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農村問題
玄天祕鑑 半囚心 血衣 獄炎 穿越之妙手神醫 六道交換所 公主轉身:童話微涼 小小乞丐誘君心:乞丐皇妃 帝國征服者 繁花似錦,雨未綢
第445章 農村問題
第四百四十五章 農村問題
首先,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風調雨順的時候挺好用,但是一旦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其不利於集中群眾力量防災抗災的缺陷就會完全暴露出來(注1),偏偏三年之後就有一次極其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在那裡
後世被馮小剛拍攝成影片《1942》的1942年大旱災在歷史上影響到了河南、山東、安徽、河北、山西五省之地,其中河南更是全省受災,加之大旱之後又起蝗災,令河南的農田幾乎全部絕收,造成了解放前最嚴重的一次大饑荒,光是河南一省就餓死300萬人以上。-》雖然後世有氣象專家認為那次大旱的爆發主要是因為花園口決堤製造了大片的黃泛區、影響了中原地區的氣候生態,但是胡衛東依然不敢有半點大意。對抗旱災最有效的辦法莫過於大量興建中小型水庫(大型水庫耗時太長,而且需要大量的水泥等工業產品,在抗戰勝利之前基本搞不了。)和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這些工作都需要廣泛地發動和組織農民,如果簡單將地一分,才解放一兩年、甚至更晚的老農民肯定就只顧著自己家的那塊地了
想來想去,胡衛東最後只能暫時採取折中的辦法,一方面將所有糧田(注2)全都按戶(自留地則被取消),以保證工分制度下不可避免的磨洋工至少不會影響到至關重要的農業產量;另一方面,每年收穫的糧食當中農戶只能自留三分之一到一半。剩下的則都要交給村集體透過工分的方式進行二次分配,另外公糧上交和化肥農藥(未來還有種子)的領取也都由村集體出面。這樣一來農戶就不敢只顧著自己家的收成而不參加集體勞動。
另外,胡衛東還在調查中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民國時期的村子大小差別很大,人多的可以有幾百戶乃至上千戶人,少的只有幾十戶甚至十幾戶人,可這些大小不一的村子各自的村委會編制卻相差無幾,這些村幹部基本都是脫產的,這樣一來。那些較小的村子毫無疑問負擔要比較大的村子重得多,而那些過大的村子又因為幹部偏少而常常管理不善。除了有正式編制的村幹部,農村裡的文員(文書、會計、保管、農技員之類)、民兵、軍烈屬、幹屬(注3)、五保戶大多也不參加勞動,年末村委會統計工分的時候,會計把全村實際幹活掙的工分加在一塊,按勞力人數去除求出平均分,然後按平均工分偏高的分數再補給上述人員。稱為“補助工分”,有些村子吃補助工分的人甚至比實際幹活的人數還要多
對此胡衛東十分不滿,缺乏勞動能力的五保戶和主要從事腦力勞動的幹部和文員也就罷了,民兵和軍烈屬政府已經給了相應的優待,除了脫產程度相對較高的基幹民兵和某些沒有勞動能力的軍烈屬,其他的人有什麼理由可以在集體勞動中偷懶呢?至於所謂的“幹屬”不參加勞動就更是混賬。家人在城裡當幹部與他們留在農村的家屬有什麼關係?無非是村幹部為了巴結討好那些城裡的幹部、而對他們家屬的偷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靈域
這些基本都調查清楚之後,胡衛東專門主持制定了新的監督制度,規定農村一切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都必須參加力所能及的集體勞動,如果村幹部舞弊縱容。不但村幹部會被降職甚至免職,他們的包庇物件也討不了好。民兵和軍烈屬享受的待遇會被削減甚至取消,家人遭到包庇的幹部更會受到牽連而遭到紀律處分,考慮到目前絕大多數農民都沒本事寫“人民來信”,胡衛東還多次派人下去暗訪,甚至一度還讓康部長負責此事,來個以毒攻毒,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而考慮到各村大小懸殊的現狀,胡衛東一方面在現實允許的前提下,將那些過大的自然村拆分,將那些過小的自然村合併,另一方面則撿起了後來的生產隊概念,每個生產隊一百多人,一個村可以下轄一個或多個生產隊,這樣較大的村子幹部與文員不夠用的情況就得到了緩解。同時考慮到農村工作的特殊性,胡衛東特別培養了一批適用於生產隊的“萬能型”文員,他們普遍只有小學或者初中的文化程度,卻能夠勝任生產隊專業要求不高的記賬、書面總結和彙報等基本工作,也能看得懂化肥農藥的說明書,並配合上面派來的專業農技員推廣各種農業科技成果,這樣一個生產隊就只有生產隊長、基幹民兵和文員各一個,有時其中還有一人身兼兩職甚至三職的情況,從而大大精簡了農村的幹部隊伍,相應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此外,隨著中原解放區工業建設的飛速發展,取消農業稅這件開中國兩千年先河的大事,也被胡衛東提上了議事日程
注1:歷史上76年直到96年大洪災的這二十年是新中國歷史上災害最少的時期,其間沒有任何後人銘記的大災,而96年之後中國的國力已經起來了,即使遇到大災,光靠國家力量也足以應付。要是運氣差一點,早在80年代就又遇到類似唐山大地震、河南大洪水這樣的大災或者是這幾年來日益頻繁的自然災害,再想想“911”恰到好處地及時出現,即使連筆者這個無神論者也不禁隱隱有種“天佑中華”的感覺
注2:對於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的村子,各項制度要相對靈活得多,尤其蔬菜生產基地都在城郊,胡衛東隨時能夠了解下面的具體情況,自由度更是明顯比真正的“鄉下”大得多。
注3:指在外有正式工作的幹部的家屬,歷史上新中國前二十年因為工人地位較高,就連有家人在城裡做工的也能獲得優待,但在這個時空,因為中原解放區乃至將來新中國的工人數量相對較多,就沒那麼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