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卷 混亂的京師_第九章任伯雨與蔡卞

第一卷 混亂的京師_第九章任伯雨與蔡卞


唱首情歌來聽聽 豪門驚愛 傾世聖寵:極品皇妃太囂張 網遊之帝皇歸來 他從地獄來 我,道長,打錢 鬼大巴 賢敬皇后 hp小女巫的hp之行 西行戀妖記

第一卷 混亂的京師_第九章任伯雨與蔡卞



蔡攸兩人這才想明白,蔡京仿照章惇,專以紹述為國是,凡元祐所革,一切復之。如果變法失敗或者沒有明顯效果,光結黨打擊對手這一事件,就足以讓蔡京一方不得翻身。蔡絛挺身說:“父親不必擔憂,現在您聖寵正隆,朝中大臣更是心向您的。我等兄弟也逐漸出仕,會與各方接洽,不容陳瓘等人有翻身的機會。”

蔡京聽了不由得在心中苦笑,當年王安石何等威望,在自己和蔡卞等人的輔佐下,依舊抱憾終身。而今朝中的這批人又能做什麼,趨炎附勢的官員比不會做事的官員還多,依附自己的人大多隻是沒有合適的大樹乘涼罷了。至於宋徽宗的恩寵,只要看看陳瓘他們前幾年和現在的樣子就清楚了。

只是蔡京心裡這麼想,嘴上卻是另一番說法:“為父年事漸高,已不在乎個人的榮辱進退,只是擔心你們的將來。你們也算進了仕途,要記住,人是沒有一帆風順的,但要是有朋友照顧,進可以權纓長垂,退可以保全自身。若沒有童貫和鄧洵武,為父只怕還在杭州閒居。”

蔡攸兩人人聽了,仔細回味蔡京這些年的做法,都暗自點頭。蔡京結交兩人時,童貫是個負責杭州採買的太監,而鄧洵武只是一個記錄朝廷言行每季送史館存檔的舍人,誰承想新舊兩黨最好的逆轉竟是在他們手上完成。蔡京很滿意兩個兒子的反應,只是沒想到這番引導後來給自己帶來一系列麻煩。

蔡攸調轉話題勸說道:“父親無須多慮,只是現在叔父禮辭後,已經專門派人去處理任伯雨的事情,朝中議論紛紛。雖說那一次任伯雨陳瓘把叔父整的不輕,但也沒有必要做此絕事。”蔡京知道蔡攸說的是蔡卞用匿名信抓了任伯雨的二兒子任申先的事。

但蔡京也明白,蔡卞絕不是那種小人,任申先的事必定有另外的祕密。蔡卞長得丰神俊偉,平日裡秉性曠達,志存高遠,常以王安石的名言“男兒少壯不樹立,挾此窮老將安歸?”自勉。當年王安石就是看中他人才俱美,才把女兒嫁給他,並培養他做自己的接班人,王安石的眼光就算錯又能錯到哪裡?

看蔡京不語,蔡攸有點猶疑地說:“叔父恐怕是另有想法,否則一個任申先,哪值得如此大動干戈,不過當年的事情也是太怪了一點。”不止蔡家父子,其實整個朝廷當時都奇怪,蔡卞論奸比不過曾布,論狠遠不到章惇,任伯雨為什麼非要置蔡卞於死地。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任伯雨聯合諫官彈劾蔡卞劣跡曰:“卞芳私史,以壓宗廟之惡。”其中主要羅列了蔡卞六條罪惡:因誣罔宣仁保佑之功,欲行追廢;凡紹聖以來竄逐臣僚皆由蔡卞啟齒之後施行;宮中厭勝事作,哲宗欲禮法通議,蔡卞雲:“既犯法矣,何用議為”,皇后於是被治罪;蔡卞提出編排章牘,因萋菲語言判罪者數千人;鄒浩以言忤旨,蔡卞激怒哲宗,致鄒浩遭遠謫;蹇序辰建看詳訴理之議,遲疑未應,蔡卞二心之言迫之,次日置局,士大夫被牽連者三十家。

任伯雨等人甚至不顧同道張懷民的反對,一再要求徽宗考慮,正蔡卞典刑以謝天下,只是徽宗不願違背不得妄殺大臣的遺訓,此事才作罷。蔡卞後來被降為少府少監,分司南京,人到池州居住,翌年又起知大名府,人徙揚州。

蔡京轉念一想問道:“蔡崈什麼時候到京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