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0章 破大都華夏初建,永昌帝兵發草原

第10章 破大都華夏初建,永昌帝兵發草原


血族 絳珠傳 雪兒姑娘 傲天邪尊 韓娛神話爭取不二 無盡逆天 武俠之大11 傲嬌甜妻:顧總,借個吻 掙脫回憶的枷鎖 重生之第一毒後

第10章 破大都華夏初建,永昌帝兵發草原

第10章 破大都華夏初建,永昌帝兵發草原

漢軍三路大軍呈三角之勢把大都圍住,漢軍中眾將紛紛請戰,最後楊過來到前線,決定在廊坊召開戰前會議。

三路大軍首領齊集廊坊,楊過把會議的中心議題告訴大家,就是對大都採取一個怎樣的攻擊方式,要說漢軍現在兵近百萬,火炮兩千多門,兵精糧足,拿下大都是遲早的事,就是強攻,四面炮轟也不過是多用幾顆炮彈的事,但楊過與鐵管道人都以為那樣勢必對大都破壞嚴重,於戰後大都建設不利。

郭靖兵至廊坊之前,已派出周伯通與神鵰率領兩千特裝部隊偷偷潛入大都,一是做情報工作,二是看看能不能策反城中漢人部隊,到大軍進攻時裡應外合。從老頑童以特殊渠道傳來的訊息中,郭靖早已知道,蒙古內部汗位之爭早已平定,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經過四年血戰,最終被忽必烈生擒。忽必烈從而成為蒙古貨真價實的大汗,華夏境內蒙古部隊連連敗北,又加蒙古內部連年內戰,內耗嚴重,國力空虛,忽必烈一看形勢嚴重,早已在其黨羽護送之下逃入蒙古境內之上都哈林。大都現在的蒙古將領為忽必烈手下第一智囊伯顏,此人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也是一位高人,大都城內守軍近二十萬,且多是蒙古精銳騎兵。

在此形勢下,最後大家商定,現在大都被圍,蒙古人很可能派兵來支援,蒙古援軍此來必在北面大同和秦皇島兩地進入,相對來說南邊的郭靖壓力較小,因此在郭靖大軍中抽調二十萬部隊至北邊張世傑和白眉道人處,且部隊抽調時要故意大張旗鼓,以引起大都城內守軍注意,大都城內守軍將領伯顏,一見南邊部隊變弱,必出兵來戰,故郭靖大軍要在廊坊於大都之間設下伏陣,靜等蒙古大軍出戰,將敵引入伏陣俱殲。

而北邊,無論是張世傑還是白眉道長在郭靖之援軍到來後立即在張家口和承德北面設下奇門大陣,當蒙古援軍到來時,不宜力戰,蒙古城內敵軍必出城與援軍裡應外合,此時應立即把敵人引入奇門陣內,利用陣法埋伏俱殲之。

眾人又商議了,拿下大都後,大軍應立即進入蒙古境內,不宜遲延。而甘肅貴州寧夏境內一燈大軍也要立即出兵蒙古,以及河北遼東等地駐軍也要出兵蒙古,各路大軍一起出擊交相呼應,已達滅蒙之圖。

城外漢人大軍在外巧設連環計,而城內的老頑童等人也是忙忙碌碌。老頑童等人進城後,通過當地武林人士祕密結交了守城漢軍中的幾個副將,這幾個副將一方面看蒙古人大勢已去,再則終歸是漢人,與蒙人不一心,所以都已宣誓效忠漢軍,並已祕密控制了北邊健德門,南邊順承門,西邊和義門的漢人守軍,但等漢人大軍攻城,開啟城門裡應外合,拿下大都。

此時的蒙古守將伯顏也是滿腹惆悵,這位蒙古大將,在歷史上本就是有名的蒙古軍事家,在另一個時空中,伯顏在蒙古入侵南宋的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伯顏的曾祖述律哥圖曾效命於成吉思汗,後來忽必烈見伯顏有大才,把他留在身邊做事。後來屢建奇功,被忽必烈任命為伐宋最高統帥,為忽必烈一朝不可多得的才兼將相之人才。

