有些孤僻,不太合群,曹永正對其非常關心,照顧備至,令周永康十分感動。
曹永正2005年曾斥資1億多元,買下了北京二環以內前馬廠衚衕的四合院作為北京年代的總部。根據《南方週末》之前的報道,這個藏在後海深處的典院子,從外觀上看只是兩棟普通的四層小樓,但其中1號樓的三、四層藏有數十間客房,裝修奢華程度超過五星級酒店。曹永正在這裡接待各類來賓:有找上門來的有求醫問藥者,也有形形色色的官員,以及希望接觸官員的人。
“曹曾經說過,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那些富豪,不抵我一個小指頭。”上述知情人告訴財新記者,曹永正亦誇口,自己見過600個部長。
根據財新記者獲取的一份資料,長慶油田與年代能源針對王臺作業區專案,成立了“長慶油田公司王臺石油合作開發專案聯合管理委員會”。在2010年召開的一次聯合管理委員會會議中,出席會議的人員包括曹永平、長慶油田公司副總經理李安琪、長慶油田對外合作部部長唐家青、長慶油田規劃計劃處副處長張興安、長慶油田財務資產處副處長曹璽、長慶油田第三採油廠廠長鄭明科、第三採油廠總會計師王清洪、第三採油廠財務資產科副科長伍志萍等。
據知情人士透露,審計人員早在2013年6月就已進駐長慶油田,針對油田合作區塊的問題進行調查。6月29日,伍志萍在位於銀川的第三採油廠厂部被帶走,送至湖北宜昌關押,或與其深度參與的王臺作業區合作專案有關。第三採油廠厂部的多名員工目睹了帶走過程。
“長慶油田與年代能源所簽署的合作協議由伍志萍經手,案發之後在她家中搜出鉅額現金和賬戶資產。”知情人士稱。
同樣出席上述會議的長慶油田規劃計劃處副處長張興安,也於2014年2月中旬跳渭河自殺,原因不明。該案件已得到咸陽市公安機關人員的證實。案發當日張興安剛從外地乘飛機回到西安,在接駁機場高速的渭河大橋上墜下。
不僅是日進斗金的石油買賣,曹永正在自己官場密友的另一個大本營成都,也涉足暴利的房地產生意。2002年,曹永正時任成都商報社社長、《成都日報》總編輯、成都博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博瑞地產)董事長的何華章達成一筆土地交易,曹擔任董事長的四川西部影視基地有限公司(下稱西部影視)受委託,作為中間人將成都金沙鷺島小區轉讓給博瑞地產,並由西部影視與博瑞地產按3:7的權益分成合作開發。金沙鷺島小區是一個高檔純居住樓盤,面積超過了300畝,位於成都市城西上風上水的金沙片區。
此筆專案轉讓交易最終未成,但在未取得土地證的時候,西部影視就從博瑞地產手中拿走了專案預期收益6000萬元,當時的博瑞地產尚屬於國資形式。
現年50歲的何華章是四川傳媒界的領軍人物,曾同時身兼成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編委會總編輯等要職。知情人士透露,何華章運作這筆桌下交易,背後原因是他當時主持的《成都商報》因缺乏政治**性,多次受到批評,並有省裡打算砍掉《成都商報》的傳言。“而曹永正曾透過多種方式讓何確信,自己與‘上頭’關係密切。”何華章透過此項白賠6000萬元的“桌下交易”,撿到了官場的敲門磚。2002年年底,何即轉身進入政界,出任成都市委宣傳部部長。五年後,何華章躋身成都市委常委。當時李春城任成都市委書記,成都官場從此視何華章為李春城班底的重要人物之一。
此外,2003年,曹永正旗下的西部影視取得了某領導的批示,拿下了成都三環路外側外金沙約700畝,代價為每畝約27萬元,用地性質為西部影視基地“教學用地”。
知情人士對財新記者回憶說,當時曹永正的主要合夥人王國巨拿著批,“興高采烈地告訴大家,這個地是教學用地嗎?它就是住宅用地!”
隨後,曹永正將此地塊分割為兩塊,按照市場價格轉賣給了四川兩家知名地產公司藍光地產和龍湖地產,龍湖地產在這裡開發建成了成都的著名小區“龍湖?翠微清波”。曹永正在此項交易中獲利頗豐,但具體金額不詳。
而在成都繞城高速南側、天府一街以北,曹永正還介入開發了天府國際社群。此專案和成都會展旅遊集團董事長鄧鴻的“亞洲最大單體建築”新世紀環球中心一樣,緊鄰繞城高速,位於成都198區域。天府國際社群是成都主要政府投資平臺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成都高新置業有限公司(下稱高新置業)與曹永正的四川年代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年代投資)的合資專案。高新置業與年代投資各出資1億元成立成都高投年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高投年代),股份各佔50%,高投年代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曹永正,總經理是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高新置業總經理徐亮。
天府國際社群專案總投資約8億元,佔地面積為154畝。社群的物業管理公司對財新記者表示,社群內共有36棟別墅,2011年一期開盤16棟左右,全部出租,二期2013年開始對外出租。600平方米的大戶型月租金在8萬元左右,還有部分400平方米的別墅。由於該專案租金門檻高,主要面向跨國公司高管在蓉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