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肆燕山府
前夫很冷酷 天降嬌寵:帝尊寵妻無節制 絕品小村醫 聖皇弒天 崛起商途之素手翻雲 混沌至尊訣 兄友弟攻 惡質校草 情人不是未婚妻 穿越之寡婦也有春天
貳拾肆燕山府
[貳拾肆] 燕山府
武動乾坤
凡人修仙傳
電子書排行榜
玄幻奇幻
武俠修真
都市言情
網遊競技
靈異科幻
軍事歷史
傲世九重天
絕世唐門
遮天
天才相師
聖王當前位置:讀客吧>大嶽傳>大嶽傳最新章節列表> [貳拾肆] 燕山府選擇背景顏色:??選擇字型大小: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大嶽傳[貳拾肆] 燕山府
高速文字小說閱讀網,請牢記讀客吧網址:dukeba.com|登入|註冊|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聽到弓弦響,眾隊卒幾乎看都不想看,便判定此箭必中杆頭,卻有人驚訝地“咦”了一聲。其餘人方轉頭過去,也是“咦”聲一片,只見那旗杆上空空如也,不要說杆頭了,通身上下,也沒見一枝箭的影子。難道誇下海口的張莽蕩,竟如此不濟?
張莽蕩同樣不敢相信地揉揉眼睛,更加不敢相信地看了小五一眼,抬手又是一箭。只聽“嘣”地一聲,眾隊卒這才看清,張莽蕩的那枝箭竟然在半空被另一枝箭磕飛了,發箭者不是別人,正是小五。
王貴、徐慶和張憲三人喜出望外,同聲叫好起來,此時方明白小五的用意,真是意料之外。
張莽蕩的臉漲成豬肝色,咬咬牙,驀地起手如飛,居然射出罕見的“十二連珠”,其實只有十箭,因為每人只一袋箭,剛剛又射出兩枝。
小五氣定神閒,還以同樣的“十二連珠”,後發同至,將張莽蕩的十箭盡數磕飛,若說方才的單箭攔截尚不出奇,這一手絕技卻足以驚世駭俗了。
眾隊卒俱是張大嘴巴,連喝彩都忘了,誰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隊官竟是深藏不露的神射手,尤以王貴、徐慶和張憲三人最為驚喜。只有張莽蕩滿面慚愧,悄然退下。
“端的好箭法!”只聽得邊上傳來一聲叫喚,原來那隊西兵也被驚動,走出一個身材魁梧的軍漢,此人三十出頭,目光如電,一臉豪氣,額頭的一道刀疤分外顯眼。
小五的隊卒中有幾人認得,竊竊私語:“這不是力擒方臘的韓五麼?號稱萬人敵,若非當日被辛興宗搶功,早做了節度使!”
說話間,軍漢已來到小五跟前,讚賞地拍拍他的肩膀,一口的關西口音:“按‘子曰’的話講,後生小子,可是令人畏懼喲!如何稱呼?”
小五亦聽說過韓五大名,這等遭遇不公的草莽英雄,最受民間百姓傳誦,他不能免俗地感覺驚寵:“韓五哥,喚我嶽五就可以了。”
韓五一見如故地大笑:“灑家是韓五,你是嶽五,倒是有緣,晚上請你吃酒。”
小五面有難色:“韓五哥,小弟不吃酒的。”
韓五不知小五苦衷,吐舌詰問:“天下有不吃酒的漢子?你可是成心駁灑家的面子!”
沙臉王貴上前打起圓場:“韓五哥,嶽隊官真是不沾酒的!”
韓五卻是個潑皮出身,對王貴瞪起眼睛:“你是何人?灑家找嶽五說話,關你鳥事?”
紅臉徐慶也是個不好惹的主,見有人對自家兄弟無禮,跳出來罵道:“鳥男女,不吃你的酒又待如何?要殺人麼!”
韓五沒想到自己一番好意,倒招來一身臊,不由氣急敗壞:“灑家不殺你,卻要打你!”
