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 大智慧
娛樂之天皇 總裁夫人拒承歡 愛情小說死亡事件 美女三公主pk帥哥三王子 異世狂人錄 星元界 虎嗅薔薇 老公是隻妖 隔紗 攜家帶口奔小康 助理食用指南
第一七一章 - 大智慧
凡暴寒、暴暑,雖見大利,不宜進攻。
……………………
朝廷的邸報上看得分明,兩浙兵馬都監蔡遵、顏坦擊方臘,死之。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開始的時候,總是有人要死,而一旦朝廷官員身死,便是再昏庸無道的朝廷,都會要平叛剿滅賊首,當務之急。
邸報上發出來的訊息乃是發生在三個月前,兵馬都監蔡遵、顏坦擊方臘,五千人馬氣勢洶洶的逼迫到青溪縣。大宋朝的官員們威風擺的氣派,原本只五千人馬的隊伍,竟然徵召了四千多民夫來運糧。
清溪縣一片混亂,雞飛狗跳。可清溪縣卻有三個縣太爺。第一個縣太爺是蔡京任命的正官,雖跟另外兩個同樣是七品的縣令同級,但因蔡京一黨在江南地以朱勔為首,聲勢浩大一時無兩,便握了清溪縣的縣治大權。
可惜的是,蔡遵二人正愁沒借口大發國難財,二人領了一百個看上去如狼似虎的親衛,把正在被窩裡跟新近從窯子里弄來的小妾親熱的縣令大人一把提起來,要徵用清溪縣縣衙官署為臨時軍帳,請縣令大人另謀他處安歇。此時天氣已經變冷,可憐四十多歲的縣太爺在縣衙中的衙役都被徵調去運糧的時候。還要一個人孤苦伶竹的跑回在縣城外的宅子。
這樣以來地方官便跟前來剿滅反叛孽障的大宋朝武官不對路數,隨便用自己的威望壓服了一批農夫,又想了辦法叫那聖火教的魔頭方臘得知了蔡遵二人的運兵方略,只一戰,五千看上去鬥志昂揚地大宋朝正規軍人馬被一群赤貧遊民全殲,一個也沒落下。
訊息傳到案頭,童貫首先想到的不是再派兵前去堵截叛亂進一步擴大。而是硬生生在手裡把這奏摺壓了三日,才一步三晃的晃盪進宮門,又裝做三千里加急快報一般急匆匆呈給官家趙佶。
同時把自己這三日來查出的狀況丟擲,只說朝廷蔡太師保奏的清溪縣縣令通敵賣國,不僅把蔡遵軍中的訊息洩露,更在陰謀之後成了聖火教的分壇主,此刻便正在聖火教隸屬的清溪縣縣衙裡抱著小老婆狎玩……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宋朝朝堂裡頓時炸了鍋。太師蔡京說樞密使童貫信口開河,樞密使童貫卻拿來自己保的清溪縣另一個縣令地奏摺當場指控。太師蔡京說這些他不知道,更跟他無絲毫關聯。
安國侯,御賜腰牌行走禁中的少宰王黼見機不可失,也忘卻那梁師成再三告誡他不要惹事的叮囑。當場蹦起來發難,只說太師蔡京用人不當,致使魔教魔頭得逞,實在是罪無可恕,請求官家免了太師蔡京的太師之位,念在蔡太師年事已高,往日輔佐有功。便請官家許太師蔡京致仕,好歸家養老。
太師蔡京痛罵安國侯少宰王黼和廣陽郡王樞密使童貫狼狽為奸誣陷忠良,關鍵時候童貫拉來清溪縣地剩下兩位縣令當庭對峙,太師蔡京卻說這是童貫早就密謀好了的。當著官家的面,太師蔡京侃侃而談,說原江南路蘇州應奉局朱勔被誅殺,江南地百姓給聖上獻來的花石綱主事缺任,童貫包藏私心,想要用自己的仕途來換取他童貫的私財。廣陽郡王童貫當場發怒,一腳踹翻太師蔡京,被殿內的龍衛軍軍士止住,太師蔡京大叫不依。
朝中頓時亂作一團,但官家趙佶卻好像忘記了調動大宋朝禁軍到大名府河間府一事,只是任憑林沖所在地燕山府身處險地。而對南方的方臘反叛,只是“詔訪兩浙民疾苦”,卻又有個屁用。
