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天生混王 少帥的第九姨太 藏香 玄兵傳說 荒道門 主神逍遙 潛入皇家美男 幻境·聖靈石 晚唐 蒼天有淚之愛恨千千萬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八章
天道總是喜歡把劫與緣放到一起,不歷劫則不得緣,然劫,又豈是一般人過的了的?但若是為了避免劫而放棄了緣,那也不行,天道喜歡的是一視同仁。
於是,聖人們除了李耳是前者,而李耳則是後者。
同理也可以得出,天道所謂的罰裡自然也有賞,但是到底是罰的比重多一些還是賞的比重多一些,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至於在天道的眼睛裡,那肯定是一般無二的,只是世人有幾人是如天道這般的價值觀的呢?
李耳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反正他是不可能的。他比其他人略有優勢的地方,也無非只是他修的是無為道,而無為道離天道更為貼近罷了。
所以,之所以說是懲罰,李耳也只是用更貼合自己感情的方式來表述這件事,你自然也可以認為這是天道對於中立旁觀者的獎賞,或者只是簡單的用一個“機緣”全全概括了。
不過,李耳之所以認為這是懲罰,也是因為他對於這個機緣實在是沒有什麼興趣。那麼到底是什麼機緣呢?那就是——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雖說只是地仙界各個思想流派,頂多算是修真,連修仙都沒捱上。但是地仙界本身的特殊存在意味著很多子地仙界發生的事情都會有一個比例的相似度在凡間同樣發生。而凡間界空間林立,星球眾多,怎麼看,這也不算是件小事了。
所以,封神之戰才會和量劫搭上邊,也所以,諸子百家勢在必行。
但是,就算很重要,有了N多穿越經驗的李耳也沒有再來一次的意思。可以,偏偏,天道通知他說,諸子百家裡頭,有一個人叫老子,而這個老子的名字又是李耳。
李耳表示,他的智商是真的跟不上洪荒的潮流了。
你說地仙界就這麼大,地仙、天仙、金仙什麼的就算少也少不到哪裡去,那些凡人更是供奉三清聖人女媧聖母。你說,他們會不知道太上老君的名字是老子麼?就算這時候的“子”意思是先生,“老子”的意思是老先生,你認為有幾個凡人有膽量用這種絕對會引人誤會的稱呼,又有幾個老而不死的傢伙敢被人這麼尊稱?
所以,天道你其實也和現代的那些網路一樣,抽了麼?
李耳深深的覺得自己的解釋挺靠譜的。你想啊,網路能抽,天道為毛就不能抽呢?而且這會又正巧趕上量劫結束,妖界魔界誕生,天機又混沌轉向清明的時候。天道要是還不抽,它還找得到抽的時候麼?
很無奈很無奈的李耳掐算著時間就直接入世了。你說轉世不是一定要通過後土的六道輪迴嗎?可是你難道不知道后土和李耳不對付,這次還間接算計到了通天?再說了,不就是傳個道麼,李耳怎麼都不覺得自己有必要專門封了力量,封了記憶,然後把自己聖人的靈魂交到后土手上任憑發落。那絕對是傻了,沒有第二個解釋。
身為聖人,李耳給自己弄個凡人的身體簡單的就和喝水一樣。唯一讓李耳糾結的就是老子遇到孔子的時間,貌似那時候老子已經老了吧,貌似老了的凡人身上乾癟癟的,一臉的褶子,回頭還缺了幾乎滿嘴的牙是吧?
