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梁山_第二百八十二章宋江上山
你被誰牽引 看碧成朱 諾水的諾 三國我殺 魔脈修神 最強除妖師 鳳傾天闌 王者榮耀之完美世界 探靈筆錄 三國之劉備軍師
第五卷 梁山_第二百八十二章宋江上山
屋外一道士進來說:“嚴總捕,你想沒想過,以義寨的人馬,就算楊志不在,直接去太原行刺陶大人,豈不比等你們到了路上動手乾脆,當真府衙裡的幾個官軍能保住陶大人。”嚴同認得是金門羽客王允誠,玉僧智圓回京後,王道人就是陸漸的智囊。
嚴同聞言猛然醒悟:義寨一是要立威,如果在高手環伺的情況下刺殺陶節夫得手,必定更具轟動效果;二是可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趁所有人注意力集中在陶節夫身上時,攻擊紅葉山莊。
陸漸放下杯子緩緩地說:“我們之所以在澤州等待,就是看他們有無動作,可惜到現在一點線索也沒有。按時日算,楊志也該回太行山了,此地離中條山已有七百里地,就算得到訊息馳援也是來不及,所以下午我已派人給高託山送信,要他小心防範,我們明日便快馬奔太原,迅速把陶大人送到京兆府。”
次日清早大隊人馬離開碧落寺,浩浩蕩蕩直奔太原,一路過潞州、沁州,穿太行、太嶽山脈,到了武鄉縣崇城山,陸漸站在山口感慨道:“果然是表裡河山,無縣不山啊,就象這裡絕壁萬仞,懸崖千尋,危巖凌漢,巨石懸空,入山只有一線鳥道可走,且輾轉回環,若蟻附而行,埋伏之人八百可破十萬。”
王允誠一邊吃著在路邊集市上買的棗糕一邊說:“大人放心,楊志不會選此絕地,武鄉縣從北往南只有一條道路,若是出事官軍只要封住道路兩頭他們便難以脫身。雖然翻山越嶺對楊志沒有難處,但在此處伏擊是大規模的行動,他身邊眾人不是人人都有輕功的,楊志顧忌兄弟和手下安危,必定會選擇刺殺而不是襲擊戰。”
陸漸聽了身體一震,思緒良久,喟嘆曰:“道長所言極是,是本官把事情考慮複雜了,楊志的弱點就在於不能有大的傷亡和讓暗中的人露面,所以只有先襲擊紅葉山莊,再以逸待勞,在京兆府刺殺陶大人,根本不會在這五山隔斷地帶與我們捉迷藏。”嚴同聽懂了,王允誠必定早就猜測楊志不會在路上襲擊,只是陶節夫若被刺干系太大,陸漸一直在猶豫之中。
嚴同上前一步說:“陸大人,此去太原府不過兩日路程,不如還是按原先計劃進行。”陸漸頷首贊同,於是催促眾人加快行軍路程,再派人去紅葉山莊示警。第三天到達太原,陶節夫早已準備妥當,休息一夜,次日起程。陸漸為了安全起見,還是按來路回去,果然沒有意外,一路只見山色飄遠翠林飛逸,金烏朝起暮落。
到了澤州,眾人鬆了一口氣,後面到京兆府全是大路,就算有山也是人口繁華地帶。可是剛在驛館住下,陸漸就接到中條山傳來的訊息,陸漸的人還是遲了一步,楊志已然率人殺上蓮花峰,大破紅葉山莊。紅葉山莊的三大宗主之一的無情索寇堅當場被楊志擊殺,莊主擎天柱高託山負傷,被幻秀才喬冽和震天劍孫安救走,餘下一百一十四位高手,近三百莊丁全部戰死,紅葉山莊一夜之間化為灰燼。
嚴同聽了有點不敢相信,楊志一方除非有上千的勇士,否則哪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剛趕回來的矮腳虎王英,稟告道:“與楊志一起殺上山的還有兩夥人,一夥是落魄野人張懷素的弟子鬼王杜閻,一夥是鐵鷹李勉的堂弟撲天雕李應,三夥人各有百餘人。我們的人按陸大人的安排,接應了高託山三人,安置在一個隱祕的地方。”
陸漸滿意地嗯了一聲,王英笑笑,朝兩人施過禮後退了出去。陸漸對嚴同介紹說:“王老弟是螳螂拳的傳人,非他不能救下高託山。”嚴同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將要問的話吞回肚裡。相傳螳螂拳始創於梁武帝年間王法明,取自螳螂捕蟬的變化,是王家和少林寺的祕傳武功;王英有此身手,又連續立功,正是陸漸的心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