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一十章 失意陳壽

第一百一十章 失意陳壽


極品大小老婆系統 女子修真傳 狂妃天下 毒辣小王妃 萌寶徵爹:王爺請排隊 有鬼來 匆匆消失的青春和你 彼時青春 草包小姐不好惹 未央宮

第一百一十章 失意陳壽

第一百一十章 失意陳壽

“陳壽?”

劉瑤聽到劉璿的話,並沒有馬上動身,而是眉頭一皺,開口道:

“皇兄,陳壽不過是一個迂腐書生,找他他能有什麼辦法,您是不是沒人找了,找太常蔣顯也好啊。

哪知劉璿一聽卻是面色陰沉,開口吼道:

“混賬,汝懂什麼,陳壽雖然高傲,但是其才不低,若是有他相助,這事定會好辦許多。”

然後不放心地看了一眼劉瑤,見其面色多有不屑,連忙警告道:

“別怪為兄沒提醒汝,若是連他都得罪了,汝就等著劉諶來殺汝吧!”

想到劉諶那陣斬敵將的凶悍,劉瑤不禁渾身一顫,急忙收斂不屑,拱手離去。

陳壽官居散騎黃門侍郎,在臃雜的蜀漢官系中,並不突出,所以他的陳府也是在官區邊界,小得很不起眼。

劉瑤之所以不屑,也是有原因的,當初黃皓專權,陳壽不屑與之為伍,被棄置,至今也沒有被起用。

“喂,告訴爾家主人,就說有貴客來訪,讓他出來迎接!”

遠遠看見陳府,劉瑤的貼身奴才就趾高氣昂地喊叫到,唯恐別人聽不到似的。

陳府下人久在成(和諧)都這個富人聚居的地方用事,也是有幾分眼光,見到劉瑤車駕不凡,也知道來人身份尊貴。

雖然對那奴才的喊叫有些不爽,卻也不敢說什麼,但是他們只是瞥了一眼,就自己專注自己的事,彷彿將其當空氣。

“喂!沒聽見老子的話嗎,耳朵聾了……”

劉瑤在車上一直回想當時劉璿的叮囑,雖不願折節屈尊,但是為了性命,他還是掀開絲綢簾子道:

“勞駕告訴陳先生一聲,就說安定王來訪。”

雖然如此,劉瑤依舊沒有下馬,或許他他眼中,肯出面跟陳壽僕人說一句話已是最大禮貌。

“好,請等著,老奴這就去通報。”

看著那僕人開門進去,劉瑤又放下了簾子,不過眼中卻是興起一絲興趣,他也想看看,連劉璿都推崇的人,會是何樣人物。

當僕人原封不動的將門外的一幕講出,一個伏案聚精會神看書的人緩慢抬起頭,露出一張普通甚至有點老氣的臉。

不過劉瑤來訪,他沒有半點喜悅,反而是眉頭一皺,隨即嘆道:

“哎!剛剛脫離黃皓的泥沼,現在又要陷入儲位之爭之中,人間權勢私慾,最是叫人心煩。”

僕人見此,猶豫道:

“那要不要奴才去說老爺不見客,將他推辭掉。”

陳壽搖了搖頭,低聲道:

“聽爾之言,這個劉瑤怕是不怎麼好打,走吧,就讓吾看看,這個敢與齊王作對之人,是何方神聖!”

陳壽親自出門迎接,劉瑤才在奴僕的攙扶下下馬,見到地上多有泥塵,眼中閃過一絲嫌惡。

如此一幕讓本就不怎麼感冒的陳壽愈失望,不過還是按照禮節,將其迎入大廳。

劉瑤整個過程都沒有說話,彷彿只是來公事公辦,根本沒有給陳壽好臉色。

“咳,王上駕臨寒舍,讓這陋室蓬蓽生輝,不知勞煩王上前來,可是有何要事?”

劉瑤也沒什麼耐心,加上陳壽看起來氣質普通,不像很有才華的樣子,所以只是平聲道:

“奉皇兄之命,來請先生東宮一敘,陳先生,走吧!”

