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48章 京城動亂起

第148章 京城動亂起


紅色王 我的冷酷保鏢 未婚媽咪:總裁的一日情人 孽愛:鬼王的第十個新娘 英雄無敵大軍在異界 絕色校草戀上我 金牌打 回到唐朝當首富 王爺興亡,寵妃有責 舞魅君心

第148章 京城動亂起

八年後。(小說)

溫宥娘正不耐煩的掰扯著一個勁兒往自己身上裹灰的兒子,就見得孟世子急匆匆的從門外走來,手裡還提著給女兒買的用紙包著的包子。

“怎的走得這般急?”溫宥娘聽到聲響就抬頭問。

孟世子提起手中的包子在她眼前晃了晃,一臉樂的跟溫宥娘道:“不是我乖閨女要大肉包子?放涼了再熱就不好吃了。”

溫宥娘聞言皺眉,“你就慣著吧。”

孟世子對溫宥孃的話不以為意,二十八的人臉上已經留了鬍子,不復當年的好看了

溫宥娘也沒以前容易心軟了,只道:“我可先把話說在前頭,她今年虛歲都五歲了,你再把人往你那紈絝習性裡慣,看我不收拾你!”

孟世子就提著包子就往裡走了,隨口道:“本是國公府的小娘子,被你一年帶著四處走,你不心疼我都心疼了。只是想吃個肉包子又沒甚的,又不是養不起。天下怎有你這般心狠的母親。”

這話說得溫宥娘心下火起,暗想她到底怎麼苛待自己女兒了,換來他這麼一句。只見著人進屋了,才收了火氣暗想不跟孟紈絝一般見識。

六年前,溫宥娘終於來了月事,那時已年滿十七快十八了,不說溫宥娘自己,就孟世子當晚就感動得哭了。

吃了多年素的人,得知終於可以吃肉,那種感覺,簡直不能用言語來描述。只是那喜極而泣的心情,也只在後來有了兒女時方才再有兩回。

月事完後不久,溫宥娘也沒扭捏,拿皇曆來尋了個吉日,成婚兩年多後終於真正洞房花燭了。

然後就倒黴的一年後生了個崽,就現在才虛歲五歲就讓她煩死了的大女兒。孟世子寫信回京中,讓老公爺給她取了個名兒叫嵐。

因自幼性子霸道不講理,連還沒學會說話時就大讓人看得出了,溫宥娘就給她取了個小名兒叫霸主。

嵐,山風也。名字都飄忽,稍微長大一些性子就更飄忽了。五歲是孩子最能蹦躂的年紀,每天一驚一乍的,溫宥娘頭疼得很。

霸主生後第三年,由於沒有得用的避孕措施,千防萬防還是又生了一個下來。小名小壞蛋,壞人活千年麼。

大房終於有了個兒子,老公爺高興得很,千方百計叫孟世子不回,只得讓人又送了幾萬銀票回來。可比生霸主時要大方一半。

也按著生辰八字取了名字,懷珺。

溫宥娘當初拿到名字時都差點瘋了,這懷珺懷珺的,在她的意識裡一看就覺得是小娘子的名兒,連人家道士給自己取個名號都比老公爺這所謂查遍詩書的靠譜

倒是孟世子說了,“本就是懷字輩,珺字含義也不差。有君子如玉之意。上好!”

雖老公爺給小的取了個意喻美好的名字,可惜了別人一番美意。美玉甚的沒看出來,但是每日必然是一生身灰的,那無賴起來的性子要說不是孟世子的種,認識的都不會信。

別看才兩三歲,走路已經穩當當的了,每日必修課就是逮著溫宥娘往她身上滾灰,非得屁股上挨幾巴掌了才消停。

孟世子進屋子裡去不到片刻,本來賭氣的丫頭片子就笑出聲了,只拉著人往屋子外來,就見著溫宥娘撈過自己弟弟在打屁股,少不得又給自己爹告狀,“爹,你看,娘又在打弟弟了!”

