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五四章 公益助學

第一五四章 公益助學


我的極品女上司 浮華星夢 肥而不膩 惡少的野蠻小女友 霸劍獨尊 望古神話之蜀山異聞錄 網遊之《征途天下 末世之安然有漾 皇室小嬌萌 四大名捕鬥將軍:少年冷血

第一五四章 公益助學

這塊地不大,加上我們這多人,沒多久幾大堆玉米棒子像山一樣堆在了田邊。我很興奮,這玩意可是未來保持農產品增收的一大利器啊。

不過,不管怎樣,我得在這個世界有限的條件下,提供最好的條件研究研究水稻雜交或者玉米雜交的技術。就算因為條件不夠不能達成最後的技術進步,也能在這個世界的人心中留下一個印象,有關作物遺傳學的初步概念。

農民並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只知道幹活就夠了的,還得知道更多的有關種植的科學知識。

只是,我也不具有這樣的知識,我該如何教會這個世界的人呢。

想法當然是好的,只是實行起來有難度啊。

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農業大國,在朝廷的中央組織機構裡從來都沒有一個專門的農業部門(以前似乎短暫的有過,但為什麼改了呢?),我不知道這些帝王將相是如何把農業放在首要地位的。

六部之中,刑部管法律,吏部管人事變動,禮部管各種社會,皇家,朝廷文化,戶部,管全國的人口財政,兵部管國防,只有工部管農業。

但工部又不只是管農業,為什麼不能成立一個單獨的農部呢。

不管歷史,還是未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想經濟繁榮,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除此之外,別無其它。

也就是儘量減少農業人口。

但依著我們大明王朝目前的生產力水平開看,註定要讓全國90%以上的人捆綁在土地上。才能有更多的剩餘價值供這些不事生產的統治階級揮霍無度。

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員,我當然不應該去認識這些被壓迫的人的痛苦的,而只應該享受我作為統治者的榮耀。

可馬克思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要想過上更加奢靡的生活,得讓這些為我們創造剩餘價值的人們獲得更多的創造力和生產力。

所以,那顆晶瑩的玉米棒在我眼裡就不再是玉米棒,而是讓老百姓過上富足生活的基石。

後世的口號,所謂“科教興國”,科學是提高勞動生產力的手段,而教育是提高勞動者能力水平的手段。

對我而言,教育也是重中之重。

在軍隊裡開展掃除文盲的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但他們也僅僅只能夠多認識幾個字而已,關鍵的改變還得從下一代開始。

所以,我的目標是在祖國的下一代中培養一些可造之才。

也許,對我而言,現代意義上大明王朝的第一所大學就會應運而生了。但依然比牛津劍橋晚了好幾百年。

不過,首當其衝的還是辦私塾,小學。

我讓湯若望幫忙翻

譯外國著作也不是沒有目的的。

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我們這一代的臣子們只讀四書五經。不過,作為太過超前的思想,肯定會動搖到那些保守派的核心觀念,以及他們對未來的擔憂。

作為統治階級,文字歷來是統治的工具,一方面宣傳所謂的任何人都可以讀書識字,考取功名,但另一方面卻有千方百計剝奪這些人所能創造的一點價值,提高讀書的門檻,有意識的控制整個國民的識字率。

這是一個文盲佔大多數的時代。

不過,我可以在我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搞實驗,如何說服那些頑固派不是我現在想要去做的。

從一到一萬或許很容易,但從零到一卻是相當的困難。

這點我是深有體會的。

教育從娃娃抓起,所以,我投入若干的金錢給商州周邊很多的私塾,讓更多的貧寒農家子弟可以有求學的機會。我本來想讓人按我的意圖編寫一本小學算術課本,讓這些私塾教授學生子弟,但誰會阿拉伯數字啊,就湯若望帶來的幾個人才勉強認識一點。再說,我也太清楚我小時候學的算術都有些什麼課程了。

