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四十七章 爭論(下)

第四十七章 爭論(下)


億萬千金的極品保鏢 帝影學院 總裁他是偏執 花都小神醫 戰意凌霄 魔仙傳 年妃進化錄 炮灰的奮鬥史 枕邊有誰 藍殤

第四十七章 爭論(下)

第四十七章 爭論(下) 華南方面軍總司令孫明元帥想了想,也開口說道:“我也認為應該先列印度。

不過,在列印度之前,是不是可以先在非洲動一下手,擺一擺樣子。

照總參的說法,英國人有意放棄印度,如果我們單單隻列印度的話,引不起太大的轟動,減輕不了德國人的負擔。

非洲是協約國列強的大後方,非洲的豐富的資源,是他們得以支撐住這場戰爭的最大的保證。

非洲有失,協約國肯定大驚失色,他們很有可能會派大批部隊前來,我們就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也起到了引虎出山的作用,對德國人也有一個好交待。

等協約國出兵非洲的時候,我們立刻撤退回馬達加斯加。

在那裡,我們準備修建大量機場,只要再派幾萬部隊把守著,協約國想拿下馬達加斯加也沒那麼容易。

中東麼,雖然總統說那地方很重要,可是從戰略上看,那地方現在只是一個小角落,對戰局的影響並不大,而且,那裡的穆斯林勢力根深蒂固,得費不少時間去處理。

我們可以先拿下印度,然後經由印度和伊朗慢慢地東進,慢慢地把協約國勢趕出中東,並最終佔領蘇伊士運河,為印度洋艦隊進攻地中海開闢一條便道。

至於北美洲和南美洲麼,我也同意陳劍元帥的看法,那地方是重要,可是,現在不是時候。

我剛才稍微估算了一下,要想進攻美洲,單單一個太平洋艦隊,根本就無法完全保證後勤航道的安全,最起碼得把印度洋艦隊也派出大半才行。

可是,如果不拿下印度,印度洋艦隊根本就沒辦法放心大膽地東調,一旦許輝大將率艦隊離開了印度洋,協約國的聯合海軍會立刻再度南下,那個時候,我們想要再回到印度洋。

可就麻煩了。”

大夥兒你一句我一句的,越說越熱鬧。

這些人可都是軍人,爽直得很,說得上癮了,拍桌子瞪眼睛的大有人在,根本就沒有想到,他們可是在總統的辦公室裡面。

這些個傢伙,在共和軍裡可都是老朋友了,以前就常為了一些事情吵過架,可是。

每吵完後,大夥兒又哥倆好地喝開了。

根本就沒有往心裡去,現在年紀雖然大了一些,可是那脾氣,也一點兒也沒有改變。

林龍等幾個共和軍的真正大佬們,嘴裡叼著香菸,饒有興趣地看著,也不阻攔,把這些天各一方的傢伙找來,就是要讓他們討論一下。

現在他們討論得正歡的,幾個大佬們還巴不得呢。

林傑冷眼看著,並且默默地記下了各個大將、元帥地觀點。

他注意到,只有兩個人主張先打歐洲,一個是西北方面軍的司令員王保生元帥,一個是裝甲集團軍群的司令員王猛元帥。

王保生支援先打歐洲,自然有他的理由。

他的西北方面軍。

憑著七個軍共三十五萬的中國部隊,再加上幾十萬戰鬥力方面差了很多的日本僱傭軍,一直在跟俄羅斯的兩百多萬精銳部隊對抗著。

打得很是艱苦,他當然希望先幹掉俄羅斯,出一口惡氣得了。

這一年多來,各條戰線捷報頻傳的,就他西北方面軍。

卻不得不一步步後退。

讓出了裡海低地,讓出了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一部分控制權。

甚至於還讓出了哈薩克丘陵南部地一些地方,他心裡憋得很啊。

王猛元帥支援先打歐洲的原因也挺簡單,他是林傑手中地一張王牌。

這一年多來,在戰場上使用坦克是正常的事情,不過,一次性頂多只出動一兩個裝甲師,規模極少上到一個軍的。

可是,王猛的手下,可是中國最具實力的裝甲部隊啊,訓練了這麼久時間,卻愣是找不到上場表演的機會,難怪他急得直罵人呢。

他支援先打歐洲,當然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好好地打個痛快。

林傑組建裝甲集團軍群,把如此之多的坦克全放他一個人那裡,就是為了能夠在歐洲戰場上逞一逞威風,把協約國的那些王八蛋們打得落花流水的。

也只有歐洲地地形,才適合象裝甲集團軍這樣超大規模的重機械化部隊縱橫馳騁,你想把王猛派到南部和森林和水鄉作戰,他的重機械化部隊,根本就連路也走不了。

除了這兩個人之外,包括華北方面軍總司令錢春洪元帥、中原方面軍總司令吳天樂元帥、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薩冰元帥都支援先列印度,畢竟,從各個方面考慮,先列印度,可能是最符合中國利益的一件事情了。

看樣子,還是得先列印度了。

只是,怎麼解決德國人的問題,還真是一件難事,即不要讓威廉二世失望,也不會太傷了咱中國軍隊的筋骨,這還得再仔細掂量掂量。

揮了揮手,叫來了自己的幾個哥哥堂哥,幾個人在角落裡面嘀咕了半天之後,終於做出了決定。

林傑回到座位上,拍了拍桌子,止住了仍然在熱烈討論地大將、元帥們:“各位,我剛才仔細地聽了你們的意見,我發現,除了王保生元帥和王猛元帥外,幾乎所有的人都贊成先列印度。

我看啊,今天請大家來地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們就按照大夥兒的意思,先列印度得了。

至於列印度之前,要不要先拿南非開一下刀,我得再跟幾個元帥商量一下,還得跟德國的那個威廉二世商量一下,至少咱們得讓德國人知道,我們中國是很關心盟友的處境地。

這樣好了,大夥兒先回去準備一下,兩個月後進攻印度,爭取在兩三個月之內結束戰鬥。

此戰就由華南方面軍地孫明元帥指揮,由印度洋艦隊的許輝大將提供掩護,同時,中原方面軍地吳天樂元帥得保證在一個月之內,抽調四個軍的新軍加入到華南方面軍,還得督促日本僱傭軍加快訓練速度,要他們在兩個月之內,準備好起碼十個軍的兵力,以後維持印度的安全,就靠這些炮灰了。”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