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司徒有銅臭

司徒有銅臭


以後別見面 神機 良人在水一方:康熙良妃傳 不滅劍尊 氣破蒼穹 和眾神一起玩遊戲 exo:愛你上癮i 丫鬟也修仙 傲慢與偏見之簡·貝內特小姐的囧人生 來自山炮屯的你

司徒有銅臭

司徒有銅臭(1/3)

微-崔烈出身崔姓望族,也是當時的名士,享有重名,歷任郡守、九卿。漢靈帝時,開鴻都門大賣官爵,三公九卿下至最低階的官吏都要出錢才能當官。當時段潁、樊陵、張溫都是名將,且立有功勳,還是先掏錢才登上三公位。崔烈也不免心動,便透過靈帝的奶媽程夫人掏了五百萬,得到司徒的高位,這就是西漢的丞相。崔烈買官後,聲譽頓減,時間長了,心中也不自安,偷偷問兒子崔鈞:“我位居三公,外面的人怎樣評價的?”崔鈞道:“大人少有英名,歷位卿守,外面評論的人說大人不是不能夠當三公,而今卻令天下失望。”崔烈問道:“為什麼?”崔鈞道:“評論的人嫌其有銅臭。”崔烈大怒,舉杖擊打。崔鈞時任虎賁中郎將,戎服在身,狼狽逃走。崔烈罵道:“父親打,你卻逃,這是孝順嗎?”崔鈞答曰:“舜之事父,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非不孝也。”崔烈慚愧而止。

哪裡知道獄吏如此威風

微-漢文帝曾下令列侯各回封地,丞相周勃也只好辭去丞相職務,回到自己的封國絳縣(今山西省侯馬市東北)。後來有人向朝廷上書告發周勃圖謀造反。廷尉逮捕了周勃,並進行審問。周勃很害怕,不知怎麼答辯,獄吏漸漸開始欺凌侮辱他。周勃的家人只得向獄吏行賄,獄吏就在公文板背面寫字向他示意,上面寫著“以公主為證人”。公主,指的是孝文帝的女兒,她嫁給了周勃的長子周勝之,所以獄吏讓周勃找她來做證人。

周勃平日把皇帝給自己的賞賜都送給了薄太后的弟弟薄昭。等到案子審理緊急時,薄昭便到薄太后那裡替周勃說情,太后便認為周勃沒幹反叛的事。等文帝去朝見薄太后時,太后把頭巾扔給文帝,說:“絳侯周勃當年身佩皇帝的玉印,統率北軍部隊,那時他沒有造反。

如今住在一個小小的絳縣,反而要造反不成?”文帝已經看了周勃在獄中的供詞,便向太后道歉說:“主管官吏正在查辦這件事,查完後就釋放他。”文帝於是派使者帶著符節去獄中赦免了周勃,恢復了他的爵位和食邑。

周勃出獄以後,深有感慨地說:“我曾統率過百萬大軍,可哪裡知道獄吏如此威風啊!”

一步登天

微-漢靈帝劉巨集的何皇后,出身於屠戶之家。這樣的下層人物,本來是不可能

做皇后的,但由於她父親神通廣大,以重金賄賂為皇上選美的宦官,終於使女兒選入了掖庭。在宦官的安排下,何氏得到了皇上的寵幸,不久就生了“龍子”劉辯,從此她的身價倍增,甚得皇上的歡心,封為貴人,接著升為皇后。何女由一般的女子,成為皇后,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

宦官索賄

微-徐璜、左琯都是漢桓帝時的宦官,把持朝政大權。延熹五年(163年)冬,皇甫規因防禦羌人有功,朝中眾臣商議要給予獎賞。徐璜和左琯想得到皇甫規的賄賂,多次派人到皇甫規家中詢問戍邊時的戰況,皇甫規明白他們的意圖,對他們十分冷淡。徐、左二人見撈不到油水,就捏造罪名誣陷皇甫規。

皇甫規的家人下屬,見得罪了炙手可熱的宦官,怕皇甫規身遭不測,都願意湊些銀錢,向徐、左謝罪,皇甫規卻誓死不肯。宦官們見目的達不到,更加憤恨,他

們給皇甫規定了個莫須有的罪名,判他去服勞役,想把他折磨死。後因諸公卿大臣及太學生300人到宮門前為他鳴冤,皇甫規才得以被赦免,但卻被剝去了官職,落了個平民百姓,回老家去了。