吃飯睡覺打兒子,溫宥娘閒來無事三部曲,每日不可少。當然,更不可少的是大女兒的一日一告狀。

溫宥娘把小壞蛋揍了幾巴掌,才把人給打消停了,就聽得自己女兒告自己狀,都懶得理她。

溫宥娘對兩個孩子凶得很,好在兩個孩子感情倒也好,嵐姐兒搖搖晃晃的把小壞蛋從溫宥娘懷裡抱起來,也不在乎他身上那層灰,只哄著道:“弟弟呀,今天爹買了大包子回來!吃不吃?”

“吃!”小壞蛋口齒清楚得很。

少不得兩姐弟坐在一邊,大的掰開肉包子一點一點的餵給小的吃。

孟世子在旁邊看得得意,跟溫宥娘道:“你瞧,肯定就跟夫人跟餘卿小時候一樣。當姐姐的會顧著弟弟。當年我阿姐也這般顧著我。”

溫宥娘懶得聽孟世子這些,只怒道:“快讓他們去淨手了!嵐姐兒才抱了那灰糰子,這會兒又一手灰的給他喂吃的!”可不是現代醫療發達,有各種疫苗可以打,這要一不小心吃灰吃壞了肚子,還不得大人心驚膽跳。

孟世子本說沒什麼,但一見溫宥娘已經黑臉了,連忙先把嵐姐兒抱了起來讓她坐在自己肩上,“走咯,淨手去。”

在一邊忙完了的冬梅就上前道:“夫人,我先帶小郎君去換身衣裳,洗洗臉跟手了來。”

小壞蛋並不是多有口腹之慾的人,見自己姐姐被爹抱走了沒得吃的了也沒哭,只轉身瞧著溫宥娘,又打算下地了往人身上滾

冬梅趕緊把人抱住了,往屋子裡去,嘴裡嘮叨著道:“小郎君喲,可莫要打擾夫人算賬。”

院子裡又剩下溫宥娘一個人繼續在一邊盤算前一季度各地的收入。

當初孟世子做出來的胭脂、蔻丹之類的,也不過兩三年,即便是沒洩密方,也有人買了東西來參詳然後自己仿製成功,甚至在第四年末的時候進行了一次改良,比他們做的要更好。

因此這幾年,這門生意雖佔了便宜的好處還繼續做著,但也慢慢地冷了下來,就幾個月前溫宥娘乾脆停了這樁生意,在鋪面裡乾脆擺上了別家的。反正也有其他生意擔著,且資訊網已經聯得差不多了,也並不差那點子錢。何況那別家還是鄭家……

孟世子再帶著嵐姐兒出來的時候,就跟溫宥娘道:“半月前盛國公回京述職,卻是沒訊息傳來說幾時回邊關。”

“今日還沒得到訊息?”溫宥娘聞言皺眉道。

孟世子把嵐姐兒放在一邊椅子上,拿了包子與她吃,也並未避諱著孩子,“按道理,到京中後七日盛國公就當是要啟程回邊關了才對。他是一軍主帥,離不得邊關太久。”

溫宥娘卻是想到了前兩年薛九與她的信兒,道:“莫不是那位身體不行了?”

孟世子聞言心中也有了這想法,只摸了摸鬍子,“聽說盛國公帶了三千兵士駐紮在城外。要那位身體真不行了,大皇子許是會有異動。”

溫宥娘放下了手中的帳本,在上面做了好記號,然後才開始想這個問題。

這八年,她的生意自然是以江州為點,然後南北兩條線再擴充套件,為的還是與兩邊的大軍搭上關係,好暗中為太子一系拉攏兩邊的軍中關係。

因有兩邊軍糧生意,且為了攏住各方,這幾年的生意雖是越做越大,然而利潤卻十分薄,並沒成甚大賈。與純做生意的鄭家相比,一年雖交易量是鄭家的三分之一,然而利潤估算著恐不及十幾分之一