原來韓五在家鄉延安人稱“潑韓五”,一貫無法無天的,雖然從軍有年,當了校尉,卻不改暴躁脾氣,說打就打,提起那醋缽兒大小的拳頭,撲地打在徐慶的臉上,頓時鼻血長流。
“君子動口莫動手!”王貴見兄弟吃虧,上前抱住韓五雙臂,拉的卻是偏架。
白麵張憲反應也快,趁韓五胳膊受制,上前就是一腳。徐慶回過神來,劈頭蓋臉地又給了韓五幾巴掌。小五卻是阻止不及,一時不知如何勸解。
韓五困在人堆裡,而王貴的力氣又與他不相上下,一時無法反擊,連挨幾下,哇哇大叫著,喊手下過來幫忙。
那隊西兵見頭領被打,一聲喊,衝了過來。早對禁軍、西兵憋了一肚子鳥氣的“敢戰士”紛紛扔下長槍,上前迎戰,雙方赤手肉搏,鬥作一團。
小五目瞪口呆,全沒想到事情演變至此,卻聽腦後風聲陡起,有個不長眼的西兵來找他的晦氣,獨創的熊形散手自然反擊,手掌一翻,將這個偷襲者打倒在地,再轉頭一看,暗叫一聲“苦也”,原來在校場上操練的各隊都圍攏過來,摩拳擦掌,各幫各忙。
隨著越來越多的西兵和“敢戰士”加入鬥毆,局面已不可控制,真真好一場混戰,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忽聽一聲鑼響,衝出一隊全身披掛的禁軍騎兵,為首一員威武英挺的大將,挺槍大喊:“收兵!快收兵!”
眾兵一見此人,都住手罷鬥,看看彼此,俱鼻青眼腫,不由相顧莞爾,不少人更笑的是,此人竟用兩軍陣前鳴金收兵的法子制止內毆,端的是個“奇才”。此人是誰,乃是主將劉延慶的次子劉光世,人稱三將軍。
話說這劉氏父子,出身將門世家,口碑卻比另一個西軍將家的種氏兄弟差遠了,律己不嚴,馭軍懈怠,尤其是劉光世,生了一副好相貌,竟是個碌碌無能之輩,全靠父親提攜才爬上高位。
正因為有這樣的主將,這一場本應嚴懲的軍內群毆才不了了之。僥倖逃過戒罰的小五並無任何開心,治軍如此,何以制敵?當晚,他將隊卒集中到一起,先責自身,再責王貴、徐慶和張憲三人,最後告誡大家,此事絕不能有第二次!此時的他,早已令手下攝服,眾隊卒肅然響應。
十月初八,童貫下命出兵,劉延慶盡起大營,領軍十萬,號稱二十萬,浩浩蕩蕩出了雄州,向宋遼邊境拒馬河進發。此次宋軍軍威頗盛,更攜帶了空前龐大的軍備輜重,自誇“自古出師之威,未有甚於此”。
小五所在的一軍“敢戰士”被編入後軍,負責輜重隊的保衛,按說“敢戰士”本應擔負衝敵陷陣的前鋒之任,但那劉氏父子以為此次攻遼當摧枯拉朽,欲專其功,將嫡系人馬列為前軍。
小五身披厚厚的鐵甲,肩背硬弓箭袋,一手挎六角盾,一手持長槍,腰掛朴刀,另扎一個乾糧袋和一個水袋,平白增加了幾十斤的負重,大踏步走在後軍佇列中。他掃視著自己的隊卒,一個個神情緊張,默默前進,想來都是第一次上沙場。反觀策馬而過的一隊禁軍騎兵,卻是神情輕鬆,說說笑笑,如同郊遊,這也未免太託大了。
畢竟有跟官軍多次交手的經驗,小五向來瞧不起禁軍的戰力,平時趾高氣揚,戰時一觸即潰,這便是大宋禁軍的真實寫照。至於西兵,在雄州大營裡才初次見識,感覺好過許多,單隻那份不讓人欺的血性,就強賽禁軍。
不過話說回來,決定戰場勝負的不在兵,而在將!小五對主將劉延慶並不知道多少,但至少他也是西軍名將之後,所謂將門虎子,不應太差。
但小五又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他看看前後的行軍隊伍,雖然旌旗如雲,步騎相接,聲勢隆隆,但紀律參次不齊,隊形鬆懈冗長,在此平原地帶,正犯了首尾不能呼應的大忌。現在是宋境還好,若進入遼境,只要敵軍以騎兵橫腰一衝,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小五的疑慮擔憂中,宋軍大隊過了拒馬河,正式進入遼境。小五領著自己隊卒,秩序透過白溝橋,看到似曾相識的界河兩岸,他眼前一陣恍惚,與韓九兒同車過橋的情景彷彿就在昨日。
忽然遠處傳來轟震之聲,只見煙塵起處,衝出一驃人馬,兵甲鮮明,隊伍整肅,以極快的速度向這裡接近,小五心頭一跳,十萬宋軍大半已過界河,正是敵軍邀擊的良機,他大吼一聲:“應敵!”