不過此時的伯顏也是深感英雄無用武之力,忽必烈與其兄長阿里不哥爭奪大汗之位,連年內亂,戰火連天,使得整個蒙古元氣大傷,雖然最後伯顏力助忽必烈奪得大汗之位,但深諳軍事的伯顏何嘗不明白這正好給了漢人一個天大的機會,但這場戰爭,也使的諾大的蒙古帝國分裂出了幾個汗國,即:金帳汗國、察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這幾個汗國先後脫離忽必烈的統治。眼看整個華夏已被漢人光復,伯顏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郭靖大軍眼看抵達大都之際,伯顏明白,大都最終會將不保,於是向忽必烈提議儘早離開大都,迴歸蒙古內地,以圖再起。忽必烈命其隨己同行,但伯顏向忽必烈歷陳只有自己守衛大都才能使大汗有更多的時間在蒙古勵精圖治,重聚大軍南下。忽必烈萬般無奈只有揮淚遠離。

漢軍圍攻大都,而遠在上都的忽必烈得報後急忙調集大軍四十萬兵分兩路援助大都的伯顏,這兩路大軍一路向大都西北面的張家口,一路向大都東北面承德,二路大軍呈掎角之勢滾滾而來。

且說大都城內蒙古大將伯顏正在帥府之內苦思破敵之策,忽有斥候來報,說是大都南面廊坊漢軍忽然分出兩股漢軍繞大都向北而去,伯顏聽到訊息不由一震,心內想到,真是天助我大汗。可又一想,按說大軍調動當在夜間悄然進行,為何漢軍在這白天中進行,莫非有詐。當下心裡猶豫不決。正在此時,忽有斥候來報,大汗飛鴿傳書已派大軍四十萬兵分兩路來援。伯顏一下子明白過來,看來是漢軍也已得到訊息我蒙古鐵騎自北面來援,漢軍將領想是以為南面已盡歸漢圖,當然無事,所以分兵去北面支援,這一分兵南面漢軍自然勢弱,此時正是用兵之時。於是伯顏最終決定對南面漢軍出兵征伐,於是命令擂鼓聚將,眾將聚於堂前,伯顏把大體情況和眾將說了一遍,手下諸將都贊成出兵,紛紛要求領兵上陣,最後伯顏命手下大將哈克圖領騎兵五萬上陣。臨行囑咐可量力而行,如敵軍有詐,當迅速撤回城內。

那哈克圖領了五萬鐵騎,命人開啟城門,向廊坊衝來,蒙古鐵騎速度當真了得,不到半個時辰就已接近廊坊漢軍軍營,哈克圖一擺手,大軍停下。忽聽對面一聲炮響,自漢軍軍營中衝出一彪人馬,離蒙古鐵騎尚距一箭之地,當中一員將官一擺手,漢軍燕別翅排開,那將官將馬一帶,衝上前來。將手中大刀向哈克圖一指,說道:“我乃大漢軍郭元帥手下大將耶律齊是也,來將報上名來?”哈克圖看此人年紀輕輕,於是哈哈一笑,說道:“我乃是大蒙古帝國伯顏元帥手下大將哈克圖,小子,拿命來吧。”說罷戰馬一提,揮動手中大槊向耶律齊頭上砸來,耶律齊一看對方使的兵刃就知對方膂力過人,當然耶律齊現在已然是仙人之體,要說力氣不知比這哈克圖大了多少倍,但耶律齊也知道戲要慢慢唱下去,於是急忙把馬一帶,閃過這一招,哈克圖一看對方只知躲閃,就左一槊右一槊不停向耶律齊砸來,頓時耶律齊顯得手忙腳亂,一個沒注意,那哈克圖手中大槊眼看就砸到頭上,慌忙把手中大刀向一擋,就聽“當”的一聲,大刀已然被對方兵刃磕飛,急忙一撥馬向後方逃去。那哈克圖“哈哈”大笑,大喊一聲:“兒郎們,給我殺!”於是提馬帶領手下五萬大軍向耶律齊追趕而來,耶律齊邊逃邊向自己的部隊一擺手大喊著:“兄弟們,快跑呀,韃子太厲害了。”於是漢軍瘋狂的向大營逃去。那蒙古人馬快,當漢軍剛剛逃進大營的時候,哈克圖也已追到,收勢不住,於是繼續向漢營裡面衝去,等蒙古五萬大軍全部進入了漢營之內,卻忽然發現不但剛剛逃進的漢軍一個不見,就是這大營之內也是一個人影也沒有,去忽然出現了漫天遍地的旗幟。