下詔的是梁師成,執行的是蔡京所屬的都察院。都察院一番探訪下來。便只是說江南百姓被聖火教魔頭方臘盅惑,力小兵少不足為患。鐮刀、鋤頭、菜刀的刁民,焉能是黑漆弓、蹶張弩、鎖子連環甲的敵手。官家才以譚稹為兩浙制置使,以童貫為江、淮、荊、浙宣撫使,討方臘。隨即拋卻此事,五日不朝。
大宋朝大名府,河間府禁軍集結數量超過八萬。
而這一個月當中,大宋朝宣和二年十二月丁亥方臘陷建德,又陷歙州,東南將郭師中戰死。陷杭州,知州趙霆遁,廉訪使者趙約詬賊死。方臘被知州知州趙霆遁,廉訪使者趙約當眾大罵之後惱羞成怒,託明尊聖火之說,斬殺大宋朝杭州知州趙霆遁、廉訪使者趙約兩族約四百人。母族,父族,妻族男丁屠戮殆盡,小兒被焚燒,婦女被**辱,喪盡天良。因了方臘的封鎖訊息,這一樁血案遲遲未能上奏。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等到大宋朝官家把兩派人馬各打五十大板之後,朝廷的大軍遲遲不發,只是等兵甲糧草,聖火教魔頭方臘已然勢大,成尾大不掉地局面。
大宋朝宣和二年十二月,江淮地旱情上奏旱情嚴重,官家撫卹之,未幾,夏國、真臘入貢。西夏國這幾年國勢衰竭,與大宋朝交戰雖勝多敗少,但已呈病態之象。那真臘卻是西南小國,後世稱為柬埔寨的去處,彈丸之地,人少獸多,不堪入耳也。
然而這西夏國和真臘的上貢,卻是大宋朝這幾個月來的唯一好訊息。天朝上國的美名,在官家厚厚地賞賜也比上貢的物品貴重百倍的物件之後,被大宋朝朝野上下一片稱讚。大宋朝的太師蔡京,安國侯少宰王黼,廣陽郡王樞密使童貫,三人月餘時間第一回達成共識。
蔡京甚至獻上剛剛所做地百鳥朝鳳地佳作以恭賀之。官家賞心悅,目,心情舒暢,大賞朝中文武。而安國侯少宰王黼的順口溜和廣陽郡王童貫的新得的一片圭玉,更是叫官家合不攏了嘴。
可高興了沒幾天,等到杭州知州趙霆遁、廉訪使者趙約為大宋朝忠貞而死的上奏到了官家手裡,間且童貫又當場指責蔡京主事的兵部辦事不力,不能有效配合大宋朝禁軍開赴江南的時候。官家終於勃然大怒。
少宰王黼趁機落井下石,說因了太師蔡京的推談,杭州知州趙霆遁、廉訪使者趙約被方臘叛逆誅殺三族,實在是天人公憤的惡事,主動請求上江南平叛。官家當庭掀了龍案,扶起聲淚俱下的少宰王黼,當庭安慰。
太師蔡京被少宰王黼哭得心驚膽顫,無奈中,只好求助於太宰餘深。
餘深。字原仲,宋神宗元豐五年進士,因由奸臣蔡京引薦,#多時人非議。官位太宰,進拜少保,封豐國公,再封衛國公加太傅。
能被太師蔡京引薦為太宰繼而進拜少保的餘深,此刻便顯現出了非凡的自我犧牲和為蔡京一黨不惜一切的決心,主動請辭,並例數自己為太宰時的過失。當庭請官家廷杖。官家默然良久,罷餘深。
想那餘深,本也不算是大奸大惡之人,只是入了奸賊蔡京一黨,成了犧牲品而已。餘深為官時候也曾為了自己的私利圍海造田,但畢竟是羅源一地圍海造田歷史的第一次,其功是不可沒的。
官家在罷餘深太宰之位後,仍任命他為少傅,授鎮西軍節度使、知福州。再以王黼為少保、太宰兼門下侍郎。一時間。王黼風光無限,太宰侍郎王黼,正式成了大宋朝的一員顯赫名門。是夜多有朝廷要員貴胄入王黼第,夜宴至天明。
……………………
林沖一頭撞進中軍營帳的時候,花榮正在搖頭晃腦地讀書。花榮這個名字每回林沖想起來的就光想笑。後世裡**賊們經常會用花想容這個名頭,當然,有時候花想容這三個字也是名妓或者**或者玉骨女人們的雅號。
林沖在梁山大營的時候,曾經有好事者背後談論過花榮這個名字的由來。卻原來是花家世代也都允文允武,實在不可多得。而花榮的老父對唐代遊俠詩人李白更是仰慕,間且花榮這人,自幼便生得一雙俊目,齒白脣紅。
花老爺子愛極了這子,便用遊俠詩人李白地“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做了名字,沒承想,卻成了千年後各種**賊的代名詞,也實在是始料不及了。
