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5卷 有鳳東來_第168章 蘇代的身份

第5卷 有鳳東來_第168章 蘇代的身份


總裁霸愛:獨寵傲嬌萌妻 浪漫流星雨 甜蜜加碼 金屍法則 鳳凰吟,傾城啞後 傲嬌少爺養成記 變形計:成長之痛 陣地繁星 龍之心(下) 風流刑警到清朝

第5卷 有鳳東來_第168章 蘇代的身份

不對!

不對勁!

劉宣死死攥著竹簡,眼中流露出詫異神色。

根據查閱到的資料,似乎齊國的這位蘇相,還有另一層身份。

“如果是真的,事情就有趣了。”

劉宣靜下來,重新翻閱資料。

這一次,劉宣看得很仔細,一點一點扣資料,把關於蘇代的所有事情細讀了一遍。

一切,明朗了起來。

“呼……”

劉宣鬆了口氣,心中已經能肯定了。

看完後,劉宣請來繆賢,微笑道:“我已經查證清楚了,多謝宦者令。”

繆賢道:“份內之事,劉子不必言謝。”

繆賢讓人收起所有的竹簡,詢問道:“劉子是出宮,還是去見大王呢?”

劉宣道:“事關重大,我要親自向大王說明。”

繆賢擺手道:“劉子請!”

劉宣跟著繆賢離開,又到了趙何的大殿中。

趙何正在處理政務。

他放下筆,讓劉宣落座,笑吟吟道:“先生查閱蘇代的資料,可有收穫。”

劉宣鄭重道:“臣有大發現。”

趙何道:“什麼發現?”

劉宣道:“蘇代還有一層身份,他效力的人不是齊王,而是燕王。”

趙何臉色微變。

眼中有著不可思議的神色。

這訊息,太驚悚了。

蘇代是燕王的人,這怎麼可能?

齊王任命蘇代為相,在齊國,蘇代權威赫赫,這份待遇和殊榮,放下天下列國,蘇代都是排得上號的。

這樣優渥的條件下,蘇代效力於燕王,有些說不過去。

趙何問道:“先生,你確定?”

劉宣回答道:“臣確定!”

趙何問道:“理由呢?”

如果劉宣的判斷是真,對趙國來說,掌握了這一訊息,便掌握了主導權。

劉宣道:“臣翻閱蘇代的資料,發現有三個佐證。”

趙何眼中,露出期待神色。

三個理由,他要好好的聽一聽,看看是什麼理由。

劉宣不急不緩的道:“第一,燕國對蘇代有知遇之恩。”

“上一代的燕王噲,在蘇代離開周王室後,奉蘇代為客卿,對蘇代無比的器重,事事都詢問蘇代,更聽從蘇代的勸諫。”

“因為蘇代進言,燕王噲更器重丞相子之。”

“可以說,燕王噲禪位於子之,蘇代起了間接的作用。”

“若非是蘇代勸說,燕王噲不至於如此的器重子之,甚至學了堯舜的禪讓。”

劉宣丟擲了第一個理由。

這個理由一說出來,趙何接連搖頭。

不等劉宣繼續往下說,趙何打斷道:“先生的這個理由說不通,按照這個說法,當今燕王和蘇代之間,該有深仇大恨才是。”

“當今的燕王姬平,是燕王噲的兒子。”

“燕王噲因為蘇代的勸說,對子之無比的信任,甚至是最後禪位給子之,導致燕國大亂。”

“最終,齊國揮軍殺入燕國,燕王噲被殺, 子之被齊人剁成肉醬。”

“換言之,姬平應該恨蘇代才是。”

“這一切,都是蘇代造成的。”

“偏偏先生卻說,燕國對蘇代有知遇之恩,才有蘇代忠於燕國。”

“這個理由實在說不通。”

趙何眼中閃爍著精光。

對於蘇代的事情,他同樣知悉的。

劉宣不急不躁,微笑道:“大王言之有理,請大王聽臣說完。”

趙何道:“本王不打斷你了,

你繼續。”

劉宣繼續道:“令人驚訝的,是事情後續的發展。姬平繼承燕國王位後,蘇代擔心自身遭到威脅,就逃出了燕國避難。”

“蘇代出逃後,去了齊國,雖然得到禮遇,但沒有得到齊王的器重。”

“無奈之下,蘇代去了魏國。”

“這一去,蘇代竟被魏王抓住。魏國要結交燕國,就把蘇代交給了燕國的人。如果姬平真的要為父報仇,為什麼不殺蘇代。”

“破國之恨,亡父之恨,姬平能原諒嗎?”

劉宣眼中,掠過一道精光。

按照常理來推斷,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偏偏姬平沒殺蘇代。

趙何思考了一番,解釋道:“燕王身為燕國之主,他考慮的,不僅是國仇家恨,更有燕國的未來。”

“或許是姬平愛才,才原諒了蘇代。”

“再者,姬平繼位後高築黃金臺,以招賢納士。為了招募人才,彰顯他對人才的器重,他不殺蘇代,也說得過去。”

“試想一下,姬平為了人才,連這樣的仇恨都能原諒?還有什麼不能包容的。”

“天下人才,必然敬重姬平。”

趙何據理力爭,不斷的反駁。

涉及到蘇代的事情,事關重大,趙何必須慎重。

劉宣點了點頭,繼續道:“大王言之有理,正因為如此,臣才有第二個理由。”

趙何道:“說!”

