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王審知
官像 冷王的人質公主 天下妖蠻 紈絝 修真歲月 拐個紅娘做王妃 穿越之霸君的色妃 重生之防基友崩壞手冊 屍家夫君 惡魔校草:小呆萌,好美味!
第八章 王審知
在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的蓮花山下,有一座規模不算很大的墓,墓前兩側立著兩對石頭雕刻的文武官員,文官執笏,武將按劍。正中樹著一塊石碑,上寫“唐閩忠懿王墓”,這些石刻和石碑是明朝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福建都運使司副使王亮給先祖建立的。王亮的這位祖先叫王審知,唐末五代人,王審知就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今福建省)的建立者,福建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開閩王”。
中國經濟的重心有一個南移的趨勢,漢朝以前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到了東晉南朝,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起來,而到唐末五代宋朝則是中國經濟重心由北方遷移到南方的重要轉型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原先經濟落後的廣東、浙江、湖南、福建開始“騰飛”。
而在中國南方諸省中,歷史發展軌跡最相似的,當屬廣東和福建。廣東和福建在唐宋以前都是著名的“蠻荒之地”,經濟落後,但到了唐末五代,廣東和福建都有一次建國的經歷。而且廣東和福建的實際開創者都是兩位,廣東有劉隱和劉巖,福建則有王潮和王審知。
王審知是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生於唐懿宗李漼鹹通三年(公元862年),雖然祖上曾經做過一任固始縣令,但到王審知這輩,已經成了地道的農民。中國的開國帝王就出身來說一般有三大塊:大小貴族(包括少數民族政權和累世軍閥)、農民、小市民階層,其中以農民和小市民出身的最多。
五代十國時期的開國帝王中,除了李存勖算是個貴族出身,其他的全是農民或小市民階級。亂世出英雄,貧踐也出英雄,當然不是說出身貴族就幹不成大事,唐太宗李世民家世顯貴三百年,照樣能開創劃時代的大唐帝國。窮人不要哀嘆自己的出身,英雄不問出處,窮不可怕,怕的是沒志氣,人窮絕不能志短,不信?請看陳勝!
王審知長大以後,也沒找到好的出路,只能在地裡刨食吃。王審知的大哥王潮倒是有點出息,在固始縣衙當差,勉強能混個溫飽。不過王潮和他兩個兄弟王審邽、王審知性情豪縱,常坐論天下事,鄉里知名。這時唐朝統治腐朽黑暗,山東一帶爆發了大規模的王仙芝、黃巢農民大起義,各地豪傑風起雲湧,紛紛起事。
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八月,壽州(今安徽壽縣)的殺豬販子王緒也想做番大事,舉起殺豬刀仰天大呼:“殺豬僕才,寧有種乎!”和妹夫劉行全召集鄉里壯漢五百多人,攻入壽州,擁兵萬人,不久又攻下了固始。
王緒聽說固始有王氏三兄弟有本事,便把王潮兄弟給招了來,“與說大悅”,讓王潮做了糧草官,兩個弟弟跟著哥哥吃肉。王潮兄弟善待手下,得到大家的信任,軍中喚他們為“王氏三龍”。
王緒雖然得了光州,但實力遠不如隔壁的蔡州刺史秦宗權,王緒便投在了秦宗權的門下。秦宗權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十國中有三個開國帝王出自他的門下(王建、馬殷和掛名的王審知)。秦宗權這幾年靠著亂世打劫發家致了富,是河南的頭一號財主,王緒對這位秦爺又恨又怕。秦宗權也把王緒當成家奴一般使喚。
光啟元年(公元885年)春,秦宗權因為和宣武軍節度使朱溫幹上了,軍中缺糧,便派人到光州讓王緒送錢糧過來。王緒就那點家當,還要留著自己吃喝,給了秦宗權自己怎麼辦?賴著不給。不過王緒知道秦宗權的脾氣,怕秦宗權拿自己當豬宰了,帶著願意跟自己的五千多弟兄押著光州百姓南逃,王潮兄弟也帶著老母親董氏隨軍南下。家鄉不是他們的安居樂土,還是外邊的世界好,即使永遠不再回來。
王緒讓妹夫劉行全打前路,這支流亡部隊渡過長江,在江西腹地搶東西吃,但沒有留在江西,而是過洪州(今江西南昌)、虔州(今江西贛州),越過武夷山進入福建境內。再過汀州(今福建長汀)、漳州(今福建漳浦),闖到了大海邊(對岸有座大島!)。從離開光州算起,他們到達千里之外的漳州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樣的行軍速度太讓恐怖了。
海邊呆不下去,折頭北上,但福建沿海山路難走,加上糧食不夠吃的,王緒下令老弱病殘一律拋棄,自生自滅。王潮兄弟事母至孝,哪裡捨得丟下老孃,扶著老母親沿山路行進。王緒看見了,大罵王潮:“軍法無情,你們犯我軍法,是目中無法!”王潮三兄弟不服:“天下人誰沒有母親?將軍是幹大事的,當以孝感人,怎麼能讓兒子拋棄母親?”