那哈克圖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一看就知不好,說了一聲:“不好,有埋伏,快撤。”剛剛把馬調回頭來,就見前面不遠一杆大旗輕輕一搖,忽然間本來正晴的天氣突然變得狂風大作,頓時風沙滿天,烏雲大作,那裡還分得出東西南北來。蒙古大軍只好估摸了一下方向向前急衝,忽見一個個漢人軍校手拿兵刃站在前面,連忙一催戰馬向前衝殺,卻那想好沒等手中兵刃落到對方身上,身下一痛,就被連人帶馬釘在了那裡。原來蒙古人剛剛看到的漢人士兵只不過是漢軍中拒馬陣裡的假人,於是就聽一聲聲馬兒的嘶鳴,一聲聲蒙古人疼痛的呼喊遍地傳來。好不容易衝過了漢人的拒馬,哈克圖帶領剩下的軍隊來到一處開闊地帶,四周仍然是濛濛的霧氣,一箭開外就已然不清。哈克圖回頭看了一下自己的軍隊,見減員不少,忙讓人清點人數,清點完不由倒吸口冷氣,這一下子就去掉了兩萬來人。哈克圖不由暗恨自己大意。

正自咬牙發狠,突然間一聲聲震天動地的巨響傳來,就見自己計程車兵連人帶馬一個個飛上了天空,滿天都是殘肢斷臂,滿天都是血雨飛灑,哈克圖知道不好,雖然他這是第一次和這些漢軍交戰,但漢軍大炮的傳說早已傳入大都,連忙高喊著叫士兵分開,可他的聲音在這漫天的炮火聲中顯得是那麼的無力,只好自己跳下了戰馬,找了一個彈坑爬了進去。蒙古軍隊被這炮彈一炸,頓時一片大亂,到處都是蒙古人連人帶馬的死屍,其中很多人都是落馬之後被驚慌失措的戰馬踐踏而死,有的根本已不是人形,被戰馬踩的稀爛粘在了地上。

機靈的蒙古士兵也有的像哈圖那樣跳進彈坑躲過了轟炸,暫時留下了性命。終於那要命的炮聲停了下來,哈克圖與他計程車兵們抖落了身上的厚厚塵土自彈坑中爬了出來,一股股硝煙的氣息夾雜著濃濃的血腥味傳來,令人作嘔。哈克圖抖了一下身體,這才發現自己的五萬大軍到現在所剩也不過幾千人,一個個都是臉上身上掛滿泥土傻傻地站在那裡發愣。

哈克圖不由大喊一聲:“兒郎們,上馬衝出去,長生天會保佑我們的。”說完拉住了一匹無主的戰馬跳了上去,那些士兵在他的鼓動下也紛紛牽了戰馬,翻身而上。剛要往前衝,互聽的不遠之處一個人的聲音傳來:“哈克圖,你還是投降吧。”哈克圖抬頭一看,就見不遠處站滿了一隊隊騎兵,看身上裝束卻是漢軍打扮,但那個人的聲音他卻非常熟悉,那個人已走到隊伍的前面,哈克圖一見不由大聲罵道:“哲別,你這個叛徒,大汗帶你恩重如山,你卻投降漢人,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哲別一聽他大罵,也大聲說道:“哈克圖,你說大汗待我恩重如山,你可知道,你我在戰場上不顧身家性命,揮頭顱灑熱血,你可知道我們的大汗以及那些薩滿教的老爺們都做了些什麼,你以為你我戰死就能見到長生天嗎?不信你來看看?”說完向身後的郭靖點了一下頭,郭靖用手向天上一指。那天上頓時顯現出一個個薩滿教人正在張開血盆大口吸食著蒙古士兵死去後的生魂,那些蒙古士兵的生魂一個慘叫連連,顯得痛苦不堪。郭靖對哈克圖又大喊一聲:“你再來看。”說完又是用手一指,就見那對面的空中頓時佛音渺渺,一個個羅漢菩薩正在超度著死去之人的亡靈。郭靖對身後的耶律齊等人一點頭,耶律齊幾人頓時騰身飛上天空,齊齊對那些薩滿教人發出元靈神光,那些薩滿教人頓時胡飛湮滅。其實在此以前的戰場上,這種情景已不知出現了多少次。只是凡人肉眼凡胎根本看不見。

