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忠誠(上)
鴻運至尊 一吻成癮:總裁,情深入骨 億萬老公霸上我 南月菊香 風雲大道 無限之求生道路 捧劍僕 正攻總是不出現快穿 大宋神醫 死神之劍道至極
第一節 忠誠(上)
福臨面容**,眼望東莪,忽然將手中長劍扔在地上,他身旁的人立刻拾起,自他手中接過劍銷,還劍入銷,反轉劍柄,卻將這劍遞向東莪。
東莪不明所以,沒有動彈。
福臨道:“你此時已然殺不了朕。
今日朕將這把劍給你,有朝一日,再看到它時,便是你我對決之日。”
東莪目光閃動,伸手接過握在手中。
他沉沉看她一會,又對著她手中的劍出了會神,這才道:“自你收下此劍起,從此對朕而言,這世上再無東莪此人。
從今往後,她是生也好,是死也罷,都與朕無關。
朕只認你手中這劍,握有此劍之人,此生不論她走到天涯海角,只要與朕相遇……”他猛的抬頭,與東莪對視,道:“只有那時,不是她死,便是我亡,再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東莪深深吸氣,仰首道:“好,這柄劍再出現在你面前之時,便是各人存亡之即。”
福臨沉默不語,只看著她,忽然又慘笑道:“你……你真的很傻,片刻之前,你若是沒有接劍,哪怕放下一切,我也確是一心想要陪你浪跡天涯去……你可知道!”東莪看他許久,眼中漸漸含淚道:“這世上,沒有那樣的愛新覺羅東莪!”淚眼之中,福臨大笑道:“不錯!好一個愛新覺羅東莪,我……朕一定會等你,等與你相逢的那天。
在這之前,你可要好好保重,朕這裡還有你的切齒之仇呢!”東莪道:“你也一樣!”福臨輕輕點頭,不再說話,看了她一會,霍然轉身,鑽進身後一頂小轎中,轎子立刻起行,五個黑衣人一旁隨行,很快的轉過街角,消失不見。
那個將劍遞於東莪的黑衣男子卻沒有離開,他自牆角牽出一匹高頭大馬,手指城牆,不說一句話,以手示意,便當先走去了。
東莪跟隨在後,城門的清兵見了這人出示的腰牌,也沒加詢問阻擋。
二人到了城外,這黑衣人將馬韁放到她的手中,朝她微微一躬身,回城而去。
東莪將長劍負於背上,翻身上馬,用力拉回馬韁,再回頭看向這北京城。
巨大的城池在夕陽下折射暈黃光芒,將要入夜的天地相接之處,重重疊疊地透著五彩霞光的雲層,正漸漸向天際沉沒。
許多地方,看的見裊裊炊煙正緩緩升起,諾大的北京城看似一片祥和,這是許多人的家,哪怕窮困潦倒,只要頂上有三片薄瓦,只要閤家團聚,便可與一家人團團圍坐,共享天倫。
可是這裡對東莪而言,又是什麼呢?她目不轉睛,向城內注視良久,忽然猛地一拉韁繩,這馬頓時人立起來,仰天長嘯,嘯聲未歇,它已四蹄飛躍,帶著東莪在黃塵滾滾之中,如箭離弦,絕塵而去……她縱馬狂奔,在城外一路向北,行出數里,卻又猛地停韁站立,在大道上回身等待了一會,確定無人跟蹤,這才掉頭又向城門方向奔回,在原路上行了一段,便朝一條分岔路口行進,再走了一會,她已經尋到了那條羊腸小徑。
到了這裡,她便策馬徐行,穿過彎曲的林間小道,一徑向內去,透著樹林逐漸能看到那座小屋的木頂了。
待到近處時,她卻立時察覺到了不同。
小屋木門虛掩,將門推開,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重的塵土氣息。
屋內桌椅之上,積有薄薄地灰塵,可是傢俱還是在原來的地方,小屋雖然人去樓空,可幸好沒有被翻動搜察的痕跡。
如此看來,阿提與泰爾奇是在她走後不久,便即離開了,她們也許是害怕她將清兵帶到這裡,也許,是知道已經到了應該離開的時候,無論如何,他們應該還是平安的,這樣就好。
她放馬在草坪上吃草,自己則在小屋平臺的木梯一側坐下,尋思如今既然遇不到阿提她們,眼前的情形也不可能就這樣回城去尋承戟。
況且自己在京城逗留已有數月,承戟也許早已離開了。
好在,還有與楊簡等人的八月楊州之約,雖然此時已遲了,可是他尋找不獲一定還是會先去楊州,只要往南而去,必定會與他相遇。
她拿定主意,便站起身來,拍拍身上的塵土,正要下樓,卻忽然自這寂靜之中,察覺出一絲不安來。
她向四下張望,不由自主手按劍柄,目光中流露警惕神情。
就在這時,自林中忽地傳出一聲輕笑道:“小丫頭,倒還真有兩下子。”
話音未落,已自林中走出一個彪型大漢,這人一身武將官服,往草地中間一站,眼望東莪露出輕蔑的笑容大聲道:“都出來吧,讓這丫頭髮現了。”
接著林中長草輕動,又走出三人來,將小屋團團圍住,個個都身著侍衛服飾。
東莪慢慢撥劍在手,手心卻不由得冒出冷汗來。
那帶頭的大漢道:“下來吧,省得爺們上去。”