李耳跪坐在案前,對著一碟豆腐,在心裡哀號著。他的牙啊牙,為毛他一個聖人要再體會一下大型嬰兒的生活呢?豆腐什麼的雖說味道不錯,但真的是經不住天天吃,尤其貌似這個豆腐還不到出世的時候,李耳還得藏著不讓人瞧見。
終於在李耳無聊到把後世的道德經都給完整的重新創作出來了以後,他等到了孔子。
孔子當然不是一個人來的,他還帶來了他的弟子。那些弟子姓甚名誰李耳是沒有興趣知道的,他有興趣的是跟在孔子身邊的這一個——顏回。
顏回對孔子很恭敬,這種恭敬不是像兒子對於父親那樣的,而是像是一個信徒對待他的神明。這當然不是李耳關注的重點,事實是,李耳很疑惑的發現,顏回的面相很眼熟,而且眼熟的讓他很懷疑天道它到底是不是喝醉了才會出現這種錯誤。
顏回的容貌和玄都的一模一樣。
這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同樣的,也不會有長的一模一樣的人,尤其是這其中的一個還在天道面前掛過號的。所以,李耳可以肯定,顏回就是玄都。
然後樂子就大了。
你知道的,顏回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勉強算是李耳的弟子。而顏回等於玄都,也就是說顏回是李耳的弟子,那麼夾在當中的孔子哪裡去了?
李耳突然想起來昔日在地球時,人們對於孔子的稱呼——聖人。然後李耳頓有所悟。
聖人這個稱呼不是什麼人都能用的,為什麼孔子能用呢?如果他真的是通曉天地,元神寄託虛空那也就罷了,可他偏偏就是一個凡人,一個最大的功績是創立了儒學的凡人,最後還沒有成仙就老死掉了。那麼,他為什麼可以被稱為聖人呢?難道就不怕靈魂觸犯了天道?
但,若是孔子這個人本身不存在呢?
李耳看向孔子的眼神頓時一陣清明。他彷彿可以透過孔子純白的靈魂看見裡面那一絲絲來源於天道的紋理,也彷彿可以看見因為這個人的出現,所發生震顫的命運長河。
“吾道成已。”李耳平靜的說了了這麼一句話,元神立刻抽離了身體,迴歸太清宮,徒留下一個怎麼看怎麼鮮活的老子正殷切的和孔子述說著他的道家學說。
“大哥?”通天被突然出現在身邊的李耳嚇了一跳,他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面前水鏡裡的那個人,然後瞪大了眼睛,“大哥你怎麼回來了,若是天道……”通天瞪著李耳,卻是有些說不下去了。
李耳淺淺的笑著,笑容比起以往更加的自然。此刻的李耳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鏡中月水中花一般,分明是那麼貼近,又分明的是那麼遙遠,讓人捉摸不透。
“兄長似有所得,恭喜兄長了!”原始口中說著恭喜,表情也一如以往般清冷淡然,可是眼睛裡露出的卻不是純然的欣喜,而是淡淡的複雜與糾結。
紫霄宮裡,羅睺的表情一變,看著鴻鈞泰然自若的模樣咬牙切齒:“鴻鈞,你是故意的麼?天道自然,無為而治。若是玄都不是顏回,太清又非老子,那麼他能悟的到嗎?你是非得要把小太清和天道綁死在一起了是不是?”
“你這話道人倒是聽不明白了。”鴻鈞微微一笑,“你自己也說了,天道自然。若非大勢如此,豈是我等隨意便可更改的?老子悟的到,那是他自己的緣法。莫非魔尊便覺著魔比道高,天道便不屬於大道了嗎?”
“呵,鴻鈞,饒是你口頭上佔了上風又如何呢?”羅睺突然笑了,笑的還很開懷,他看著鴻鈞就好像在看著什麼有趣的玩意一般,“鴻鈞,本座想,你一定是忘了什麼。無為?便是他真的應了,你難不成就可以把一個修無為道的人的話當作肯定了?西方那兩個小子倒是有一句話說的很合本座心意。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今時今日入了這魔障,他時他日,本座可不想在魔界看到你!”
