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99章 婚禮進行時(上)

第199章 婚禮進行時(上)


億萬新娘:首席盛寵小萌妻 殺手小姐與霸道少爺 愛情攻略 絕色獸妃鬥蒼穹 穿越千年夢之歡顏 魅惑:暴王,別寵我 陰陽飯店 醜凰 這校草真純:陽光下的華爾茲 戰神再生之兵不血刃

第199章 婚禮進行時(上)

第一百九十九章 婚禮進行時 上

?“現在清廷的官員真正心憂天下的太少了,要不然我們也不可能發展壯大。”高鴻信說道。

“確實如此。”孔志尚點頭贊同道。

高鴻信與孔秋柔大婚的日子確定之後,整個襄陽便忙碌了起來,到處都是披紅掛綵。

雖然這場婚禮不讓大操辦,但是高鴻信畢竟是元帥,而孔秋柔是孔志尚的女兒,如果辦的太寒酸的話也被人笑話。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這一天,高鴻信將要迎娶孔秋柔。

完整的婚禮習俗在古代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但是明清以後,山西各地完整的六禮已經不復存在,如大量地方誌中所載的,“婚禮各處不同,大約六禮之中,僅存其四:問名、納采、請期、親迎而已,亦有不親迎者。”

前三項“文明、納采、請期”程式在訂婚的時候已經做了,現在只剩下“親迎”一項了。

高鴻信先是跟著花轎出門,然後以淨茶、四色糕點供“轎神”。沿途更是放銃、放炮仗,大紅燈籠開路,沿途吹吹打打,顯得喜氣熱鬧。

對於這個時代的婚禮,高鴻信雖然也不是第一次見到了,可是以前也就看個熱鬧,對其中的好多細節並不瞭解。

如今到了自己的婚禮,親身經歷,感覺也很有趣

馬上就要洞房花燭夜了,高鴻信也是一臉的喜色,上一世他也沒結婚,這是他第一次結婚。

高鴻信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邊,沒過一會兒便來到了離得本就不遠的孔府。

道府門前後,高鴻信將先前準備好的名貼給喜娘(也叫送娘),她會拿著這個喜帖拿給孔志尚。

身在孔府之中的孔秋柔,在開面的時候,便聽到了外面的鞭炮聲,敲鑼打鼓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孔秋柔知道,迎親的隊伍越來越近了,馬上她就要嫁人了,心裡那面有些緊張。

開面完成之後,孔秋柔便坐在**等待,袁幼荷就站在他的身邊。

“小姐,你今天真漂亮,姑爺一定會喜歡的。”袁幼荷對孔秋柔說道。

“是嗎,只是我現在有點緊張,小荷你緊張嗎?”孔秋柔說道。

“小姐出嫁也就是小荷出嫁,小荷當然也緊張。”袁幼荷笑著說道

孔秋柔聽後臉帶歉意的說道:“小荷真是委屈你了!”

“能和小姐一直做伴,小荷心裡很高興。”袁幼荷說道。

孔秋柔聽後心裡很感動,伸手握住了袁幼荷的雙手,說道:“我們永遠是好姐妹。”

“嗯!”袁幼荷說道。

孔志尚收到喜帖之後,便讓夫人孔李氏去叫袁幼荷。

“女兒,你準備好了嗎,花轎已經到門口了。”孔李氏走了進來,說道。

孔秋柔見母親走了進來,說道:“已經來了嗎?”

孔李氏看著身著大紅色彩衣的孔秋柔,說道:“柔兒,帶上蓋頭吧,讓小荷攙這你,等上轎之後你便是人家的認了。”

孔李氏說著便有些悲傷,流出了眼淚淚,趕忙那手中的絲巾擦拭。

孔秋柔見狀,也是有些不捨,畢竟十餘年的養育之恩,如今便要嫁作他人婦,不能在父母膝前盡孝。

“孃親!”說著孔秋柔也也是熱淚盈眶。

“柔兒,別哭花了妝。那樣的話,就沒法入洞房了。”孔李氏見狀,不想讓孔秋柔傷心,趕忙說道。

孔秋柔知道孔李氏的用意,便強忍著淚水,笑著說道:“孃親,女兒一定會常回來看您和父親的。”

孔李氏聽後眼角便又有些溼潤了,趕忙擦拭之後,說道:“蓋上蓋頭,出去吧!”

跟在孔李氏的身後,袁幼荷攙扶著孔秋柔,走了出去。

府門之外,花轎停放是轎門朝外的,孔府有人燃著紅燭、持著鏡子,向轎內照一下。

高鴻信也是今天剛知道,還有這個程式,聽跟他講禮儀的人說,是為了驅逐匿藏轎內的冤鬼,稱為“搜轎”。

不過在高鴻信看來這些程式都很繁瑣,不過卻都有各自的依據。

沒過一會兒,高鴻信便看見孔秋柔被一名男子抱著出來了,袁幼荷則跟在兩人的身後。

抱著袁幼荷的人,高鴻信也認識,是袁幼荷關係最好的一名堂兄,叫孔存旭。

孔家現在輩分是按照“志存高遠”來的,孔存旭是孔志尚哥哥的兒子。

在孔秋柔小的時候,孔存旭經常領著比自己小三歲的孔秋柔玩。

因此,孔秋柔在雖然有許多的堂兄弟,可是與孔存旭的關係是最好的。

孔秋柔被孔存旭抱上了花轎,然後對高鴻信笑著說道:“妹夫,我把妹妹交給你了,你可要好好對他呀!”

聽了孔存旭的話,高鴻信笑著說道:“大舅子就放心吧,我一定將她養的白白胖胖的。”

孔存旭聽後哈哈大笑,而花轎中的孔秋柔則臉色有著一抹紅色,他沒想到高鴻信會開這種玩笑。

然後,迎親的隊伍便開始往回走,孔存旭則按照習俗,跟著隊伍走了一半的距離,然後便又回到了孔府,與孔志尚等人在一同前往元帥府。

隊伍來到元帥府之後,花轎便直接跟著進了門,元帥府則開始奏樂,放炮仗迎轎。進入府門之後,轎子聽了下來,然後被卸了轎門,接著從裡面走出一名五六歲盛妝幼女(俗稱“出轎小娘”)。

出轎小娘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孔秋柔便從轎子裡走了出來。

這些事情,在前一天孔李氏已經對孔秋柔交代過了,孔秋柔只要照做便不會出差錯。

孔秋柔觸角之後,先是跨過一隻硃紅漆的木製“馬鞍子”,然後沿著紅氈,由喜娘和袁幼荷相扶,走到喜堂右側位置站定。

而這個時候,按照禮儀高鴻信卻不能跟著走進去,而是要躲在一旁。

只能等到捧花燭小儇找到他,才能走到喜堂的左側站定。

對於這個禮儀,高鴻信總感覺很無用,可是他又不得不按照禮儀人員安排的來。

喜堂早已經佈置停當,在喜堂裡觀禮的都是兩方的親友,還有義軍裡的高階官員還有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