花榮不光生得好看,那一口嗓音變更是驚人,放到後世,什麼名嘴名配音什麼地,便都不是他的一合之將,便聽得背對大帳地花榮正在陰陽頓挫的念著“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析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
……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研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唸完之後哈哈大笑,卻又打算去讀下一篇。林沖聽了卻想起久無訊息的宗澤老哥哥來。大宋朝大戰在即,哪位偶像現下便也還在湯陰縣,怎會這半年了卻了無音訊,心中不禁擔憂。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花榮聽了身後嘆氣,便知是林沖,當下放下手中的書,一扭身子,對著林沖便是一揖:“大人來了。”
林沖擺手,“自家兄弟,不用客套。”
花榮卻是又一揖:“現下軍中,大宋朝軍律見官須拜,不容有失。”大宋二字,花榮咬的重,唸的清。
林沖搖搖頭,軍中不論私交,只稱呼上下級,還是自己定的,怎麼就記不住了。走上去一拍花榮的肩膀:“花將軍,燕山府不會造反,林沖亦不會造反。只是大宋朝官職冗繁,平時可行,戰時卻一塌糊塗,需要改制。你若信我,便自留下,你若不信,我可保你到西疆抵禦西夏,也好叫你我兄弟情誼長存。若是那天你我兵戎相見,當也自不留情!”
花榮聽了,一張俊白麵皮便漲的通紅,只是汗然說到:“大人折煞花榮。大人說不會,便是不會。大宋朝正統王朔不能有失,這乃是我為臣子地一片忠貞之心,若是連正統王朔都不能保全,又哪裡來的大宋子民!”
林沖只好苦笑應之。
便聽花榮接著說到:“大人若改大宋朝制,卻是應當。花榮近來多讀史書,每有所得,正要與大人請教。”
“唔,說來聽聽。”花榮可以說現下便代表了燕山府乃至整個大宋朝的九成以上人的心思。大宋朝正統王朔,不能丟。大宋朝的體制下,根本就不可能有武將大員會造反。即便是現下的燕山府,大多數的將領心中,所效忠的,也是最高高在上的那個人也是禁中地官家,而不是作為振興大宋名將的林沖。除非林沖也效仿方臘,用邪教起家,否則定然難以成事。
當然,林沖如此苦笑,也只是對眾人提防自己,需要解釋而苦惱。
花榮:“自古起兵造反者,多是民不聊生之時,但如我大宋朝一般的國富民強,卻是造反不成。無奈江南地官制敗壞,大宋朝朝制被任意篡改,才成了今日局面。大人說的改革朝制,花榮也以為然。
縱觀歷代王朝覆亡,立國後便都興利除弊,叫百姓多得實惠,賞罰嚴明,上位者廉潔奉公,才使得有大漢年間的文景之治,大唐年間的貞觀之治。花榮便時刻都想,若是現下大宋朝能承載了王荊公的遺願,再改了中間的許多不合時宜的冒進規條,大宋朝許萬年江山可保,大人以為然否?”$
“然,然。然透頂了。”林沖呵呵笑著,對花榮這樣的改革派,林沖還是很欣賞的,不過林沖轉口又說:“聽聞花將軍剛剛讀的那段,便可有所得?”
花榮哈哈大笑,“桓公被扁鵲那廝擠兌,卻是啞口無言,果然好笑。”
林沖一屁股坐下來,“就這些?”
花榮愕然,“請教大人。”
林沖:“花將軍便是讀史書只看政、治,讀兵書只問軍、是,反而過迂了。這段話中,便藏著一個極大地大智慧,將軍參不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