鴻鈞轉了轉眼珠子,眼神裡露出一絲詫異來:“道人卻是不清楚魔祖竟有這番心思。但,道人身合天道,在做什麼,向來道心清明,是不會到魔界與魔祖為伴的。”
羅睺瞥見鴻鈞看向的那雙紫色的眼眸裡露出的似有似無的笑意,不由的嘴角一抽,覺得自個還真是洪荒跑多了,讓腦子弄壞了不成?這鴻鈞成道,成佛又或是成魔,怕都是不需要人操心的。而他當然也沒有在操心,他關心的只是鴻鈞關心的那個人。
吶吶,羅睺,你這麼對自己說真的不要緊嗎?自欺欺人是要不得的啊。
那邊紫霄宮裡,鴻鈞和羅睺對坐飲茶,這邊太清殿裡,原始看著李耳,心裡有些蒼涼。
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除了說那一聲恭喜。原始自問自己不是通天這種蠢貨,眼睛裡除了兄長這人便什麼都看不見了。他很清楚,洪荒這塊地就是誰拳頭大,誰就有理的地方。遠一些的如龍鳳麒麟三族,如巫妖二族,近的如女媧與伏羲。他們為什麼會落到如此地步,難道是因為沒有實力,沒有勢力?
不不不,三族在洪荒爭鬥時,他們這些所謂聖人不過剛剛化形而出;巫妖二族也曾二分天地;女媧伏羲,更是一為聖人,一為人皇。結果呢?說的是天意弄人,是量劫殺戮。其實歸結而言,不過是其勢大逼人,卻又不夠大的讓人無法反抗罷了。
而如今,兄長更進一步時,便離天道更近一步。他本該是高興的,因為其他的聖人算計他們三清時更要掂量一二了。可是原始也意識到,兄長和他們兄弟的距離同樣也在拉大。他明白兄長不會因此而與他們疏遠,卻又不能夠不為此擔心。
作者有話要說:很不好意思說,千葉都不敢冒出頭來和親們打招呼了。
本來上個月是要更新的,雖說日更不行麼,隔日更還是要的。但是家裡正好最近都在裝修,千葉一個閒人就被抓壯丁過去幫忙了。雖說也沒有幹多少辛苦活,兩手的凍瘡倒是都長滿了。於是在晚上的時候,千葉猶豫了再猶豫,決定還是伸出一根食指來控制電腦……
嗚嗚嗚,親不要砸啊不要砸,千葉知道藉口這玩意是不頂事的,所以……要不千葉就乾脆的光棍了就不找藉口了?啊哈哈哈哈^ ^!!!
【防抽】:
天道總是喜歡把劫與緣放到一起,不歷劫則不得緣,然劫,又豈是一般人過的了的?但若是為了避免劫而放棄了緣,那也不行,天道喜歡的是一視同仁。
於是,聖人們除了李耳是前者,而李耳則是後者。
同理也可以得出,天道所謂的罰裡自然也有賞,但是到底是罰的比重多一些還是賞的比重多一些,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至於在天道的眼睛裡,那肯定是一般無二的,只是世人有幾人是如天道這般的價值觀的呢?
李耳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反正他是不可能的。他比其他人略有優勢的地方,也無非只是他修的是無為道,而無為道離天道更為貼近罷了。
所以,之所以說是懲罰,李耳也只是用更貼合自己感情的方式來表述這件事,你自然也可以認為這是天道對於中立旁觀者的獎賞,或者只是簡單的用一個“機緣”全全概括了。
不過,李耳之所以認為這是懲罰,也是因為他對於這個機緣實在是沒有什麼興趣。那麼到底是什麼機緣呢?那就是——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雖說只是地仙界各個思想流派,頂多算是修真,連修仙都沒捱上。但是地仙界本身的特殊存在意味著很多子地仙界發生的事情都會有一個比例的相似度在凡間同樣發生。而凡間界空間林立,星球眾多,怎麼看,這也不算是件小事了。
所以,封神之戰才會和量劫搭上邊,也所以,諸子百家勢在必行。
但是,就算很重要,有了N多穿越經驗的李耳也沒有再來一次的意思。可以,偏偏,天道通知他說,諸子百家裡頭,有一個人叫老子,而這個老子的名字又是李耳。
李耳表示,他的智商是真的跟不上洪荒的潮流了。
你說地仙界就這麼大,地仙、天仙、金仙什麼的就算少也少不到哪裡去,那些凡人更是供奉三清聖人女媧聖母。你說,他們會不知道太上老君的名字是老子麼?就算這時候的“子”意思是先生,“老子”的意思是老先生,你認為有幾個凡人有膽量用這種絕對會引人誤會的稱呼,又有幾個老而不死的傢伙敢被人這麼尊稱?