王緒見他們頂嘴,氣的拔劍要殺董氏,王潮三兄弟忙護住老母親:“老母生我,將軍用我,皆是大恩情重。今天將軍要殺老母,請先斬我兄弟三人!”軍中將士和王潮兄弟交情甚厚,也來求情,王緒這才作罷。
董氏經不起來回折騰,沒多久就病死了,王潮兄弟害怕王緒生氣,連哭都不敢,趁著黑夜把老孃埋在路邊,做個記號。王緒終窮只是個亂世草頭王,心狠胸窄,聽會相術的說“軍中有王者氣”,勸王緒絕除後患。但王緒不知道到底是誰應了“天命”,乾脆把麻利能幹和身材魁梧的將士都給殺了。
將士們看到王緒如此荒唐殘忍,氣憤不過,王潮暗中嚇唬劉行全:“劉將軍長相奇異,有天人之資,肯定活不了!”劉行全還沒活夠,不想死,在南安(今福建南安東)強突帳中,拿下王緒,三軍大呼萬歲。
王潮要推立劉行全為帥,劉行全胸懷倒很寬:“我不行,王將軍神武明智,當為三軍主!”王潮假意不從,眾人讓來讓去,讓到了王審知。王審知更不能要,即使有心,現在也不是時候。最後還是王潮當上了主帥,王審知做副帥,劉行全做先鋒。
現在王潮最需要做的就是要建立一塊自己的戰略根據地,絕不能實行流寇主義,王潮本想回到光州,在中原幹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但當這支流亡軍隊行進至泉州時,聽說泉州刺史廖彥若貪鄙無能,改變北上路線,開始圍攻泉州。泉州在當時的福建僅次於首鎮福州,在泉州立足也不錯。但這場攻堅戰非常困難,王潮軍打了足足一年,才在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的八月攻下泉州,殺掉廖彥若。
總算有了塊落腳地,但王潮佔據泉州名不正言不順,總脫不掉個“賊”名。王潮求福建觀察使陳巖幫忙給撈個名份,陳巖沒理由得罪王潮,上書請任王潮為泉州刺史。這時王潮才成了正果。王潮到底是個幹大事的人,主掛泉州軍政以來,安撫流散百姓,各居舊業,待將士如兄弟,軍民由是信服。原來的帶頭大哥王緒看到王潮兄弟得勢,羞愧難當,引劍自殺。
後來王審知在福建稱王,無論如何都要感謝大哥王潮的,不能學孫權,明明是孫策開拓江東三世大業,孫權卻薄待兄長,只封了個長沙王,太不講兄弟情份了。王潮在泉州總感覺地盤小了點,但福州的陳巖不好對付,只能虛與委蛇,打發過去。
陳巖對王潮的印象倒是不壞,雖然這幾年井水不犯河水,但相處的還可以。唐大順二年(公元891年)底,陳巖得病將死,派人去泉州速召王潮來接替自己打理福州。
可還沒等王潮高興勁過去,陳巖的女婿範暉在陳巖死後就把住福州自稱留後。範暉對岳父非常不滿:“肥水不流外人田,老東西怎麼倒想把福州送人?”得志之後,範暉以為天下太平,縱情聲色,弟兄們大為不滿,多數逃向泉州。
煮熟的鴨子倒讓範暉給吃了,王潮豈能善罷干休!別說陳巖打算給我,就是不給我,福州早晚也要拿下。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二月,王潮派堂弟王彥復和二弟王審知出兵取福州。王審知騎著白馬前行,風流瀟灑,三軍深為折服,齊呼“白馬將軍”。福州不是等閒郡縣,城高糧多,王審知一時沒攻下來,死傷較多。
範暉急派人去越州(今浙江寧波)找親戚董昌求救,董昌發浙東兵五千前來解圍。王審知心裡著急,想請大哥前來助威,王潮不來,派人告訴兄弟:“缺兵我發兵,缺將我增將,如果三軍盡死,我必然來為你們報仇!”王審知知道哥哥的脾氣,豪氣一上來,督軍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