東莪道:“你們是什麼人?”大漢笑道:“送你歸西的人!”東莪哼了一聲,“就怕你們沒這本事!”那大漢與另中人對望一眼,忽然縱聲狂笑。
笑聲漸停中,一個侍衛道:“行不行的,動手就知道了,費話什麼?”話音方畢,他已已朝東莪飛奔而來,手中單刀一揚,“呼”的一聲便向東莪頭頂削落。
東莪舉劍相隔,只覺來力甚大,震的她手臂一陣發麻。
她身在長梯上不利移動,當即一腳蹬上木梯把手,人已一個翻轉自小屋高處落下,人未著地,臂長回刺,向那侍位面門一劍過去。
那人慌忙躲閃,衣袖卻被劍尖帶到,噗的裂開一個小口子。
草坪之上,那大漢大聲喝彩道:“這丫頭有兩下子,小藍只怕不行了。”
那與東莪對打的侍衛一臉怒容,大喝一聲,緊跟東莪自屋上跳下,手中大刀霍霍生風,與東莪鬥在一起。
東莪竭盡全力與這侍衛相鬥,這才勉強打合,可是對方還有三人未曾動手,她萬萬想不到福臨居然一面示好放她,一面卻又派人追殺,心中又氣又恨。
忽然間,卻仿似聽到一旁那大漢與另兩個侍衛隱隱的說話聲,她一邊靠近他們,一邊盡力傾聽,只聽那大漢道:“……這小丫頭還真有兩下子,”他身旁一個侍衛卻說:“瞧這樣子,不像是宮裡私逃出來的宮女呀!”那大漢道:“就是,我第一眼看到,也這麼想來著……絕不是什麼宮女……只怕……”東莪與刀劍碰擊聲中只隱約聽到這些話,心中不免沉思默想,可如此一來,卻分了心神,只聽那侍衛一聲低喝,眼前白光閃過,手臂已然被劃傷了。
她心中一動,索性撤劍離手,高高丟擲,同時自己身子後仰,已然跌出數米之外,那侍衛冷笑上前,手中大刀揮動,就要向她砍將下來,東莪大叫:“等一等!”這人停刀在手,回看那個大漢,另外幾人也已走上前來,將她圍在中間。
東莪喘息道:“要我死不難,可是我總應當知道是誰要我死!”那大漢道:“這還用問,你做了什麼自己心裡有數,快快把你的同夥供出來,我就做主,給你來個痛快的,省得皮肉受苦。”
東莪道:“我沒有同夥。”
那大漢笑道上:“我們一路跟著你呢!知道你要來找同夥的。”
東莪道:“你們是宮裡派出來的?”大漢大笑道:“這不是費話嗎?”東莪撫住手臂上的傷處,慢慢站起道:“你們可知道我是誰?”這四人一愣,互相對望一眼,那大漢道:“我們怎麼知道!”東莪沉著與這四人對視,緩緩言道:“我是大清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的獨女東莪!”這四人聞言大驚,互相對望,有兩人有手已經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
東莪道:“皇太后想要殺我,可是皇上卻又將我偷偷救出宮來,不管你們是何人所派……”那大漢咬牙道:“你胡言亂語,我們又不是傻瓜,是那麼好騙的嗎?”東莪道:“是否欺騙你們自己想去。
既然一路跟蹤,你們難道沒有看到皇上麼?他和我一席對話……”那大漢喃喃道:“我們只是遠遠看著,沒……沒聽見你們說什麼!”東莪點頭道:“那麼我來問你,冒充一個罪臣之女,對我有什麼好處?你們聽不到對話,皇上贈我此劍,你們總是親眼看到的吧!我們自小一起長大,因而他才不忍殺我,還用這劍與我約定將來再次會面之時。”
這四人緩緩對望,東莪看著他們的神情,又道:“因而,派你們來殺我的人並不是皇上,而是——皇太后,是不是?”大漢面如死灰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東莪道:“這是皇太后的私心,想要我一件件說給你們聽麼?”那剛剛與東莪對戰的小個子侍衛忽然大叫道:“我不想聽,我什麼也沒有聽到,只管一刀殺了你就是。”
他向東莪用力揮刀,身旁一個侍衛卻揮刀隔開道:“你瘋啦!”那叫小藍的侍衛叫道:“你才瘋了,這些事情少知道一分,便能多活一天!齊英,你自己想死,可別拉我來墊底。”
那齊英嘴脣顫抖,看看東莪,不再說話。
那個沒有發聲的大漢卻忽然道:“小藍說的不錯。
咱們什麼也沒聽見,只管辦事交差!心裡只記得主子交待的那一句話——這個是宮中逃出的人,肅清宮紀,必要一刀殺了。”
他目露凶光,撥刀在手,看著東莪道:“我不知道你是誰!反正一定要殺了你,你若不服,大可去尋你的仇人。”
東莪道:“如今殺我,已經遲了。”
大漢一愣道:“什麼?”東莪道:“你們明明已經聽到,就算能瞞過一時,可是你們主子每回看到你們,心中總會有刺,會時常想起,你們在殺我之時是否聽到了什麼?知道多少?如此下來,終有一日……”她冷冷注視眼前眾人道:“她還是會找藉口除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