所以,天道你其實也和現代的那些網路一樣,抽了麼?
李耳深深的覺得自己的解釋挺靠譜的。你想啊,網路能抽,天道為毛就不能抽呢?而且這會又正巧趕上量劫結束,妖界魔界誕生,天機又混沌轉向清明的時候。天道要是還不抽,它還找得到抽的時候麼?
很無奈很無奈的李耳掐算著時間就直接入世了。你說轉世不是一定要通過後土的六道輪迴嗎?可是你難道不知道后土和李耳不對付,這次還間接算計到了通天?再說了,不就是傳個道麼,李耳怎麼都不覺得自己有必要專門封了力量,封了記憶,然後把自己聖人的靈魂交到后土手上任憑發落。那絕對是傻了,沒有第二個解釋。
身為聖人,李耳給自己弄個凡人的身體簡單的就和喝水一樣。唯一讓李耳糾結的就是老子遇到孔子的時間,貌似那時候老子已經老了吧,貌似老了的凡人身上乾癟癟的,一臉的褶子,回頭還缺了幾乎滿嘴的牙是吧?
李耳跪坐在案前,對著一碟豆腐,在心裡哀號著。他的牙啊牙,為毛他一個聖人要再體會一下大型嬰兒的生活呢?豆腐什麼的雖說味道不錯,但真的是經不住天天吃,尤其貌似這個豆腐還不到出世的時候,李耳還得藏著不讓人瞧見。
終於在李耳無聊到把後世的道德經都給完整的重新創作出來了以後,他等到了孔子。
孔子當然不是一個人來的,他還帶來了他的弟子。那些弟子姓甚名誰李耳是沒有興趣知道的,他有興趣的是跟在孔子身邊的這一個——顏回。
顏回對孔子很恭敬,這種恭敬不是像兒子對於父親那樣的,而是像是一個信徒對待他的神明。這當然不是李耳關注的重點,事實是,李耳很疑惑的發現,顏回的面相很眼熟,而且眼熟的讓他很懷疑天道它到底是不是喝醉了才會出現這種錯誤。
顏回的容貌和玄都的一模一樣。
這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同樣的,也不會有長的一模一樣的人,尤其是這其中的一個還在天道面前掛過號的。所以,李耳可以肯定,顏回就是玄都。
然後樂子就大了。
你知道的,顏回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勉強算是李耳的弟子。而顏回等於玄都,也就是說顏回是李耳的弟子,那麼夾在當中的孔子哪裡去了?
李耳突然想起來昔日在地球時,人們對於孔子的稱呼——聖人。然後李耳頓有所悟。
聖人這個稱呼不是什麼人都能用的,為什麼孔子能用呢?如果他真的是通曉天地,元神寄託虛空那也就罷了,可他偏偏就是一個凡人,一個最大的功績是創立了儒學的凡人,最後還沒有成仙就老死掉了。那麼,他為什麼可以被稱為聖人呢?難道就不怕靈魂觸犯了天道?
但,若是孔子這個人本身不存在呢?