不過就著軍糧這檔子關係,薛九與她的關係也極為親密。戚薛兩家是怎樣的打算溫宥娘還摸不清楚,然而薛九卻是寧願太子登基的。

所以在兩年薛九再次與她透了上輩子的信兒。字裡行間說的都是當今的身體當是有礙,按道理在前幾年太子與大皇子一脈因相爭後就被清算了後,四皇子佔著年長的便宜封了太子,再然後就在兩年前登了基。

只是這一回不知為何,一直到現在,太子與大皇子一系的爭鬥竟也還只是幾年前那般只浮於水面,並未爭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皇帝那身體,竟然也還有氣兒,沒聽說有甚毛病。

薛九以為是溫宥娘嫁入太子妃孃家後,給皇后一系透了什麼信兒,所以如此。

溫宥娘卻是清楚,雖是她給皇后透了信兒,然而實際上是皇后做為胡氏精心教養的女兒,與胡丞相在朝中聯手,在其中穩住了這幾年的大局,化解了好幾次皇帝暗中在太子與大皇子之間的挑撥。

隨後才逼得皇帝以軍功為由,封了大皇子母族國公位,以拿此與太子妃孃家抗衡。想要更進一步縮小大皇子與太子之間的差距,好激起大皇子與太子相爭。到時即便太子再不理會大皇子,為了自保也得跟大皇子對上。

只是從盛國公封國公這幾年來看,雙方雖偶有針對,卻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說翻臉,雙方也沒見有過大動作。

由於盛國公乃在外掌兵,胡丞相在朝中為相,翻臉的表現就在於胡丞相有沒有讓手下在朝中攻訐盛國公一系,而朝中有沒有大皇子一系的下死力參胡丞相一系。

要說沒翻臉,兩邊一兩月裡總會吵上那麼兩回,還加上大皇子一系開始對朝中動手拉攏人脈,隱隱有些兵戎交接的味道。

當然兩邊遲遲不打起來,溫宥娘覺得心裡最急的當是當今了,畢竟還想著傳位給母族並非出自世家,且也還算得上伶俐的四皇子。要大皇子跟太子繼續這麼膠著下去,四皇子一輩子都沒機會。

更何況皇帝想要給四皇子鋪路,少不得暗中替他選些人來用。只前幾年,四皇子就被當今指了一位孺人,就是當初戚侯爺死後去當薛伯爺副手的那一位家的

只可惜,許是長輩與晚輩的前程相剋。前腳侄女兒進了四皇子府,後腳沒幾個月當叔叔的將軍就戰死了。

當今少不得要撫慰一番,然而再撫慰也輪不到四皇子府上的那位孺人,只封了還年幼的將軍嫡長子一個世襲的虛職。

然後,就沒了然後了。由於一心從軍為報父仇為報大隆皇恩的戚國公與國公夫人薛九用力過猛,前面一個副將一死,戚國公後腳就頂上了。

當今的手,就沒能再插入南面過。

到這時候皇帝要不知戚薛兩家是什麼意思,那就不是當今了。只可惜即便是薛家的女眷被留在京中,該帶走的卻都被帶走了,留下幾個女人跟年幼還不知能不能成年的小孩子,實際上的威脅力半點沒有。

皇帝敢賭,他前腳把薛家的女人們關起來,薛伯爺後面就敢派人弄死自家女眷,然後讓他揹著昏聵的名聲,在南面反了,或者是投靠南寧。

至於戚氏,早在老侯爺死的時候就全家退回了祖地,就算頂著個國公爵,這對戚氏來說可有可無。要皇帝強制召見,大不了把那一身的空爵位頭送回給他,反倒能打他一臉,踩在皇帝頭上讓天下氏族高看。

