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春秋篇
孤獨的世界孤獨的人 錯過你錯過愛 閒話中國人 末世決鬥者 本王要發飆:撲上囂張妃 至尊花都高手 地獄之井 時光翩翩,情深不減 炮灰攻的春天 三國之鐵血戰騎
鄴城春秋篇---第十五章 香茗梅音(2)
推薦票,推薦票,《小樓傳說》要推薦票…………………………………感謝線…………………
丁二燒爐的時候,張遼已經取過閣架上的烹茶用具,這是一套專門煮茶的用具,兩個煮水的銅釜,研磨銅軌,小銅錘,銅勺等物。趙羽先用銅錘從茶餅上取一小塊茶塊,放入銅軌中慢慢研磨,邊研磨,邊介紹道:“人有三六九等,這茶也分三六九等,等級不同,喝出的味道也不同。茶本身喜陽卻不耐晒,故要以山坡向陽之處栽種,地陰天陽,便於其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故此物有靈氣。茶本身分類甚多,從地域上分,有南茶、北茶之分。南茶清冽,北茶醇厚;南茶味甘,北茶味重。南茶又分春、夏、秋茶,春茶色澤翠綠,葉質柔軟,清香淡雅;夏茶色濃味淡苦;秋茶淡黃,味醇而平和。因此,茶以春茶為上,夏茶、秋茶次之。春茶又有明前茶和明後茶之分,明前茶為清茶之上品,後而次之。”
荀攸大感有趣:“這茶還有這麼多門道。子玉,眼前你給我們烹製的茶是何時的?”
趙羽衝他搖搖頭,將研磨好的茶末在旁邊備用的釜鼎中放上少許後才道:“你別急,烹茶是要用心的,等我烹製好這茶,再來說說此茶。”
這話一說,五雙眼睛都看向趙羽。小碳爐拿來後,趙羽將一隻銅釜放置其上,往裡面注入燙水,等水沸騰起來後,他將沸水倒出一些備用。把炭火壓住一些,讓火勢變弱,再向沸水中續了少許涼水。方將研磨好的茶末放入銅釜中。茶末在水中慢慢翻滾著,水的色澤漸漸變為銅褐色。茶與水交融,待二沸時,沫餑浮現在水上,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在等待二沸水時,趙羽已取旁側沸水傾入放有茶末的銅釜中,這時,他輕輕用銅勺將沫餑杓出,置於盂中。涼水再次注入茶水中,繼續燒煮。趁三沸之水還未起來之時,趙羽將盛出的沫餑澆入剛才地銅釜中,輕輕盪漾幾下,讓沫餑和銅釜中的茶水混合充分了。才分注入六個茶盅之內。此時,炭火上的銅釜中,茶與水進一步融合。波滾浪湧,三沸水起。到了這一步。趙羽方將銅釜從火上取下。慢慢將煮好地茶水均勻的斟入各人茶盅裡。
趙羽端起自己面前地茶水聞聞,嘆口氣才飲了一口。眾人也學他樣。端茶品之。一品之下,曹操先深深吸了一口氣:“好茶,醇香味正。子玉真是好手藝。”
其餘人等也連連誇讚。趙羽淡淡一笑:“手藝好不見得茶就好。此茶味濃而膩,一點也不好,我已盡力了。”
曹操愣了一下,又喝了一口茶水方道:“可是,此茶已是府中最好的茶了,我在府中還沒喝出此香來。.wap,16K.Cn更新最快.”