哲別大聲對愣在那裡的哈克圖說道:“哈克圖,你可信了,我們為他們拼命,而他們只不過是在利用我們死去之後的靈魂來修煉邪功,投降吧。”

那哈克圖卻一下子舉起兵刃,大聲說道:“我不信,這是漢人用的邪法,漢人要是不用邪法,我們怎會死那麼多的人。哲別,你過來,我們都是蒙古的巴圖魯,讓我們以巴圖魯的方式死去。”說完一揮手,大喊一聲:“兒郎們,給我殺。”頓時率領剩下的蒙古騎兵向郭靖等人衝來。哲別到底是蒙古人,不忍向他們出手,向後一退,耶律齊一揮手,頓時身後一隊騎兵催馬向前衝去,耶律齊騎馬迎上了哈克圖,用刀一指,說道:“我敬重你是蒙古的巴圖魯,不然你們早就死在了火槍之下,好我就送你去轉世吧。”說完用刀向哈克圖頭上一劈,哈克圖急忙用刀迎上,〔他的大槊早不知被炸到那去了。〕卻誰知耶律齊把刀一抽,躲過他的兵刃,明晃晃的刀尖已然插入了他的胸口,自後背穿出。哈克圖手中的刀立即掉在了地上,一縷鮮血自口中流出,卻沒立即死去,他望著不遠處的哲別,用盡全身的力氣,說道:“我知道你說的是真的,但就是接受不了。”說完頭一歪,當即死去。哲別立即上前把他從馬上抱了下來,放聲大哭,從他的哭聲中,大家依稀聽出,原來哈克圖竟也是他的徒弟。

當哈克圖衝進漢營的時候,站在大都城頭的伯顏就知不好,那漢軍將領雖然敗走,但那些漢軍士兵卻逃得井然有序,來不及叫人鳴金收兵,哈克圖已然衝進敵營。過了不長的時間,就聽見了震天動地的炮聲傳來,伯顏心裡不由一痛,他知道哈克圖完了,那五萬大軍完了,嗓子眼一鹹,一口鮮血噴了出來。他身後的將軍們趕緊把他扶住,連呼大帥,過了一會兒,伯顏輕輕擺手,對身後的一員將軍說道:“帶五萬人,出城五里埋伏起來,如在一個時辰之內,哈克圖將軍撤回來,你們就掩護他回來,否則趕緊撤回,不得進攻。”那位將軍領命而去。

一個時辰之後,那位將軍低著頭走了回來,眼見是哈克圖沒能逃回來,伯顏吩咐手下眾將嚴守城池,在手下的攙扶下,回了帥府。靜靜的坐在帥案之後,坐在那裡發呆。他不是不想出兵去救哈克圖,可他現在已經明白,敵人已經挖好陷阱在等著他跳,不管派多少人去,哪怕是自己親自帶兵前去,也會是與哈克圖一樣有去無回。

過了幾日,伯顏正在帥府思慮萬千,忽聽外面又有炮聲傳來,正想叫人詢問怎麼回事,就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門外有人報告,說是大都北面傳來炮聲。伯顏急忙率人登上北邊的健德門,就見西北和東北的張家口與承德方向都是火光連天,眼見是在兩軍交戰。身後有細作來報,說是有飛鴿傳書,博彥忙叫人拿過來,卻是蒙古援軍告訴伯顏,援軍已到,讓伯顏出城,裡應外合以破敵軍,伯顏大喜。連忙命人整頓軍隊,自領十萬大軍,城內只留下五萬兵馬,駐守城池,嚴明不得出戰,嚴密監視城南之敵,以防攻城。