至於其他的,比如三千部曲甚的,那必然是要磨刀霍霍的。

要加上薛家的,那就是六千了。

六千兵甲齊全,且長期操練的部曲,加上世家們明顯有著的暗**進退協議。當今不敢動南面,倒黴的就只盛國公。

當今留著盛國公壓在京中不放。其實在這之前盛國公這些年回京述職早就學會了一招,帶著自己三千親衛堵著京城大門外。只除了這一次,其他沒一次皇帝放手放得不快的。

這會兒不放人了,皇城外的三千兵士,要是一個不小心……

溫宥娘揉了揉眉心,道:“好在盛國公一回京,我們都有準備,只盼著此回並無大事。”

孟世子如今不復當年紈絝模樣,兩個孩子的父親早就催熟了,只道:“那位這些年為了給喜歡的兒子鋪路,在南面受挫,就把手伸到了北面

。黃寶有這幾年升得極快,又重用他岳家人。要說動盛國公,他也未必沒有勝算。”

興國侯世子明面上是皇帝的人,以戰功起家,並不偏向大皇子與太子任何一方,皇帝近年屢加提拔,深受皇恩得很。只把興國侯世子當作是取代盛國公的下一任軍中領頭人。只當他北面是穩定了的。

拿一個國公算計到兩個自己捨棄的皇子,這筆帳對皇帝而言好算得很。

溫宥娘自然知道當今為四皇子鋪路不少。不說在軍中,就朝中,四年前朝廷官階改制完成,溫家老爺當初的懲罰就立馬從五品變成從三品,然後溫家老爺如今又登上了尚書的位置。雖是工部的,但也是二品,佔了六部之一。

只可惜的是,皇帝在朝中為四皇子鋪路也沒那般容易。胡丞相一把年紀了,七十好幾,都耳聾目渾,兒子都老死了一個。就他偏偏不死,還霸佔著丞相的位置靠著這些年在朝中的威望,死活不肯致仕。

每到皇帝要給四皇子鋪路提拔個人時,不是反對就是過幾月就因瀆職被參下課了。

雖四皇子的岳父乃是尚書令,只可惜尚書令到底比不過實權在握的丞相來。知道的訊息再多,沒胡丞相手裡的權利好使,都沒用。

“只盼著丞相還能再撐兩年。還不如當初我說的那般……”溫宥娘說到後面突然就閉了嘴。

雖院子裡沒有外人,然而說出來到底有些大逆不道,有違皇恩。

孟世子知曉溫宥娘說的是甚麼,也知道溫宥娘說的那主意是最好的,只不過也得解釋一番,“到底風險太大了一點,當今並不糊塗,只怕他留有後手,或是到時有人不服,反倒不美。”

溫宥娘擺手,見著小壞蛋換了一身衣服一身乾乾淨淨了,才從冬梅手中接過來抱在懷裡,“許是吧。大事確不可冒險,須得處處籌謀。”

要她說,把皇帝做個套兒解決了,太子自然就順理成章的繼了位。

當然溫宥娘也知道皇后一系的顧慮,說穿了京中還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一直不曾拉攏到人,更沒分到權,就算弄死了皇帝要皇帝事先有個甚準備,皇后一系也佔不了便宜

兩邊便不再說此事,孟世子就問:“上一季利潤如何?”

溫宥娘搖頭,“沒算全,純利恐不過三萬餘。”

“生意難做。”孟世子嘆道。

他們不是單純的商戶,做生意不能只圖銀錢,可這一年不過十萬餘的薄利,還是做了八年才漲到一年十萬餘,是有些少了。

“明面上的鹽鐵歸國有,暗地裡的卻是歸世家豪強,皆動不得。要說賺大錢,沒個十多二十年的經營,背後也不佔什麼大靠山,肯定是不行。”溫宥娘倒是極看得開來。

“也不是沒好處,至少這些年我們手裡的地就還不錯。”孟世子也自我安慰道。

溫宥娘不吭聲,當初她就懷疑南寧那麼偏遠的山區憑什麼跟大隆鬥了快百年,還一直沒被大隆真正打贏過一回。

只派了許多人潛入南寧,千辛萬苦方才知道南寧比他們想象中要大多了,從雲州錦州一帶為邊界,再往南卻是國土連到了海為止,加起來有大隆好幾個州那般大,人口更是不低,以數百萬計。

