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討論時局
我的老婆是警花 修仙之寵物美女 創月 魔道傳 逆反蒼穹 雲畫扇,紅淚未央 醉夢西東之白駝山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 列強代理人 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第二百五十四章討論時局
吳命陵接收到林逸那深如大海的目光,他胸有成竹,略著思索道:“在沒有外戰的情況下,我人民軍解決內務,安定邊境,尚需三個集團軍!”
王學範深思一會兒,問:“吳部長!此話怎麼講?”其它人也是一副深思模樣,均把探究的目光射向吳命陵。
林逸輕點頭,吳命陵受鼓勵,接著道:“目前,圍困東南太平軍與華中湘淮聯軍,我軍投入了古華的第二集團軍與許奐的第四集團軍,如無政治解決之可能,想要軍事圓滿解決,我軍尚需再投入一個集團軍方行。”
這一點大家均認同,太平軍與湘淮聯軍加在一起總兵力達到一百五十萬以上,而且他們還有強大的新兵動員能力,人民軍還沒有自大到僅憑兩個集團軍便想解決東南與華中事務。
“另一個需投入一個集團軍的地方我知道!”王學範笑望一眼吳命陵,“應是西南地區吧!”
吳命陵鄭重點頭:“正是!我們人民軍現在的戰略部署是:第一集團軍進軍西北,置兵於新疆省;第三集團軍進軍東北;第五集團軍將置兵於烏里雅蘇臺地區;第二集團軍與第四集團軍置兵於東南與華中。如此,我人民軍重兵或東移或北置,西南便極顯空虛了,何況,還有一個西藏尚未解決,因此,組建一個集團軍解決西藏事務,置兵於西南諸省,並以威懾東南亞諸國,是很有必要的。”
大家深以為然,頻頻點點。“那麼,我們哪個地方還需要第三個集團軍呢?”朱達不明白地問,大家等待吳命陵的回答。
吳命陵接著道:“目前,保衛我北京地區安危的是第三集團軍的第十軍,用不了多久,第三集團軍的魯萬常將軍就會向我們叫苦,討要他的第十軍歸制了。到時,第十軍出關東北,北京地區的安全誰來保障?因此,組建的第三個集團軍便是投入此處。”
大家都覺有理,林逸笑笑,補充道:“置於北京地區的集團軍不僅僅只是北京地區安全的保障力量,它還是北部烏里雅蘇臺地區第五集團軍的後備軍,甚至於還是全國各集團軍的總預備隊!但目前他的任務卻是解決山東的清軍與捻軍!”
吳命陵總有一種擔心,中俄幾千公里長的邊境線,僅只三個集團軍三十餘萬人駐守,是否少了點?新疆與東北離北京城較遠,既便是出了意外,尚有寬闊的縱深,可以爭取到足夠的時間以應對,但正北面的蒙古地區,如出意外,北俄兵便可**,直逼北京城,這是不得不防的問題啊!僅一個第五集團軍置於烏里雅蘇臺地區怎能令人放心?他建議組成的第三個集團軍就是出於此戰略考慮,只是現在林逸賦予了他更多的內容。
“好!”林逸望向周炳坤,“我們就新組建三個集團軍!周部長應不會感到為難吧!”
周炳坤甫一接觸林逸那銳利的目光,心中驚顫,暗叫不妙。“林主席!一次組建三個集團軍恐怕不行啊!這可是人民軍史上從未有的事!不說武器裝備上不能滿足,便是兵源上也不能一下湊足三十萬的優質兵員啊!”林逸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人民軍總後勤部軍工企業生產的極限,也在一次又一次地考驗他的心臟承受能力,他已徹底感到害怕,本來他還以為現在好了,新的生產線建成了,戰也未打那麼多了,他的日子應該好過了,可誰知到頭來,他的日子卻是越過越緊張!
林逸怪異地凝視一眼,他有點懷疑周炳坤是不是故意在裝“窮”?南方重工下屬的軍工企業的新生產線早已投產不說,西方重工新建的兩家設於西安的軍工企業不是也分別有一兩條生產線投產了嗎?“一時組建三個集團軍有點難,但組成兩個集團軍是一定要的!”林逸沒有為難周炳坤,“第三個集團軍也要積極籌建中!”他注視周炳坤。
“這兵源問題•;•;•;•;•;•;”周炳坤還想找點理由。
“別跟我提兵源不足的問題,除雲南、廣西、貴州、廣東、四川五省的新訓練營外,去年不是又在陝西西安與山西太原建了兩個新訓練營嗎?新兵訓練三個月,一次便可練出七、八萬的人,有可能會兵源不足嗎?”林逸加重語氣責問。
周炳坤不敢再言,心裡卻嘀咕:“一個集團軍一個集團軍接連不斷地組建,哪裡停歇過?還有一線作戰部隊兵員的損失,不需要補充嗎?”
