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轉向
NPC也要談戀愛 撒旦總裁獨佔罪妻 我的女鬼保鏢 春秋筆 仙噬九霄 蛇蠍寵妃:王爺請自重 我的遊戲是末日 引魂燈 謀殺啟事 末世重生之任梓熙
第276章 轉向
第二百七十六章 轉向
?南昌大戰爆發,這場大戰開始的時候,華國投入兵力達到二十萬,楚軍守城的兵力也有十萬餘人。
這場大戰可以說是清朝退出關外之後,在一個地方投入規模最大的大戰。
對於這場大戰華軍投入了今五十門的火炮,可是仍然付出了慘烈的代價才攻入南昌城。
不過戰鬥並沒有停止,張漢邦畢竟是張漢朝的親兄弟,他的對華軍的抵抗要強於任何人。
就算華軍已經攻進了南昌城,可是張漢邦並沒有放棄抵抗,他聽從童軒的建議,與華軍展開了巷戰。
華軍火器犀利,戰鬥力很強,可是也是活人,並沒有到刀槍不入的程度,大規模的巷戰是的華軍的傷亡節節攀升。
“啪!”耿一誠臉色陰沉,拳頭使勁砸在了桌案之上。
“沒有想到,一個南昌城會給我們造成如此大的傷亡!”耿一誠嘆道。
“將軍,我們現在怎麼辦,現在我們只攻佔了南昌一半的地盤便損失了兩三萬人,如果再繼續小區,損失有可能得加一倍。”盧輔國心裡也很擔心。
“沒辦法了,接下來給我用大炮轟擊,直到城中沒有一個抵抗的人。”耿一誠恨聲說道。
盧輔國一驚,南昌城畢竟與綏遠城不同,這裡面都是漢人,如果一旦按照耿一誠所說的辦的華,與屠城便沒有絲毫的區別了。
“將軍這樣是不是有傷天和?”盧輔國說道。
“有傷天和也沒有辦法了,為了避免更大的傷亡只能如此了。”耿一誠嘆道。
“這件事要不要先上摺子請示一下?”盧輔國問道。
耿一誠聽後,說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況且有些惡名也需要我們去承擔。”
盧輔國聽後默然不語。
從耿一誠做出決定開始,南昌城的結局便已經註定了,堅守了兩個月的南昌城淪陷,整個城池都成了一片廢墟。
戰後統計,從這場大戰中活下來的南昌城百姓不足兩千,要知道南昌城的常住人口可是二十多萬人,有可能大戰開始之後跑了一部分,那也是十幾萬人。
這場大戰打下來十幾萬人灰飛煙滅,華軍雖然攻下了南昌城可是也付出了將近五萬人的死傷。
高鴻信自從起兵以來,這麼大的傷亡還只是第一次。
耿一誠這場大戰雖然攻克了南昌,可是因為自身傷亡過重,還有下令用大炮轟擊整個南昌城,使南昌百姓幾乎死傷殆盡,遭到了御史言官的彈劾,耿一誠被革職了,不過並沒有其他的罪名,只是回京述職,大軍的掌控權交給了副手盧輔國。
華軍這次死傷太大了,士卒們厭戰情緒眼中,不得不終止了大戰。
張漢朝雖然因為張漢邦生死不明很傷心,可是他也知道現在不能一起用事,南昌城一丟楚軍便徹底陷入了弱勢。
新搬遷的國都安慶,又一次暴露在了華軍的槍口之下,迫於壓力張漢朝不得不向華國請求停戰。
安徽,在前往安慶的路上,一輛馬車正不急不緩的行進著。
這兩由數千人護送的馬車,裡面便是昏睡不醒的張漢邦。
此時,距離南昌大戰結束已經兩個多月了。兩個月之間雙方在戰場上的戰鬥已經停止,談判桌前的戰鬥已經開啟。
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討價還價,雙方終於締結了盟約。
楚國向華國稱臣納貢,並且退出整個山東。而華國則成為楚國的宗主國,可以說在名義上統一了天下,雖然高鴻信並不是這樣認為的。
既然雙方的大戰已經結束,那麼張漢邦作為張漢朝的弟弟,自然也被放了回去,只不過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醒過來。
對於兩個國家來說,任何協議都不靠譜,如果關乎利益的話,會毫不猶豫的撕毀。
因此雖然現在天下太平,不過沒準明天便會爆發又一次大戰,不過這次的和平持續的時間卻有些出乎預料的長。
神武三年(公元1808年),華軍從錦州出兵三十萬,要一舉消滅清朝的最後勢力,收復整個東北地區。
高鴻信之所以放棄已經囊中之物的楚國、吳國,是因為根據情報司傳來的情報,滿清朝廷已經與俄國人取得了聯絡,這點不能不讓高鴻信心中警覺。
要知道俄國人一向是貪得無厭,一旦讓滿清與俄國人簽訂了什麼喪權辱國的條約,以後又免不了麻煩,雖然以後就算俄國人不招麻煩,高鴻信也不打算讓俄國人好過,不過高鴻信還是不想過早的招惹俄國人。
在內地的事情解決以前,高鴻信還是想與俄國人保持良好關係的。
清廷確實與俄國人取得了聯絡,西方國家只有俄國與清廷的關係還算後,只有俄國人在北京有辦事處,而且俄國還與清廷有一個專門的通商口岸。
大清國內大戰連綿,在恰克圖的俄國人早就得到了訊息,雖然一直與清廷交涉,可是一直以來天朝上國的心裡,怎麼可能允許外夷出兵幫助剿匪。
不過自從清廷退出關外之後,一切便變了,清廷不得不借助外部力量,否則根本不能保住東北,不過俄國人要價一直太高,嘉慶皇帝一直拿不定主意。
只是先花錢從俄國遠東的軍隊裡面買了一些火炮,火槍。自從華軍提升了火槍的威力,並大規模使用了火炮,便對攻城戰一直無往不利。清軍與華軍作戰便開始連戰連敗,清軍也開始重視起以前他們認識裡的**巧計了。
不過清廷以前的時候火器製造技術或許很強,可是由於一代一代不重視,在到上次逃離,大部分的工匠都已經流失,急切之間要向打造出可供使用的火炮,也不是一時半會便能的。
到了現在只能找俄國人應急,不過俄國人的東西也不是那麼好拿的,不僅送來的東西都是已經泡酒殘損,就連價格都是正常價格的近三倍。
不過清廷為今之計也只有這一個選擇,不得不咬著牙認了。
高鴻信對與清廷花錢訂購火器道不擔心,他擔心的是,清廷會與俄國簽訂割地條約,因此這才不得不提前出兵解決東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