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正文 第1094章 村鎮制度

正文 第1094章 村鎮制度


冰山王子與冰冷公主 千年調 武控六道(全) 穿越之殺手公主 金戈 貓行天下 決鬥啦大叔 校園怪談之惡魔在身邊 暮夏逆光的那座城 穿越之長姐難為

正文 第1094章 村鎮制度

第1094章 村鎮制度

次日上午,高一功傳回了虎騎兵的訊息。

正如李娜預料到那樣,虎騎兵在魁蘇陀羅海大肆殺戮後,烏珠穆沁左旗傷亡慘重,扎薩克貝勒色楞,戰之不勝,又無法率部逃過騎兵的追逐,被迫向虎騎兵稱臣。

高一功在訊息中告訴李自成,他按照“樂福規章”中的要求,歸化烏珠穆沁左旗,色楞居然沒有任何猶豫就同意了。

李自成心中甚喜,根據高一功估計的人口數量,將烏珠穆沁左旗更改為維居縣,縣城所在的魁蘇陀羅海,也是更名維居。

扎薩克貝勒色楞,被更名為韓雍,臨時擔任維居知縣。

李自成又向維居縣派出三名隨軍的吏員,分別擔任法院院長、稅務官、民事官,協助韓雍登記人口,重新分發牧場。

他給韓雍傳命,維居縣所有的壯丁,都將編入虎騎兵,平日正常放牧,戰爭期間,必須抽丁加入虎騎兵,接受高一功管轄。

為了加強對維居的管轄,李自成按照鎮、村制度,對維居縣的三千壯丁重新進行編制:十戶為一村,設村長一人;十村為一鎮,設鎮長、副鎮長一人。

在大肆屠殺之後,維居縣牧場有剩餘,村、鎮基本上實行畜牧、定居,牧民分居於維居縣西面可能的交通要道上。

村長、鎮長、副鎮長並非維居縣的吏員,有少量的俸祿,但不得向牧民們另外徵收賦稅。

李自成估計,整個維居縣,以縣城為中心,大約二十餘鎮,牧民們平日分開了,相互之間缺乏聯絡,以後將很難組織起來對抗漢人,而且,定居之後,牧民將限制飼養戰馬。

趁此機會,村鎮制也將在上谷府、樂福縣推行,只有最西面的維葉、高岡兩縣,暫時沒有實行村鎮制。

李自成親自坐鎮上谷府,在第一營騎兵的協助下,強行推進村鎮制,但樂福縣並沒有用強迫的手段,而是交給李旭自己去推行。

上谷府的村鎮制尚未完全結束,李俊卓就傳來訊息:東北方向的烏珠穆沁右旗,已經歸順華夏了!

烏珠穆沁右旗的人口比維居縣稍少,只有兩千四百丁口,不知道是王俊卓的殺戮更重,還是本身人口就少。

李自成立即按照維居縣的方式,將烏珠穆沁右旗更改為維方縣,它所依靠的巴克蘇爾哈台山,也是更名為維方山。

扎薩克和碩車臣親王多爾濟,更名為沈洪後,出任維方知縣。

村鎮制度、畜牧和定居制度,也在維方縣開始推行。

李自成讓虎騎兵駐紮上谷府、維居縣、維方縣,上谷府及所屬各縣的所有壯丁,在實行村鎮制之後,都將編入虎騎兵。

高一功笑得合不攏嘴,除了原先固定的三千騎兵,這才來到上谷府,虎騎兵急劇增加至萬人,不過,新增的騎兵,並非是全職的騎兵,而是半民半兵,只有在戰爭時期,拿到兵部的調令,或者皇上的聖旨,才能調動所有的兵力,日常時間,還是三千騎兵,主要用於維持地方平穩。至此,整個上谷府,基本上完成了行政設定,除了維葉、高岡、樂福、維居、維方五縣,還要一個靠近邊牆的上都縣。

李自成從居庸關出塞的時候,就是經過了上都縣,這是胡漢雜居的地方,華夏現在佔據博弈的優勢,但因為周圍都是蒙古的部落,並沒有建立官府,這次一併在上都立縣,隸屬於上谷府。

他的心中已有計較,一旦騰出手來,將修築一條從北京至宣府、經張垣(張家口)至上都縣、上谷府的大道,希望這條大道,將來能成為貿易大道,為穩定上谷府,也為發展北京-天津地區的工業服務。

上谷府的設立,不僅是華夏在邊牆之外“中路突破”戰略的巨大成功,在京師北方的千里之外建立府縣,更重要的,以“樂福規章”為代表,包括村鎮制度、畜牧和定居制度,開始在關外執行,蒙古各部落被大規模歸化。

當第一營傳回訊息,征服克什克騰部,頭人索諾木歸順的時候,李自成除了歡喜,已經沒有煩勞。

克什克騰部人口不過千人,並沒有被滿清編。

李自成親率第一營剩餘的三個騎兵團和親兵南下,而狼騎兵則是穿越維方縣南下,直撲巴林部。

天命軍從居庸關出塞,北上上谷府,繞了一個大圈,這次是從北向南進軍。

李自成行至克什克騰部,雷萬軍已經在吉拉巴斯峰迎接,“皇上,微臣在此迎候皇上,第二團徐永勝部已經東進,將與狼騎兵合擊巴林部。”

“萬軍起身吧!”李自成掃了眼遠處零零散散的牧民,道:“克什克騰部現在怎麼樣,還有多少壯丁?他們是誠信心歸順嗎?”