陳壽久經人事,當然看出劉瑤的輕慢,不過他不僅不生氣,反而暗自高興。

雖然如此,表面還是道:

“啟稟太子,某最近正在研究《山海經》,頗有靈怪妖蟲之得,卻不知太子殿下喚下官作甚?”

陳壽之言,立即招來劉瑤和僕人的輕視,治國不讀書經,卻專研什麼鬼怪離學,在劉瑤他們看來,這就是不務正業的表現。

“侍郎之意,本王已知,若是陳侍郎實在忙碌,本王在兄長面前自會轉告,告辭!”

從“先生”到“侍郎”,表面上是從私稱到公稱,卻表現出劉瑤的所有想法,或許在他眼中,用先生是高看陳壽了。

陳壽心裡鬆了一口氣,畢竟自己躲過一次,表面還是不動聲色道:

“那就多謝王上了,恭送王爺!”

雖然是拱手相送,卻沒有絲毫移步的意思,這讓劉瑤感覺很沒面子,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陳壽卻不管這些,嘴角含笑地看著劉瑤消失門外,然後才轉身吩咐道:

“近日吾多夢,日夜思戀故去的老母,打算回安漢去盤桓些時日,汝去準備一下。”

老僕躬身而退,心中卻是越佩服陳壽的智謀。

劉瑤回去將陳壽的種種不敬數落而出,又強調陳壽專注鬼怪而輕治學,臉上一副笑容,那意思就是:

吾就說吾是是對的,汝偏不信,現在信了吧!

劉璿卻是氣得直直指著劉瑤許久,終是沒有罵出聲,然後他轉身對侍衛令道:

“去給孤請張紹,鄧良來,另外派人去看看,陳壽還在否。”

劉瑤對劉璿對陳壽的上心很不以為然,卻也沒有繼續說什麼,而是跪坐在竹榻上,安靜地等著。

“太子殿下,不知找吾二人前來有何要事?”

劉璿不愧在朝廷呆過,上前親切地拉著兩人進入大殿,溫和道:

“孤當二位為臂膀,有事無事都應當多加親近,何來有事才見面之理?”

幾人分位坐定,張紹就直接開口問道:

“殿下莫非憂慮著襄陽那位?”

劉璿見到張紹直言,而鄧良也是一臉正肅,索性也不寒暄了,預設般點了點頭。

鄧良見此眉頭一皺,遲疑著開口道:

“殿下之憂,亦是吾二人之憂慮,太子之慮,在於朝廷百官的支援,和軍隊威懾罷了,只是……”

鄧良的話終究沒說出口,但是幾人都明白,如今劉諶勢大,在蜀中更是被傳為大漢中興之主,可謂在實力上,和在民心上都更甚一籌。

鄧良如此直白,饒是劉璿和劉瑤的神色都不太好看,一旁的張紹見此,急忙道:

“話雖如此,但是殿下乃是陛下親封太子,而且居東宮多年,可謂名正言順,而那劉諶再強,也不過一善戰藩王耳。”

這話一出,才讓劉璿面色好看些,不管怎麼說,他始終是正統太子,這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講究嫡長順位的時代,可以贏得很多文臣的支援。

“大家支援也沒用,若是劉諶心懷不軌,六萬甚至更多的軍隊大舉開進,什麼都是虛妄。”

劉瑤在旁邊嘀咕一時,卻在劉璿那凶弒的目光下噤聲。

“殿下,如今近三萬的羽林衛掌控在護軍將軍諸葛大人手中,何不與之聯合?”

張紹沉思半晌,忽的眼睛一亮,開口道。

聽到這話,劉璿神色莫名,還是鄧良開口道:

“張大人莫不是忘記了,如今諸葛瞻的兩子都在劉諶手下用事,汝覺得他會幫咱們?”