伯顏自領十萬大軍出了健德門,他不敢再分兵,命令部隊急急向張家口趕去,到了張家口附近,就見前面炮火連天,殺聲震天,當下不疑有它,繼續前進。到了張家口,命五萬部隊攻城,五萬部隊繞過張家口,接應援軍。伯顏隨部隊繞過張家口,就見前面煙氣瀰漫,霧氣沉沉,火炮聲,槍聲,夾雜著喊殺之聲,一陣陣傳來。透過陣陣迷霧,伯顏看見前面旗幟飄揚,似有漢人的部隊,當即命令斥候前去打探。斥候還沒有回來,只聽身後有大批馬蹄之聲,回頭一看,卻是那攻城的部隊已然穿城而過。忙把攻城的將軍叫來,問怎麼回事。那將軍答道:“說張家口已然拿下,敵軍在張家口留守部隊極少,大軍一攻,敵軍已逃。所以前來主戰。”

伯顏心裡一動,總感覺有點太容易了些,按說敵人城內不可能不留大軍把守,又見前面搖晃得旗幟都是漢軍軍旗,而蒙古大軍的旗幟卻一面也見不到。博彥一看,就知不好,忙對手下說道:“不好,我們上當了,快撤回大都。”

部隊剛剛調轉,就見眼前突然也出現了一面面的漢人旗幟,一層層,一排排,旗下是數不清的漢人軍馬。就見其中的一面旗幟一晃,所有的旗幟跟著晃了起來四面八方都有旗子在晃,整個天地也好像晃了起來了起來。不用說,伯顏與哈克圖境遇相同,好不容易在部下的保護下闖過拒馬陣,手下軍隊折損已近一半。當下連忙向大都逃去,卻又遇漢軍炮火襲擊。軍隊只剩不到兩叄萬人,最終在手下將領的拼死保護下,衝過炮火的封鎖,來到大都城下,忙對城上士兵喊叫開城,卻見城上旗幟已換做了漢人旗幟。那城門突然大開,大量的漢軍衝了出來,居中一匹戰馬,上面端坐一人,伯顏自手下斥候傳來的畫像中早就認識,不是郭靖又是何人。原來伯顏領兵出城以後,留下的五萬人大多是漢人部隊,城內的周伯通等人聯合早已被側翻的幾個漢人副將,驟然發難殺死了蒙古指揮官,開啟城門,放了郭靖大軍進來。

伯顏看到此時情景不由大叫一聲:“真是天亡我也。”當下手下計程車兵喊道:“衝上去,我們蒙古草原的英雄們,和漢人拼了,用你們的弓箭射死他們。”那些蒙古士兵紛紛摘弓搭箭,可沒等他們將弓箭拉開,就聽對面郭靖大聲說道:“射擊。”就見一條條火槍冒出了火光,一個個蒙古士兵自馬上像下餃子一樣掉了下來。後面又是一陣槍響,原來是漢人追兵已到。頓時四面八方槍聲響作一團,當槍聲停了下來,伯顏一看自己身邊不過剩下十幾個人,頓時一口鮮血又噴了出來,對北方大喊了一聲:“大汗,伯顏無顏見你,以死謝罪!”說罷,手中鋼刀往頸上一抹,屍體載落馬下。手下十幾個人一見大帥一死,也紛紛自刎而死。伯顏到死也不可能想到,在另一個時空,他輔佐大汗忽必烈,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大元帝國。成為這個國家的宰相。

進攻承德的蒙古援軍也早已落入白眉與鐵冠道長設下的奇門大陣之中,毫無疑問全軍覆沒。漢軍大勝,殲蒙古援軍連同大都蒙軍滅蒙古近六十萬,這是自開戰一來,最大的一次勝仗,漢軍傷亡才不過千人,大都城內,由於當初忽必烈走得匆忙,城內蒙古積攢多年的物資都沒有帶走,漢軍進城,獲得了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以及糧草。蒙古戰馬更是繳獲無數。

