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68章 結束語:養育計劃的一個範例

第68章 結束語:養育計劃的一個範例


我的極品女神 神級最佳化師 盛寵千金空姐 錦衣風流 幹坤風雲錄 茅山道士之都市逍遙遊 犯上惡魔總裁 繼妹當寵 綜瓊瑤皇帝-這個混亂的朝代 一世相隨

第68章 結束語:養育計劃的一個範例

透過閱讀前面的章節,你已經知道對孩子的養育存在著許多不同的側面。你應該如何發揮所有這些側面的整體作用呢?儘管在孩子的養育方面不存在任何一種方法對所有的孩子都適用,但是父母們仍然可以採用一些總體上的指導方針來處理在養育過程中與孩子之間發生的矛盾衝突。

步驟一:創造條件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

評估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你應該對你們的家庭關係進行一次詳細的盤點:家庭氛圍總體上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家裡是不是存在著許多憤怒的情緒?目前,在你們的婚姻、職業和經濟等方面存在著哪些壓力?在孩子的行為和你的心情之間,是不是存在著聯絡?即使是在最溫馨、親子關係最親密的家庭裡,當父母傷心或者憤怒的時候,孩子的行為也會變得糟糕起來。為了拉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你可以做些什麼呢?有些局面是你能夠加以改變的,而有些局面你可能不得不幫助孩子去學會適應。你應該牢記,放在第一位考慮的應該是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其次才是養育、管教的技巧。養育的目標是幫助孩子願意為了自己、為了父母而服從父母的指導。一旦你與孩子建立起了彼此之間的親密,他往往會想要讓你感到高興。

孩子表現出良好行為時,給予他高度的關心每個孩子都會有“表現好”的時候,你應該充分地利用這些時機,在孩子具有上佳的行為表現時,讓他感到你特別容易親近、特別關心他。要使孩子明白,如果他做出了良好的行為,他自己就會更加快樂,父母也會為他感到高興。這樣的做法能激勵孩子不斷地想要讓父母感到高興。

和孩子一起嬉戲你應該為孩子多多地提供生活中那些簡單、質樸的樂趣。要選擇那些你和孩子能從一起玩耍中獲得樂趣的活動,正是在這些活動中,孩子會有最佳的行為表現。

營造積極的氛圍在哪些方面你最喜歡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擅長什麼呢?是體育運動,還是手工技能或者音樂?什麼樣的環境狀況能夠充分發揮孩子的優點、同時又暴露出孩子最糟糕的缺點?在幫助孩子改正缺點的同時,你要肯定孩子的優點。你應該把大部分時間用來認可孩子個性中那些令人愉快的部分,而不要把過多的時間放在批評孩子的毛病上面。孩子們需要的是充滿肯定、讚揚的生活——比如,“真棒!”“謝謝你!”“乾得很好!”“好極了!”等等。

創造條件使孩子獲得成功應該盡力避免產生你和孩子都無法應付的局面。要認清孩子的極限和你自己的極限。有些年幼的孩子還不具備在公共場合把握好自己的能力,到公園去野餐可能比去飯店吃飯更輕鬆愉快一些。你應該給孩子安排一些有報酬的工作,讓他去負責某項任務。孩子要是學會了對各種事情或者其他人負責,那麼他就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管好孩子的日常飲食儘管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不良的日常飲食並不是造成他們糟糕行為的原因,但是有些孩子在飲食方面得到合理的安排之後,在行為上會出現明顯的進步。

捨棄那些不管用以及可能在你和孩子之間引發衝突的養育技巧不要對孩子嘮嘮叨叨,嘮叨往往會使孩子躲著你,尤其是那些意志堅定的孩子。打孩子的屁股很可能會加劇孩子心中的憤怒。你對孩子的養育應該從孩子的內心著手去進行塑造。所有的養育方法、養育策略和專家建議都彷彿是暫時性的時尚裝飾,它們或許能夠改變孩子的外在表現,但是改變不了孩子的內心世界,所能起到的一時之效很快就會消失殆盡。你必須努力創造條件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否則的話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養育方法都不會起到任何作用。此外,你在塑造孩子內心的同時,還必須讓孩子明白你是對他負有監管職責的、值得他信賴的大人。應該向孩子傳遞這樣的資訊:“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會幫助你控制好自己。”

步驟二: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弄清楚孩子行為的大致輪廓下面的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分析孩子在行為上的優勢和弱點。首先你要記住自己的目標: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讓人喜歡與他生活在一起的人,並且幫助他培養起自我控制力。孩子行為上的一些特點能夠給他帶來益處,你應該把孩子的這些行為特點一一列出來,並且要弄明白哪些情形可以使這些行為特點充分地發揮出來,以及在什麼情況下你的孩子會有最佳的表現?

