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九十七章 桃園三英

第九十七章 桃園三英


嫁給鳳凰男的日子 豪門婚寵:惡魔老公請住手 傻仙丹帝 魔女的法則 總裁,高攀不起 黃帝內經 天涯俠侶 五大賊 家教xanxus霸史錄 致命遊戲之天價寶寶

第九十七章 桃園三英

第九十七章 桃園三英植穩坐中軍大帳,已經呈現出花白色的頭髮令他看上老。

歲月在他臉上劃下了一道道痕跡,那個少年就學與馬嵩門下的絕世神通,如今已經垂垂老矣。

不過,那張剛正的臉上,依舊帶有強硬的姿態。

正襟危坐,腰板挺直,雖然被貶到東觀多年,可依然能看出當年的英雄氣概。

手撫桌案上的寶劍,盧植的心裡卻有一種苦澀。

畢竟不在年輕,畢竟不能再如當年那樣做強項令。

雖然不願意承認,可盧植也知道,東觀多年的磨練,讓他學會了妥協。

對於董卓,盧植的印象並不深刻。

只是聽說他和大將軍何進走的很近,而且善於鑽營。

但是在危急之時,這個六郡良家子還是表現出了一個大漢忠臣應該具有的本色。

南宮一戰之後,董卓可說是名氣大盛。

如今陽酒樓之中談論最多的,就是這個被士大夫稱之為鄙夫的傢伙。

從陽出發之前,袁隗專門找盧植談過話。

當時的景象,盧植至今歷歷在目。

那是在袁隗的書房中,陽光很明媚,可早春的寒意卻充斥與書房裡,令人感到很冷。

袁隗說:“今日請盧中郎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告知。”

見慣了人世間的人情冷暖,在東觀中消磨了四年,盧植的火性比之以前已經小了很多。

袁的話語間還是很恭敬,但也許是他四世五公的背景,神情間還是有一種不太尊敬的氣息流露。

如果在以前,同是士大夫出身的盧植絕對會拂袖而去。

可現在……盧植問道:“太傅有何指教?”袁隗敲著桌子說:“皇甫嵩在離京之前,上書皇上解開黨禁。

皇上也准許了。

盧中郎想必也清楚,如今宦閹在朝中為非作歹,我們有時候必須要做一些妥協。

能與宦閹對抗的,只有大將軍一人耳。

士人未來,大漢的未來,都在大將軍一人身上。”

盧植眼皮子一耷拉,心裡就開始煩躁。

又是黨爭!當初皇上行黨禁,不就是你們這些黨人爭的太凶?如今黨禁才開,你們就立刻上躥下跳,看起來還是沒有吃夠虧啊。

不過表面上還是很恭敬。

“植對此事,略知一二。”

袁隗點點,“大將軍是士人的希望,可大將軍總是和那些宦閹勾勾搭搭,著實令人有些心煩。

此次盧中郎督戰翼州,河東太守董卓負責協助,你可知道這個人?”“略知一二。”

“那就好……”袁隗眼皮子也耷拉著。

似乎是有氣無力,“董卓是大將軍的人,我們有必要讓大將軍知道,沒有我們的支援,單憑區區武夫,休想治理好國家。”

盧植心裡咯噔一下,“太傅的意思是……”“董卓此人素來狂妄,而且為人粗魯。

給他一些教訓,也算是給大將軍一個警告。”

心裡暗自叫苦。

怎麼才從東觀出來,就遇到這種事情?東觀編修《漢紀》的日子雖然清苦,可至少日子過的很清閒,沒太多煩惱的事情。

忍不住說:“太傅。

難道您不怕大將軍為此而生氣。”

袁隗哈哈大笑,“子幹,你在東觀時間太長了,有些事情和當年已經大不一樣。

如果在四年前,我們動董卓,遂高會很生氣,甚至會翻臉。

可是從去年開始,我加本初加入大將軍府,董卓在大將軍心目中已經不如從前。

否則大將軍怎麼可能會取了他的司隸校尉而由本初擔當?大將軍心裡清楚,一個本初。

百個薰卓也比不上。”