攻克大都,意味著蒙古政權在華夏統治的結束,郭靖等人進入大都,楊過也率領襄陽一干人員來到大都。整個華夏南自廣州福建沿海,北至黑龍江,東至大海,西至四川甘肅,都已納入漢人領土,針對以後的形勢,楊過和郭靖等人商定,在大都召開一次全華夏大會,商定今後的戰爭動向,及建國大事。自大軍進入北方以後,軍中諸多將領紛紛上書要求楊過稱帝,楊過紛紛壓下,並嚴肅正告,他不會稱帝,至於華廈大定後誰會稱帝,以後再議。現在華夏已定,稱帝建國的事當然提上了日程。所以楊過建議召開全華夏地方及部隊會議。各地軍種首腦及地方政府首腦以及百姓所選知名人士都來參加。大會定於半月後召開。督促各地人員儘快趕至大都。

會議準備期間,楊過爭取各位將軍意見,一個是所建國家的的名稱,再有就是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國王的候選人問題以及建都何地,其實稱帝問題一直以來存在兩種意見,這次抗蒙戰爭的發起人是楊過,軍中主要領導大多都是武林中人極少數仙界中人,還有就是前南宋後臣,軍種及武林人士以及仙界中人當然首推楊過,但楊過本身已是仙界帝君,怎會再任人間帝王,於是大家都共推郭靖為王,國家的名字定位華夏大帝國,以大都為國都。當然這還需要在大會上得到承認。大會成立了以楊國為首,包含張世傑,鐵冠道人,白眉禪師,陸秀夫,文天祥,黃藥師,一燈大師,周伯通,以及少林,峨眉的無色禪師與風陵師太等人建立了會議籌備委員會。楊過見一切就緒,早就把一切事務都推給了張世傑等人,閃身來到仙府之內,看見眾位夫人正坐在仙府之中,一見楊過到來,小郭襄把嘴一撅說道:“大哥哥,你既然不想當這皇帝,可爹爹早就說過把蒙古人趕出去之後,要我帶領全家尋仙問道,再說爹爹與孃親現在已是仙界中人,你怎麼讓他做這皇帝呀?”說完一看旁邊的趙敏,說道:“還有就是我們的敏兒,可是大宋的公主,要當也應由他來當。”

趙敏一聽郭襄說道自己,微微一笑,說道:“姐姐淨拿我開玩笑,我漫說已知道過去以往,只想與夫君及諸位姐姐得想仙界大道,就算不知,我一介女兒身,也不會去當這個皇帝,如今大宋早亡,這天下是郭大俠帶領大家拋頭顱灑人血得來,這皇位理所應當,姐姐切不可再以我論說。”楊過見各位夫人說的熱鬧,於是坐下說道:“好了,你們不要說了,至於此事,我早已與岳父商量過,這天下初定,這開國之君必須有威望之人才能坐定,你們也知道,我已是仙界帝君,又怎會去做這皇位,所以只有岳父去做,不過岳父提議可效仿古時大帝堯舜實行禪讓制度,倒是讓位於賢能之人,岳父又說,等以後我與敏兒有了孩子,如有資質可禪位於他。”趙敏一聽楊過說得如此,不禁臉兒通紅,楊過拉起趙敏的小手,說道:“敏兒,你看如何?”趙敏不僅羞意綿綿,連忙對楊過深施一禮,說道:“如此敏兒多謝夫君,敏兒本已被夫君點化,明白前世後生,但此世託生於帝王之家,父王對我疼愛有加,如真如夫君所言,也算我對父王有個交代。”

楊過“哈哈”把趙敏拉起,說道:“其實,你做不得皇帝,可你與龍兒她們在這三界之內又那個不尊,是為仙界銀河帝君的妻子,那是響噹噹的娘娘,就是比那王母娘娘也只高不低,這人間的皇上不做又如何?是不是我的娘娘們。”

