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563章 攻敵不備

第563章 攻敵不備


金牌女廚:醫生大人慢點吃 我的冷傲美女總裁 異界尋魔路 星帝 魔幻航母 仙隕 初仙 我為人族 震旦3·龍之鱗 太子

第563章 攻敵不備

第563章 攻敵不備

登陸之前的火力準備總共持續了6天,比預定時間少了4天。在11月10日的上午,陸戰隊發起搶灘登陸。

選擇的登陸地點不是在直落要塞,也不是在要塞的南面,而是在要塞北面。

這是一個非常大膽,同樣出其不意的戰術。

在本質上,基布要塞其實是一座軍港,或者說是圍繞著海灣修建,類似凡爾登或者列日那樣,已經全面要塞化的地面堡壘群。從要塞最外圍的防線算起,往內陸十多千米,就是廣袤的東玄高原。

從要塞往北是曼德海峽,而往南,則是瀕臨亞丁灣與穆阿海的索馬利亞半島。

對進攻的一方來說,其實沒多少選擇。

因為基布要塞早已經全面軍事化,直接攻打的難度極大,所以進攻者往往選擇在較為開闊的南面登陸。

當年,帝國陸軍就是在索馬利亞半島的西邊登陸,然後冒險向內陸挺進,出其不意的切斷了通往基布要塞的地面通道;同時由海軍封鎖曼德海峽,切斷了海運航線;最終透過長期的圍困,以及持續了數個月之久的凶猛炮擊,才拿下基布要塞,準確說是逼迫彈盡糧絕的守軍繳械投降。

如果在要塞的北面登陸,首先要讓登陸艦隊冒險進入狹窄的曼德海峽。

顯然,如果一次投送幾個陸戰師,需要動用數十艘,甚至是上百艘大型登陸艦,那麼只是讓登陸艦隊在海峽北面的狹窄海域展開,也就是獲得一出合適的登陸場,都是一個巨大的麻煩,或者說根本就辦不到。

在登陸成功後,還要面對地面進攻的難題。

因為往內陸數千米就是東玄高原,也就是濱海山脈,地面部隊沒辦法展開,突擊的難度非常巨大。

簡單的說,守軍只需要集中兵力封鎖沿海平原地區。

繞過濱海山脈?

先不說有沒有道路,就算有,接下來也要垮過數百千米的無人區,也就是連一塊綠洲都沒的荒漠。

進攻難度之大,就算廉旭升來了,也只能望而卻步。

這樣一來,登陸部隊就得在立足未穩的情況下,強攻敵人的防線,也就存在在登陸之後被擊潰的風險。

當然,準確的說是風險更大。

正是如此,在歷史上攻打基布要塞的軍隊,要麼直接在要塞附近登陸,要麼在要塞南面的索馬利亞半島登陸。

這次,帝國海軍選擇了北面的阿薩布地區。

必須承認,確實達到了戰役的突然性。

在此之前,要塞守軍的重點是在南面。

為了阻止帝國軍隊在索馬利亞半島方向登陸,布蘭皇家陸軍不但擴大了防線,還預先設定了幾十處雷場。

要說的話,在幾乎所有可能被帝國海軍選為登陸場的海灘上,布蘭皇家陸軍多多少少的埋了地雷,而且會在附近留下一支主要負責偵查監視的巡邏部隊,確保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登陸的帝國軍隊。

此外,布蘭軍隊每天夜間都要派小型飛機巡邏索馬利亞半島的沿海地區。

最重要的,要塞守軍的主力全在南面。

為了能及時挫敗登陸的帝國軍隊,布蘭皇家陸軍還把有限的裝甲力量,也就是幾十輛輕型坦克集中起來組建了一支突擊部隊,專門充當反擊行動的突擊部隊,協助防線上的步兵擊潰來犯的帝國軍隊。

當然,布蘭軍隊的火炮也集中部署在要塞南面。

關鍵還有,布蘭皇家陸軍還留了一手。

按六局提供的情報,布蘭皇家陸軍在基布要裡塞至少儲備了20萬枚地雷,而且在上個月就分發給守衛要塞的主力部隊。因為不可能阻止帝國軍隊在索馬利亞半島登陸,所以守軍司令官早已下達命令。只要南面防線被突破,要塞守軍就立即用上這些地雷,在要塞的南面佈設更多的雷場。

為此,要塞守軍還專門組織一批官兵學習了快速佈雷的技巧。

如果20萬枚地雷全都用上,只是掃雷就得花掉好幾個月的時間!

要說的話,如果布蘭軍隊能在遭到強攻的情況下堅守幾個月,就算最後淪陷了,那也算打了勝仗。

至於北面,只零星分佈了幾支巡邏隊。

可見,布蘭軍隊壓根沒想過,帝國陸戰隊會在要塞北面,在曼德海峽西岸登陸!

對前面提到的問題,帝國海軍也做了充足準備。

首先就是,第一波登陸行動只出動了24艘登陸艦,其中半數還是坦克登陸艦,執行搶灘登陸任務的,只有半個陸戰師,準確說是一個步兵團、一個加強的坦克營與一個加強的機步營。

全是精銳部隊。

此外,還投送了足夠的作戰物資。

按照安排,登陸成功之後發起進攻的,其實2個加強營,而率先搶灘的步兵團負責守衛灘頭陣地,在進攻的時候為前線部隊提供後勤保障。

如此一來,在搶灘成功之後,就能立即向縱深推進。

關鍵還有,參與行動的登陸艦是輪番上陣。

在完成了搶灘行動之後,第一批24艘登陸艦必須在規定的24小時內撤離,把登陸場騰出來。

次日,第二批24艘登陸艦就將到達。

同樣只有24小時,這批登陸艦部隊把搭載的部隊與物資送上岸,就算沒完成,也必須按照計劃撤離。

此後是第三批24艘登陸艦。

在第三批登陸艦完成投送任務後,率先發起搶灘的第一批登陸艦就將返回。

總而言之,就是儘可能加快部隊與物資的轉運速度,確保在任何時候,登陸場裡都沒有太多的登陸艦。

正是如此,才把兵力多達4000的步兵團留下,讓總共才1800名官兵的2個加強營向要塞推進。

至於另外一個問題,布蘭皇家海軍佈設的水雷,就只能依靠掃雷艦了。

所幸的是,對帝國海軍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掃雷艦。

大概是在上次大戰期間吃夠了水雷的苦頭,所以帝國海軍一直都很重視掃雷艦,更重視掃雷技術。

即便是在海軍假期,帝國海軍都沒有降低在掃雷技術領域的投入。

在大戰爆發前,帝國海軍擁有的掃雷艦比另外3個海軍強國的總和還要多!

雖然大部分是上次大戰期間建造的老式掃雷艦,但是上面的裝置,以及跟掃雷有關的技術一直都沒有停止發展。

大戰爆發之後,帝國海軍在第一年裡就訂購了150艘掃雷艦。

打到現在,帝國海軍的掃雷艦總量已經超過400艘,而且還在以每個月差不多10艘的速度增長。

要說的話,敢於選擇在要塞北面登陸,讓登陸艦隊冒險進入現在,而且水雷密佈的曼德海峽,靠的就是全球第一的掃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