趙羽晒笑:“曹公府中節儉慣了,故此也怪您不得。此茶是好是壞,你們聽我慢慢道來。剛才我說了,茶的分類眾多,製茶的手法也有多種,根據製茶種類的不同,出來地茶也盡有不同。曹公府上的這種茶餅那是用傳統的手法制作出來的,茶餅的製作眼下有兩種手法,一種採用的是將鮮嫩的茶葉採摘後一層層壓制成餅狀,然後烘乾或者直接暴晒幹;還有一種是先把採摘下來的茶葉烘乾後打碎,再壓制成餅。前一種茶餅帶有茶葉的青香,但澀味較重,烹茶時,需要輔以鹽、椒等物去其澀,然卻失去了茶之本色;第二種茶餅雖然大大減少了其澀味,增加了香氣,但苦味也增加了不少,失去了茶本身地清香。”
看了曹操一眼,趙羽將茶盅放下:“我們現在飲用的就是第二種茶餅,只是,此茶餅也算精挑細選過的,是茶餅中地上等之貨了,苦澀之味都輕,濃香之氣甚重,卻喝不出茶本身的淡雅芬芳。”
曹操啊了一聲:“那,在子玉看來,還有什麼茶比它更好地?”
荀攸慢慢飲完手中地茶笑道:“我知道了,定是眼下最流行的茶葉。呵呵,主公不知,眼下鄴城中流行喝一種散茶葉泡出來地水,據說,此法是從江東傳來的,深得這些年輕人的喜愛。”
曹操大感興趣:“原來是它。我也聽子建他們說起過。聽說那種茶泡出來的水淡而無味,不甚好喝不說,價錢還十分的貴。不過,既然子玉喜歡,我命他們為你尋來便是。”
趙羽輕笑一聲:“淡而無味?哈哈,是他們不會烹製而已,如果三哥在這裡,你們可以問問他,當初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可是非我烹製的茶不喝。”
張遼在旁大點其頭:“奉孝也說過,喝了子玉烹製的茶,其他的茶水,他簡直難以下嚥,故此,這些年,他只喝酒,不喝茶。”趙羽聽到此話,心裡一陣翻騰,三哥還是忘不了也放不下他們在一起度過的日子呀。穩定一下心神,趙羽笑笑:“這說明我的手藝好。散茶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的製茶工藝,說句大言不慚的話,此茶的出現與我也有一些關係,當然,這其中涉及商業機密,恕我不能奉告。此茶的製作工藝與茶餅相比,要繁瑣很多,要經過高溫殺青、揉捻、復炒、烘焙至幹,這樣製出的茶葉不僅保持了茶本身的清香,還保留了茶的原味,烹製得法,其味自然醇香,飲之心曠神怡。”
“哦?如此說來,今日倒要品嚐一番了。”曹操興趣來了,吩咐人馬上去買最好的茶葉過來。
趙羽衝曹操一樂,吩咐丁二將案几上的茶水收拾了,等茶葉買回來後重新烹製新茶。等待過程中,趙羽詳詳細細地給曹操他們講解了一番茶葉的高低品級:“我說過,茶葉分三六九等。茶餅不算,光是散茶裡,講究也頗多。我告訴你們。茶葉從採摘的時間到製作的手法上各有不同,這出來地茶葉就好壞不等。我已經說了。採摘自清明前的茶葉最好,而其中,又以茶樹上的嫩尖最為精貴。其芽葉肥壯,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幼嫩芽葉毫毛,香氣馥郁;其次為芽下三嫩,即茶芽下面地三片嫩葉,色澤綠潤,肥壯重實,有較多毫毛,香氣清醇;其餘老葉就是下等了,製作上等茶絕對不能採摘老葉混入其中。這樣製成的茶葉才是上上品和上品,其餘地不足為論了。”
曹操聽的神情專注:“那。若非親眼目睹,又如何知道買回來的茶是不是你說的這種上等之茶呢?”
趙羽淡淡一笑:“光說當然無法分辨,就是我說給你們知曉茶的樣子。也是難以得知好壞地。我告訴你們,如何的製茶的好壞是要透過品茶來得知的。品茶。就是鑑賞茶的好壞。品茶的過程,也是一種享受。等茶來了,我再給你們細細說說品茶之妙.你們可知,這茶與人也有關係,茶品猶如人品喲,喝茶不過是用水之樂,卻不知,品茶方解其中之道。”
“品茶?”