盧植一皺眉,陷入沉思。

袁隗眼睛一眯,“怎麼。

子幹不願幫我?”言語輕柔,卻帶著一股陰森森的味道。

盧植明白,如果不答應,只怕馬上就會倒黴。

也罷,在東觀呆了四年,好不容易有出頭之日,實不願放棄。

盧植說:“植盡力而為。”

“好……有子幹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老師,老師……”盧子幹驀警醒,“什麼事?”“董河東已經報門而入,在帳外候命。”

“讓他進來!”盧植扭頭,看了看在身後叫他老師的人。

這個人年紀大約在二十多歲,身高七尺五寸,面如冠玉,脣若塗脂。

最明顯的特徵,是他的耳垂很大,按照面相來說,這是有福氣的象徵。

手臂較之常人長,垂手站在盧植的後面,神態中極為恭敬。

此人名叫劉備,是幽州縣人。

曾在盧植門下學習,但說實話,盧植對他並不是很喜歡。

不喜讀書,讀過之後,也不求理解,囫圇吞棗似的應付過去。

家中也不是很富裕,可偏偏喜好華服。

如果不是和盧植是同鄉,而且此人對母親孝順,在鄉里中有賢明,盧植是絕不會收他做弟子。

雖然說盧植是有教無類,對門戶並不看重,但這種人總是看不順眼。

沒想到,大亂起時,此人竟能挺身而出,在幽、青二州立下功勳。

有些時候啊,對有些人,還真不好用等閒的眼光看待。

好像當年高祖皇帝,也是個遊手好閒、不學無術的無賴子,可後來偏偏成就大業。

當然,這也只是盧植心裡想想罷了,表面上卻沒什麼話語。

這時候,董卓已經走進了中軍大帳,臉色鐵青,拱手道:“河東太守薰卓,奉命來到。”

盧植仔仔細細的看了董卓兩眼,確實有些粗魯。

但狂妄……有心就此算了,可眼角餘光不自覺的掃過了帳中一人,心裡不由得一沉。

那是個中年人,姓宗名員,是北海人,也是袁隗給他配備的軍司馬。

說是副將。

可盧植心裡清楚,這就是袁的耳目。

宗員是北海宗氏後裔,祖上頗有賢明,只是到了如今已經不復當年的強盛。

可在北海,依然是當豪門世族,和袁家來往密切。

盧植道:“董卓,你可知罪!”薰卓憋了一肚子火呢,青著臉硬聲道:“卓不知。”

“好吧,那我就讓你明白。

你先是擅自改變行軍路線,置我將令而不顧。

而後又在高邑擅自出兵。

還落得一個大敗。

這也就罷了,從安平國到此,也就是一天路程。

我讓你星夜出發,為何你現在才到?違抗將令,兵敗高邑,再加上誤了時間……數罪加一起,我命你報門而入。

你可不服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薰卓終於明白了這些士人們的厲害,嘴皮子一張,不管做什麼都變成了罪過。

想要辯解,可也明白細胳膊拗不過大腿道理。

他咬著牙,憋著氣,“卓服氣!”服氣就好,如果董卓真的強辯,盧植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收場。

好了。

下馬威也給了,差不多是時候給個蜜棗了。

盧植正要開口,一旁的宗員卻說話了,“將軍。

既然董卓服罪,正應重罰才是。

如今大戰將臨,正應藉此機會整肅軍紀。

以末將看來,薰卓數罪併罰,應以極刑。”

好傢伙,這個更毒辣。

什麼叫做極刑?那就是砍了頭了事。

這傢伙顯然是想要董卓的命。

可董卓實在想不起來,什麼時候得罪了此人?之前連見都沒有見過,為何要恨之入骨?其實想想也不難明白,宗員為什麼跟過來?說白了,還不是要拿些功勞。

以光宗耀祖。

薰卓在這裡,可是他立功的一大障礙。

盧植的臉色騰的陰沉下來。

這個宗員,可是比董卓還要狂妄囂張。

仗著身後有袁隗。

就以為真可以指手畫腳?囂張狂妄?袁隗說的一點沒錯。

不過不是薰卓,而是他袁隗太囂張了!盧植強壓火氣,眯著眼睛看了宗員一眼。

那眸中冷芒,讓宗員不自覺的哆嗦了一下。

“董卓,按理說你罪不容赦,可大戰將臨,正是用人之際。

我命你戴罪立功,可願意?”薰卓躬身,“卓願意。”