劉宣繼續道:“第二,蘇代助燕休養生息。”

“蘇代被魏國交給燕國後,他從燕國離開,再一次到了齊國。”

“蘇代上一次在齊國得到禮遇,但沒有得到齊王的器重。而這一次,蘇代竟然說服了齊王,讓齊王歸還了從燕國手中奪取的五國城池。”

“當然,齊王的這一舉動,換來了燕國尊奉齊國為主。”

“表面上看,齊王得了好處,連燕國都尊奉他為主。”

“仔細一分析,其實燕國好處更多。”

“第一,燕國丟失的一部分城池,又回到了燕王的手中,實力增強;第二,齊國不再攻打燕國,燕國有了休養生息的時間。”

“最重要的時,蘇代藉助這一功勞,徹底得了齊王的器重。”

“在齊王面前,蘇代有了相當大的話語權。

劉宣侃侃而談,仔細分析。

趙何聽後,面色頗為沉重。

因為劉宣這一分析,有一定的道理。

齊王得了面子,而燕王卻得了裡子,雙方各取所需了。

不過,趙何還是沒有認同。

趙何又道:“先生的分析,的確是另闢蹊徑,但仔細想一想,或許這是蘇代和燕王達成的協議。”

“燕王不殺蘇代,而蘇代幫助燕國休養生息,蘇代則得到齊王的器重。”

“這隻能說明蘇代有手段,不能說明蘇代是燕王的人。”

“利益交換,並不奇怪。”

“尤其是,蘇代的做法,並沒有損害齊國的利益。”

趙何儘可能的提出破綻。

雙方爭辯,一點一點的把蘇代的事情梳理清楚。

劉宣繼續道:“大王睿智,光憑以上的兩點,的確不能全部佐證。所以,臣有第三件事,蘇代止趙伐燕。”

趙何眉頭一挑,露出震驚神色。

止趙伐燕!

這是趙何親身經歷的。

昔日燕國內亂,燕國百姓和公卿扶持的人是燕王姬平。

趙何為了控制燕國,扶持了燕王噲的庶子公子職,意圖讓公子職繼位。

最終,趙何失敗,姬平繼位為王。

對失敗的事情

,趙何不能釋懷,不久後,就決定發兵攻打燕國。

當時的燕國,被齊國攻破後,民生凋敝,一片亂象。

如果趙國再殺過去,燕國剛穩定的局面必然崩塌。

這個時候,蘇代已經在齊國得到重用了。

蘇代告知齊王,說燕國是尊奉齊國為主,不能坐視不理。蘇代得了齊王的首肯,到了趙國勸說趙何。

蘇代的理由很簡單,他告訴趙何,說趙國若是攻打燕國,必然會損耗趙國的國力,甚至齊國加入後,更會陷入持久戰。

最終,反而會導致秦國趁虛而入。

趙何思慮後,考慮到齊國的關係,又考慮到秦國,趙何最終罷兵。

這件事,是蘇代一力促成的。

趙何眼中閃爍著亮光,道:“這件事,的確是一個恰當的理由。”

此時,趙何有些相信了。

劉宣嘴角噙著笑容,道:“姬平和蘇代之間,本是有仇恨的。即使姬平因為要招攬各國的賢才,要做出樹立禮賢下士的樣子,從而不殺蘇代。”

“但是,蘇代明知雙方有深仇大恨,他會幫助姬平嗎?”

“萬一以後姬平翻臉呢?”

“能促使蘇代真正幫助燕國的,唯有蘇代是燕國的人。”

劉宣說道:“縱觀燕王姬平上位後的舉措,此人慣於拉攏人心,將各國的賢才收為己用。蘇代導致燕國被齊國攻破,有罪於燕國,有愧於燕國王室。”

“然而,燕王姬平不計前嫌,禮賢下士待他,這是何等的器重。”

“蘇代效力於燕國,也並不奇怪。”

劉宣說道:“除了以上的三個理由,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可見端倪。只不過都比較隱晦,不是這麼的明顯。”

趙何興趣盎然的道:“還有什麼事情?”

劉宣解釋道:“之前的齊國,聯秦而攻宋。其實臣認為這一策略,大方向是正確的。”

“齊國和秦國,一個在東方,一個在西方,雙方各自稱雄。”

“雙方聯合,各國很難抵擋。”

“偏偏在蘇代的建議下,齊王變成了背棄秦國,更聯合五國攻打秦國,還要再攻打宋國。”

“這樣一來,可就罪了秦國。”

“可以說,秦國必然仇視齊國。”

劉宣道:“表面上看,五國攻打秦國,是削弱秦國之舉,是加強齊國稱霸的動作。但實際上,卻為齊國增添了大敵。”

“除此外,齊國還要攻打宋國,對齊國來說,負擔就加重了。”

“這一計策,不是增強齊國,而是在削弱齊國。”

“反觀這幾年的燕國,勤修內政,苦練精兵,實力更強了。”

劉宣說道:“大王,基於以上的原因,臣認為蘇代是燕國的人。甚至燕國,是沒有放棄報仇的,是要洗刷昔日之恥辱的。”

趙何眸子中,閃爍著精光。

事情真的是如此,那就有可操作的空間了。

趙何道:“先生打算怎麼辦?”

劉宣微微一笑,解釋道:“蘇代要削弱齊國,這不正好符合趙國的利益嗎?所以,臣認為什麼都不用做,任其發展。到了合適的時候,趙國便可以分一杯羹。”

趙何點頭讚許。

削弱齊國對趙國來說,是符合利益的。

趙何道:“關於蘇代之事,先生全權處理吧。”

“喏!”

劉宣拱手應下。

他又和趙何商議了其他的政事,然後才告辭離開。

出了王宮,劉宣一身輕鬆。

找到了蘇代的弱點,等他去給蘇代送行時,他會好好的和蘇代說道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