西爾斯經典連結:扮演好成年人的角色

在孩子的幼年時期,你和孩子都在努力地形成能夠起作用的養育關係,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必總是對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向孩子解釋一番——你對孩子的養育不需要始終讓孩子能夠理解。有時候,你必須做的只是要讓孩子知道:“因為我要求你這麼做。”孩子們其實也期望我們拿出成年人的權威來,他們的這種認識可以讓他們無拘無束地扮演好孩子的角色。

在你描繪孩子行為輪廓的過程中,第二部分的任務是要列出孩子的哪些行為最讓你感到討厭。什麼樣的情形會讓他表現出最糟糕的行為?應該將你可以容忍的行為(小過失)與你無法容忍的行為(壞毛病)區分開來,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嚴重的壞毛病上,你將驚奇地發現孩子會自己改正那些小過失。如果孩子身上存在著總是大發脾氣的壞毛病,那你就應該弄清楚是什麼樣的情形引發了他的脾氣發作,並且要及早地進行干預。你應該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去嘗試他有能力從事的各種有趣活動,並且要讓他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如果你認為他的脾氣發作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那就不必去管他,走到一旁去,甚至換一個話題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如果孩子是由於受到挫折而發脾氣,那你就應該向他表示同情和支援。

此外,應該讓孩子去從事一些可以使他克服容易衝動的習性的活動,教會他如何放鬆自己。例如,找出一天當中他的行為表現往往最糟糕的時段(通常是在傍晚時分),將這段時間安排為特殊的“按摩時間”,放上一些輕柔的音樂,在他最喜歡的地方鋪一張毛巾,讓他躺在上面(最好是在窗戶的旁邊,沐浴在傍晚暖融融的陽光之中)。一邊唱催眠曲,一邊給孩子做一些輕柔的按摩。每天都度過這麼一段特殊的時光,不僅可以使孩子放鬆起來,同時還能增強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密。

為孩子營造好的環境框架你應該利用從孩子的行為輪廓中收集到的資訊來安排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從而使他有機會將自己的最佳行為表現出來。比如,你注意到孩子在上午能夠很好地玩耍,而在下午的時候,往往會表現出攻擊性和敵對情緒。因此,你就應該安排他上午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下午讓他自己一個人玩。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塞繆爾在一起玩得很好,和馬克在一起卻總是不停地打鬥,那就不要再讓馬克和他一起玩,這兩個男孩可能是性格上根本就合不來。請你記住,你為孩子營造的環境框架的基本要素不僅包括要為孩子確定規則,還包括要創造條件使這些規則較容易得到遵守。在禁止孩子做出某些行為的同時,還應該考慮為孩子提供其他替代行為。比如,必須禁止孩子打架,但又要為孩子提供一些其他的行為選擇,從而使他能夠得到體力上的釋放,比如和他玩擊掌遊戲,或者給他一個皮球或枕頭去讓他踢打。你要教會孩子用口頭語言來代替肢體上的侵犯行為:“內森,要用語言來表達。要對別人說:‘那真是讓我生氣。我不喜歡那樣。’”要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肢體上侵犯別人的衝動:“給爸爸一個‘狗熊式的擁抱’(用力地擁抱),但是要給蘇西一個‘小白兔式的擁抱’(輕柔的擁抱)。”

讓孩子知道你期望他做出什麼行為首先,你要明確什麼樣的行為是你所希望的,還要確定你願意在多大程度上容忍他的那些令人討厭的行為,然後就必須以此為指導方針認真地管教孩子。對好的行為要加以肯定和表揚,要善於發現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刻。你應該努力營造一個“別讓我再批評你”的氛圍。不要總是告訴他你不想要他做什麼,而是應該提出另一種積極的行為,供他進行選擇。別對孩子說“不要把你的玩具火車扔來扔去”,而要這麼說“把你的玩具火車停放到玩具架上去”,然後演示給他看怎樣來做這件事。如果他固執地還是要亂扔玩具火車的話,那就應該告訴他:玩具是用來玩的,不是用來扔的,而且你希望他好好地用玩具來遊戲。如果他要扔玩具,玩具就會被大人收起來。同時,你還應該讓孩子有其他的機會來扔東西,可以給他一隻軟質的球,讓他在室內能夠安全地扔來扔去。你應該用微笑的讚許來促進孩子的積極行為:“好的。”“做得很好。”“這真讓我高興。”在你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的過程中,要教孩子學會集中注意力。當你堅定而溫和地摟著孩子的肩膀時,告訴孩子“看著我的眼睛”,和他進行目光交流;不要採用威脅或者壓制的辦法來對待他。

嘗試各種行為塑造方法我們之所以在我們的養育計劃中到最後才來講述各種專門的養育方法,原因就在於如果不按照養育計劃中的第一部分內容去採取適當行動的話,這些專門的養育技巧和方法往往就難以奏效。你可以嘗試採用以下的各種方法:

1.要向孩子解釋在行為塑造過程中,你和他之間是一種夥伴關係:“我們將一起來進行努力,從而讓我們更加喜歡彼此生活在一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塑造他的行為是為了他好,他會得到更多的樂趣,而且作為父母,你也會變得更加開心。你還必須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一種有益的權威形象,從而使孩子能夠認識到你的任務就是要幫助他服從你的指導。你應該向孩子詳細地解釋你將要做些什麼,要向他指出那些你希望他做的良好行為以及良好行為所帶來的好處(你必須記住,你要從孩子的內心去激發他)。此外,你還應該向孩子指出哪些行為是你不能容忍的不良行為以及這些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你對他有什麼期望。一旦事先在他的頭腦中培養起了這些觀念,那麼過後再遇到他要做出不良行為時,你只需要稍稍地提醒一下就足夠了。

2.要向孩子說明後果。到了三四歲的年齡,孩子們就會懂得自己的行為和所產生的後果之間的關係:如果他們聽從大人的指導,那麼就能夠過得很開心;如果他們不聽大人的話,那就會產生不愉快。你應該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詳細地向他講解你想要在他身上塑造起來的那些行為,並且要一次只針對一種行為。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良好行為所帶來的好處,以及不良行為所造成的後果。透過這樣的方式,你的孩子就能在你對他的養育過程中與你相配合:“如果你和小朋友們一起好好地玩耍,那就會讓我感到高興,這樣你就可以玩得更久一些。如果你和小朋友們打架,那你就必須停止和他們一起玩耍。”透過讓孩子預先對良好行為所帶來的獎勵和結果心懷期望,實際上你也就可以同時使他認識到不良行為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這樣的做法也能避免孩子的脾氣發作。你的孩子作出了他自己的行為選擇,因此後果是在他自己的手裡掌握著。孩子們會認為這樣的養育方式是公平的,因而一般來說就不會反抗你對他的管教。

西爾斯經典連結:改變養育方式不能操之過急

在一次諮詢期間,我向一位十分失望的母親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幫助她去塑造她那已經完全失去控制的5歲孩子阿希利。在快要離開我的診所時,這位媽媽說:“我根本等不及在我女兒身上嘗試所有的這些方法。”我提醒這位母親,孩子的行為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得到改變。如果你在突然之間給了孩子許多擁抱和親吻、對她進行了許多正面的鼓勵和十分投入的關心的話,孩子會認為你的做法完全是虛情假意、是對她的壓制,這很可能會使她更加躲避你。在你改變自己對孩子的養育方式時,要一小步、一小步地慢慢來,要循序漸進。你應該小心而緩慢地變換手段來進行養育,並且應該等待合適的管教時機來嘗試那些養育方法。

3.分散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的不良行為有機會進一步發展之前,你就應該加以阻止和引導。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將他的興趣引導到積極的行為上來:“你不能爬到那個櫃子上去,不過,你可以爬到沙發上去,或者爬到爸爸的身上。”你可能需要花幾個星期的時間跟在孩子的後面、緊盯著他,當他一出現做不良行為的苗頭時,馬上就提醒他,對他進行引導和激勵,直到孩子養成習慣,以至於他能夠提醒自己,按照你所期望的那樣去做出行為。必須記住,在你塑造孩子行為的過程中,你必須採用肢體上的動作來引導他,也就是說要手把手地教他、引起他的注意。

4.要誘導和獎勵孩子的良好行為。

5.要罰孩子暫停。如果你的孩子把暫停看成是一種威脅或者是一種懲罰,那你就應該用更積極的名稱來替代“暫停”的說法,比如,把“暫停時間”稱為“特殊的時間”、“思考的時間”或者“內森自己的時間”,從而改變孩子對待暫停的態度。應該在孩子的不良行為還沒有發展得很嚴重時就要及早地對他叫暫停,不要等到父母和孩子的心裡都充滿了怒氣時再去阻止孩子的不良行為。

關於更多的養育技巧和方法,請參見書中的各部分內容。

從本書開篇一直到最後,我們已經引領你瞭解瞭如何在孩子0~10歲期間對他進行養育。我們在本書中所講述的養育方法具有明顯的好處,那就是在孩子的各個成長階段都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管教和引導,從而使得後續階段的養育和引導能夠更為順當、更為容易。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你會發現自己作為家庭管教者的職責也在逐漸地發生變化。從孩子出生到6歲,你的角色是他的保育員、約束者、助手和監管人,而在下一個階段,你則是他的老師,到了孩子10多歲的時候,你應該成為他的教練和顧問。你必須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地調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有這樣,你在管教中付出的努力才會帶來回報。你會發現你是在培養一個真正讓你感到快樂、滿足的孩子,和他在一起你很開心,他會讓你感到驕傲。更為重要的是,你的孩子將會為他自己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