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故人以北愛荒涼 陸少盛寵:豪門童養媳 法師亞當 神龍出世 最後一劍 重生洪荒之屍道 神醫娘子:狐王欺上門 當雪遇上楓 無間情人 多情皇后:皇后不壞皇上不愛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五章維的聲音倒是平靜了下來:“蓉兒,我不是這個意思情,你慢慢就會知道的。”
我看著他,莞爾輕笑:“可臣妾這會只想知道皇上是什麼時候將鎮北侯派至北疆,又是因何緣由。
皇上可別忘了,鎮北侯可是你妹婿哦。”
趙維聽我陰陽怪氣的一番說辭,就知道我已是不再生氣,不禁輕輕捏了捏我的鼻子,笑道:“你個小鬼精靈,還是和小時一般淘氣。
北國長年侵犯,鎮北侯乃是鎮守北疆的主帥,怎可長居京城,棄北疆於不顧。
前些時日,你在生我的氣,就算我想告訴你,你也不一定願意聽。”
我不禁羞紅了臉,為曾經沒有好好冷靜下來思考而羞愧難當,只好訕訕的岔開道:“這次派誰任西盂之戰的主帥,皇上心中可是已有人選了。”
趙維挑眉看著我,給我一個瞭然的表情,笑道:“聽你這麼一問,看來你心中也是有些思量。”
“這乃朝廷大事,臣妾只是小女子,怎能輕下言論。”
我嫣然淺笑,“只是,先前順王爺提出自願領軍參戰,皇上雖沒明說不贊成,可是也明顯的聽得出來,是否決之意。”
趙維嘆了一口氣,剛舒展了些的眉心又攢了起來,也不再吭聲,就向霞櫻苑外走去。
這次的與西盂交戰,不僅面對的是西盂,還有西盂與北國的聯袂之舉,最重要的是。
五年之期,一天天地逼近。
都近在眼前了。
倘是拖到六月,不僅是別國的攻擊,想法設法地過江掠地,還有這朝亂之爭,帝位易主的可能。
這對趙維而言,實在是一個關鍵的時刻。
稍有不慎,就是陷入萬不劫復之境。
而朝堂之中。
能放心的去用的將領已是不多。
雖有暗養的軍士,可那也是最後的一步棋,不到迫不得已,是不能輕舉妄動地。
並且,這次西盂出使的主帥是西盂國的三王子,以此來說。
趙維推掉了順王爺的自請之說,那麼,就只剩下一個人了。
我在心裡慢慢思忖著,默然的跟在趙維的身後,隨他去了御書房。
趙維坐在書案前,才翻開摺子,李公公已是進來稟道:“御史王大人求見。”
趙維將摺子放下,說道:“宣。”
朝臣求見,後宮越位參政,都是不合適。
有違朝綱地事情。
我停下研墨的動作。
輕聲問道:“要不臣妾還是先行告退吧。”
趙維看了我一眼,不以為意的說道:“不必了。
這個王謙。
朕倒是早就想讓你見見。
上次蝗災之事。
王謙立了大功,你不是要朕好好重賞他的麼。
事情過去這麼久了。
朕還將這事擱著呢。
你這會剛好瞧瞧,看賞他些什麼合適。”
正說話間,王謙已是躬身走了進來,俯身請安。
趙維也不叫起,只是淡淡的問道:“不知王愛卿此刻求見,可為何事?”王謙依舊跪在原地,低頭呈上一封加急密信,說道:“這是方才收到的八百里加急信件,是北疆巡撫急速密傳過來的。”
北疆巡撫加急密傳而來的信件,竟然沒有透過尚書丞相這層層關卡,也未在朝堂之中提出,而是直接由御史大人單獨拿與趙維。
看來,趙維在北疆定是也早已不滿暗線,時刻注意著各處變化,提防著朝綱兵變,外族入侵。
趙維的神色一凜,冷聲道:“呈上來。”
李公公接過王謙手中的信,走到書案前,遞給趙維。
趙維開啟信,神色越發暗沉,眉心也越發攢緊。
應不是什麼好地事情。
我地心底一沉,轉眼看向跪著的王謙。
應是三十多歲之人,只是他低著頭,看不清面相。
但是,去年蝗災之事,他能立斷鎮壓,定也是一有魄力之人。
趙維“啪”地一聲,將信拍在桌案上,寒聲說道:“沒想到北國地速度還真是快,居然自不量力的打了頭陣了。”
王謙這才抬起頭,毫無懼色,朗聲說道:“依微臣之見,北國如此,倒也不是壞事,於我朝,尚有利用之期。”
語罷,才看見站在趙維身側地我,微微一怔,接著打躬道:“恭請娘娘金安。
微臣不知娘娘在此……”趙維打斷他的話,說道:“不礙事,這是瓊瑤苑的如貴妃,鎮北侯的妹妹。
你先起來吧,接著你先前的話說,可有什麼解決之道。”
王謙站起身,垂眸說道:“依微臣來看,我軍也可以來個先發制人,攻他個措手不及。”
說到這,抬眼看見趙維神色稍緩,又看了看我,才接著說道:“西盂與北國聯姻,為的就是在這次戰事中,可以利用北國,對我朝兩面夾攻,造成疲乏之事。
這次,西盂軍只是鎮守在西境邊境之外,雖是駐紮已久,聲勢浩大,且派了三王子為主帥,可這兩個月來,都只是駐紮在原地,沒有出兵之勢。
就連這回北國出兵攻打北疆,西盂軍依舊是絲毫未動,不見端倪。
既然這樣,那我朝可以即刻派軍,先發制人的攻打西盂。”
趙維沒有說話,只是起身走到他身後的皇輿圖前,看著上面的勾勒圈點,峰壑起伏,造就出我朝的江山,他國的領域。
王謙見趙維許久都未做聲,只是站在輿圖前,身影未動,斗膽的繼續說道:“西盂緊挨西境,雖是也疆域浩蕩,卻多是黃沙淹沒寸草不生之地,能夠耕種之地,少的可憐。
所以,這些年,西盂趁著我朝內亂,動盪不安,一直出兵攻打,總想將西境這塊肥沃領土佔為己有。
每次攻打,都是西盂首先出兵,我軍總是被動的防範。
這次,西盂軍也許還這樣僥倖的想著,認為我軍依舊處於被動之勢,所以,想等著北疆疲乏之戰後,聯動著朝內的暗線,藉助五年之期這件事,在朝野逼位之時,再起軍發動戰亂。
那個時候鎮北侯剛與北國交戰,還未沉緩過來,定是難以回京支援。
那時正好是我朝最弱最被動的時機,也是對西盂軍最有利的時機。”
我恍然若驚,只覺是當頭棒喝,打醒沉昏散亂的頭腦。
原來,西盂軍算準了會這樣,所以才會信心滿滿,志在必得。
我看著王謙朗聲言語,直言不諱,毫不避忌君臣之禮,直接將五年之期,多年暗湧之下的朝堂爭奪大膽的說出,如此之人,應是趙維的親信。
雖是一個有膽識謀略的將才,只可惜,太過自滿了,不懂謙和,也不懂避讓。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