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七十八章:防範之心不可無

第一百七十八章:防範之心不可無


桃花劫又劫 給我一個理由忘記 道士成長日記 妃同尋常:四朝皇妃 將修仙進行到底 撿個老公種好田 龍遂 大清極品王爺 穿越一鍋粥 董卓霸三國

第一百七十八章:防範之心不可無

第一百七十八章 防範之心不可無

公孫亮想著能從長安街上繞行一圈的,無非是那些奪得科舉狀元的才子們,公孫亮不敢想象,他一個小小的工匠能獲此殊榮,不過看杜荷的樣子好像並不是欺騙他的。

儘管杜荷給他允諾了這樣聲勢浩大的遊行,但是他並未動容,對於如今已經三十歲的他來說,繼承父親的遺志,對他來說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想通這些以後,他對著杜荷拱手說道:“駙馬爺的好意,在下心領了,不過如今想來,對於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火藥的製作,才是關鍵所以,懇請駙馬爺恩准,在下願意帶領一干人等,研究火藥,在下將誓死將火藥研製出來,告慰我父在天之靈。”

杜荷聽完他的話,也有心欣慰,當即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公孫兄大哥,你放心吧,人手方面隨便你挑選。”

這邊劉鐵匠也有些感慨的說道:“公孫兄弟,你我年紀也差不多,我就喊你一聲哥哥了,你放心吧,駙馬爺答應你的肯定會做到的。”

劉鐵匠說完之後,杜荷又繼續說道:“劉大哥,公孫大哥製作火藥,那麼你就抓緊時間研究火統吧,另外研究一些小型的地雷,今晚,我將草圖畫好之後就給你。”

火統這種東西,最早出現在明朝,燕王朱棣當初進攻南京的時候,率先使用的就是火統,不過當時的火統比較簡單,就是用竹竿綁了火藥,點燃之後,火藥助推前行之後,炸開方能傷了敵人,不過這種摧毀能力比較弱,另外也傷不了多少人。

後來燕王朱棣,又發明了一種火箭,這種火箭就是用火油,加上硫磺,人工射出去,達到摧毀敵人的地步。

古代人作戰一直不斷地進步,各種層出不窮的辦法,一直挺先進的,不過這麼些年過去了,有很多發明創造的東西,都已經隨著時間流逝殆盡了。

而中國人發明出來的火藥,最終讓別人佔了便宜。

杜荷這一晚想了很多,很多,作為軍事發燒友,他雖然研究的不是很多,但是卻很感興趣,雖然對於火藥,他懂得不多,但是,他還是知道大清的那種火炮是如何建造出來的。

這種火炮是明代後期傳入中國,也稱為紅衣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優點,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炮架部由反後坐裝置、搖架、上架、高低機、方向機、平衡機、瞄準裝置、 下架、 大架和運動體等組成。

想清楚了這些杜荷忽然覺得,這種火炮的製作不能讓李世民知道,至於為什麼不能讓李世民知道,杜荷自己也說不清楚,他只是憑藉自己的一種感覺,當他將火炮的草圖和火統的草圖等畫出來之後,眼睛就跳個不停,直覺告訴他這次火炮以及火藥的製作,有可能給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他迅速的將劉鐵匠以及公孫亮兩人喚了過來。

待兩人來了之後,杜荷便說道:“這麼晚將兩位喚來實在是不好意思,不過,我確實是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要說給你們。”

兩人表示無所謂之後,杜荷繼續說道:“我已經將火統的製作以及火炮的製作方法寫了出來,另外草圖也畫了出來,但是,剛才畫完草圖之後,我的眼睛跳個不停,好像冥冥之中有人告訴我,有什麼大事發生一樣,所以我立馬感覺到很有可能與研究這火統和火炮有關係,所以,我將你們兩人請來就是想告訴你們,這個火統的製作以及火炮,火藥的製作看來要放在暗處進行了。”

兩人聽完杜荷的話,有些鬱悶,這眼睛跳難道說還有什麼寓意嗎?不過按照杜荷的意思是這研究火藥的事情,以及火統,火炮的事情看來必須要放在暗處來進行了。

公孫亮想了想便說道:“駙馬爺有這種想法也不足為奇,要知道如果這火藥發明出來以後,如果用在軍事上,那麼將會給人帶來無窮無盡的能力,而且這種火藥的摧毀能力不是人力能撼動的,如果這種東西被敵人掌握了,那麼,大唐的運勢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杜荷點了點頭說道:“二位都是杜荷信的過的人,實不相瞞,自從我北征突厥,東征渤海以來,如今回到朝廷,陛下已經有了防範之心,所以,如今我做事一般都比較低調,就怕萬一別有用心的人,參我一本,這件事情就不好說了,所以,我打算在秦嶺山裡找個地方,研究火藥,火統,火炮等,但是,你們放心,凡是去的人,家人我一定會給你們照顧好的,只是去的人,你們二位一定要再三甄選,別到時候,出了叛徒這就不好了。”

