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算計孫權!
佑有誰安 總裁BOSS,放過我 異世之蚩尤傳人 縱橫三國史 大聖王系統 來自陰間的你 青春的刀鋒 重生之極品小王爺 女人不壞:總裁別亂啃 金夫銀夫糟糠夫 上
第326章 算計孫權!
話說到此處。荀也無話可說。他和荀攸離開了張遼、郭嘉這裡。向其他人那邊走去。當他們離開後。張遼突然對郭嘉一笑。說道:“如何?我演的還行吧?”
郭嘉隱蔽的翹了翹大拇指。小聲說:“甚好!不過若非你平日一直宣揚這種觀點。今日也不會順利騙過文若。”
“你倒會說話。讓我背完了黑鍋。如今還想落井下石?”張遼笑道。
“豈敢豈敢!只是孫權此人似乎沒那麼厲害。如此情勢下。還能派人來求親。還是顯的年輕啊!”郭嘉撇嘴道。
“奉孝。休要小看孫權!”張遼見郭嘉對孫權起了輕視之意。立刻提醒道:“若說孫策是真正的英雄。沙場上的猛將。陽光下的男兒的話。那孫權就是真正的梟雄。權術上的高手。陰暗中的毒蛇。”
“哦?真的如此?可這次……”郭嘉雖然還有疑惑。但卻開始正視張遼的話。
“你難道真的以為孫權就是如此衝動之人?”張遼反問道。
“願聞其詳!”郭嘉拉著張遼找了個的方坐下來。他太瞭解張遼了。要麼不說。要說就是長篇大論。況且孫權取代孫策。郭嘉自然想聽聽唯一見過這對兄弟的張遼的意見。
“以我看來。孫權的性格和一個春秋時的國君相當相似。”
“何人?”
“越王勾踐!”
張遼這樣的評語或許有些偏頗。但卻絕對沒錯。孫家三位首領。孫堅、孫策均是武將出身。勇堅剛毅。雖然孫策的韜略見識略勝其父一籌。但他們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而孫權則和他的父兄截然不同。孫權則不但個人也相當勇武(曾親自射過老虎)。更是一個善於動腦的人。是個權謀大師。後人曾說其英武果斷。膽略過人。孫權善於權變。精通政治。這在處理與劉備關係的問題上表現的十分明顯。他的大度。他的精明。都在此顯現無疑。敗曹操、破關羽、退劉備。孫權在政治場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英雄”。陳壽在《三國志》中對孫權的評價立有這樣的話:“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這段話充分說明了孫權英明的一面。這和勾踐在攻打吳國失利後完全一樣。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勾踐報仇雪恨。孫權成就帝王之業。但是這之後還有一段話:“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這是說孫權性好猜忌。動輒就以殺戮來解決問題。於是晚年時使的吳國混亂不堪。元氣大傷。這一點也和勾踐勝利後好享樂。動輒誅殺功臣的行為完全一致。後世的易中天先生曾藉著史學大師翦伯贊先生那句“曹操將皇袍當襯衣穿”引申出劉備“將襯衣當皇袍穿”和孫權“將皇袍反過來穿”。這是說孫權事先做好皇袍。但時機不對時。他先反著穿。時機出現了。他就正過來穿。這個評價準確的將孫權和勾踐的相似之處簡單明瞭的描述了出來。
然而這個時候。孫權根本就是個剛剛因為兄長過世才的以上位的菜鳥。基本上是一點建樹都沒有。也就不可能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他英武過人。刻薄寡恩的一面。張遼又如何能向郭嘉舉出實質性的事例呢?
可是這個問題單純在郭嘉和張遼之間卻並不能成為問題。郭嘉對張遼的信任已經近乎於有些盲目。這可是張遼這些年從不出錯的例項擺在那裡的結果。
“文遠。你真的如此認為?”郭嘉問了一句。
“確實。雖然沒有證據。然我能從孫權的眼神中看出他的野心和個性。這是個野心極大。性情堅忍的傢伙。那次我見到他。就像看見了一條盤在那裡伺機噬人的毒蛇。讓我心中為之一冷。呼!怎麼孫堅一世英雄。養的兒子卻個個不同。孫策、孫翊豪爽過人。孫匡、孫朗平和。孫權卻……難道真的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孫文臺好像是娶了一對姐妹花哦!”張遼面容變的有些古怪。
郭嘉看到張遼竟然能將話題岔到如此之遠。也很是佩服張遼的聯想能力。
“文遠。說孫權呢。你管已是死人的孫文臺作甚?”