想想整個大隆的人口,也不過數千萬。南寧比大隆國土小那麼多,人口卻是不少,足以看出南寧實力之厚。

當然派人去查探南寧,自然也帶回了許多得用的東西。

如紅薯、土豆、玉米相似的產物一類,竟然在南寧偏南靠海的方向被發現,只是一直沒在與大隆交接的國土上種植,因此大隆竟完全不知曉。

隨後再得知那幾物來自於海外,溫宥娘就知曉了南寧海運之強,已把大隆與整個世界割裂了開來。

就算那是一群蠻子,可藉著海運與世界往來,卻是收穫金銀無數,再與閩州王氏合作,換取大隆豐富的物產。王氏從中得利,只把大隆皇帝瞞得死死的。也不怪原著裡,最終取代了大隆。

得了紅薯、土豆與玉米類種子的溫宥娘,自然不會放過。只專在她與孟世子手中的一些土地裡種上,賣舊存新,供給軍中,這幾年也存了不少種子。就算此時進行全大隆進行大規模的種植,倒也恰好

只問題是,當今他還沒死,而這些東西她就沒打算他在世之時拿出來。

“種子如今已存夠,只阿姐那必須得快了。”溫宥娘道。

她還記得現代的前前朝明清時似乎就是因為這幾樣東西的大規模種植,人口才快速上升起來。然後一年能活下來的人更多了,要大隆也這般,想必也會逐漸人口繁盛起來。

溫宥孃的打算是等太子登基了,這幾樣東西的種植方法一類的,再由孟世子奉上,好為太子妃所出的兩個皇子在名聲上徹底打穩根基。

只可惜皇帝他一直不死,有著種子的他們夫妻,心中也忍耐不得。

兩人正說著種子是否可以在各地祖地進行種植之事,外面就有人急匆匆進了院子,卻是已經成家了的夏荷,“姑娘,外面來了一群人,正往府裡走呢。”

夏荷自在國公府被敲打一回之後,性子雖還是跳脫,然而卻是有了分寸,如今成了家,就更有分寸了些。

只這一回這連通報都沒要,一頭汗趕進來的模樣,讓溫宥娘都皺了眉,“外面發生了何事?”

溫宥娘這話才問完,院子外面就有了響聲,守著院子的婆子也守不住人,外面的人徑直帶著一浪跑了進來。

溫宥娘不得不起了身,把孩子報給身後的冬梅,正想呵斥,就見到了闖進來的人的臉。

“二哥。”溫宥娘嘴裡叫著,心裡卻是鬆了一口氣。好在不是甚山匪亂兵之流。

站在溫宥娘與孟世子對面的,赫然是二房的嫡次子,就是孟世子的二堂兄,孟行暉。

孟行暉懷裡似乎還抱著一個孩子,只是用棉布抱著,自己身上也帶了一身乾結的血跡,也只對溫宥娘快速道:“勞煩弟妹快去尋一個郎中來!”

溫宥娘頷首,對著夏荷道:“夏荷,去把外院的許郎中請來,讓他快一些。”

到此時,回頭的溫宥娘本鬆下來的心又沉了下去,能讓孟氏二房沐血護送的孩子的身份……

“二哥你隨我進屋,先把懷裡孩子放在**了再說

。”孟世子反應過來,只帶著孟行暉就往兩個孩子住的院子裡去。

剩下的人裡,溫宥娘終是尋到一個熟臉,正是孟迅,就把人留下了,道:“你一直在直隸,二房這是?”