兩人點了點頭,便退了出去,當下杜荷便將徐大壯喊了過來,尋找了百十個兄弟,在杜荷的授意之下去秦嶺找地方去了。

如今的秦嶺叢林高深,樹木高大,有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杜荷想要尋找的就是這樣的地方。

當天晚上,徐大壯便領了一百來人,從藍天府出發,向著秦嶺山脈穿行,大約向山裡行走了一百多公里,才找到了一個可以待人的山洞。

等找到地方之後,徐大壯便留了幾個人,便回到了梁州,這一來一往花費了十幾天的時間。

這些天裡,杜荷一直待在梁州府,從阿里郎哪裡得來的玉米種子,也已經種在了地裡,其實說實話,杜荷第一次下地的時候,將封地裡的債戶們嚇了一跳,大家爭先恐後的搶著去幹,誰知杜荷並沒有讓他們去做,而是一邊做,一邊說。

這一片土地一直沒有種植任何東西,杜荷當先下到地裡說道:“這種土地,凡是種植莊家之前,最好先翻一邊。”

杜荷話一說完,劉鐵匠便將十幾天來製作好的第一個大唐耕犁拿了出來,艱辛的給牛套上之後,杜荷便扶著耕犁,老二來金牽著牛,兩人開始進行了耕犁的第一次使用,讓人震驚的是這種耕犁竟然如此的輕巧,但見那土塊在耕犁之下不斷地被翻過。

不一會兒的功夫,杜荷與來金兩人竟然將一畝土地翻新完畢,要知道在平常的話,這土地需要人不停地幹,也要花費五六天的時間,而杜荷這麼一會兒功夫,竟然將一畝土地給翻新了一遍,旁邊的人甚至都不敢相信,於是紛紛跳進田地裡握著手裡嶄新的土,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杜荷將玉米種子那在了手裡說道:“這種種子喚作玉米,如果種植下去的話,一畝地的產量最低在五百石往上。”

一聽杜荷說這種子畝產量竟然在五百石往上,便有人說道:“駙馬爺,這東西真能達到畝產五百石嗎?”

杜荷笑了笑說道:“這個自然是真的,只會更多,不會更少,而且這種莊家耐旱,就我們這樣的土地來說非常適宜種植,另外我要說的是種子種下之後,長出禾苗之後,記得要除草,也就是說將一些其他的雜草剷除掉,以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另外也沒有其他的注意事項了,如果你想讓莊家長得更好些,就將人畜排洩物多撒些,給莊家。”

玉米已經種在了地裡,因為這玉米的種植事關重大,杜荷又與李世民打了賭,因此他不能掉以輕心,因此安排了杜家村一些青壯日夜巡視這些玉米,以防別有用心之人,毀壞莊家。

不過這個世界別有用心之人太多,杜荷在梁州說出來畝產五百石這種農作物,一經杜荷之口說出之後,便開始向不同的地方流傳,而且流言越傳越神祕。

:“哎,你聽說了嗎?有人在梁州種出來一種畝產八百石的糧食。”甲說。

乙鄙視了甲一番說道:“你這個訊息估計是很早之前的吧,現在已經有人種出來畝產一千石的農作物了,聽說那種糧食美味可口,什麼食物都能做的出來。”

流言很快的就傳到了長安城裡,一時間各大家族裡開始流傳這種神一樣的糧食,更加讓人想不到的是,流言竟然傳到了宮裡。

這段時間杜荷將火藥,火統,火炮製作的那些工匠已經送到了秦嶺山裡,那個地方也已經被杜荷喚作二郎山。

徐大壯被杜荷安排到了二郎山負責保衛的工作,另外安排了一百來人,以防不測。

雖說公孫亮帶了幾個人去了,但是,杜荷考慮的問題就是,這件事情該如何向閻立本解釋,畢竟人是向閻立本借的,沒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畢竟李世民所要的耕犁,農作物等還需要這些工匠一段時間。

這些事情安排完了之後,杜荷便派老二來金,去將堆積在蒲州的蝗蟲粉送到梁州。

這樣的東西不用白不用,為了區分使用過後的蝗蟲粉和沒有使用蝗蟲粉的莊家,有區別,杜荷派人給一些莊家使用了蝗蟲粉,而給一些莊家繼續用以前的辦法來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