面對幾個人的詫異,趙羽笑道:“爾等只會品酒,卻不知品茶,所以,爾等也都是俗人。你們喝茶,這樣的一茶盅恐怕都是端起一飲而盡吧。”眾人互相看看,都是一幅不這樣喝,還能怎麼喝的樣子。趙羽看著好笑:“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茶呀,抿一口為品,飲兩口為飲,喝三口就是解渴,這麼一茶盅一飲而盡,嘿嘿,不是喝茶,乃是飲牛爾。”
幾個人苦笑,曹操搖頭,又被趙羽給挖苦了,不過他很好奇,也不會在乎趙羽地挖苦:“這品茶有何門道?”
“一看茶,二聞香,三觀水,四品味。品乃鑑賞,品茶就是要用心體會茶之精妙。這品茶,不僅是品茶水的味道,還要賞烹茶的過程。而烹製一壺好茶,需要靜心,用心,所以,待會兒我烹茶時,你們不許說話出聲,否則,我可烹製不出好茶了。若是因為你們問東問西地惹我心煩,我就不烹了。”趙羽一本正經地告誡他們。
規矩真大。眾人咂舌,趙羽既然這樣吩咐了,他們也只好照做。不多時,下面的人將茶葉買了回來,專門撿貴地,還買了幾種。趙羽接過茶葉看了看,又聞了聞,取其中一種,命丁二將小銅壺取來滿水置於小火爐上。燒水地時候,趙羽取半盅茶置於銅釜中,另拿少許放白紙上呈與眾人觀看:“此茶並非上等,也還不錯。你們看,其葉片大小適度,色澤綠中帶暗,上面沒有銀毛,也非葉尖或葉芽,故而,這是中上等之茶。”
大家輪番觀察了一下,頻頻點頭。曹操不恥下問:“那,上等茶是怎樣的?”
趙羽淡淡一笑:“上等茶採摘自清明前,葉片只選用茶芽下三片葉,製作精良,出來地茶葉片片舒展,脈絡分明,色澤綠中偏黃。聞之清香淡雅,於水中漂浮不沉。茶水的顏色則是透明的青綠,如蜀錦絲綢一般漂亮。因為製茶工藝的限制,目前上等茶一年產量不多,羽的商隊倒也有販賣,不過,早早就被江東那邊定下了,這裡的茶行根本就買不到。而特等的茶葉,嘿嘿,每年就出幾斤,市面上根本看不見。它的胚葉不僅要採自清明當天太陽出來前一個時辰,而且只要含露的茶芽,採下後,即刻殺青,殺青時,全用手翻炒,芽在鍋中不能燙手,上面的露水均勻地透入芽中,爾後被慢慢烘乾,保持了茶芽的青嫩。殺青結束要趕在太陽昇起前,待太陽出來就要開始翻晒,每半個時辰就要翻面一次,讓茶芽受熱均勻。待受日照差不多了,再放入鍋中翻炒,一直到茶熟乾透為止。這種茶葉,色澤為淡黃帶綠,顆顆飽滿,粒粒精神,葉上的銀毫若隱若顯,光澤自然柔和,抓一把在手裡聞聞,一股清香直透心肺,讓人精神倍增,一天都神清氣爽。此茶出來的水色淡綠帶嫩黃,芽片在水中慢慢上下舞動,猶如精靈跳舞一般,光看不品,已恍若進入天境。”
荀攸聽的兩眼放光:“哇,真想立刻品嚐一番。子玉,此茶何處能得到?”
趙羽搖頭:“此茶專為我而制,每年我親自去山中採摘,守著他們製作出來。不過,明年我去不成了,此茶你們是喝不到了。嘿嘿,曹公,不如你放了我,我明年將此茶帶來鄴城與你們共享如何?”
曹操當然不會上趙羽的當,他嘿嘿一笑:“這倒不急,等操拿下江東,子玉帶我等一同去欣賞此茶的製作過程可好?”
趙羽大大嘆口氣,你想的美,這輩子你是沒這個口服了:“算了,說也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