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史上第一女配 市長大人好悶騷 挖坑埋王爺:邪君狂妃 種田記 鮮妻可口:總裁輕點愛 蛇蠍棄妃 網遊之天書 征戰廢墟 誰是凶手 老師我們約約鬼
第24節
憲、鄧發,貴州教育界的前輩、王若飛的舅父黃齊生老先生和他的孫子黃曉莊,在最後一輛車上有作為陪同人員的十八集團軍參謀李紹華、副官魏萬吉和趙登俊等,加上葉挺一家幾個人,總共十三人。 在停機坪上,一架美國空軍c47型運輸機已經整裝待發,“轟隆隆”的引擎聲如嘹亮的歌曲,在為眼前談笑風生的場面伴奏。 “祝你們一路平安” “秀文哪,到延安可以見到兒子正明和華明瞭,一定很高興吧” “很高興,很高興。” “盼著你們也早日回延安” 前來送行的鄧穎超、廖承志等與王若飛、葉挺和李秀文喜慶地握手致意。 不多時,由美國飛行員蘭奇上尉駕駛的c47型運輸機騰空而起,機翼上的螺旋槳剪碎團團雲霧,一路歡歌,在機場上空兜了一個圈,加入航線,向延安方向飛去。參與操縱和修理這架飛機的,還有美國空軍的瓦伊斯上士和機械人員邁歐以及馬爾丁。 坐在前排座位上的葉挺與王若飛和秦邦憲不住地交談,臉上洋溢著抑止不住的喜悅和期待。 昔日國民黨的階下囚,今日到延安參加黨中央召開的全軍整軍會議的葉挺,馬上要見到闊別九年的**主席,將與中央軍委領導同志和各個部隊的指揮員一起研究制定整軍方案,說不定整軍會議後極有可能重披戰袍,實現自己為國為民效命疆場的夙願,他怎能不興奮呢 葉挺深知,如果沒有**審時度勢地向國民黨進行不懈的談判和鬥爭,蔣介石是不會釋放葉挺的。那麼,葉挺是難以獲得新生的。 在他出獄的那天,曾家巖50號的中國**談判代表團駐地門前,披紅掛綠,張燈結綵,幾幅醒目的“歡迎葉挺軍長”、“葉挺將軍出獄是人民的勝利”等大字標語橫亙在門楣,所有在重慶的**中央領導人和高階幹部,都聚集在門前,迎接葉挺。當身穿袖口和下襬處綻露著棉絮的灰黃色獄服的葉挺走出汽車,熱烈的擁抱,**的握手,使“男兒有淚不輕彈”的鋼鐵漢子葉挺激動得不禁熱淚縱橫。 當晚,久久難以平靜的葉挺輾轉反側。他索性爬起來,披上衣服,來到與他一起出獄的廖承志房間,兩個人一邊喝酒,用他們惠陽老家的客家話,談起心腹事。 “承志,我想重新加入**,”葉挺說得很堅決,從語氣看絲毫沒有徵求意見的成分。 “應該越快越好。”廖承志也說得毫不含糊。 “那我馬上寫一份入黨申請書。”葉挺說著站起身來。 “天快亮了,早飯前就可以交給鄧大姐。”廖承志委婉地催促。 葉挺**滿懷地回到寢室,展開案頭的印著“第十八集團軍駐重慶辦事處用箋”的信箋,提筆在手,飽蘸墨汁,誓言般的字跡在筆端鑄成: **同志轉中國**中央委員會: 我已於昨晚出獄。我決心實行我多年的願望。加入偉大的中國**。在你們的領導之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貢獻我的一切。我請求中央審查我的歷史是否合格,並請答覆。 葉挺寅微簽字 三月五日 果然,在早晨六時,葉挺將自己的入黨申請書交給了鄧穎超,鄧穎超又立刻交給了主持工作的南方局副書記董必武,董必武看後馬上籤上“發加急電報”要機要室當即發給陝北的黨中央和**主席。 第二天,周恩來從北方回到了重慶。 葉挺跟隨董必武和王若飛到珊瑚壩機場迎接六年沒見面的周恩來。周恩來一下:飛機,葉挺就告訴他已經向黨中央提出重新入黨的事。“黨中央會歡迎你的,並且會立刻作答覆。”周恩來炯明的目光中充溢著對葉挺的讚賞和信任。 果然,就在周恩來返回重慶的第二天,**中央的電報從延安飛越崇山峻嶺落到了葉挺手裡。 