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97章 戰損

第297章 戰損


香江大亨 天價交易,總裁別玩火! 失寵:檢察官皇后 拒嫁豪門,錯惹天價總裁 王妃欠收拾:王爺別亂來! 紈絝異界 蓮生寰宇 相公別糾纏 網遊格鬥之全職高手 快穿:病嬌boss又黑化了!

第297章 戰損

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損

?以前大清國不重視海軍,現在透過華國的作為,知道華國與大清截然相反。

能在短時間內便積累出這麼多的戰艦,華國的爆發力令喬治很擔心。

雖然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遍及全球,可是那只是殖民地,與華國這種土地遼闊的大國還是不一樣的。

喬治對中國的內部不算是精通,但是大致還是知道中國的制度的,在他看來華國的皇帝比俄國的沙皇權利還要大,幾乎是言出法隨。

華國內部人口要遠遠多於俄國,幾乎佔到了全球人口的一半。

戰爭潛力一旦全部爆發,可以說任何國家都難以阻擋。

當然,不是每個英國人都是像喬治這麼想的,大部分人都對中國這片神祕的土地知之甚少。

以前大清當政的時候,閉關鎖國政策對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很不利,英國內部對於如何應對分為了兩派。

一派認為如今大英帝國如日中天,完全不懼怕大清,應該果斷採取武力,迫使大清開啟國門。

另一派則認為應該採取和平手段,大清是俄國一樣的大國,不是輕易便能擊敗的,如果一旦陷進去便得不償失了。

一直以來都是傾向和平的佔據優勢,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優勢也越來越小。

不過自從法國霧月政變之後,拿破崙上臺開始發動一系列的對外戰爭,歐洲便戰亂不斷,英國一直無暇估計東方的事情,最後在幾年之間大清居然滅亡了。

大英帝國的人們感到不可思議,這麼強大的一個國家,就這麼幾年便被消滅了。

驚訝歸驚訝,華國作為一個新生的國家自然充滿了一切的肯能,也學一些事情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結果事情確實令英國等西方國家興奮,華國完全放棄了大清閉關鎖國的政策,開始開闢港口與西方貿易,雖然這種貿易還有許多的限制,可是這也與大清的政策有著天壤之別。

不過英國很快便發現,華國好像對英國格外的排斥,開始英國商人們還感到莫名其妙,可是時間長了,總能發現一些端倪,原來是華國皇帝對**貿易非常不滿,不止一次的對大臣們說過以後要徹底禁絕**。

在中國皇帝一句話就是聖旨,雖然皇帝並沒有明確的下聖旨,可是下面的官員自然能領會精神,開始自覺的抵制**,而對於發賣**的主要人員英國商人,自然不會有什麼優待。

東印度公司雖然知道了這個訊息,可是自然不能放過讓它日進斗金的**貿易,不過還是有所收斂,有名面上的販賣改為走私。

此時的大英帝國剛剛戰勝了法國,又進一步鞏固了它在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更讓英國取得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

不過英國還沒有迎來維多利亞時代,此時對於相對開放的華國,還沒有狂妄到馬上開戰的地步。

澎湖的這場海戰,對於英國來說只不過是一場小規模的海戰,就算是失敗了頂多是損失一些船隻罷了。

因此喬治早就得到了命令,這場大戰,不必死戰,主要的任務便是試探華國海軍的實力。

喬治麾下只有一艘二級戰艦,十三艘三級戰艦,四十艘司機戰艦,五級六級戰艦無算。

與華軍相比,他只有一艘二級戰艦超過了華軍,不過華軍三級戰艦卻太多了,這個優勢幾乎等於沒有,此時英軍完全處於下風。

炮戰還沒開始,喬治便下令艦隊戰鬥中依次後撤,儲存實力。

隆隆的炮聲響起,高鴻信雖然一直努力發展火炮,可是畢竟與英國這種積累了數百年的國家不能相比,火炮的射程要短許多。

因此剛開始華軍還是吃了不少的虧,損失了不少戰艦。

不過隨著雙方距離的不斷拉近,戰場上的優勢開始逐漸朝著華軍這邊傾斜。

現在的戰爭形勢與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展開接舷戰了。

雙方都是利用火炮打擊對方船隻,殺傷船上的人員,一旦船隻損毀,或者穿上人員死傷過重,而造成船隻無法正常行駛,那麼便意味著損失了一條船隻。

“開來英吉利人這是要逃呀!”盧輔國放下手中的望遠鏡說道。

“對方的主將也是明智,如今我軍實力數倍於他,如果不果斷撤退的話,只會全軍覆沒。”龍九頃聽後說道。

“不過沒有想到英吉利人有如此大船,火炮也要比我們犀利,怪不得皇帝陛下如此重視他們。”徐天壽聽後說道。

“聽說這英吉利人是西方的第一強國呢,比俄國還要厲害。”彭浚也說道。

“他在西方實力再強也是無用,這是在我們華國的地盤上,如果還贏不了英吉利,那麼我們只能自裁謝罪了。”龍九頃聽後說道。

“現在不用擔心了,不過讓英吉利人就這麼走了總感覺不大舒服。”盧輔國聽後笑著說道。

“這樣吧,輔國你帶著大部分的船隻追擊,不過天黑之前要脫離戰鬥回到澎湖,我們則去接收澎湖。”龍九頃聽後說道。

“末將遵命!”盧輔國說道。

喬治沒有想到華軍還會追擊,暗罵一聲,命令艦隊加速前進。

雙方你追我趕,從澎湖一直往南駛去,知道天黑盧輔國才率領著艦隊回到了澎湖。

這次海戰,華軍總共損失了八艘三級戰艦(以後戰艦等級按照英國的標準來),十三艘四級戰艦,其他大小戰艦損失數十艘。

海戰戰死兩千多人,另有數百人失蹤,一千多人受傷。

英軍海軍損失三級戰艦三艘,四級戰艦八艘,其他戰艦三十餘艘,人員死傷總計也就兩千人左右。

兩相對比起來,英國的損失要小得多,龍九頃等人自然能夠估算出來,心裡不由對英國海軍的戰鬥力心生敬意。

對於兩軍的戰鬥進過,死傷情況,龍九頃都要詳細的奏報給朝廷,沒有人幹隱瞞軍情,從情報司分離出來的軍情處也不是吃素的,一旦有人隱瞞軍情,被上報給皇帝,一個欺君之罪便是死罪,沒有人敢以身犯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