說著,小五一個弓步上前,左臂前橫,右臂下撤,雙手握緊長槍斜指天空,左臂所挎的盾牌剛好遮在眼角下方,幾乎同時,他的左右亦斜伸出無數長槍,這個動作,每個隊卒也不知練了多少遍。
只聽各個隊官的“應敵”口令此起彼伏,很快,這軍“敢戰士”按隊為基數,列成一個個互相拱衛的長槍戰陣,將輜重隊護在中間,如此陣仗,即便有數倍於我的敵騎,也一時難以衝破。
後軍這裡如臨大敵,而中軍、前軍的禁軍和西兵步騎卻無多大反應,頗有任敵千萬、我自巍然的鎮定。
看著那驃人馬直往中軍而去,小五心緊萬分,卻見一個旗牌官高舉令旗打馬而來,邊行邊喊:“撤械、撤械!來的是郭藥師所部……”
原來是鎮守涿州的降將郭藥師率部趕來作為先導,一場虛驚,小五渾身一鬆,便令隊卒撤步收槍,想到那個跟自己交過手的郭藥師,暗歎造化弄人,當日各為其主,今日卻一個陣營了。
小小耽擱了一會,繼續行軍,小五並不知道這小小的耽擱是因為接應的郭藥師也看出了十萬大軍行軍的弊病,向主將諫言,若遇伏兵突襲,首尾不能相顧。
劉延慶哪裡聽得進降將之言,吩咐郭藥師只管盡好先導本分,不須多言其他。貌似,劉延慶度敵有譜,幾日行軍下來,宋軍只遇到零星的抵抗,在十萬之眾面前,頃刻星散瓦解,宋軍愈發驕傲,連小五都覺得遼軍可能真的日落西山了。
然而,愈順利的的表象背後往往蘊藏著愈大的危機,這日,宋軍行至盧溝河附近的良鄉,正是埋鍋造飯的當兒,忽然鼓聲大作,一直隱忍不發的遼軍伏兵突然出現,僅以萬餘之眾,大敗十萬宋軍。
若非後軍的“敢戰士”和前鋒的郭藥師所部壓住陣腳,宋軍只怕又要上演一潰千里的醜戲。劉延慶勉強聚攏隊伍,下令築起營壘,與遼軍對峙盧溝河兩側。這個剛愎自用的宋軍主將,轉而畏敵如虎,面對遼軍的挑戰,居然閉營不出。
後軍大營,眾隊卒議論紛紛,或許,這一場伏擊戰打掉了禁軍和西兵的傲氣,卻打出了“敢戰士”的信心,原來遼軍並不可怕,也是爹孃生的,骨肉長的。
作為該戰中陣形未亂的兩隻隊伍之一,“敢戰士”的大半士卒竟是第一次上陣,正所謂初生牛犢不畏虎,見了血後,便再無人緊張害怕,成功抵擋了契丹騎兵的幾次衝鋒,為幾近崩潰的中軍、前軍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居功至偉。
小五隊中的五十手足,挑死了幾十個遼卒,自己無一傷亡,如今個個充滿了殺敵的yu望,誰知主將卻掛起免戰牌,著實令人鬱悶。
此時,深知遼軍底細的郭藥師再次向主將獻策,言遼軍主力不過萬人,今傾軍而出,燕京必然空虛,願領兵五千,奇襲燕京,再以三將軍劉光世為後援,一戰功成。已經後悔沒聽郭藥師先前諫言的劉延慶,聞之大喜,當即採納。
郭藥師自帶一千出身常勝軍的嫡系,又要了在伏擊戰中表現出色的一軍“敢戰士”,再加上大將高世宣率領的一軍輕騎,總共六千兵馬,人銜枚,馬摘轡,趁夜搭建一座浮橋,過了水流湍急的盧溝河,繞開遼軍大營,直撲燕京城。
郭藥師的眼光一向奇準,從他的崛起到棄遼投宋,無不證明了他對大局的把握,此番挑中“敢戰士”自然平添勝算,但他唯一看走了眼的是三將軍,這個繡花枕頭成了這一戰的致命敗筆,甚至宋、金、遼三國的歷史亦因此戰的功敗垂成而徹底改寫,此是後話。
星光下,小五和眾隊卒輕裝簡甲,只帶了弓箭刀盾,咬著系在脖子上的竹枚,弓身疾行,緊緊跟隨著前方引路的一隊輕騎。雖然天黑看不清彼此,但出發前每個人臉上激動昂揚的表情都傳遞出不惜以死報國的決心。
拂曉時分,這一軍“敢戰士”最後抵達到會合地點,六千奇兵集結完畢,遙望黑濛濛的燕京城牆,彷彿一個沉睡的巨人,即將被黎明的曙光照醒。
是時,五更將至,城門當開,郭藥師派出諳熟燕京情況的原常勝軍五十人為死士,扮成平民混雜在等候入城的城郊百姓中。
“梆!梆!梆!咣——”遠處傳來打更的聲音,公雞的叫聲此起彼伏,五更了。遼軍守卒打著哈欠、揉著眼屎開啟城門,放下吊橋,忽然感覺入城的百姓似乎比平日多了不少,尚未反應過來,那五十死士突然發動,抽出暗藏兵刃,切瓜剁菜一般地殺過來。
片刻工夫,巍峨燕京城的東南門戶——迎春門便已失守,遠處窺伺的六千奇兵得了訊號,蜂擁而起,潮水般衝入城門。