李耳看向孔子的眼神頓時一陣清明。他彷彿可以透過孔子純白的靈魂看見裡面那一絲絲來源於天道的紋理,也彷彿可以看見因為這個人的出現,所發生震顫的命運長河。
“吾道成已。”李耳平靜的說了了這麼一句話,元神立刻抽離了身體,迴歸太清宮,徒留下一個怎麼看怎麼鮮活的老子正殷切的和孔子述說著他的道家學說。
“大哥?”通天被突然出現在身邊的李耳嚇了一跳,他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面前水鏡裡的那個人,然後瞪大了眼睛,“大哥你怎麼回來了,若是天道……”通天瞪著李耳,卻是有些說不下去了。
李耳淺淺的笑著,笑容比起以往更加的自然。此刻的李耳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鏡中月水中花一般,分明是那麼貼近,又分明的是那麼遙遠,讓人捉摸不透。
“兄長似有所得,恭喜兄長了!”原始口中說著恭喜,表情也一如以往般清冷淡然,可是眼睛裡露出的卻不是純然的欣喜,而是淡淡的複雜與糾結。
紫霄宮裡,羅睺的表情一變,看著鴻鈞泰然自若的模樣咬牙切齒:“鴻鈞,你是故意的麼?天道自然,無為而治。若是玄都不是顏回,太清又非老子,那麼他能悟的到嗎?你是非得要把小太清和天道綁死在一起了是不是?”
“你這話道人倒是聽不明白了。”鴻鈞微微一笑,“你自己也說了,天道自然。若非大勢如此,豈是我等隨意便可更改的?老子悟的到,那是他自己的緣法。莫非魔尊便覺著魔比道高,天道便不屬於大道了嗎?”
“呵,鴻鈞,饒是你口頭上佔了上風又如何呢?”羅睺突然笑了,笑的還很開懷,他看著鴻鈞就好像在看著什麼有趣的玩意一般,“鴻鈞,本座想,你一定是忘了什麼。無為?便是他真的應了,你難不成就可以把一個修無為道的人的話當作肯定了?西方那兩個小子倒是有一句話說的很合本座心意。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今時今日入了這魔障,他時他日,本座可不想在魔界看到你!”
鴻鈞轉了轉眼珠子,眼神裡露出一絲詫異來:“道人卻是不清楚魔祖竟有這番心思。但,道人身合天道,在做什麼,向來道心清明,是不會到魔界與魔祖為伴的。”
羅睺瞥見鴻鈞看向的那雙紫色的眼眸裡露出的似有似無的笑意,不由的嘴角一抽,覺得自個還真是洪荒跑多了,讓腦子弄壞了不成?這鴻鈞成道,成佛又或是成魔,怕都是不需要人操心的。而他當然也沒有在操心,他關心的只是鴻鈞關心的那個人。
吶吶,羅睺,你這麼對自己說真的不要緊嗎?自欺欺人是要不得的啊。
那邊紫霄宮裡,鴻鈞和羅睺對坐飲茶,這邊太清殿裡,原始看著李耳,心裡有些蒼涼。
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除了說那一聲恭喜。原始自問自己不是通天這種蠢貨,眼睛裡除了兄長這人便什麼都看不見了。他很清楚,洪荒這塊地就是誰拳頭大,誰就有理的地方。遠一些的如龍鳳麒麟三族,如巫妖二族,近的如女媧與伏羲。他們為什麼會落到如此地步,難道是因為沒有實力,沒有勢力?
不不不,三族在洪荒爭鬥時,他們這些所謂聖人不過剛剛化形而出;巫妖二族也曾二分天地;女媧伏羲,更是一為聖人,一為人皇。結果呢?說的是天意弄人,是量劫殺戮。其實歸結而言,不過是其勢大逼人,卻又不夠大的讓人無法反抗罷了。
而如今,兄長更進一步時,便離天道更近一步。他本該是高興的,因為其他的聖人算計他們三清時更要掂量一二了。可是原始也意識到,兄長和他們兄弟的距離同樣也在拉大。他明白兄長不會因此而與他們疏遠,卻又不能夠不為此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