“高邑為鉅鹿門戶,若能攻佔下來,則大軍**,平定反賊指日可待。

我命你在三天內攻下高邑,若成了,則既往不咎,本帥定上報朝廷,為你請功。

但若是拿不下高邑,就休怪本帥無情,數罪併罰,而何當被斬首。

如此安排,你可願意?”薰卓深吸一口氣,“卓,願意!”“既然如此,就命你為主將,宗員為副將……停留一日,將所失人馬補充完整。

明日三更出發,以你對高邑發動攻擊之時為界限,三日之後本帥要站在高邑城頭。”

“喏!”薰卓看了盧植一眼,對那宗員理都不理,轉身走出大帳。

宗員的臉色卻變了,而且是變得非常難看。

“將軍,您這是何意?”盧植一笑,“宗將軍莫緊張,命你擔任董卓副將,也是為了你考慮。

一來你在他身邊,可以監視他。

如果他有什麼抱怨,可以立刻告知我,我也好治他罪。

二來,薰卓打下高邑,是你監軍有利,首功一件。

若是打不下,他是主將,與你何干?”宗員聞聽,怦然心動。

盧植似乎說的沒錯,這裡面好處,可真的是不小。

“既然如此,員聽從將軍調遣。”

目送宗員離去,盧植臉上露出了不屑的笑意。

黨人也好,宦閹也罷。

這些年在東觀,很多事情也算是看透徹了。

我只忠於皇上,少說多做,其他糾紛一概與我無關。

至於董卓,只好委屈他了。

劉備一直在旁觀,忍不住輕聲說:“老師,這樣做會不會有點過分?”盧植的臉色一沉,“過分?非是老師過分,而是他們背後的人過分。

國家危難之際,還在你計算我,我計算你。

我奉命平定黃巾,這些爭紛與有何干系?隨他們去。”

“可是那宗員……會不會影響您的計劃?”盧植笑道:“計劃?什麼計劃?”“自然是董卓攻打高邑的計劃啊!”盧植森然一笑,“董卓攻打高邑,和我沒有干係。

他打下來。

我為他請功;打不下來,我也不會怪罪。

反正我本就沒想過要打高邑,只是要藉此機會,攻佔魏郡。”

“魏郡?”劉備眼睛一亮,“學生明白了!”盧植嘆了口氣,輕聲道:“玄德,朝廷中的事情就是這樣,你算計我,我算計你。

你想置身事外都難……也罷,他們這樣相互算計。

還算計到了我頭上。

那就休怪我算計回去。

平定反賊,則大功告成。

至於袁和宦閹,他們愛怎麼鬧怎麼鬧。”

“可是,那宗員……”“玄德,你可留意董卓的眼睛。”

“學生未曾留意。”

“董卓非是能容人之輩,此人或許不是袁隗所說那種狂妄之徒,可心計也不淺。

他無緣無故受我如此侮辱。

心裡如何能不生氣。

但從始至終,他未曾辯解一句……可這並不代表忍宗員。

若我猜的不錯,只怕宗員這一次可要有難了劉備心裡一驚,“老師,您是說董卓會殺宗員?”“我什麼都沒有說……對了,你叫上你那兩個兄弟,明日五更天,隨我兵發魏郡。”

“學生遵命。”

劉備拱手退出了中軍大帳,沒走兩步。

就聽到有人高聲叫喊道:“大哥,我們在這兒。”

抬頭看去,只見有兩個體魄雄偉的大漢走來。

一個年紀和劉備相差不多,身高九尺二寸。

頜下二尺長髯,煞是漂亮。

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生的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而另一個人看上去可就有點不一樣了。