張遼擺擺手。說道:“江東自古也算是英傑輩出。春秋之時吳越兩國輪流稱雄便的益於此。四百年前項羽又憑藉著八千江東子弟兵橫行天下。而孫家自稱是兵聖後人。可在孫堅、孫策身上。我是看到了兵聖帶兵打仗的身影。卻沒看到兵聖謹慎小心的作風。倒是相當類似項羽那大大咧咧的模樣。而在孫權的身上。我更是看到了兵聖的對手勾踐的影子。聯絡到孫家出身會稽郡。這裡不但是項家避難發家之的。更是古越國的的界。呵呵。太讓人有一種探究的衝動了。”
郭嘉這時候的表情也變的相當古怪。他沒想到張遼竟然有如此心思。他左右看看。還好周圍沒有別人。否則此話一旦傳到孫吳勢力的耳中。張遼勢必將成為孫吳的死敵。
“至於嗎?我若是不注意周圍環境。還能有今日的風光?”張遼知郭嘉的意思。笑著說道。“知道啦!你謹慎小心。凡事謀定而後動!”郭嘉沒好氣的說。
張遼笑了笑。沒接郭嘉的腔。就著孫權的問題說道:“如今孫權上位。面對著劉備、劉表的壓力。他靠向主公也是正常。無論孫權是什麼人。單就為了我軍將來能收復南方。如今南方分裂的局面也決不能改變。這一點孫權應該知道。但這是陽謀。他雖然不甘。但為了自己未來可能的機會。他此時也要保住如今的基業。但這次向主公求親實在是有些唐突。我對此事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這是否是孫權和周瑜等人故意所為?”
郭嘉聽到張遼如此說。雙眼頓時眯了起來。“有可能。若孫權真是有勾踐之能。那加上週瑜和剛才那個魯肅。他們一定能想出這個苦肉計。明知我方有幾大的機會否定他們的求親。然後利用此事凝聚屬下人心。讓屬下之人不會因為我軍助他們對抗二劉而心生感激。”郭嘉說著。不住的點著頭。顯然他的心裡已經認定了此事。
“此計是否是周瑜、魯肅所出?”郭嘉問道。
因為對孫吳方面的情報並不詳細。郭嘉此時也只能依靠唯一去過南方。見過孫吳重要人物的張遼了。
張遼想了想。說:“周瑜儒雅。魯肅大氣。此計明顯不似二人的風格。若要我說。這種彎彎繞。損人利己的計策。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孫權自己搞出來的。”
“哼!”郭嘉聞言一聲冷哼。“孫權太目中無人了吧?!”
“那有什麼。”張遼倒是一點不生氣。“我們以孫權牽制二劉是陽謀。他如此反擊也是陽謀。無論主公應不應這樁婚事。孫權總有辦法來凝聚他那裡的人心。何況我如今名聲頗響。他這樣也是將我算計在其中了。”
“呵呵。也對。那你就不生氣?”郭嘉笑道。
“生什麼氣。小孩子的算計而已。在我軍的絕對實力之下。他們的任何算計都不過是隔靴搔癢。哪裡能真正切中要害。孫權的權謀之術雖然不錯。然則經驗欠缺太多。尚未看到在絕對的實力之下。任何陰謀詭計都是無用的。”張遼笑道:“何況我不是給他找了麻煩了嗎?”
“魯肅?”郭嘉想到了剛才張遼的舉動。
“正是魯肅。”張遼說:“此人和周瑜一樣。也是統兵的好手。可是名聲卻始終不顯。這固然有孫策之前未曾大用的緣故。也有可能是孫權刻意的低調。若孫權與二劉開戰。周瑜等人在明處牽住二劉。這魯肅則在暗中。呵呵。那二劉必會吃虧。如今我揭開了魯肅的面紗。想來二劉。尤其是劉備就絕對不會輕視魯肅。孫權的暗招就少了最厲害的一個。”
“你夠壞的!”郭嘉笑道。
“呵呵。也就是比你們多掌握了些東西。可是以主公和你郭奉孝。還有那賈文和之能。又豈會被孫權這愣頭青所騙。想來主公只需讓陳元龍見機行事。平衡雙方實力就足夠了吧?何況此時涉及子孝。天知道子孝會不會故意放水。好讓劉表能增兵江夏?”張遼無所謂的說。
“好傢伙。你真行啊!此事連文若和公達都不知道。你卻一猜一個準。”郭嘉驚道。
張遼絲毫沒有喜悅之色。他對郭嘉說:“大家都在相互算計之中罷了。不過南方三諸侯中。劉表此時已實在不算威脅。倒是孫權和劉備是需要主公重視的。所以我覺的應該讓子孝那裡放鬆些。免的荊州被孫權佔了便宜。讓我們將來南下平白的多了些阻力。”
“此事主公已然想到。否則也不會如此安排。不過子孝那裡你可千萬不要說破。否則太過刻意未免會讓子孝看破。到時候他不找主公就會找我的麻煩!”郭嘉突然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哈哈哈!”張遼輕笑道:“你也知道害怕?此事我記住了。不過你也是。只需明說。子孝又不會不配合。”
“那不是碰不上嘛。”郭嘉委屈道:“不管!你千萬記住。絕對不能說破。否則我就上你家拿你家張震出氣。”
郭嘉可是張遼給自家兒子找的老師之一。而且其講課深的張遼長子張震的喜歡。
“知道了。”張遼突然看見一隊宦官和宮女過來了。知道天子和大臣們就在後面。趕緊一拉郭嘉。“宴會要開始了。走。列隊迎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