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322章 嚴陣以待

第322章 嚴陣以待


江山如畫 重生之縱橫娛樂圈 紅樓之禛玉 鷹翔 吃個核彈補補身 妙賊俏佳人 死了七次的男人 純度 mylove 冷少的獨寵妻 和平危機

第322章 嚴陣以待

第322章 嚴陣以待

凌晨1點之前,張國柱就收到了第42.3分隊指揮官羅定邦上校從“江城”號輕巡洋艦上發來的訊息。

羅定邦可是張國柱的老部下。

當年,張國柱還是“北河”號戰列巡洋艦的艦長時,羅定邦就是二副。

此後的二十多年裡,羅定邦就一直追隨張國柱,簡直是張國柱的左膀右臂。

在張國柱出任第四艦隊司令官的時候,羅定邦就到第42特混艦隊擔任參謀長,併兼任輕巡洋艦分隊的指揮官。

不是張國柱捨不得重巡洋艦,四艘“淄州”級是臨時編入第42特混艦隊。

之前,四艘“淄州”級隸屬於第21特混艦隊,負責為航母提供掩護,分隊司令部都是原班人馬。

按照羅定邦的報告,掩護運輸船隊的護航戰艦已經前出,很有可能是重巡洋艦。

只是,這份報告明顯有問題。

紐蘭海軍的東望洋艦隊,總共就十艘重巡洋艦。

按之前獲得的情報,這十艘重巡洋艦在增強防空火力後,全都被派去掩護航母,編在航母特混艦隊裡。

其他重巡洋艦?

兩艘“彭科”級在南珠國分艦隊,而且在幾個月前以聯合訓練的名義前往奧國。根據最新的情報,這兩艘重巡洋艦在幾天之前去了梵炎洋,協助布蘭皇家海軍搜尋三艘藏起來的迢曼裝甲巡洋艦。

六艘“北安”級都在夕落洋艦隊,而且有四艘去了布蘭王國,編入布蘭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另外的兩艘,分別在墨灣與加勒海,是兩支分艦隊的旗艦,為往返與本土東海岸與望夕運河的船隊護航。

收到報告之後,張國柱就讓羅定邦重新確定敵艦的性質。

隨後,羅定邦就糾正了錯誤,判斷是四艘輕巡洋艦。

輕巡洋艦對陣輕巡洋艦,還有什麼好說的?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羅定邦每過半個小時發來一份報告。

要說,也沒什麼需要報告的。

雙方都保持著剋制,而且在逼近的過程中都在進行戰術機動,似乎想用這種方式讓對方知難而退。

用羅定邦的話來說,兩支艦隊就像兩隻**期的雄性珍珠雞。

隨著距離縮短,那就成了躁動的公牛。

凌晨三點左右,“江城”號開始用高音喇叭向紐蘭戰艦喊話,要求紐蘭戰艦離開帝國海軍劃定的交戰海域。

紐蘭艦隊不但沒當回事,反到宣稱這裡是公海,紐蘭戰艦在公海有自由通行權。

在長達十五分鐘的交涉未果之後,“江城”號開火警告。

此後,紐蘭艦隊轉向脫離了目視接觸。

紐蘭艦隊沒有撤離,是全速向北航行,似乎想靠航速擺脫第42.3分隊。

受此影響,第42.3分隊不得不全速向北航行。

看這模樣,這些紐蘭戰艦是要把第42.3分隊引開,好讓後面的船隊繼續前進,或者是掩護後面的主力艦。

根據情報,紐蘭海軍東望洋艦隊的第一艦隊已經趕到了,肯定就在東邊不遠處。

果真如此,在第42.3分隊離開之後,紐蘭第一艦隊將全速突擊,向四艘“龍興”級戰列艦發起衝擊。

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卻有點超乎預料。

向北航行了約半個小時,那些紐蘭輕巡洋艦突然進行一百八十度轉向,並且趁機縮短了與第42.3分隊的距離。

凌晨四點左右,第42.3分隊遭遇紐蘭第一艦隊,準確說是戰列艦編隊。

只是,僅有四艘戰列艦,而不是預料中的十艘。

即便是在夜間,也能透過高大的艦橋,判斷出那是兩艘“田納”級與兩艘“賓法”級戰列艦。

所幸的是,張國柱坐鎮指揮的第42.1分隊已經趕到。

發現第42.1分隊後,紐蘭戰列艦編隊立即轉向。

雖然同樣是前條約型戰列艦,都是在上次大戰期間建造,沒有進行深度現代化改進,但是四艘紐蘭戰列艦根本沒辦法跟“龍興”級比,不但噸位差距非常的明顯,就連主炮口徑都不在一個層面之上。

真打起來,四艘紐蘭戰列艦別想佔到半點便宜。

只是,張國柱關注的不是四艘戰列艦。

在此之前,幾艘紐蘭輕巡洋艦一直在向南航行,還沒有減速。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航行,紐蘭輕巡洋艦已經超前二十多千米。

在這一個多小時內,第42.1分隊也跟著紐蘭戰列艦在向南航行,只是速度慢得多。

至於第42.3分隊,就在第42.1分隊前方,保持相同的速度,要在第42.2分隊趕到之後才會加速。

對方到底想幹什麼?

其實,根本不用猜。

運輸船隊肯定還在後面,只是之前減慢了航行速度。在發現第42特混艦隊後,四艘戰列艦前出,並且在與第42.1分隊遭遇之後轉為向南航行,擺明了就是要把第42特混艦隊從運輸船隊前方引開。

此外,還要把第43特混艦隊逼出來!

這也正是三艘“新墨”級與三艘“科拉”級沒有現身的關鍵所在。

只是,另外六艘戰列艦到底在哪,還得看紐蘭艦隊指揮官是如何推測第43特混艦隊的行蹤。

如果紐蘭艦隊指揮官認定第43特混艦隊跟在第42特混艦隊後面,在遭遇之後,會靠速度追上來,那六艘戰列艦就很有可能跟在後面,在第42特混艦隊的東邊,只是沒有進入雷達的探測範圍。

要是紐蘭艦隊指揮官認定第43特混艦隊在第42特混艦隊的南面,或者是西南,已經為決戰做好準備,那麼另外六艘戰列艦就很可能在東南方向上,或許在第42特混艦隊南面不遠處。

在張國柱看來,不管是哪種情況,等戰鬥打響,紐蘭海軍都會首先尋求殲滅第42特混艦隊。

哪怕會付出巨大的代價,也要擊沉四艘“龍興”級。

雖然跟第43特混艦隊的四艘快速戰列艦相比,四艘“龍興”級顯得老邁不堪,但是跟紐蘭海軍的戰列艦相比,卻非常強大,即便是面對火力不弱的“科拉”級,在速度上也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龍興”級的“前條約最強”可不是吹出來的。

關鍵就是,如果不能及時幹掉第42特混艦隊,那麼等第43特混艦隊殺到,紐蘭艦隊就更加沒勝算了。

以戰鬥力衡量,紐蘭海軍的十艘戰列艦還不如帝國海軍的八艘戰列艦。

比如火力投送能力,即便不考慮主炮射程,只計算炮彈質量,帝國海軍的八艘戰列艦是紐蘭海軍十艘戰列艦的一點四倍。

只是,要想消滅第42特混艦隊,有那麼容易?

第42特混艦隊的價值,就是在前面充當肉盾,為其他特混艦隊創造機會。

要說的話,真的打起來,紐蘭艦隊未必敢上來決戰。

張國柱早就做好了思想準備,只是局勢的發展卻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