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三十八章 又見菸袋

第三十八章 又見菸袋


偷偷愛著你 情難自禁:總裁的閃婚甜妻 撿到紅娘 極品奇葩遇總裁 靈異便利店 試愛90天:豪娶天價寶貝 豪門獵愛,第一嬌妻 中國靈異協會會長手記 位面商人汪小泉 寵妻無度:小女人,你躲不掉!

第三十八章 又見菸袋

先住進一家叫做“隴海公寓”的旅社,設法通知萬毅,說是有兩個鄉親前來拜訪,望能一敘。

萬毅聽後趕緊來到到旅社,氣喘吁吁向前同二人握手,笑著說:“二位是……”

劉家語:“萬團長,我在學兵隊時聽過你的講話,認得出你來,但你不認識我,這是正常的,因為在那裡我只是個學生兵呀!”

“奧,對對!那這一位是?”

劉家語見萬毅很有點兒詫異的神色時,趕緊說:“我們說是從劉瀾波那裡來的,想給你當個大兵,行嗎?”

“太行了!我這現正愁沒有人手,你們的到來真是及時雨呀!”萬毅高興地說。

透過短短的談話,消除了萬毅的疑慮

。開談後,二人進一步亮明身份,張文海告訴他道:“我們受周恩來同志的委託,特向你問安!”

他們先談了些萬毅的歷史情況,接著對抗戰的形勢進行了討論。由於家語參加了淞滬會戰,萬毅也經歷了南京保衛戰,大家對國民黨上層指揮的失誤以及戰爭的其他經驗教訓很有同感。家語便藉機問:“你對參加**有什麼考慮?”

萬毅想了一下說:“抗日救國,我義無反顧,打日本鬼子決無二心,我這個團請**放心。但我的理論不行,看過幾本書,學得很不夠。再說**講鐵的紀律,在紀律上我覺得還不夠條件。”

張文海看萬毅的思想上有些猶豫,就笑著說:“好,那你就先想想,改日我們再談。對了,理論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入了黨後還可以繼續學習嗎!”

劉家語也給萬毅詳細解釋了**員的紀律。

萬毅回到團裡後,當天晚上一夜沒睡著覺,思前想後得出結論:要打敗日本鬼子,靠國民黨還真沒大希望,只有靠**,才有大的希望!於是,他就下決心參加**,好好地大幹一場。

第二天,萬毅來到劉、張二人面前,鄭重表示:“我想通了,如果組織上認為我還夠格,我願加入**。”劉家語和張文海同志當即表示願意介紹他加人中國**,還共同研究了在他的部隊開展工作的事。

此時萬毅當團長的六六七團,是在南京會戰中打散後新組建的,政治上、軍事上都需要訓練,而開展抗日救國的宣傳教育,得有一批骨幹才行。正當劉家語感到勢單力薄之際,傳來一個好訊息:原東北軍學兵隊四連的伍志綱同志和青島的地下黨員李欣同志帶著一百0八名知識分子到了徐州。

伍志綱是我黨優秀的地下工作者,也是北平左聯成員,曾用“伍石甫”和“石夫”等筆名在文學雜誌上發表《除夕三部曲》等作品,主編過進步文藝刊物《榴火》。

李欣是福建長汀人,青島大學的學生。抗戰爆發後,他倆帶了一批青島、高密的進步青年,與高密的地方武裝蔡晉康部聯合組織了一支抗日遊擊隊。但姓蔡的這個傢伙怕被我黨吃掉,蓄意製造分裂,排斥我黨領導的進步力量。

於是,他們又帶著這批青年到了徐州,原擬參加第五戰區的戰地服務團或設法轉道去延安,後來聽說家語在新浦,就寫信問能否到萬團來

。二人喜出望外,當然是歡迎至極。經過研究,他們帶領的“一百單八將”,除年紀較大的鄒魯風同志和十多位女青年另行安排以外,其餘八十多人,都接到新浦萬團來。

另外,他們依照東北軍辦學兵隊的辦法,辦了第一期新兵隊,對剛來的這些人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軍事政治訓練。結業後,大部分分配下營、連開展政治宣傳和文化教育工作,團裡留了二十來人組成宣傳隊。