眾女一聽楊過調笑,小龍女與程英倒還沒有怎樣,那陸無雙,郭襄,以及趙敏卻早已撲上前來,扭腮的扭腮,耳朵的耳朵,當時眾人“呵呵”大笑,好不熱鬧。

時間很快,到了大會之期,全華夏軍政界首腦以及各地民間有名之士來了不下幾千人,大會由張世傑宣佈開幕,並宣讀了開幕詞。在開幕詞中,張世傑著重指出,華夏北方蒙古韃人不顧天怒人怨,侵我前朝宋土,所過之地,凡有高過車輪之男子,莫不殺之,辱我姐妹,致使華夏大地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有大俠郭靖率中原武林志士抗蒙多年,後又聯合各地仁人組建大軍,立志逐韃人於至北荒蕪之地,復我華夏漢孝祖風,今已華夏初定,特此建國。

張世傑讀完,臺下掌聲頓時一片,張世傑又宣佈了大會進行第一項,有新皇帝郭靖宣讀就位宣言,郭靖上得臺來,頓時臺下眾人全部跪倒。郭靖連忙雙手齊抬,示意眾人平身。在就位宣言中,郭境謙虛的說道,自己本是一江湖草莽,得天下英雄相助,特別是天界亦派仙人大施援助之手,才得此基業,後當精心圖志,與國人共勉,使華夏務必昌盛萬萬年。

臺下眾人又是跪倒,大呼吾皇萬歲萬萬歲。在前面的致辭中,楊過力主不要提及他的名字。眾人無奈,只好允之。郭靖又宣佈:國家的名字定位華夏大帝國,國都定位大都,大都從此改名北平,且有說道,華夏帝國的華為今後實行禪讓制,國境以後可以把皇位禪讓於有才能的人。

在未來的幾天裡,大會有郭靖宣佈,立國號永昌,今年即永昌元年。任命張世傑為華夏兵馬大元帥,文天祥,陸秀夫分別為左右丞相,特別是宣佈哲別為副元帥,原大宋各地官員只要無貪贓枉法之事,皆官升一級。封少林,峨眉的無色禪師和峨眉的風陵師太為左右護國教主,少林與峨眉為左右護國神教。又特別鄭重宣佈,加封楊過為華夏帝國永世護國帝君,地位等同皇帝,楊過的五位夫人加封為護國公主。郭靖又宣佈,立黃蓉與華箏為左右皇后。

像鐵冠道人,一燈大師以及黃藥師,老頑童白眉禪師與鐵冠道人等人都沒有封賞,這些人本已是仙人,那個有貪戀這紅塵中權勢,就連郭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何況他們。不過臺下眾人都明白,雖說這些人沒有封賞,但他們任何一個權力在這華夏國比什麼元帥宰相也只高不低。

郭靖又宣佈,國家邊境尚未平復,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戰爭將繼續存在。建國之初的主要任務就是,並進草原,徹底打敗蒙古,以促使是華夏國泰民安。

大會最後在眾人熱烈的掌聲中有郭靖宣佈結束。

大會結束後,郭靖召集各大部門領導又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楊過出席了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有文天祥與陸秀夫兩位丞相推薦任命了各司衙門,會議決定馬上派兵攻入草原,追剿忽必烈殘部,楊過提議,由張世傑掛帥,鐵冠道人為軍師,哲別耶律齊,周伯通,一燈,黃藥師,白眉,張君寶等作為大將跟隨,領兵六十萬,耶律齊與張居寶為正負先行官,領兵二十萬先行出征。楊過承諾。自己會以分身隨行,關鍵時刻會真身降臨,楊過兵對眾人說道,華夏初建,百廢待興,雖然知道大家並不以俗世權勢為重,但還是希望大家這個時候把主要精力放在戰場上,並且答應,等戰徵結束,國家平穩,允許他們進入仙界,亦可隨楊過修行。眾人一聽,都皆大歡喜。

翌日,大軍在校軍場列隊,宣誓北伐,兵發草原。

有時贊曰:攻大都巧計連換,建華夏功高蓋世。驅韃虜草原征討,傳後世神威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