“回皇上,克什克騰部尚餘五百餘丁,”雷萬軍起身答道:“這五百餘丁,現在都在第一團的控制之下,至於他們是否誠信歸順,微臣就不知道了……”

“五百?”李自成心道,上次的訊息上不是說一千,為何只剩五百了?一定是雷萬軍他們屠殺了!

他沒有怪罪,並非因為雷萬軍是他的親兵出身,而是因為,這些蒙古人曾經殺過不少漢人,崇禎年間,他們隨著滿清的騎兵破關,京師周圍的不少殺戮、劫掠,也有他們的份,活著的蒙古人,手上都有可能沾染了漢人的血淚。

他不是復仇,冤冤相報何時了?

華夏的北疆,要想永保安寧,只有歸化邊牆外的蒙古人,殺戮一些,可以震懾活著的人,人口越少,實力就越分散,歸化為漢人的可能性就越大。

“皇上,微臣……”

李自成擺擺手,“五百也好,人丁越少,需要的牧場就會越少,畜牧、定居,也會更加容易,不過,只有五百丁,這個知縣,也就不能由索諾木來做了,”他回身看了眼身後的隨軍官員毛承功,“承功,這知縣一職,就有你出任吧,別嫌人口少,能將這些蒙古人完全歸化為漢人,也是大功一件,如果條件允許,朕預備向此處移居一批漢人,哪怕數十、數百也好。”

“微臣謝皇上厚恩,”毛承功叩頭謝恩,又道:“皇上,此處偏遠、寒冷,恐怕不會有百姓願意來此定居!”

李自成想想也是,此處距離北京,約有六七百里,便是距離邊牆,直線距離也有三百里,除非犯了死罪……

他忽地心中一動,華夏境內,死刑犯不會太多,但還有不少重刑犯,如果將他們遷移過來……

想到此處,李自成翻身下馬,道:“小米,立即給北京傳訊,讓梁文成將北五省死刑犯、剩餘刑期在五年以上的重刑犯,全部組織起來,只要不是謀逆之罪,一律改為發配關外,先集中在此處,奧,承功,你說說,此處既然立縣,應該叫什麼好呢?”

“微臣求皇上賜名!”

“也好,”李自成略一思索,道:“就叫‘採濱’吧!承功,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採濱知縣了!”

“微臣多謝皇上!”

李自成讓毛承功起身,卻讓何小米儘快給梁文成飛鴿傳書,讓梁文成將北五省死刑犯、剩餘刑期在五年以上的重刑犯,全部遷往採濱縣,只要他們來到採濱縣,將立即釋放,歸為百姓,官府將發給牧場、牛羊。

毛承功急道:“皇上,這些犯人發配採濱縣,微臣哪有牛羊送給他們?”

“毛愛卿,朕首先糾正一點,只要這些人在採濱縣安家落戶,他們就不再是犯人,而是普通的百姓,”李自成道:“至於牛羊,愛卿不必擔心,按照虎騎兵、狼騎兵的軍律,他們每次的斬獲,三成上交,加上第一營的斬獲,要養活數百男丁,應該不成問題吧?”

雷萬軍忙道:“皇上,微臣的手上,現在便有近千頭牛,三四千只羊!”

李自成笑道:“不僅有牛羊,還會有蒙古人女人,如果北遷的漢人沒有家眷,就將這些女人許配他們為妻,朕想呀,有些人在家討不著婆娘,還巴不得北遷呢!”

“皇上……”

“承功是擔心,這些都是野蠻性子,擔心他們不服管教?”

“皇上聖明!”

“承功想想,漢人北遷,周圍有不少蒙古人,遲早會發生摩擦,你想呀,他們到時候要不要官府的庇護?”李自成笑道:“這些人不但不會與官府作對,還會求著官府呢!”

“那他們要是逃跑呢?”

“逃跑?此處距離北京城數百里,他們向哪跑?”李自成道:“再說,朕給了他們牛羊、牧場、婆娘,免了他們的刑期,釋放他們為民,難道他們願意回家服刑?”

“微臣明白了!”

李自成又道:“還有克什克騰部的頭人索諾木,讓他在縣衙擔任一個民事官吧,只要他願意歸化為漢人,連漢名朕都想好了,甄實,真真實實為漢人效力。”

“微臣明白,”毛承功拱拱手,道:“皇上,採濱縣隸屬於上谷府嗎?”

李自成思索片刻,搖搖頭道:“採濱縣並不隸屬於上谷府,朕打算,將南面滿清的昭烏達盟,恢復大唐時代的名稱,饒樂,饒樂府,採濱縣隸屬於饒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