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9卷 樂毅伐齊_第371章 連下七十城

第9卷 樂毅伐齊_第371章 連下七十城


龍嘯九天 歷少的高冷妻 原來你還在這裡 婚戰:只結婚不說愛(全文) 庶女慧娘 丹武聖尊 大唐亂世 網遊之蠻力法師 如果沒有如果的話 解詭

第9卷 樂毅伐齊_第371章 連下七十城

書房中,劉宣和荀子聊天。

兩師徒多年未年,如今再見面,有很多的話要說。不過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劉宣在說,而荀子在認真的傾聽。

荀子知道劉宣的成就,更引以為榮。

但涉及到劉宣的諸多具體細節,他卻不瞭解。聽著劉宣娓娓道來,荀子才對劉宣這幾年的遭遇,有了詳細的瞭解。

聽完後,荀子喟然嘆息一聲。

劉宣能有今日,不容易!

荀子緩緩道:“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此言誠不虛也。你能有今日的成就,有你自身的發奮圖強和天資聰慧,但沒有這樣的絕境,也早就不了你。齊王害了你,卻也造就了你。”

劉宣神色有些低沉,搖頭道:“老師,弟子寧願不要這樣的造就。父母在,比什麼都重要。可他們再也回不來了。”

荀子點頭。

父母故去,的確是人生慘事。

話鋒一轉,荀子道:“齊王離開了臨淄,齊國被破了。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

劉宣道:“殺齊王。”

荀子捋著頜下的鬍鬚,鄭重道:“齊國的都城被攻破,齊王出逃,破滅至此。你真的打算覆滅齊國嗎?這畢竟是你的母國啊。”

劉宣聞言,卻是沉默。

荀子繼續道:“為師主持稷下學宮,並未出仕,也不參與政事。但為師知道,你是齊國人,你的根還在齊國。不論你怎麼做,都抹殺不了這一點。你如此做法,對你不利啊。”

劉宣明白荀子的關心,一旦齊國真的覆滅,齊國的百姓會責怪燕國,但也會將怒氣傾瀉在他的身上,因為他也參與了攻打齊國。

劉宣微笑道:“老師放心,齊國不會滅的。”

“此言何意?”

荀子眸子眯了起來,他審視著劉宣,腦中掠過諸多的想法。

劉宣笑著解釋道:“我和趙奢出兵時,我王下了命令,齊王可以死,但齊國不能滅。這一決定,誰都不知道。老師詢問,弟子便說了。”

“好!好!好!”

荀子一連說了三個‘好’字,他臉上的神情也變得柔和了起來,更有了一抹笑容。

劉宣繼續道:“老師,弟子再回來,稷下學宮清冷了許多,門可羅雀,再不復曾經的繁榮昌盛了。”

荀子聞言,嘆息一聲。

曾經的稷下學宮,人來人往,車流不息,是最鼎盛的文風

聖地。稷下學宮以道家學說為首,匯聚諸子百家的人,流派無數,文風鼎盛,可謂是天下聞名。

如今,卻凋零了。

而恰好是他擔任祭酒時凋零的。

荀子嘆息道:“說起來,稷下學宮的凋零,是從你被迫害開始的。你勸諫齊王放棄稱帝,最終被齊王處置。”

“你被逐出臨淄後,曾有諸多稷下學宮的賢士上書諫言,希望為你平凡。”

“然而,卻被齊王鎮壓了。”

“各家學派的人,因此而對齊王不滿,都心生離去之意。當時情況不妙,為師出面勸說,把事情壓了下來。”

“可是燕王在北方求賢,鄒衍直接去了燕國。”

“鄒衍的離去,徹底引發了稷下學宮的危機,各家學派的人紛紛離開,往各自心儀的各國去了。”

“時至今日,稷下學宮人很少了。”

“尤其是燕國的大軍包圍了臨淄城,齊國危在旦夕,稷下學宮計程車子更是紛紛作鳥獸散,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以端木禎為首的少數幾個人。”