二十上下年紀,身長八尺有餘,豹頭環眼,燕頜虎鬚。

走起路來。

端的是龍行虎步,說起話來,嗓門極大。

猶如巨雷炸響一般,震人耳膜。

劉備一看這二人,卻忍不住笑了。

這是他在縣看榜時認識的兩個好漢,紅臉的漢子叫做關羽,原字壽長,河東解良人,因殺了當的土豪,故而流落他鄉。

後改字為雲長,在黃巾之前,販棗為生。

善使一把青龍偃月刀,刀疾馬快,殺法凶猛。

那太平道的幽州首領白雀,就死在關羽手中。

黑臉漢子叫做張飛,字翼德,是縣一大戶,家有良田,頗有資產。

其人勇武,生的是格外粗豪。

可偏偏能寫的一手好字,更擅長仕女圖。

連劉備也是讚不絕口。

手中一杆丈八蛇矛,有萬夫不擋之勇。

鄧茂,正是被張飛所擒獲。

三人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

後世名揚千古的桃園結義,主角就是這三人。

不過如今,有長沙三醜結義在先,不曉得桃園三結義,是否還會一如從前名望?關羽、張飛看到劉備,非常高興。

兩人大步流星的跑過來,張飛隔著很遠就咋咋呼呼的說:“哥哥,你去哪兒了?”“哦,今日老師找我有事,剛才在中軍大帳。

雲長、翼德,你二人是第一次到軍營,還習慣嗎?”“男子漢大丈夫,就該血戰沙場,馬革裹屍!”關羽半眯縫眼睛,好像睡著了似。

聽到張飛的話,昂著頭,捻著美髯說:“三弟此話,亦是羽之想法。”

哪知張飛後面又蹦出來一句:“不過規矩太多,不能喝酒,這嘴裡都淡出個鳥了!”劉備和關羽立刻上前,一個抓住張飛的胳膊,一個捂著他的嘴巴。

“三弟,休要胡言亂語。”

“嗚嗚嗚……”張飛說不出話來,連連點頭,表示明白。

就在這時候,劉備看見了一個人。

忙放開張飛的胳膊,匆匆的趕上前去給那人行禮。

“河東大人!”那人正是董卓。

只見他鐵青著臉,在轅門口翻身上馬。

也難怪他生氣,莫名其妙的遭了一番侮辱不說,領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命令,然後去軍需官那裡報備所需,又受了一肚子的氣。

軍需官是宗員人,想那宗員連盧植都不甩,他又那看得起董卓。

劉備心知,董卓心裡對盧植定然怨恨。

可偏偏盧植是不想插手糾紛,只想早早打完了仗回去。

劉備嘴上不說,可這心裡卻很清楚:老師雖說受了幾年的苦楚,可有時候還是想的太簡單了。

既然明知薰卓是個心機深沉的人,何苦不私下裡向他說明情況,以換取董卓原諒呢?有時候,再強大的人也要有個依靠。

好似盧植這樣誰也不結交,就算是坐在家裡,也容易遭受殺身之禍。

劉備想為盧植解釋一番。

可殊不知,董卓受了一肚子的氣,正沒處發呢。

剛才在中軍大帳中也見到了劉備。

雖然不曉得這劉備是什麼人,可多少也知道,他是盧植的人。

眼睛一翻,“閣下是誰,有何事?”“在下劉備,縣人……乃盧中郎的學生,有事情要與河東大人說明。”

不提盧植還好,提起盧植,那肚子裡的火氣騰的一下直竄頭頂。

董卓哼了一聲,“你是何出身?官居何職?”這一句話,可戳到了劉備的痛處。

黃巾之亂爆發前,劉備家境貧寒,是靠著叔叔的救濟生活下去。

母親年邁之後,他不得不放棄了學業,在家裡靠編織蓆子、草鞋為生。

官職?他哪有什麼官職啊!“備,今尚是白身。”

薰卓仰天哈哈大笑兩聲,“爾一白身,有何資格與我說話?真是不自量力,閃開!”催馬離去,把劉備扔在轅門外好生的尷尬。

這件事他確做的有點不自量力。

只是董卓的話,也太直白了。

一下子惹惱了關羽和張飛,兩人跑到了劉備身邊,張飛望著董卓的背影哇呀呀的暴跳如雷。

“這胖子何人?竟敢如此辱我兄長?若不殺他,難消我心頭之恨……來人,備馬!”張飛說著,就要上馬執矛,擊殺董卓。

——關於關羽的字,有說早期字長生,後該做雲長;也有說早期字壽長。

本書以清康熙刊本江南長洲毛宗崗評《三國志演義》為主,取壽長為字,特說明之。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