這是自百餘年前,太宗皇帝趙光義統軍攻入幽州城以後,第二次有大宋的軍隊進入這座幽幽古城。此前,有無數的漢人設想過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面,他們都以為,幽州漢人身陷北虜二百年,早就思歸大宋,人心所向,如大旱之望雲霓,一旦大軍入城,不獨簞食壺漿,更當香花樓子以迎也。
這個想法,不獨宋之漢人,就連歸宋的燕人趙良嗣和渤海鐵州人郭藥師也都這般以為,但事實卻是,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大地的時候,燕京城的平民百姓、商販店主,忽見大街上平白冒出一隊隊殺氣騰騰的宋軍人馬,無不驚惶失措,紛紛閉門掩窗,如見瘟疫。
這是一個冷冰冰的事實,遼國以燕云為立國根本,省徭役,薄賦斂,苦心經營二百年,深得民心,燕雲之地的漢人早已和契丹人水乳融交,對跟自己毫無瓜葛的大宋王朝哪裡還有什麼感情?
此時,燕京外城的八座城門,七座已落入宋軍之手,唯一還在遼人手中的,是設而不開的丹鳳門即皇城南門,正是這座沒被佔領的暗門,最終成了遼人的救命稻草。
作為此次奇襲行動主將的高世宣派了七員偏將、每將帶二百士卒,把守七座城門,其餘兵力在憫忠寺集結,準備進攻蕭後所在的皇城。根據得到的訊息,皇城只有守衛千餘人,不足為慮。
一切是如此的順利,看起來,燕京必歸宋矣!被眼前勝利衝昏了頭腦的高世宣,不僅未發榜安撫燕京百姓,反而下令,挨家挨戶搜尋,殺盡城內的契丹人和奚人。
郭藥師大驚,上前苦勸,卻是徒勞,只有節制自己所部,不得參與其中。而那一軍“敢戰士”,則被派往皇城,作為先鋒展開攻打。
小五率領著隊卒,快步小跑在空無一人的青石大街上,向皇城挺進,身邊不時響起急促的馬蹄聲,一隊隊輕騎風馳而過,那是高世宣的手下開始執行他的搜殺令。
只見這些最能代表大宋的禁軍,見到華門大宅便下馬,一個個如狼似虎地衝進去,接著響起男子的驚斥、女子的尖叫、孩童的哭泣還有摔盆砸碗的聲音,小五雖然看不到裡面的情景,但閉上眼睛也能猜到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是幹甚麼來了?小五的心一陣發堵,隊卒的步伐也開始散亂,不少人嘴裡嘀咕,憑甚麼咱們去廝殺,他們倒尋快活?
此時,被禁軍闖入的屋宅中不時有受驚的百姓奔出,有的呼天搶地,有的滿臉鮮血,還有衣衫不整的年輕女子,而隨後走出的禁軍,個個手裡抓滿了金銀珠寶,面帶得意,這哪裡是搜殺虜人,而是公然搶掠*了。
正在行進中的“敢戰士”,亦有不少小隊禁不住這等**,呼啦一聲,也衝進民居,效行而為。
“眾家兄弟,咱們也上吧!”隊中的張莽蕩最先忍不住了,蠢蠢欲動。
“誰敢擅自離隊,我便殺誰!”小五咬牙切齒,兩眼通紅,那噴薄欲出的殺氣沒有半點餘地,他是真想殺人了,殺掉這些喪心辱國、欺凌黎民的醃臢狗子!推薦本書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加入書籤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推薦小說:武動乾坤神印王座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聖王求魔官家遮天殺神天才相師錦衣夜行官道無疆醫道官途長生不死將夜仙府之緣最終進化造神天才醫生重要宣告:小說大嶽傳所有的文字及大嶽傳最新章節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路,希望您能喜歡大嶽傳小說。支援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大嶽傳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書頁Copyright ? 2012讀客吧武動乾坤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306230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