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魯肅的決定!
唐僧背後的女人 我和我的鬼姐姐 清宮紅顏誤 仙塵 殺無赦 創仙路 後宮之妖嬈皇妃 炮灰王妃不安分 傾世醫後 雁回
第334章 魯肅的決定!
作為曹軍中位高權重的將軍,張遼在曹營的核心地位是一目瞭然的。或許五年前他出使孫吳的時候,孫吳勢力中還有人對他不屑一顧,以為他不過是娶了個好媳婦才得佔高位。但五年間張遼在青州的政績和在剛剛結束的戰爭中的戰績就徹底堵住了孫吳使者群中的別樣觀點。更讓孫吳眾人心驚的是如今的孫吳第一武將周泰以其武將的直覺感到張遼實力在其之上的言論,而曹營公認的三大高手中卻沒有張遼的名字,這讓失去了孫策後武將實力急劇下降的孫吳勢力從直觀上感受到了壓力。
不過若是孫權、周瑜、魯肅等人要是知道因為張遼在背後搞鬼而使得他們不但失去了江東最為富庶的吳郡和老家會稽郡後又失去了兩員悍將甘寧和太史慈,估計他們會恨不得將張遼撕成碎片,而已死的孫策也會忍不住從墳墓中出來咬張遼一口的(血族還是殭屍?)。
可惜的是他們當中沒有人擁有能夠穿越時空的目光,也只能接受如今的局面。
關於魯肅的這次出使,在出發之前周瑜就曾經和魯肅做過商議,周瑜是極力反對向曹氏求親的提議的。而然在孫權的堅持和老將們莫名其妙的轉變立場後,周瑜的意見就被忽視了。然而魯肅本人也不欣賞這樣的計策,更何況還是明知道對方會反對卻依舊要實施的計策。然而魯肅的理智卻告訴他,孫權如此做也是為了孫吳勢力內部地安定。否則一定內部動亂,再加上兩邊的強敵,孫家兩代人的努力就會被葬送乾淨。
但是自從魯肅到了東平,那時候曹操和他的部下們忙著回遷雒陽之事,天子和其他官員也因為此事而忙碌,魯肅只得等在那裡,一邊和被留於朝堂的張交流些訊息,一邊等著曹操他們何時有空。但直到天子回到雒陽之後,曹操都沒有再見魯肅。而且在天子的宴會上,自張遼明確反對孫曹聯姻後。曹系官員中的反對聲立刻佔據了上風。
雖然魯肅知道,這門親事無論成功與否,孫權都沒有意見,因為這本就是孫權要將家族中的這位雖然不顯山露水卻胸有韜略的孫匡公子徹底排除出繼承佇列。
孫家第一代孫堅生有四子。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策已死,孫權繼位,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孫翊驍悍果烈,有其兄孫策之風,但生性莽撞,只要稍加算計,就能將其控制住,根本不為孫權所忌。倒是孫匡,生性穩重。且聰穎好學,若非年紀尚幼,也未必就是孫權繼位,這才是孫權最關心的問題。而讓孫匡於曹氏聯姻,表面看不但是為孫家找了個後臺,也為孫匡找了個後盾。但是婚姻若成。孫匡自然失去孫家繼承權。婚姻不成,孫曹兩家結了怨恨,雖和孫匡關係不大,他也無顏再享有繼承權。孫權此計雖然損了點,可就對付兄弟而言,確實是不折不扣地陽謀。
所以雖然張遼的出現讓聯姻之說基本已無希望,可魯肅卻不會為此事著急。他現在擔心的是若此計被人看穿。曹氏會否因此遷怒而放棄支援孫吳。雖然魯肅知道憑曹操的英明睿智。此事應當可能性不大。然而聯姻地另一方卻正好是駐守宛城的曹仁,若是曹仁放點水。讓劉表能將文聘麾下的荊州精銳調個一兩萬到江夏,那孫吳西邊的壓力就會大增。若是曹仁再聯絡徐州的將領對劉備放點水。那熱鬧可就大了。這種事情未必沒有可能,只要能保證孫吳勢力的存在,即使底下的將領稍有偏差曹操也不會過問的。
在見到張遼之後,魯肅也對聯姻這個計策徹底死了心,他可以看出來,拋開曹操的態度,有張遼存在地軍方是屬於那種強硬派。或許他們也會妥協,但絕對不是向孫吳這樣的弱小勢力妥協。在魯肅看來,孫權此舉或許一舉數得,可是也徹底得罪了原本可以交好的曹軍軍方重臣張遼,讓五年前孫策、周瑜打下的基礎盡毀。
看著魯肅憂慮的表情,一旁的張也暗自感嘆。作為孫策起家前地重臣,張對剛剛繼位的孫權如此針對自己的兄弟也是心中不悅,可他也沒有辦法,這畢竟是孫家的家事,他這個已經遠離了孫吳核心的老臣也不能多嘴。可要讓他眼看著孫匡這個少年背上挑起戰爭的罪名,張也是心有不忍。可是他又無能為力,只能眼看著事態的發展。
