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133

133


北京公關小姐 誘情霸愛:總裁的雙面嬌娃 神牧師 大唐之蝙蝠記 虛境生存 星際之超級武裝 流星物語進行曲 明朝第一道士 逆神快穿 我的身體有bug

133

【票房大戰?一】

上座率不足六成影院中,一些人在無聊地吃瓜子,影片開始那長長的戰爭背景字幕,讓不少人罵了起來。

香港可不是臺灣,觀眾遇到不好看的電影,導演被打一頓那都是正常的事情(這風氣若是延續到現在,不幾個導演不被打的)。

“退票退票”一些觀眾站起來大吼。

突然熒幕一亮,巨大的轟鳴聲把這些人的吼聲壓了下去。實景拍攝的飛機和傳單,以及下方巨大的城池,讓那些人有些發愣,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轟”猛烈的炮火像是一個巴掌,狠狠地扇了那些人一耳光。

所有的觀眾都乖乖地坐下來,聚精會神地觀賞影片。香港可拍不出這樣的場面,就是有錢,你上哪兒買炸藥去?

影片就是國語的,沒有經過粵語配音。這年頭香港電影的主流語言依舊是國語,要到明年《七十二家房客》熱映後,粵語對話才被漸漸地接受並得到推廣。

“漢奸打死漢奸”經過王梓鈞不斷地渲染,當看到鄧團長棄下陣地逃跑時,觀眾地情緒累計到第一次爆發,不少人站起來大罵。

接著又是一次次地舒緩、壓抑、爆發,看到國軍在城門戰中殺敵無數,影院裡那只有半數的觀眾,齊聲大叫好,打得好打死小日本”

王梓鈞見到觀眾的反應,臉上就一直掛著笑容。

電影放映了一半,王梓鈞看看,對鄧麗君和管偉華道你們先看著,我有要事先走了。”

鄧麗君二人正看得起勁,只點了點頭,便把注意力放到熒幕上。

王梓鈞出了電影院,叫車趕到另一家邵氏的戲院,這裡馬上就要放映《十四女英豪》。

這裡可比《喋血孤城》那邊火爆多了,那買票的隊伍頗有些《喋血孤城》在臺灣上映的感覺。人人都想看看,這部耗資400萬港幣的電影,到底能拍成樣子。

“,我出50塊,把你的票讓給我。”王梓鈞直接找到一個剛買完票的人。

那人看了帶著墨鏡的王梓鈞一眼,搖頭道我排了半個小時的隊才買到的。”

“100塊,不賣我找別人。”王梓鈞說。

“真是傻瓜,有錢用不掉。”那人把票給了王梓鈞,順手把錢奪,生怕他賴賬的樣子。

王梓鈞看著影院裡人頭攢動的場面,不禁嘆氣,客場作戰就是弱啊,這反差也太大了。

坐下等著電影放映,王梓鈞問身邊一人道喂,,你聽說過《喋血孤城》嗎不跳字。

“啊,有在電視上看廣告。”那人道。

“你覺得那些廣告樣?”王梓鈞問。

“還能樣?國民黨的宣傳片唄,不看也罷。聽說廣告裡那些爆炸和飛機的場面,都是以前抗戰時候的資料片。”那人回答說。

王梓鈞無語了,成也國軍、敗也國軍啊。**,老子精心製作的場面,居然被人說成資料片,幾十年前有彩色電影嗎?

那人坐端正了身子,影片已經開始。

邵氏公司的標誌打出來,大大的“B”字樣,讓王梓鈞有些想發笑。

《十四女英豪》改編自《楊家將》,講的是楊家最後一個成年男子死掉之後的事,賣國賊們以為國家再也沒戲了,就大肆囂張,而西夏以為宋朝再也不可能抵擋他們,就大軍南下,準備橫掃中原,就在南宋小朝廷準備乖乖地舉手投降的時候,楊家的一門婦孺站了出來,搬不來救兵,只好孤身前往戰場,一群喪夫的女流之輩揹負起了一個國家的期望橫戰沙場。

影片開始後,王梓鈞沒看幾分鐘就看得蛋疼。

放在這個時代,這部電影的質量沒的說,絕對堪稱一流。但裡面的角色,個個臉譜化,好的像聖人,壞得心腸都是黑的,而且舞臺感十足,演員服裝裡的黃梅戲痕跡洗也洗不清。

這與王梓鈞真實、生活化的電影理念完全衝突。

總的說來,這只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大製作。

倒是那裡面層出不窮的名演員讓王梓鈞眼花繚亂,不論男女,甚至是一出場就死掉的楊宗保都是大腕擔綱。王梓鈞甚至看到米雪在裡面跑龍套。

這部電影是程小東做動作指導的處女作,不過礙於這時的觀念和環境的限制,亮點很多,但坑爹的地方也不少。

影片在放映過程中,基本上每一個女將有表現,都會引來一片叫好聲。不用說,那些叫好的人都是她們的影迷。

明星效應啊

“啊天啦導演是拍出來的?”身邊那哥們兒看見裡面楊家將用身體做吊橋的時候,驚歎道。

到後面開閘放水湮沒敵軍的時候,影院裡再次起了轟動,只見洶湧的洪水從山間流下,將士兵捲起沖走……

這個場面放在當下非常壯觀,但王梓鈞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假的。不過在沒有特效的年代,做起來也很困難,而且具有的危險性不比王梓鈞玩爆炸低。