孟迅在幾年前在直隸安了家,因此直隸與京中的訊息都由他掌管,聽得溫宥娘問,就道:“夫人,大皇子反了。”

“反了?不可能!”溫宥娘下意識道。

盛國公要反,她不可能沒有訊息。不說有興國侯世子及六郎這兩個訊息源,就是造反需要軍糧籌備,她也能從中事先知曉訊息的。而實際上,盛國公雖每次都帶著三千私兵上京述職,這幾年卻是從來都沒暗中籌備過大量物資。

孟迅的臉色也不太好看,隨後有丫鬟送了茶水上來,連喝了兩杯才道:“大皇子反了,帶兵殺入了皇宮,東宮被血洗,因我們早有防備,也只僥倖將小太孫救了出來!”

小太孫是七年前太子妃才生下的孩子,有三個兒子護身,才是真正的東宮無人可撼動其位。

溫宥娘心中一驚,萬萬想不到大皇子竟然能帶兵入皇宮,只此時不管裡面到底有幾方勢力攪合,眼下最關心的,還是人。

“太子妃如何?太子呢?國公府裡又如何?”溫宥娘忙問道。

孟迅一被問到這,眼淚頓時再也忍不住了,“太子妃與小皇孫一道,倒是保住了。可太子與大皇孫、二皇孫已被反賊所害!”

“可怎的二房將人送到江州來了!”溫宥娘又急問。

孟迅摸了一把臉,甩了甩手中的淚水,道:“大皇子造反,國公府被圍困,如今也二爺帶著小皇孫逃了出來,且被一路追殺。老公爺跟二房其他人,目前生死還未知。”

溫宥娘只覺得腦子裡一片昏天黑地的搖晃,只堪堪扶住椅子的把手,道:“那皇帝呢!”

孟迅咬牙,嘿嘿冷笑了一聲,那笑聲頗為滲人,“就只死了東宮呢!我們一行離京之時,只聽得陛下已經調遣人馬跟大皇子一系對上了

。”

從京城到直隸,再由直隸到江州,即便是快馬快船,為了隱祕也少不得繞一些路,不敢走正道。

孟迅離京時還不知京中局勢如何,因顧著小皇孫一路逃著追殺不敢輕易與人聯絡,然而此時京中的訊息卻是也跟著到了。

“夫人,這是京中的訊息。”隨後從直隸趕來的孟迅的妻子遞給溫宥娘一封竹筒。就是當初那位笑佛臉的姑娘。

溫宥娘開啟竹筒一看,正準說話,卻是聽得屋子裡又鬧出了聲來。

“快來人!世子暈過去了!”帶著郎中進屋子裡看小皇孫的夏荷大叫道。

整個府邸裡亂成了一團,好在兩個孩子在那並未被嚇住,只張大著眼四處望。

溫宥娘顧不得孩子,只得交代冬梅將兩個孩子看好,就急急往屋子裡去,又覺得下腹開始下墜一般的疼,可到底疼的也不是時候,顧及不得。

只進了屋子,孟世子已經被扶上了一邊**。一張連蒼白無比,脣色發白。

溫宥娘又看向一邊榻上的孩子,卻是不及七八歲模樣,脣色發青,一看就知身體恐怕已經硬了。

閉了閉眼,溫宥娘忍著下腹的疼痛,道:“許郎中,這兩人如何?”到底也不好洩露了小皇孫的身份。

許郎中是一直養在溫宥娘身邊的私人醫師,也算得上是信任,聽得溫宥娘問,就道:“小的這位郎君,怕早已過……好幾個時辰。世子尚好,只是受了刺激暈了過去,等會兒醒過來了就好。”

溫宥娘尤有些不信,只伸出手去試探小皇孫的呼吸,抖著的手卻是碰到已經冰涼的臉,上面的肉已然像是僵了。

收回手,溫宥娘看向癱倒在地的孟二郎,到底也說不出其他的話來,只道:“二哥要不先去外面休息一番了再說?”

孟行暉搖頭,只一臉淚的哀鳴著拍著地哀鳴道:“阿姐呀!阿弟對不起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