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1407-1412

1407-1412


終極外掛王 無良邪神 最強傀儡師 算盡仙緣 槍戰系統末世縱橫 百劫紅塵 校園怪談之凶鬼 豪門萌妻駕到 我我我不是蛇精病 我的抗日大

1407-1412

正文14071412[1407]朱常洛就此成為了皇帝,但楊漣並沒有因此獲得封賞,他依然是一個不起眼的給事中。

不過,這對於楊先生而言,實在是個無所謂的事。

他平靜回到暗處,繼續注視著眼前的一切。

他很清楚,真正的鬥爭剛剛開始。

事情正如他所料,蒙古崔大夫開了瀉藥,皇帝陛下拉得七葷八素,鄭貴妃到處活動,李選侍經常串門。

當這一切被組合起來的時候,那個無比險惡的陰謀已然暴露無遺。

形勢十分危急,不能再等待了。

楊漣決定採取行動,然而現實很殘酷:他的朋友雖然多,卻很弱小,他的敵人雖然少,卻很強大。

周嘉謨、劉一璟、韓爌這撥人,級別固然很高,但畢竟剛上來,能量不大,而鄭貴妃在宮裡幾十年,根基極深,一手拉著李選侍,一手抓著皇長子,屁股還拼命往皇太后的位置上湊。

按照規定,她應該住進慈寧宮,可這女人臉皮相當厚,死賴在乾清宮不走,看樣子是打算長住。

因為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可以監視皇帝的一舉一動,一旦光宗同志有啥三長兩短,她必定是第一個採取行動的人,那時,一切都將無可挽回。

而要阻止這一切,楊漣必須做到兩件事情:首先,他要把鄭貴妃趕出乾清宮;其次,他要把鄭貴妃當太后的事情徹底攪黃。

這就是說,先要逼鄭老寡婦搬家,再把萬曆同志臨死前封皇后的許諾當放屁,把鄭貴妃翹首企盼的申請拿去墊桌腳。

楊漣先生的職務,是七品兵科給事中,不是皇帝。

事實上,連皇帝本人也辦不了,光宗同志明明不喜歡鄭貴妃,明明不想給她名分,也沒法拍桌子讓她滾。

這就是七品芝麻官楊漣的任務,一個絕對、絕對無法完成的任務。

但是他完成了,用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

他的計劃是,讓鄭貴妃自己搬出去,自己撤回當皇太后的申請。

這是一個看上去絕不可能的方案,卻是唯一可能的方案。

因為楊漣已經發現,眼前的這個龐然大物,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只要伸出手指,輕輕點一下,就夠了。

這個弱點有個名字,叫做鄭養性。

鄭養性,是鄭貴妃哥哥鄭國泰的兒子,鄭國泰死後,他成為了鄭貴妃在朝廷中的聯絡人,平日十分囂張。

[1408]然而楊漣決定,從這個人入手,因為經過細緻的觀察,他發現,這是一個外強中乾,性格軟弱的人。

萬曆四十八年(120)八月十六日。

楊漣直接找到了鄭養性,和他一同前去的,還有周嘉謨等人。

一大幫子人上門,看架勢很像逼宮,而事實上,確實是逼宮。

進門也不講客套,周嘉謨開口就罵:"你的姑母(指鄭貴妃)把持後宮多年,之前爭國本十幾年,全都是因為她,現在竟然還要封皇太后,賴在乾清宮不走,還給皇上奉送美女,到底有什麼企圖?!"剛開始時,鄭養性還不服氣,偶爾回幾句嘴,可這幫人都是職業選手,罵仗的業務十分精湛,說著說著,鄭養性有點扛不住了。

白臉唱完了,接下來是紅臉:"其實你的姑母應該也沒別的意思,不過是想守個富貴,現在朝中的大臣都在這裡,你要聽我們的話,這事就包在我們身上。

"紅臉完了,又是唱白臉:"要是不聽我們的話,總想封太后,不會有人幫你,你總說沒這想法,既然沒這想法,就早避嫌疑!"最狠的,是最後一句:"如此下去,別說富貴,身家性命能否保得住,都未可知!"鄭養性徹底崩潰了。

眼前的這些人,聽到的這些話,已經打亂了他的思維。

於是,他去找了鄭貴妃。

其實就時局而言,鄭貴妃依然佔據著優勢,她有同黨,有幫手,如果賴著不走,誰也拿她沒辦法。

什麼富貴、性命,這幫鬧事的書呆子,也就能瞎嚷嚷幾句而已。

然而關鍵時刻,鄭貴妃不負白痴之名,再次顯露她的蠢人本色,在慌亂的外甥面前,她也慌亂了。

經過權衡利弊,她終於做出了決定:搬出乾清宮,不再要求當皇太后。

至此,曾經叱詫風雲的鄭貴妃,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這位大媽費勁心機,折騰了三十多年,卻啥也沒折騰出來。