那些山全是道具佈景,水是真的,就是在高處建一個大水箱,放上十幾噸的自來水,然後突然放閘,再運用鏡頭去處理,形成洪水滔天的樣子。

這樣說得簡單,但那些大型道具的製作和佈置,耗資不比王梓鈞在臺灣的古縣城做小面積佈景低。而且為了增加真實感,那十多噸水衝下來,對演員其實是有一定危險的。

“大手筆,邵氏就是邵氏,這種畫面都能拍出來”周圍的人再次鼓掌,對導演和演員表示敬意。

王梓鈞心想:等你們看了《喋血孤城》,就是大手筆了。

他不信邵氏的《十四女英豪》能壓得過的電影。雖說《十四女英豪》的投資比《喋血孤城》多出一倍,但那些大牌演員的片酬就佔了近一半,磨磨蹭蹭拍攝了兩年,、金錢都耗在佈置大量山川、城池的道具上。

電影的結局是大圓滿,楊門女將打敗了西夏軍隊,保住大宋河山,電影院裡一片歡呼。

王梓鈞聽著周圍人的談論,這些人的話題大多還是在那些參演的女明星身上,偶爾也提及裡面幾個經典的鏡頭,但議論劇情卻少之又少。

這簡直就是一部電影的悲哀。

後世王朔在張老謀同學拍攝幾部大製作後,曾戲稱其為裝修工,亦是如此原因。

“咦,亦舒,你也在?”王梓鈞出場的時候撞見亦舒。

亦舒道我答應雜誌社了,要幫《十四女英豪》寫影評。”見王梓鈞臉色有些不自然,她笑道,“你放心,我是看了《喋血孤城》後趕的。”

王梓鈞笑道那就請倪大美人高抬貴筆咯。”

亦舒道我的筆從不違我的心,不在乎幫誰不幫誰,照直了寫就是。不過你的電影卻是很好,說呢?就是看了《喋血孤城》後再看《十四女英豪》,感覺有些索然無味。”

“哈哈,亦舒你這是在誇獎我嗎不跳字。王梓鈞笑道。

“我很少夸人的。”亦舒笑道。

……

就在王梓鈞與亦舒聊天的時候,邵氏公司裡,方逸華接到下面的報告後,徑直來到邵逸夫的辦公室。

“董事長,我們的電影效果很好,所有影院全部爆滿。”方逸華喜悅地說。

方逸華今年42歲,長得有些豐滿,她被邵逸夫帶來邵氏已經三年多了,從普通職員做起,一步步做到中層管理者。

至於兩人之間的關係,就連邵逸夫的結髮妻子都是知曉的,只是沒有挑明罷了。

“《喋血孤城》呢?”邵逸夫問,65歲的他看起來只有50出頭,非常的硬朗。

方逸華回答道最高上座率有六成,最低的影院上座率不到四成。具體的票房現在難以統計,不過按現在的情況,已經被我們給壓住了。”

邵逸夫搖頭說壓不住啊。《十四女英豪》與《喋血孤城》雖說型別不同,但其實都是用民族大義為核心,兩者之間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我之所以這麼緊張,是因為我前天看過那部電影,當時驚得我一身冷汗。”

方逸華道不會吧,就算《喋血孤城》因為口碑上座率增加,但早已經被我們拋到身後去了。”

“希望不會。”邵逸夫說,“這次我的做法有點著急了。”

邵逸夫不是著急,而是將王梓鈞作為了他與鄒文懷爭鬥的戰場。

鄒文懷以前是他手下的心腹愛將,卻自立門戶與老東家打擂臺。而今更是不懷好意,集中手下財力、物力全力支援《喋血孤城》在香港上映,其用意就是借王梓鈞的手來打壓邵氏耗時兩年的大製作。

邵逸夫是個每逢災害都要捐錢的大善人,也是摳門到極點的吝嗇鬼,有時候對人很大度,有時候卻又心眼小得像針尖一樣。面對鄒文懷的襲擊,他直接把王梓鈞當成了鄒文懷的盟友,正好抓住《言報》攻擊王梓鈞的機會,暗中使力,落井下石。

邵氏與嘉禾的戰爭就如當初日俄之戰,王梓鈞卻成了被作為戰場的清政府。

王梓鈞如今想通了事情的經過後,心中把嘉禾與邵氏都恨上了。但現實卻讓他只能暫時站在嘉禾一邊,拉開架勢與邵氏做對。

王氏與邵氏的爭鬥,第一回合,邵氏獲勝。

但這僅僅是開始而已,王梓鈞不是坐以待斃的人。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