親愛的葉挺同志: 五日電悉。欣聞出獄,萬眾歡騰。你為中國民族解放與人民解放事業進行了二十餘年的奮鬥,經歷了種種嚴重的考驗,全中國都已熟知你對民族與人民的無限忠誠。茲決定接受你加入中國**為黨員,並向你致熱烈的慰問與歡迎之忱。 **中央三月七日 當葉挺從周恩來手裡接過**中央批准他加入中國**的電報,周身的熱血浪濤般洶湧澎湃。從他寫入黨批准加入**,僅短短兩天時間啊**中央的電報裡那**辣的“親愛的葉挺同志”的稱謂,那高度褒獎的“對民族與人民的無限忠誠”的評價,那火樣的“致熱烈的慰問與歡迎之忱”的情懷,令葉挺出獄後第二次放縱地任熱淚酣暢地流淌。 一週後,葉挺又得知,周恩來親自指示廣東的黨組織,儘快安排好李秀文的赴渝之行,讓葉挺他們夫妻團聚,以便照料好葉挺的生活,使他儘快恢復健康。這無微不至的關懷,只有在**這個革命的大家庭中才能有呀,這與國民黨部隊之間的爾虞我詐和冷若冰霜完全是天壤之別。葉挺深切感到,回到黨的懷抱真是溫暖如春呀 使葉挺進一步茅塞頓開的是,怪不得**軍隊的指戰員特別能戰鬥,原來除了具有遠大的抱負、崇高的信念和嚴明的紀律外,還具有濃厚的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階級感情,這種感情產生的威力是無形的,又是無窮的 就在這時,蔣介石趁日本投降之機,又處心積慮地準備全面發動內戰。他一面假惺惺地邀請**談判“和平建國”,一面蠻橫地向解放區“收復失地”,向**部隊大舉進犯。這次中央軍委召開的整軍會議,就是為著全面粉碎蔣介石的陰謀和軍事進攻,徹底挫敗他重建法西斯獨裁**的野心,將革命推向全中國 葉挺剛剛出獄又剛剛加入**,就被中央批准參加全軍整軍的會議,怎麼會不深切地感到黨對他的無比信任和期望呢就在他上飛機前,還充滿豪情地默默背誦岳飛的滿江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c47型運輸機在按照預定航線向延安飛行。 中午時分,c47型運輸機平穩地降落在西安機場。待飛機加過油,機械人員邁歐和馬爾丁檢查完飛機部件,飛機便於12時25分,又拔地而起,帶著歡歌,向延安飛去。 這時的延安一片歡騰。 中央決定,為了歡迎這些勞苦功高的黨內外人士到延安,特地組織駐延安的黨政機關、部隊和工青婦等群眾團體,舉行一次盛大的歡迎儀式。 中午12時,**主席偕同朱德總司令、任弼時同志、林伯渠同志,還有秦邦憲的夫人張越霞及其子女,鄧發的夫人陳慧清及其子女,葉挺的兒子葉正明、葉華明,以及機關、部隊、群眾團體的代表幾百人,浩浩蕩蕩地到達位於寶塔山下和延水河畔機場的停機坪上,大家不時翹首望著天空,等待看到飛機臨空的一瞬。 這時,延安上空驟然烏雲密佈,滾滾騰騰的陰雲像脫韁的野馬,衝撞、嘶鳴、狂奔;又像一個魔鬼,張牙舞爪,吞雲吐霧,呼風喚雨,猙獰可怖。 “下雨了” “這樣壞的天氣,飛機還能降落麼” 歡迎的隊伍中引起了一陣不大不小的**。 不住咳嗽的**主席身體顯得很虛弱。殊不知,這時的**已患病在身,醫生嚴格約束地要他全休靜養,可是當他聽說王若飛和葉挺等乘飛機到延安的報告後,執意要去機場歡迎。醫生勸阻,他不聽;醫生把他的病情報告給朱德總司令,要總司令勸阻,結果他也非去不可。他說:“葉挺同志被國民黨長期押禁,可他表現出革命者的崇高氣節,我敬佩他,全黨同志都要向他學習。葉挺一出獄很快就來延安,若飛是去重慶參加談判的,因事同機返回。我身為**的主席,哪有不去歡迎之理呢”朱總司令只得對醫生說:“我說不服主席,沒得法子嘛那你們就帶上藥品,緊緊跟在主席身邊,不要讓他太勞累了”醫生只得遵命。 “主席,看您又開始咳嗽了,還是回去休息吧”醫生焦急地對**說。 **深深吸了一口氣,鎮靜一下發悶發燒的胸膛,急忙對身邊的衛士說:“去問問,飛機怎麼還沒到呢”似乎他根本沒有聽到醫生的勸說,當然也就不關心他自己的身體了,他此刻關心的是飛機的安全呵 在**主席身邊不遠處,方才還滿臉滴著笑的葉正明和葉華明兄弟倆,此刻臉上的笑顏也不見了。他們伸直脖子,兩眼直勾勾地望著飛機應該出現的方向,嘴裡喃喃地說著:“飛機怎麼還不來呀爸爸,媽媽,還有眉眉和阿九小弟,我們好想你們呀” 這時,**主席接到衛士報告,據駐延安的美軍觀察組電臺的電訊聯絡,飛機已到距延安西南部約三十公里的甘泉一帶。 “好哇,通知大家做好歡迎的準備”**主席精神一振,高大的身軀直直地挺立在風雨中。 隨之,沉悶的歡迎隊伍宛如平靜的湖裡投下一塊石頭,立刻激起一片歡騰。 然而,一分鐘過去了,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仍不見飛機的蹤影。 人們的胸口像被一把巨大的鐵鉗夾著,一釐米,一釐米,一分米,一分米,越夾越緊,越勒越深,漸漸,將心幾乎都要擠出嗓子眼。 憂慮、不解、忐忑不安,陰沉的氛圍籠罩著每一個人的心頭,一種不祥的預感像毒蛇般令每一個人駭然、驚悸、惶慄,人人心急如焚呵 雨越下越大,老天嚎啕大哭。 不久,黨中央和**主席得到報告:由於天氣惡劣,c47型運輸機穿越雲層時偏離了航向,進入了山西留縣境界。這裡的氣象更為複雜,濃黑的烏雲把飛機死死抱著,飛機似乎墜入黑沉沉無底洞中,飛行駕駛員看不到一絲地標地物,只得保持一千米的高度,在黑色雲浪中顛簸、爬行、衝撞。哪知,前面不遠處海拔兩千多米的高黑茶山正凶惡地張開大口瞪著飛蛾投火般的飛機。“轟”然一聲,飛機撞在黑茶山的岩石上,頓時爆炸起火,機毀人亡 一場極端殘酷的歷史悲劇發生了 噩耗傳來,黨中央領導同志驚呆了**中央機關、部隊和各群眾團體驚呆了延安的人民群眾驚呆了王若飛和葉挺等烈士的親屬驚呆了人人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黨中央立刻在延安發出訃告: 中國**中央委員會以極大的悲痛宣佈:**中央委員王若飛同志、秦邦憲同志、**中央職工委員會書記鄧發同志、新四軍軍長葉挺同志、葉挺同志的夫人及男女公子二人,貴州老教育家黃齊生先生,十八集團軍參謀李紹華同志、彭踴左同志應為黃齊生先生之孫黃曉莊及隨員魏萬吉同志、趙登俊同志、高瓊同志女等十三人,及美國駕駛員蘭奇上尉celange、瓦伊斯上士dallassier、馬爾丁errtin等四人,在本月八日乘美機由重慶飛延安途中,因飛機迷失道路,於下午二時左右在晉西北興縣東南八十里的黑茶山遇霧,撞山焚燬,當即全部遇難。 以**主席為首的由黨內外二十六名著名人士組成的治喪委員會宣告成立 治喪委員會決定:在延安為“四八”烈士修建靈壇、墓地,隆重舉行迎靈、殯葬儀式。電告烈士家屬,來延安奔喪。並通令全區:懸半旗誌哀三天,停止娛樂一個月。 延安的解放日報和重慶的新華日報相繼發表社論,沉痛悼念王若飛和葉挺這些偉大的殉難者,高度讚揚他們崇高的革命情操。 在烈士殉難的晉綏地區至延安的五百多公里路上,出現了上千名青壯年抬靈,數萬名群眾灑淚護送烈士遺體的悲壯場面。 **主席本來身體欠佳,又遭到如此劇烈的精神刺激,一連幾日寢食難安,劇咳不止。他派人特地將葉正明和葉華明接到自己的窯洞裡,一面與他們共餐,一面關切地說:“伢子,你們的父親是北伐名將,又是反對國民黨獨裁的英雄,他很了不起呀他不僅是你們的驕傲,也是我們**人的驕傲。