三公不問貪汙事

微-東漢順帝時,百姓犯了法,縣令、郡守允許他們繳錢贖罪,號稱“義錢”,大行聚斂貪汙之實,百姓議論紛紛,公開談論長吏貪汙贓錢百萬以上的,不絕於耳,有的地方處罰百姓及犯法小吏錢竟多達數千萬,然而三公、刺史卻不管不問。後來,尚書僕射虞詡上書奏其事,皇帝頒旨嚴查以金錢贖罪之風,這股腐敗之風才被剎住。

一匹馬要5000萬

微-144年,東漢順帝劉保病死,梁皇后總攬朝政,任命兄長梁冀為大將軍。梁冀依恃妹妹的地位,恣肆不法,勢焰熏天。扶風人士孫奮,家富而吝嗇。梁冀把自己的一匹馬送給他,向他借錢5000萬,孫奮給了他3000萬。梁冀一聽大怒,於是派人告訴扶風郡守與下屬官員,硬說孫奮的母親是梁家管金庫的婢子,誣告她盜取梁家珍珠十斛、紫金千斤後叛逃。郡縣逮捕了孫奮兄弟,打死在獄中,將其家產1.7億多全部沒收,歸梁冀所有。

誰是佞人

微-唐太宗有一天和一班屬臣在花園散步,他忽然指著一株雜樹說:“啊呀!這是一棵很好的樹木!”當時有一位名叫

宇文士及的文臣馬上介面說:“對!皇上的眼力真好,這確是一株上好的樹木。”

唐太宗立刻很嚴肅地指責宇文士及說:“魏徵曾經勸我要遠離用甜言蜜語逢迎我的小人,我一時還沒有醒悟過來,但是我平時從你的言行來判斷,便有些疑惑你是那種人了,今天果然證明你的確是喜歡逢迎附和的小人!”

趙元楷嗅膿

微-趙元楷任交河道行軍大總管時,侯君集在交河道任元帥。一次,侯君集的坐騎頭上生瘡,趙元楷用手指沾著馬額頭上的膿瘡放在鼻子上嗅,來討好侯君集。

改來改去的家譜

微-唐高宗時,李義府成了朝廷中的新貴,他開始整理自己的家譜,聲稱自己這一支出於趙郡李氏,與當時李氏各支排輩分。一幫趨炎附勢的姓李的人,紛紛前來與他攀親,都認他為父行或者兄行。給事中李崇德修家譜時,也把李義府列為同譜的族人。

後來,李義府因事被貶為普州刺史。李崇德認為李義府失寵,沒有巴結的必要了,就把李義府從自己家譜中抹了去,李義府對此深以為恨。不久,李義府重被召用進京,主持國政,就找了個藉口把李崇德關進了監獄,最後李崇德死在獄中。

此兒可恕,孰不可容

微-洛陽有一女子淳于氏因有罪,關押在大理寺。李義府聽說這女子貌美,**心頓起,密令大理丞畢正義削免其罪,納為自己的小妾。大理卿段寶玄聽說此事,告到朝廷。高宗令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審理此案。李義府十分害怕,唯恐事情敗露,便逼迫畢正義自縊,殺人滅口。高宗聽到後,也想息事寧人,便不再追究,不了了之。

侍御史王義方將調查情況向高宗如實做了彙報:“義府於輦轂之下,擅殺六品寺丞;正義自殺,亦由畏義府威,殺身以滅口。如此,則生殺之威,不由上出,漸不可長,請更加勘當!”他還當庭陳述李義府的罪惡:“附下罔上,聖主之所宜誅;心狠貌恭,明時之所必罰。”李義府顧盼左右,若無其事,見高宗毫無阻攔之意,只好退出。王義方義憤填膺,繼續彈劾李義府的罪惡行徑,指出“此兒可恕,孰不可容”!要求清除君側。高宗見他越說越激動,而事涉於己,大聲喝止,反說王義方當廷誹謗,侮辱大臣,出口不遜,將其貶到萊州做司戶,而不問李義府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