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73章:72 傳說的祕密 8

第73章:72 傳說的祕密 8


華娛高手 影后人生 隱婚甜妻:總裁,別傲嬌 恆荒大陸 亂天輪迴 鮮肉殿下:再賤萌妃 大至聖 帝寵,男妃風華 總裁霸妻身 弒漢

第73章:72 傳說的祕密 8

趙子雄手指的方向在盤龍山對面的山腳下,已屬於邯鄲彭城的地界了。據說這彭城可是早在7500年前就已經有文明出現了,磁山新石器時期的遺址就位於現在彭城鎮以北20公里處。兩晉南北朝時期,彭城地處中原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成為京師鄴城西郊的名勝之地,而且這裡繼承了燒製陶器的技術,當地的磁州窯成為當時北方最大的民間瓷窯,名句“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即是說的此處。

當然,此時的彭城早已過去了它的輝煌期,雖然在鎮中穿行你還可以看到一間一間的瓷器廠房,但很多都已停工,在現代瓷器工藝的衝擊下,如何保留原始的手工製陶工藝已經成為擺在這些民間製陶者面前的一個難題。

看著漸漸破舊的廠房,小張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悲涼,感到自己這一走怕就要和這廠房一般,成為一個過去時。而趙子雄似乎也看出小張的情緒變化,伸出左手輕輕拍打著他的肩膀,“也許下去會很危險,但我需要你的幫助!”

“可是,趙隊,為什麼我們不多找些人呢?”

“你也看到了,如果按照那幫專家的速度,估計我們下去,恐怕那些學生都活不成了。這個案子分析下去,殺人者多半是衝著洞裡的東西去的,不過有很多細節我依然不瞭解,似乎另有內情!”

問到這裡,小張一抬頭看到在不遠處的山丘上赫然出現了一個大洞穴,不過山丘上草木茂盛,隱隱綽綽,如果不是離的比較近,還真看不出來驚訝之餘,他忙問道,“趙隊,這個山洞不會就是你說的那個洞吧!”

趙子雄順著他的指向看去,哈哈樂了起來,“虧你也是在這裡幹了2年多的民警了,這個山洞都沒有注意過,這是當年日本鬼子開挖的,是用做戰時的發電廠,尤其到了夏天配合上山丘野草的遮蓋,很少有人能看出這個洞裡面是個發電廠。喏,當年老李的父親到過的洞穴在那裡!”

這下小張看的清清楚楚,在那個山丘的西邊,一條穿山隧道透過,把整個巨大的山體隔成東西兩座高低不同的山丘,西邊的山丘顯的更加高大一些,在西邊山丘的中部一座古塔豎立其中,塔下一陣陣輕煙環繞而上,把整個寶塔裹的朦朦朧朧的,多少有種仙氣繚繞的感覺。小張一下子明白了,那是彭城的千年古剎——響堂寺!

“那個洞就在響堂寺外,那麼響堂寺的歷史你知道多少呢?”,趙子雄笑眯眯的問小張。

小張鼓鼓腮幫子,很不服氣,“趙隊你看扁我了,這點知識我還能不知道?響堂寺最初開鑿於1400多年前的北齊時代,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現在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分南北兩處,俗稱南北響堂寺石窟。咱們現在去的是南響堂,北響堂還在西北15公里以外呢!”

“呵呵”,趙子雄拍了小張一巴掌,“行啊,還真能忽悠上來,可是你知道這響堂寺到底是幹什麼的嗎?”