此後,她再也沒能翻過身來。

這個看似無比強大的對手,就這樣,被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人,輕而易舉解決了。

但在楊漣看來,這還不夠,於是三天之後,他把目標對準了另一個人。

萬曆四十八年(120)八月十九日,楊漣上書,痛斥皇帝。

[1409]楊先生實在太純粹,在他心中,江山社稷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他看來,鄭大媽固然可惡,崔大夫固然可恨,但最該譴責的,是皇帝。

明知美女不應該收,你還要收,明知**不能多吃,你還要吃,明知有太醫看病,你還要找太監,不是腦袋有病吧。

基於憤怒,他呈上了那封改變他命運的奏疏。

在這封奏疏裡,他先譴責了蒙古大夫崔文升,說他啥也不懂就敢亂來,然後筆鋒一轉,對皇帝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勤勞工作,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必須說明的是,楊先生不是在拍馬屁,他的態度是很認真的。

因為在文中,他先暗示皇帝大人忙的不是什麼正經工作,然後痛罵崔文升,說他如何沒有水平,不懂醫術。

最後再轉回來:就這麼個人,但您還是吃他的藥。

這意思是說,崔大夫已經夠沒水平了,您比他還要差。

所以這奏疏剛送上去,內閣就放出話來,楊先生是沒有好下場的。

三天後,這個預言得到了印證。

明光宗突然派人下令,召見幾位大臣,這些人包括方從哲、周嘉謨、孫如遊,當然,還有楊漣。

此外,他還命令,錦衣衛同時進宮,聽候指示。

命令一下來,大家就認定,楊漣要完蛋了。

因為在這撥人裡,方從哲是首輔,周嘉謨是吏部尚書,孫如遊是禮部尚書,全都是部級幹部,只有楊漣先生,是七品給事中。

而且會見大臣的時候,召集錦衣衛,只有一種可能——收拾他。

由於之前的舉動,楊漣知名度大增,大家欽佩他的人品,就去找方從哲,讓他幫忙求個情。

方從哲倒也是個老好人,找到楊漣,告訴他,等會進宮的時候,你態度積極點,給皇上磕個頭,認個錯,這事就算過去了。

但是楊漣的回答,差點沒讓他一口氣背過去:"死就死(死即死耳),我犯了什麼錯?!"旁邊的周嘉謨連忙打圓場:"方先生(方從哲)是好意。

"可到楊先生這裡,好意也不好使:"知道是好意,怕我被人打死,要得了傷寒,幾天不出汗,也就死了,死有什麼可怕!但要我認錯,絕無可能!"就這樣,楊漣雄赳赳氣昂昂進了宮,雖然他知道,前方等待著他的,將是錦衣衛的大棍。

可是他錯了。

[1410]那位躺在**,病得奄奄一息的皇帝陛下非但沒有發火,反而和顏悅色說了這樣一句話"國家的事情,全靠你們盡心為我分憂了。

"雖然稱呼是複數,但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只看著楊漣。

這之後,他講了許多事情,從兒子到老婆,再到鄭貴妃,最後,他下達了兩條命令:一、趕走崔文升。

二、收回封鄭貴妃為太后的諭令。

這意味著,皇帝陛下聽從了楊漣的建議,毫無條件,毫無抱怨。

當然,對於他而言,這只是個順理成章的安排。

但他絕不會想到,他這個無意間的舉動,將對歷史產生極重要的影響。

因為他並不知道,此時此刻,在他對面的那個人心中的想法。

從這一刻起,楊漣已下定了決心——以死相報。

一直以來,他都只是個小人物,雖然他很活躍,很有抱負,聲望也很高,他終究只是小人物。

然而眼前的這個人,這個統治天下的皇帝,卻毫無保留尊重,並認可了自己的情感、抱負,以及純粹。

所以他決定,以死相報,致死不休。

這種行為,不是愚忠,不是效命,甚至也不是報答。

它起源於一個無可爭議,無可辯駁的真理:士為知己者死。

這一天是萬曆四十八年(120)八月二十二日,明光宗活在世上的時間,還有十天。

這是晚明歷史上最神祕莫測的十天。

一場更為狠毒的陰謀,即將上演。

八月二十三日內閣大學士劉一璟、韓曠照常到內閣上班,在內閣裡,他們遇見了一個人。

這個人的名字叫李可灼,時任鴻臚寺丞,他來這裡的目的,是要進獻34;仙丹"。

此時首輔方從哲也在場,他對這玩意興趣不大,畢竟皇帝剛吃錯藥,再亂來,這個黑鍋就背不起了。

劉一璟和韓曠更是深惡痛絕,但也沒怎麼較真,直接把這人打發走了。

很明顯,這是一件小事,而小事是不應該過多關注的。

但某些時候,這個理論是不可靠的。

兩天後,八月二十五日明光宗下旨,召見內閣大臣、六部尚書等朝廷重臣,此外,他特意叫上了楊漣。

對此,所有的人都很納悶。

更讓人納悶的是,此後直至臨終,他召開的每一次會議,都叫上楊漣,毫無理由,也毫無必要。

或許是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叫楊漣的人,非常之重要。

他的直覺非常之準。

[1411]此時的光宗,已經是奄奄一息,所以,幾乎所有的大臣都認定,今天的會議,將要討論的,是關乎國家社稷的重要問題。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這次內閣會議的議題,只有一個——老婆。