湯若望還稍微記得一些他小時候啟蒙的教育,但東西方畢竟有差異。而且,就算我們編寫成功了一套可行的小學教材,讓誰來教呢?這也是一個難題。

所以,人才啊,才是這個社會發展的關鍵。別說二十一世紀人才最貴,就是十七世紀,人才依然是最貴的。

但要什麼都弄順了再來的話,黃花菜早涼了,後金都佔領大明好多年了。只有慢慢的走一步算一步,在摸索中前進吧。

畢竟後世的許多表象知識我總算是具備的,在實際中遇到的問題總能採取一定的辦法加以處理。

既然楊默有當先生的天份,我就沒有讓他再管理生意,讓他在商州城裡開了一傢俬塾,招收一些內部6-8歲的子弟組成一個實驗班。破天荒地在學齡兒童中用阿拉伯數字以及相關的一套方法普及起算術知識。

總結我後世的經驗和湯若望的看法,我們編寫了一本薄薄的相當於小學一年級的識數的教材,至於後續的課程再在實踐中積累慢慢總結吧。

為了取得更好一點的效果,我這次招收的學生都按照一定的聰明程度排序,挑選了相對來說更聰明一些的三十個孩子,提供免費的食宿,免費的教育。

當然,我這是長遠的打算,因為等他們長大成才還有十多年,不知道那個時候,我是不是能夠當上皇帝呢。如果不能,我就不知道我這樣的實踐具有什麼樣的意義了。

在我看來,我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影響到已經形成千年的世俗文化,孔聖人的儒學依然是這個私塾教授的重

點。我知道,一件新事物的出現,一定得給別人一定的時間認識並接受。

好在,我辦私塾的事情也沒有大張旗鼓。

我讓湯若望找了一個他手下的傳教士任教員,教算術課程,反正,他們這群人的中文底子已經相當深厚了,都在大明生活了好幾年,跟小孩子溝通完全沒有問題,完全能夠勝任這樣的教育。

至於口語上的差異,我就讓他們儘量用京師官話教學,反正這個世界的漢語並沒有一套標準的注音體系,會認會讀就行了,發音上的差異就只能任其存在就是了。

至於要不要搞什麼漢語拼音方案,得結合具體的情況來處理了。

作為交換條件,我答應給他傳教提供最大的便利,甚至就是我自己本人入教都是有可能的。

當然,這話我沒有明著跟他說,我可是大明的皇族,當今皇上的弟弟,去信仰泰西的妖教,成何體統!

有我這個王爺的身份,以及我和他師生的關係,我的這點要求他當然不能不答應。

也就是說,後世意義上的小學,就在我商州大地上誕生了。

由於沒有什麼基礎,我當然不能一上來就教他們微積分吧。再說,這個世界到這會兒還沒有微積分呢,牛頓他老人家還在苦苦的等待那棵蘋果砸他頭上呢。

雖然每個階段該學什麼,我不太清楚,但終歸還是知道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道理。有了這個大綱,我還是能夠編寫一些粗淺,不夠系統的教材。

反正,小學階段學的是一些必要的加減乘除,初中就學一些平方開方,還有一些平面幾何的初級知識。

高中學函式,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大方向我還是知道的。反正我也暫時沒打算要他們之中誕生幾個高斯,萊布尼茲。我知道的那點數學知識就夠用了。對於中學課程的學習,我雖然沒有深入的體會,無法察覺對整個民族的教化作用,但好在,後世這一套方法也經過實踐檢驗過的,具有邏輯和可操作性。

而且,我的終極目標是標準意義上的大學。不過,我認為這個世界的大學可能也就相當於後世高中的水平就夠了。如果要從無到有地生成一個後世意義上的大學,我認為是不可能的。什麼條件都不具備,只有慢慢的發展吧。

牛津有八百年的歷史了,但我並不知道八百年前的初創的牛津都會怎麼教學生,微積分是不可能的了,應用物理也是不可能的,牛頓力學更是沒得學。

反正一切抱有實驗性質,我哥要是抵擋不住朝廷保守勢力的攻擊,那麼我關門就是了。我哥難道還會因為我妄圖改良社會的目的而降罪於我。

我的目的當然還是讓人們更好地為統治階級服務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