荀子神情無奈,說道:“為師作為稷下學宮的祭酒,主持稷下學宮的事宜,卻不能離開。在這亂世之中,能有一棲身之地足矣。”

劉宣說道:“老師,隨弟子去趙國吧。”

對於荀子,劉宣極為尊敬。

如今齊國成了是非之地,荀子留在臨淄城,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荀子跟著劉宣去了趙國的都城邯鄲,那就不一樣了,必然安全無虞。

而且趙王求賢若渴,荀子去了,必然能得到重用。

荀子聽了後,卻是輕笑著搖頭道:“為師不去趙國了,為師要留在稷下學宮。這裡的一草一木,有了感情,不想離開了。”

劉宣又勸道:“老師……”

話剛一開口,荀子就打斷道:“在短時間內,為師是不會離開的。至少,不是在稷下學宮凋零的時候離開。”

劉宣一聽,頓時明白了。

老師之所以不願意離開,是不願意稷下學宮就此凋零。在所有人都離開稷下學宮時,唯獨荀子不能離開。

劉宣明白後,便不再勸說。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劉宣都留在稷下學宮中陪荀子。偶爾,劉宣也離開稷下學宮,去田單的府邸看望田單夫婦。

時間飛轉,進入九月底。

天氣開始轉涼。

這一日,劉宣在稷下學宮中,正陪著荀子整理藏書樓中的竹簡。

“踏!踏!!”

一陣腳步聲,從房間外傳來。

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走了進來,來到劉宣的面前,躬身揖了一禮,壓低聲音說道:“先生,將軍請您去一趟,又要事商量。”

“知道了,我隨後就來。”

劉宣回答一聲,士兵便轉身退下。

距離劉宣不遠的地方,荀子正整理著散亂的竹簡。劉宣走到荀子的面前,躬身道:“老師,樂毅有情,弟子要離開了。”

荀子擱下手中的竹簡,沉聲說道:“你本就是有事情在身的人,能在書院呆上一月有餘,已經不錯了。你忙你的,不必掛念書院的事情。”

“是!”

劉宣躬身揖禮,告辭離開。

出了稷下學宮,劉宣徑直往樂毅駐紮的地方行去。雖說樂毅佔據了臨淄城,但樂毅並未入駐齊王宮,而是在城內紮營,處理各項事情。

劉宣乘坐馬車來到軍營外,下了馬車,徑直就往中軍大帳行去。進入營帳中,劉宣微笑著拱手道:“將軍!”

樂毅道:“先生這一個多月在稷下學宮,清閒無比啊。”

劉宣道:“難得清閒。”

樂毅臉上神色凝重,說道:“先生,燕國的軍隊遇到了難事,需要先生出謀劃策。”

劉宣道:“什麼事?”

樂毅解釋道:“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本將依照先生的計策,頒佈了諸多的法令,在齊國施行仁政,安撫民心,同時拉攏齊國勳貴,穩定了動盪的局面。”

“除此外,本將兵分五路,攻略齊國各地。”

“一個多月的時間,連下七十餘城。”

“原本,本將的軍隊已經把齊王逼到了即墨縣和莒縣,只要奪下這兩地,就能徹底剿滅齊王,覆滅齊國。”

“可是在我們攻打莒縣時,楚國突然出兵了。楚王派遣大將淖齒進入莒縣,和齊王聯手。淖齒的存在,令我們難以剿滅齊王。”

樂毅盯著劉宣,道:“先生,你有什麼辦法?”

楚國是南方的強國,原本楚國是燕國的盟友,約定一起攻打齊國。可是現在,楚國忽然變了方針,令樂毅也感到難辦。

如果不妥善處理,事情將會非常的棘手。

劉宣聽了後,微微一笑,說道:“可有淖齒的資料?”

“有!”

樂毅點頭,吩咐人把關於淖齒的訊息遞上來。一卷卷竹簡擱在劉宣的面前,任由劉宣查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