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輯六外交奇聞

輯六外交奇聞


邪行校園 天價嬌妻很透明 殷少,別太無恥! 第一王妃綜 腹黑校草的傲嬌甜心 長安初雪 鬼夫纏身 愛一直很安靜 冷王圈愛:獨疼不乖娘子 諜海暗影

輯六外交奇聞

輯六外交奇聞(1/3)

——

拒絕高麗稱臣的皇帝

微-唐高祖李淵稱帝后,對高麗“遣使稱臣”並不感興趣,對臣下說:“高麗雖臣於隋,而終拒煬帝,何臣之為?朕務安人,何必受其臣?”裴矩、溫彥博諫勸:“遼東本箕子封國,魏晉時故封內,不可不臣。中國與夷狄,猶太陽於列星,不可以降。”話聽上去雖有些“沙文主義”味道,也確實有道理。當時的高麗國王,是隋煬帝時一直和隋朝叫板的國王高元異母弟高建武。高建武也想察看唐朝的虛實,遣使臣獻上封域圖,表示臣服。唐高祖命人去遼東舊戰場,收埋戰死的隋朝將士屍骨,平毀高麗人誇功耀武的京觀。高建武害怕,下令國人“建長城千里,東北首扶余,西南屬之海”。

因喪伐人,朕不取也

微-唐太宗李世民時期,高麗內部政變,東部大人蓋蘇文殺大臣一百多人,併入宮把高麗王高建武也宰掉,“殘其屍投諸溝”,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為傀儡王,自為莫離支(主兵元師)。高麗內變,臣下勸太宗討伐其弒主之罪,“因喪伐人,朕不取也”。太宗挺厚道,下詔拜高藏為遼東郡王。

史上最牛的大使

微-唐初,印度半島最強大的中天竺統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國,並很快與唐朝建立了友好關係。647年,唐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出使印度。但此時中天竺發生了政變,篡位的新王阿羅順那竟將王玄策扣押。後來,王玄策尋機逃脫,一路來到了尼泊爾。在這裡,王玄策與尼泊爾王談判,向尼泊爾借得7000騎兵。王玄策還檄召鄰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又集兵馬萬餘,自為總管、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天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聞訊後也發兵1200人幫助王玄策。

王玄策攻入中天竺,阿羅順那棄國投奔東天竺,求得東天竺王尸鳩摩援兵,接著再招集散兵殘將準備反攻唐軍。王玄策、師仁設分兵伏殺計引阿羅順

那上鉤,一舉全殲阿羅順那殘部,活捉了阿羅順那,餘眾盡坑殺。

第一次見到西洋女的皇帝

微-公元635年,中國正處於唐代的貞觀九年。從遙遠的中國以外的地方忽然來了一群黃色頭髮、綠色眼睛、面板很白而且鼻樑很高的一種怪人。他們來到大唐帝國的國都長安面見皇帝,向中國皇帝遊說宣傳“景教”。這個景教僧侶阿羅本為了取得中國皇帝的支援,就想方設法,以進獻奇珍異寶和西洋美女等方法來討好皇帝。自從西洋女進宮以後,皇帝對應該怎樣安置她們還頗費了些心思。開始,皇帝安置這些西洋美女的時候,還鬧了一個大笑話。皇帝開始把這些西洋女看作是稀奇的動物,給每個美女做了一個大籠子,讓她們待在裡邊,籠子的外邊還用大鎖給鎖上,供皇宮的人觀賞。這麼一來,籠子裡的西洋美女個個顯得神情憤慨,不住地提出抗議。雖然她們不會講漢語,但你說什麼,她們也能學著說。皇帝口中自語道:“奇怪奇怪!”話音剛落,只聽其中一個籠子裡的西洋美女大聲用漢語對皇上說:“奇怪個屁!”這分明是從一個唐宮后妃嘴裡學來的。而且,話語的意思和時機銜接得恰到好處!皇帝頓時感到這些西洋美女都是有著極高智慧的一種人,便叫人撤去了籠子,把西洋美女安排在一個行宮裡。

視出洋為畏途

微-外交活動在今天看來可能比較風光,但是在唐朝時期,由於航海技術還不發達,遣唐使每次出訪都是生死考驗,船毀人亡事件屢屢發生。因為海上凶險,許多人都視出洋為畏途。唐朝著名的散文家蕭穎士,聽說日本想聘請他去當國師,急忙稱病拒絕。日本那邊也一樣,有位叫小野笆的遣唐副使,臨近出發時也稱病不肯上船,還作了一首《西道謠》諷刺遣唐使之行。這搞得日本天皇大為惱火,本來要處其絞刑,後又覺得他文才難得,殺了可惜,於是赦

免其死罪,流放隱岐島。

劫殺五百日本使者的唐朝官員

微-原籍湖北江夏的李邕主政海州時,海州為唐朝最大港口城市之一,很多外國使團都選擇在這裡登陸。一次,登陸的是日本使團,成員達五百人之多。這批日本使團來唐,乘坐著十艘大船,裡面裝了無數珍奇寶物,可謂價值連城。

這一天,經過相關的程式後,李邕將日本使團成

員全部安排到館驛,好生招待,但禁止他們隨意出入。當晚,李邕派人將船上的珍寶全部運下來,隨後將那十條大船搞沉。第二天,李邕派了五百名大唐水手,趁那五百名日本使者沒有防備,全部將其撲殺,並將他們的屍體沉入海中,然後上奏朝廷,稱:“昨晚突有大海潮,日本船隻盡皆失蹤,不知漂到哪兒了。”

此事最後不了了之。

最早的熊貓外交

微-公元685年,垂拱元年九月十八日,巳刻時分(上午9點鐘),長安宮廷衛隊和兩個馴獸人簇擁著兩隻寬敞高大、披紅戴花的獸籠,乘著驛傳快車,從長安出發,向東疾駛。一行人前往揚州,登上海船,隨同日本遣唐使,漂洋過海前往日本。這次武則天贈給日本天武天皇兩隻“白熊”和70張毛皮,“白熊”實際上就是大熊貓。

最早的體育外交

微-唐朝時期,是馬球運動的鼎盛時期。馬球成為了皇室貴族最喜愛的運動,全國上下球場林立,打球成風,得到了皇室成員的大力倡導。唐朝的19位皇帝中有11位深愛這項運動,甚至有兩位因打球而喪命。

在唐代的球迷皇帝中,唐玄宗李隆基算得上是個鐵桿球迷。唐人封演所寫的《封氏聞見記》中記載了李隆基24歲時參加的一次與吐蕃的馬球賽,那時唐中宗在位,李隆基還是臨淄王。他往來賓士如風馳電掣,揮動球杖,所向無敵,連連洞穿對手大門,大獲全勝,為唐王朝第一次外交球賽贏得了勝利,使得唐中宗大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