“幼平,你地人還探聽到些什麼?”魯肅向端坐在他們下首地周泰問道。
“回魯贊軍。那條大街雖然沒有戒備森嚴。但也不容人隨便窺視。我地人只能在遠處監視。只能看到曹操自散朝後進了張家。知道剛才方和一群人從張家出來。他們皆是曹操地重臣。出門時喜笑顏開。還有人面紅耳赤。身帶酒氣。應該是酒宴剛剛結束。”周泰答道。
“唉!子敬啊。雒陽不比東平。此地剛剛修繕完畢。城中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不要說我等暗中沒有佈下探子。就連基本地百姓都不多。幼平他們就是再厲害。也無法打聽出什麼有用地訊息。何況張遼更是軍法治家。家中侍女不是張家地幷州老人就是曹清婚後帶來地曹家之人。家丁則全部都是軍中老兵。這純屬最難滲透地一種。”張向魯肅講述著他知道地一些事情。“子綱先生。肅也沒想過能派人滲透到曹系重臣家中。這些人均是謹慎小心之人。信任之人絕對都是長久跟隨他們地心腹。那裡是我們輕易就能滲透地。肅只是擔心。這位張將軍會因為主公提出地聯姻一事而給我們找麻煩。肅曾聽說就因為一個鮮卑部落地人殺了馬邑城地一個農夫。這位張將軍竟然用零敲碎打地方式。帶了一百名士兵耗費了一年多地時間。追蹤數千裡。硬是滅了這個部落。睚眥必報啊!”魯肅苦笑著說。
這種流傳在曹營地訊息張又怎會不知。他還知道這張遼最崇拜地就是班超和陳湯。就連書房中掛著地條幅都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可卻又不能說張遼小心眼。畢竟人家從不對自己地同胞如此。就連曾經得罪過張遼地陳宮在被曹軍擒獲之後。張遼也沒有事後算賬。可張和張遼地接觸並不多。也不敢給魯肅打包票說張遼不會計較。只能沉默不語。
“子敬。你既然已經決定明日去拜訪張遼。那就乾脆趁機提出此事。看看張遼地想法。張遼此人為人倒是光明磊落。不是那種兩面三刀之人。只要當面講事情說開。即使不成。有當面討逆將軍和公瑾接下地交情。他必不會為難與你。且張遼不但和曹仁關係甚好。就是徐州陳元龍也是他地好友。曹侯紙就是張、曹、陳、糜四家合股地生意。只要張遼開口。陳登必定會在自己地許可權之內相助吳侯地。明日我也去拜訪一下孔文舉等人。想必這張老臉還能多少值點錢!”張苦笑道。
“多謝子綱先生指點。若能保住吳侯基業。皆賴子綱先生之功!”魯肅起身向張躬身行禮。以示尊敬。
“子敬。多餘地話老夫也不多說了。明日去時且記謹慎小心。凡事萬勿動氣。當以情動人。唉!老夫先回去了。”張搖搖頭。說完就起身離開。
魯肅趕緊起身相送,直到將張送出大門方才回到屋子裡。
“魯贊軍,子綱先生似乎……”周泰有些欲言又止。
魯肅微微一笑,道:“幼平是否覺得子綱先生顧忌多了些?”
“那裡是多了些?根本就是到處都顧忌!”魯肅既然把話說開,周泰也就沒了顧忌。雖然他也很尊敬張這位學識淵博,為孫吳到處奔波的老人,但他卻不喜歡這種處處壓抑自我的環境。
“幼平啊!此地是曹氏腹心,雖然明為京師,可從皇宮護衛到城中守軍,無一不是曹氏將領的部下,天子根本就已經變成了傀儡。曹操如今位高權重,麾下謀士如雲,戰將如雨,又剛剛擊敗北方霸主袁紹,正是意氣風發之時。雖說他不太可能在解決袁紹和北方胡人的威脅之前掉頭南顧,可南方的諸侯誰也不願在此時惹惱曹操,但同時也都希望自己的對手惹惱曹操。要知道,曹軍精銳天下聞名,張遼兩萬餘士卒就全殲了袁紹二十萬大軍,曹操以十二萬人硬抗袁紹五十萬大軍,這也是為何曹仁再宛城不過一兩萬人,而劉表卻在新野一帶足足安排了近十萬大軍的緣故。所以子綱先生的謹慎才是正道啊!我等晚輩在經驗上是在是不及這些前輩多矣!”魯肅自嘲的說道。
“周泰明白了!周泰知錯了!”周泰躬身說道。
“幼平,如今我等雖無危險,但卻實實在在是居於虎穴之中。劉表派出綦毋不過是個純粹的文人,劉備的使者張昭也是劉備麾下北進意見的反對者,此二人出使曹操,就是要向曹操表明,二人皆無北上之心。他們不願北上,那勢必會將矛頭對向我們。若我們不能取得曹操的支援,吳侯的大業就危險了!”
“周泰一切都聽從贊軍的安排!”周泰說道。
“好!幼平你隨我去挑些禮物,明日我們去拜訪那位張遼將軍!”魯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