光宗同志的意思是,自己的后妃李選侍,現在只有一個女兒,伺候自己那麼多年,太不容易,考慮給她升官,封皇貴妃。

此外,他還把皇長子朱由校領了出來,告訴諸位大人,這孩子的母親也沒了,以後,就讓李選侍照料他。

在場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明明您都沒幾天蹦頭了,趁著腦袋還管用,趕緊乾點實事,擬份遺囑,哪怕找口好棺材,總算有個準備。

竟然還想著老婆的名分,實在令人歎服。

在現場的人們看來,這是一個尊重婦女,至死不渝的模範丈夫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八月二十六日出乎許多人的意料,明光宗再次下旨,召開內閣會議,與會人員包括內閣大臣及各部部長,當然還有楊漣。

會議與昨天一樣,開得十分莫名其妙。

這位皇帝陛下把人叫進來,竟然先拉一通家常,又把朱由校拉進來,說我兒子年紀還小,你們要多照顧等等。

這麼東拉西扯,足足扯了半個時辰(一個小時),皇上也扯累了,正當大家認為會議即將結束的時候,扯淡又開始了。

如昨天一樣,光宗再次提出,要封李選侍為皇貴妃,大家這才明白,扯來扯去不就是這件事嗎?禮部尚書孫如遊當即表示,如果您同意,那就辦了吧(亦無不可)。

然而就在此時,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一個人突然闖了進來,公然打斷了會議,並在皇帝、內閣、六部尚書的面前,拉走了皇長子朱由校。

這個人,就是李選侍。

所有人都懵了,沒有人去阻攔,也沒有人去制止。

原因很簡單,這位李選侍畢竟是皇帝的老婆,皇帝大人都不管,誰去管。

而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很快,他們就聽見了嚴厲的斥責聲,李選侍的斥責聲,她斥責的,是皇帝的長子。

於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場面出現了。

大明帝國未來的繼承人,被一個女人公然拉走,當眾責罵,而皇帝,首輔、各部尚書,全部毫無反應,放任這一切的發生。

[1412]所有的人靜靜站在那裡,聽著那個女人的責罵,直到罵聲結束為止。

然後,尚未成年的朱由校走了出來,他帶著極不情願的表情,走到了父親的身邊,說出了這樣一句話:"要封皇后!"謎團就此解開,莫名其妙的會議,東拉西扯的交談,終於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脅迫。

開會是被脅迫的,閒扯是被脅迫的,一個奄奄一息的丈夫,一個年紀幼小的孩子,要不脅迫一把,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李選侍很有自信,因為她很清楚,這個軟弱的丈夫不敢拒絕她的要求。

現在,她距離自己的皇后寶座,只差一步。

但是這一步,到死都沒邁過去。

因為就在皇長子剛說出那四個字的時候,另一個聲音隨即響起:"皇上要封皇貴妃,臣必定會盡快辦理!"說這句話的人,是禮部尚書孫如遊。

李選侍太過天真了,和朝廷裡這幫老油條比起來,她也就算個學齡前兒童。

孫尚書可謂聰明絕頂,一看情形不對,知道皇上頂不住了,果斷出手,只用了一句話,就把皇后變成皇貴妃。

光宗同志也很機靈,馬上連聲迴應:好,就這麼辦。

李小姐的皇后夢想就此斷送,但她是不會放棄的,因為她很清楚,在自己的手中,還有一張王牌——皇長子。

只要那個奄奄一息的人徹底死去,一切都將盡在掌握。

但她並不知道,此時,一雙眼睛已經死死盯住了她。

楊漣已經確定,眼前這個飛揚跋扈的女人,不久之後,將是一個十分可怕的敵人。

而在此之前,必須做好準備。

八月二十九日此前的三天裡,光宗的身體絲毫不見好轉,於是在這一天,他再次召見了首輔方從哲等朝廷重臣。

光宗同志這次很清醒,一上來就直奔主題:壽木如何?寢如何?壽木就是棺材,寢就是墳,這就算是交代後事了。

可是方從哲老先生不知是不是老了,有點犯糊塗,張口就是一大串,什麼你爹的墳好、棺材好請你放心之類的話。

光宗同志估計也是哭笑不得,只好拿手指著自己,說了一句:是我的(朕之壽宮)。

方首輔狼狽不堪,可還沒等他緩過勁來,就聽到了皇帝陛下的第二個問題:"聽說有個鴻臚寺的醫官進獻金丹,他在何處?"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