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軍
職場宮心計 總裁大人 染指帝國首席:老公,別鬧 邪皇寵妻:降魔小妖后 重生之萌犬當道 天工物語 青武星辰 染指迷茫古代男 鬼壓床中的世上最大祕密 每天學點心理學全集
擁軍
解放戰爭,軍隊的衣食全靠老百姓供給。黑臺的老百姓和北滿解放區的人民一樣,在三年解放戰爭中,向戰爭前線提供了大量的糧食、乾菜、中草藥;做軍鞋、做棉服、做棉被……。那時,我們把支援前線叫“擁軍”。
春天。村公所給各家各戶下達了做軍鞋的任務。奶奶和媽媽把櫃裡的鋪襯都抖落出來打袼褙。陽光充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把飯桌、面板等表面平整、光滑的木製品用來打袼褙。袼褙是做布鞋底的基本原料。納鞋底是做鞋最累、最費時的活。在東街,納鞋底的婦女們大體上分成三夥:姑娘和小媳婦兒們大都集中在張殿榮家;媽媽和老田大嬸中年婦女在趙大娘家;奶奶和幾個老太太在東頭魏皮匠家;一連幾天,吃了早飯,東街的婦女們就不約而同地各就各位,一邊納鞋底一邊扯閒白(閒聊)。最熱鬧、最肆無忌憚、什麼“那啥那啥”的話都敢說的,是趙大娘家的那夥大嬸們。
在東安學過機器縫紉的魏皮匠家的姑娘和姐姐幾個人在東頭新搬來的有縫紉機的姓李的家裡綺鞋面。
吃罷晚飯,媽媽和奶奶還要用撥弄垂(用牛腿骨或棗木等硬木做的兩頭粗、中間細旋轉著捻麻繩的工具)打麻繩,以備明天納鞋底使用。
張殿榮媳婦兒軍鞋做的最多,超過任務數好幾雙。她做的鞋大小都跟張殿榮平時穿的鞋一般大。耿發他媽逗她說道:“老張家媳婦兒!當兵的腳怎麼都跟張殿榮的腳一樣啊?”她說:“我怕張殿榮光腳打仗,把腳磨破了,多做幾雙,給她預備上。”說得大家哭笑不得。
夏天。村公所給各家各戶下達了晒乾菜的任務。老楊家院子裡扯滿了一根根鐵絲、電線;上面掛滿了角瓜條子。頭一年,各家各戶晒了些茄子、豆角、黃瓜,這些乾菜不出數,完不成任務;老楊家晒角瓜條子,好吃、好存放、好運輸,大家都紛紛效仿。第二年開春,全村都大面積種了角瓜,準備夏天晒乾菜,支援前線。
秋天,老師領著我們到慶仙村西北小山丘上採藥。我們採的藥就兩種:防風、八股牛。老師說,前線受傷的、有病的傷員需要這種藥治病,我們一定要多挖一些,超額完成區裡下達的任務。聽老師的話是學生們的天賦,自然把挖藥的事情做得十分認真;一個秋天,我們挖了五麻袋晒乾了的藥材。
趙組長趕著他家的牛車從村公所拉回幾大包棉花,還有幾疋白布和黃布。耿發他媽問道:“拉的啥呀?”趙組長:“棉花和布。”耿發他媽:“啊,指定是給前線做被褥啦!”趙組長:“正好,看看誰家炕大,找三家、四家,再找幾個針線活利索的,過來做被。”耿發他媽:“行!”一會兒功夫,媽媽和老田大嬸十幾個中年婦女就都分別到趙大娘家、老楊家老三家、魏皮匠家做起軍被來了。她們縫的縫、絮的絮、絎的絎;一天時間,做了二十多床棉被。
鐵道南大草甸子有一種草適合喂軍馬。偽滿時日本鬼子一到夏季就把割下的青草用捆草機打成方捆,裝上火車,拉走。區裡派下餵馬草任務後,趙組長領著十幾個人拿著芟刀到火車道南去割草;晒乾後,用放在鐵道旁的捆草機打成捆,裝到火車站道岔子上停著的車廂上。我們這裡把這種草習慣上叫“貨草”。除了貨草,秋後收割的穀草,也幾乎全部交上去,支援前線了。
(20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