他的不幸殉職,是你們家的巨大損失,同時也是全黨全軍的重大損失你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你父親未竟的事業,將革命進行到底”他說到這裡,又引起一陣劇烈的咳嗽,然後疼愛地撫摸著正明和華明的頭,“伢子,你們的父母犧牲了,我這裡的家就是你們的家,希望你們要來家裡玩,我會好好照看你們的” “毛伯伯,我們記住了”正明和華明感動得流著熱淚,不住地“嗯嗯”著。 在延安舉行的追悼大會上,治喪委員朱德、、林伯渠、賀龍等,與三萬餘名各界群眾一起,彙集在公祭大會廣場上。 雄偉肅穆的靈壇中央,懸掛著鮮紅的中國**黨旗,靈壇上一塊寫有,“化悲痛為力量”六個大字的橫匾,靈柩上端端正正地擺放著烈士們的遺像,花圈輓聯簇擁在烈士靈柩兩側,幅幅輓聯充滿著對烈士的褒獎和痛惜: 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敬輓 為全國人民和平民主而犧牲 朱德敬輓 把給予我們偉大死者的悲痛變為積極的力量來鞏固和平爭取民主 敬輓 因政協枝節橫生,喪吾黨一批優秀英才,此責任有人應負; 看反動陰謀層出,為祖國百年民主偉業,這鬥爭我輩當承。 周恩來董必武吳玉章陸定一鄧穎超廖承志同挽你們的功績,永垂不朽 任弼時敬輓 為民主團結而犧牲,永遠是光榮的 彭德懷敬輓 革命事業未竟全功,豈得安心含笑去; 協議實施正需努力,那堪奇禍自天來 林伯渠哀輓 追悼大會開始,哀樂驟起,禮炮鳴二十四響,震天撼地,山河嗚咽。 烈士親屬依次登上祭壇向烈士靈柩獻花、獻酒 主持人林伯渠報告烈士生平。 主祭人朱德致悼詞。 葉挺的老戰友張雲逸登臺致詞。他淚水橫流,悲聲撕心裂肺。嗣後,哀樂復起,裹套著紅色呢氈的烈士靈柩,緩緩移上祭壇,朱德、親手執拂,長達五六里的送葬隊伍像灌滿鐵水的河,沉重地向陵園湧動。 “轟轟”禮炮又嗚咽地發出二十四響,哀樂復起,在數萬人的悲痛的慟哭聲中,烈士的靈柩徐徐安然落入墓穴。接著於昂揚的國際歌聲中,治喪委員會的委員和各界代表淌著熱淚,向烈士的墓穴填上一鍬又一鍬沉甸甸的土 與此同時,在重慶、在北平、在山東臨沂新四軍軍部、在江蘇、在張家口、在上海等地,都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 周恩來在重慶舉行追悼大會的悼詞中說:“希夷你是人民隊伍的創造者,北伐抗戰,你為革命軍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馬功勞。十年流亡,五年牢監,雖蒼白了你的頭髮,但更堅強了你的意志。一出獄,你就要求重新入黨;一見面你就提出皖南死難同志,檢討皖南事變,要我交涉繼續放人。我記住,我永遠記住。我敢向你保證:我們要為保護人民軍隊和釋放一切政治犯而奮鬥到底”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在上海舉行的追悼會題寫的輓聯為: 和平大業猶賒,賢勞正賴,何竟中道損棄,碧血長空永留恨; 民主曙光初吐,瞻望方殷,難堪噩耗驚傳,蒼生大地盡含悲。 葉挺的同鄉和老戰友葉劍英在北平軍調部**代表團和十八集團軍北平辦事處舉行的追悼會上,為葉挺獻上一幅輓聯: 三十年戎幕同袍,六載別離成永訣; 五千裡雲天在望,一腔熱淚為招魂。 聶榮臻在張家口主持的追悼會上,根據他與葉挺1924年到1927年在蘇聯一起留學,回國後共同參加北伐,以及建立人民軍隊的經歷,寫了一首感情真摯的輓詞: 五十歲崎嶇世路,獻身革命,盡瘁斯民,海內瀛寰, 同欽節氣,兩次從徵凡七載,流亡異域,苦經十度春秋, 反動陰謀空畫餅,縱幾處羈囚,壯懷尤烈,方期延水堤邊, 巨集抒國是,天喪巨才無可贖,曠古艱難遺後死 二十年憂患舊交,同學蘇京,並肩北伐,南昌廣州, 共舉義旗,一朝分手隔重洋,抗日軍興,血戰大江南北, 茂林慘變痛陷身,喜今番出獄,久別再逢,孰意黑茶山上, 飛殞長星,我哭故人成永訣,普天涕淚失英雄 新四軍代軍長陳毅一直與葉挺情深義篤和推崇有加,在山東臨沂參加完追悼大會,揮淚寫了一首百行長詩哭葉軍長希夷同志:
沉默寡言, 深沉不露, 令我憶君之丰采。 勇邁絕倫, 凋儻不群, 令我憶君之將才。 胸無城府, 光風霽月, 令我憶君之天真有如提孩。 我佩君忠貞不屈, 服務人民, 不愧革命家的氣概。 我正盼君東來齊魯, 有偉大事業待你參加, 待你安排。 豈料高空失事, 一去悠悠, 永不回來。 我不信命運, 故不言命運之悲慘; 我不信天道, 故不言天道之不公; 我只說鬥爭需要你貢獻雄才,我只說法西斯正待人民去葬埋。你之犧牲是革命長恨,人百其身贖不回。 我只望你的遺風長存, 化育無數後繼之英才。 將軍之魂魄兮, 歸去來 “北伐名將”葉挺與世長辭了。 他戎馬一生,歷經坎坷,威武不屈,大義凜然,錚錚鐵骨,浩氣長存。 “為中國人民的解放貢獻我的一切”葉挺將軍實現了他的誓言。“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葉挺精神永駐革命史冊,必將化作一代又一代革命新人的高尚情懷。 葉挺將軍精神不死 葉挺將軍風範永存
後記本章字數:1099 最新更新時間:2015040917:26:260
月前,陳廷一道兄來電提到,中國社會出版社將推出一套反映現、當代具有傳奇色彩人物的傳記文學讀本,以“三貼近”社會效用,展示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卓然之風采,以期告慰先人,昭示來者,有力配合公民道德教育,振奮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答之,五六年前銜命寫過一部名叫共和國傳奇英雄葉挺的書,是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萬字,當時從反饋的情況看,不少讀者認為寫得還不錯,融真實性、史料性、文學性、可讀性於一體,讀起來滿有興致。 轉天,中國社會出版社的編輯室主任尤永弘先生便來電索書,說是急著要報選題。我遵囑郵去,還一併給廷一道兄送上以求賜教。 過幾日,廷一道兄坦言告之,書寫得頗顯功力,就是較之其他同仁提供的書稿略顯單薄了些,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補充些章節,並多找一些有關葉挺的照片,安排在文字裡,以求厚重一些,也不失為文圖並茂。 廷一道兄的建議有理。本來,在起初撰寫葉挺這部書時,一來身體狀況欠佳,二來出版社限定的時間緊,加之我對北伐名將葉挺是地道的“只知初一,不知十五”,要寫頗似“無米之坎”。但礙於朋友相托,便跑遍京城眾多書店,蒐羅購置的有關圍繞葉挺那個年代和與其共過事的人的書籍及史料,足有近百斤。於是,閱畢,通宵達旦地搶“耕”了一番,總算按時交了差。 事後每當翻起此書,總感到有一種難以彌補的缺憾。其中主要一點,就是對葉挺生前一些奇特的經歷沒有寫出來,抑或點到了也只是浮光掠影。其實,我對傳記文學作品,歷來就不追求“部頭”大,而是力求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