這話不禁讓劉璿想起,之前與諸葛京在會獵時相見的場景,那時諸葛京將劉諶奉若神明,所以劉璿也是嘆息一聲,頗為失落。

張紹見此訕笑一聲,然後閉口不言,他也不希望因為失言,而在這個圈子失去地位。

“為今之計,只有兩人可以助殿下等了!”

鄧良沉思良久,最後頗有些無奈地道。

“快說,那兩人?”

劉璿聞言大喜,急忙開口問出,激動之下,竟是緊緊抓著鄧良的衣襟,將其憋得滿臉通紅。

劉瑤見此,急忙上前拉開失態的劉璿,劉璿現自己失態,也急忙道歉。

鄧良哪敢接受,也是連忙躬身回禮,然後在幾人的目光下開口道:

“若要援助,身邊不但要有支援,外援也是需要的,張遵和呂祥兩人,正好符合。”

張遵,張飛之孫,目前正在羽林衛中任職,手下有五千兵馬,倒是可以一用。

所以,當鄧良說張遵,幾人都是一點頭。

但是當說到呂祥,劉璿兩兄弟都是一臉茫然,顯然對此人很陌生,但是劉璿久理朝事,感覺彷彿在何處聽過,只是一時想不起來。

見此,張紹搶先獻寶似的將呂凱祥的生平講來,唯恐鄧良再次奪他風頭。

呂祥此人並無太多名氣,但他卻是是南中的地方豪強,原因無他,因為他的父親是呂凱。

呂凱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並無太多名氣,但是在蜀漢,還是有些知名度的。

當初南中四郡反叛,獨永昌功曹呂凱和郡丞張伉據城死守,雖呂凱最終被蠻兵殺死,也得到陽遷亭侯,南中校尉的封賞。

呂凱死後,諸葛亮平定南中,任用年齡不過及冠的呂祥為南中校尉,襲爵亭侯。

別看校尉官銜不高,須知諸葛亮當初在剿滅叛亂時的政策是蠻人治蠻,兵力糧草都是來自南中大姓。

雖然戰後重置四郡,卻任用本土人治理南中,而呂祥則被任命為南中校尉,統領四郡兵馬。

轉眼間,四十年過去,南中再無戰事,呂祥和四郡逐漸淡出歷史視眼,但是不得不承認,呂祥實際上已是南中霸主。

按照鄧良張紹估計,若是呂祥大起四郡兵馬,恐怕不會少於四萬,畢竟蠻夷是以武立世。

聽到張紹一番解釋,劉璿先是一喜,畢竟能對付劉諶的,在這個時代並不多。

但是隨即他又眉頭一皺,遲疑道:

“呂祥獨霸一方多年,若是其不尊號令,孤手中無壓制手段,又當如何?”

鄧良似乎早有預料,見此只是輕笑道:

“殿下,那呂祥不過憑藉其父之功,才有如今地位,究其本身,還是一個無知小兒,至於現在嘛,怕是好不到哪去!”

鄧良如此一說,劉璿頓時大喜,撫掌道:

“好,只要呂祥出南中,他就沒了根基,沒有半點威脅。”

然後,劉璿就派手下得力干將前往不韋送信,同時讓鄧良去拜訪張遵,探聽其口氣。

遠在襄陽的劉諶當然不知道,劉璿已經在絞盡心思想辦法對付他,此時卻是坐在襄陽太守府後花園,盯著一棵葉黃的樹呆。

“哎!葉黃了,秋到了!”

站在旁邊,矗立如山嶽的諸葛京一臉不解,落葉年年有,何須如此傷感?

卻在此時,花園牆外突然飛進一個黑衣人,一落地就朝著劉諶衝來,步履矯健,快如閃電。

諸葛京聽到一聲輕響,就現那黑影,頓時目光一厲,淒厲吼道:

“有刺客,來人!”

然後留下還沒反應過來的劉諶,拔刀就朝著那黑影衝去。

恰在此時,又一個黑影從另一個地方出現,隱蔽地朝著劉諶靠近,腰間那鋒刃也是慢慢拔出,寒芒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