“寺廟,還能幹什麼啊?和尚唸經講佛法的地方唄!還能……”,小張嘴上沒有停,但心裡卻在猶豫。

趙子雄的表情一下子變的嚴肅起來,“它的作用和第二個傳說密切相關啊。”

於是,李隊長的故事在趙子雄的口中繼續著:

那一夜驚魂後,李隊長回到住所,考慮到山洞和響堂寺的關係,迫不及待的翻看關於響堂寺記載,大多數的史書上寫的都是千篇一律:北齊以鄴(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為都城,以晉陽(今山西太原)為陪都。鼓山地處兩個都城來往必經之地,這裡山清水秀,石質優良,於是,北齊皇帝高洋便下令在此地開鑿石窟,修築行宮,興建寺院,以便在他來往於晉陽和鄴時避暑、遊玩和禮佛。高洋是一個信佛之人,他希望可以在山間的岩石上雕刻眾多佛像、飛天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佛的虔誠,好讓自己國家太平安康,自己長命百歲。

這些,李隊長看著並沒有什麼心意,但心中卻有一個疑惑,古代信佛之人每次拜佛之時,總要沐浴、更衣、齋戒,從響堂寺的規模來看,這高洋皇帝也是個極度信佛的人,卻偏偏要把自己的行宮和寺院建在一起,難道他不怕自己行宮之內的汙穢、奢靡的氣氛影響到寺廟嗎?這可是對佛的大不敬啊!難道他這是另有目的?

為此,李隊長決定繞過山洞直接去響堂寺檢視一番,看看在那裡是不是能找到一點線索。

這天,天空晴朗,李隊長趕早來到了響堂寺,一路上看到幾個一同上山的村民,閒聊幾句原來都是去寺裡燒香的。只見這響堂寺坐落在山腰之中,迎這盤龍山的方向大開一道山門。進入山門之中,整個寺院分為兩處,位於西邊的其實是當年皇帝居住的行宮,東邊的是寺廟的大殿,在大殿的東南角有一處山體被開鑿,這就是響堂寺的石窟。這南響堂寺中共有七座石窟,隨山勢營造,分上下兩層。在下層石窟中以“華嚴”和“般若”兩洞形為支梯,兩洞中間有方柱,後壁下鑿有通道,可以方便通行。不過,佛洞龕內佛像雖遭破壞,但洞壁上佛典經文仍清晰可辨。李隊長看了一下洞中的講解牌,上面記載號稱這洞中的佛經歷刻了有四年之久,這點讓李隊長疑惑重重,從經文的數量上看,石刻了四年之久是不是有點太長了,感覺這分明是在磨洋工啊,難道當年石刻的工匠不怕被殺頭嗎?

他順著旁邊的之字形石梯上行,來到了石窟的第二層,這裡的千佛洞甚為壯觀,據說洞中有石佛一千零二十八尊,當人走進去,只見滿眼裡都是騰空的佛像,在橢圓形的洞中繞著你旋轉,頓時讓人覺得眼花繚亂。石洞的中央有塊巨大的石柱支撐圓頂,石柱四周被刻成了四處佛龕,佛龕中各端坐一尊佛像,寓意四方佛祖。繞過石柱,來到千佛洞最深處,立刻一個巨大的壁龕呈現在眼前,壁龕內釋迦牟尼坐像位於正中,面容光滑圓潤,嘴脣微微上翹,長耳垂肩,神情和善、莊重、安詳。在佛祖身邊則有兩羅漢,兩菩薩,形象各異,神情逼真。不過,這尊釋迦牟尼的雕像看起來頗有些女性的特徵,臉型也不似傳統中的圓臉,倒是有幾分修長,李隊長總感到這石像似乎在哪裡看過一般,但一時間又想不起。就這樣轉了一圈,石像看了不少,但大多數都被日本人破壞了,很多都缺失了頭,所以李隊長也感到很無味,因為石像中最精彩最精緻的部位看不到,就像畫龍沒有點睛一般,留下頗多的遺憾。

就在他走出千佛洞的時候,他抬頭看了一眼洞上玄關,一個漂亮的飛天石刻展現在李隊長的面前。這是一個儲存完好的石刻,飛天的姿態,身軀,樣貌是如此的精巧細緻,甚至可以說是完美……,等,等等,李隊長突然發現這飛天的樣貌居然和洞中佛祖的樣貌很是相似,可以說除去頭髮,耳朵以及飾品的不同,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般。這時,李隊長似乎想起了什麼,忙再次把石窟中的大小洞穴轉了一遍,終於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