伍志綱一行到萬團後,經報長江局批准,由伍志綱、劉家語和李欣同志祕密組成黨的東北軍一一二師工委,伍志綱任書記。師工委第一次會議,討論批准萬毅同志入黨,並明確是單線聯絡的特別黨員。張文海即回長江局覆命。

為了掩護工作,他們總得有個合法身份。按東北軍的規定,萬毅作為團長無權任命軍官,於是伍志綱當了“文書上士”,劉家語和李欣等都是“二等兵”。

這時,伍志綱和劉家語、李欣三人來到一個偏僻角落開會。

伍志綱看了一下二人說:“萬毅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咱不能把心思全放在這個軍裡,最好對這個地區的地下黨組織也關心一下,使他們早早地把工作再幹起來。”志綱說到這裡向家語和李欣看了一眼,見二人正專心聽他講話,就向家語點了一下頭,“據聽說,漣水和淮陰的李幹成、陳書同等人,在徐烈(張愛萍)、吳緘之(吳仲超)的幫助下,正打算成抗日同盟會,我們是否同他們聯絡一下,看要不要幫助。”

“那我就去一趟,看看什麼情況。我現改名叫谷牧了,你們看行嗎?”

“好!這個名子改得好,我們兩個也例外地改名子,可暫時沒有合適的,過幾天再說吧!”李欣笑逐顏開地說道。

伍志綱見李欣說完,就向家語囑咐道:“你在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見到漣水方面的同志要好好地談談……”

家語離開新浦,到漣水縣紅窯去。

紅窯是一個大鎮子,今天逢大集,四鄉的莊稼人都到這裡趕集,現在快到年跟前了,今天的集一定很熱鬧。可是他走了一天多,只在這集上吃了幾塊麵餅,接著向目的地走去。

劉家語走進集上的一個小傢俱店裡,有位瘦瘦的但卻慈祥的老大爺,把他親熱的讓進裡面,家語坐下來喝茶

。這老人是陳書同表大爺,鬼子進來後,蘇北地下黨就常約會在這裡聯絡。家語看著街上來往趕集的人群,裡面有時也間雜幾個偽軍。他知道這裡駐的敵人,雖然大部分是偽軍,但也不大安全。

不一會,從來往的人群裡走出兩條人影,向小店走來。一個清亮的嗓音:“掌櫃的馬紮怎麼買呀?陳亞昌裝著買傢俱人走進門來,他寬大的肩上還搭著錢褡子,“老主顧了,進來看看貨吧,價錢還不好說麼?”

家語望著陳亞昌身後那個人,但陳亞昌的肩膀正擋住後邊人的面孔,家語只看到這人戴一頂帶耳的破綿帽,穿一件大棉襖,釦子扣得好好的,操著手,象一個老人一樣隨著陳亞昌走進來。

老大爺掀開一個冬天用的稻草簾,把他們讓到暗暗的裡間屋去了。

一陣緊緊的握手中,家語才清楚的看到這人不是老頭子,而個大青年,一雙智慧的眼睛,在親熱的望著他,微黃的臉上浮著一種富有毅力的表情,這是家語常看到的政治工作人員臉上所慣有的那種表情,親熱而嚴肅。

“你好嗎?……”對方向家語問好。

“好,好,這裡的人都好吧!”

“都好!”

“谷先生,”陳亞昌指著對面的客人對劉家語用手一指,“認識他麼?”

“不大認識!好象見過面!”家語不大肯定地搖頭道。

“你也許不認識,這就是李幹臣同志!”亞昌笑容滿面地介紹,“他是老黨員,曾是**宿遷、泗沭縣委書記和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淮海地委組織部部長呀!”

“真是相見恨晚。蘇北有你們這些精英,要是還開展不起工作才怪吶!”家語說到這裡,他忙從腰裡掏出的菸捲,遞給李幹成和陳亞昌,划著火柴為他們點著,自己也抽了一支。

“這裡不興吸紙菸,全用菸袋了。”

“是的,在軍隊裡最盛行小菸袋,行軍打仗方便的很!”家語說,“可是我這次來,沒有帶它,我本想只有東北軍才有那種東西,沒想到這裡也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