見周炳坤悶聲不語,林逸緩緩語氣道:“可以在北京再成立一個新兵訓練營,但這是我人民軍最後一個訓練營了。”
周炳坤長舒出一口氣,但林逸的下一句話卻又差點使他窒息了過去。“第三個集團軍可以緩建,但海軍的第二艦隊一定要抓緊時間籌建!有了它,北京地區東面海洋方面的安全就有了保障,我們睡覺才能安穩啊!”林逸不看周炳坤,不是不想看,而是不忍看。
“我看就這樣吧!組建第六集團軍參與解決東南事務與華中事務;組建第七集團軍,駐於蒙古、北京、天津地區,解決山東事務;組建第八集團軍駐於西南,解決西藏事務!總後勤部首先保證第六集團軍與第七集團軍的組建,西藏事務可以留待最後解決,在各新集團軍組建期間,總政治部主動尋找與各勢力政治解決的方案。”林逸命令。
“有關三個集團軍的人事安排問題,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林逸掃視四人一眼,“其它的人事我們暫可不討論,主要討論三個集團軍的牽頭組建人吧!”
雖然總政治部負責軍隊人事,可朱達是人民黨的組織部長,任何一個高階將領的提命與任免,首先得透過人民黨組織部的政審。朱達想了想,說出幾個人:“三個集團軍司令的人選,我提議由第六軍軍長伍則凱、第一集團軍副司令許都、第二集團軍副司令孫定軍擔任!”這幾位都是人民軍建軍時的元老,伍則凱還是原瓊臺講武堂的老師!
林逸平視,問:“你們有什麼意見?”
王學範沉思片刻,道:“這兩個人也可考慮,一個是第九軍軍長周寧濤,一個是第三軍軍長潘攀!”
吳命陵跟著道:“我提一個,第三集團軍參謀長兼第十軍軍長楊誠志。”
周炳坤對人事不瞭解,本不欲表意見,但見大家都提了,他也提出一個:“第八軍軍長陳辭也可作考慮!”
林逸沒想到大家都有心目中的人選,不過見他們所提之人,均與己無甚關係,還算就事議事,他抿抿嘴道:“你們所提的這些人都不錯,我來說說意見!”
“第六軍軍長伍則凱鎮守南疆多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穩成之將,有他守著祖國邊陲,令人放心!不過,由於第六軍守衛邊關的性質,令他少有立功之機會,而在人民軍中,如無戰功獲得提升,恐有人不服。”
“第九軍軍長周寧濤是一員猛將,有勇有謀,但還需磨練,以後可擔大任!”
“第三軍軍長潘攀,我非常看好他,三個集團軍中理應由他挑起一位重擔的,可他在北京戰役中,其下的第11師判斷有誤,令蒙古騎兵有隙突入,致使第一軍損失慘重,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此次,我看就免了吧!”
“第八軍軍長陳辭政治過硬,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將領,不過,他更適合做政治工作,就讓他在三集團軍中擔任一個政委吧!”林逸逐一分析四個人,卻停下來不說了。
大家都認真聽著,既然林逸已否定了四個,那麼剩下的三個就是當然人選了,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
林逸喝一口茶,停頓片刻,才鄭重道:“我建議讓楊誠志擔任第六集團軍司令,許都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第七集團軍司令由•;•;•;•;•;•;!”他故意又停頓一會兒,“由第十一軍軍長薛青擔任!”
“啊!”大家都感意外,想想又不覺意外了,畢竟薛青曾任過林逸的軍務祕書,林逸一直對他青睞有加。
“林主席!此有不妥!”王學範直言。
“王部長請說!”林逸喜歡大家有什麼意見都提出來。
“第二集團軍副司令孫定軍,曾為人民軍總參謀部部長,又貴為人民軍三大上將之一,前番第四集團軍與第五集團軍的成立,未讓孫定軍將軍擔任司令,都已說不過去了,此番再次成立三個集團軍又沒有他的份,恐孫定軍有想法!而其它人也會對孫定軍將軍另眼相看。”王學範從愛護一個將領出發,發表自己的看法。
林逸輕嘆,暗忖:“這一線部隊的指揮官當然只能唯才是用了,豈能講資格,顧情緒?”沉思片晌,接道:“這方面我有考慮,我人民軍南面有南寧軍校,北面也應有一所軍校,暫命其名為北京軍校吧,我準備讓孫定軍將軍出任北京軍校校長。”
林逸這番安排可謂用心良苦,林逸本人還兼任著南寧軍校校長之職,孫定軍出任北京軍校校長之職,不是與林逸平起平坐了嗎?大家體會林逸的良苦用心,都覺此不失為妥善之舉。
“林主席!還有一個問題,薛青與楊誠志均是中將,擔任集團軍司令尚可,可許都還是少將軍銜,是否有不妥?”周炳坤道。
人民軍講究唯才是用,但軍銜與職務亦不能相差太遠,不然,會造成部隊管理上的混亂。“可以提升許都將軍為中將軍銜,北京戰役的偉大勝利,他也是有功之臣之一嘛!如不是他早期犯了一點錯誤,憑他在防城地區殲滅聯軍一個陸戰師及在北海地區打殘聯軍兩個陸戰師的戰功,他早就可擔任一方集團軍司令了!”林逸感嘆。
這一點大家都認同,許都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大家還有什麼意見沒有?”林逸掃視一眼,見都搖頭,又問:“大家還有其它事沒有?”這是一句結束語。
吳命陵來事了,他從檔案包裡抽出一份報告,道:“林主席!臨翼研究中心由程啟龍執筆提交了一份有關對東南太平軍與華中湘淮聯軍的戰略研究報告。”
“他們怎麼說了?”林逸有興趣地問,其它人也充滿好奇,既然能得吳命陵如此鄭重地拿出來,想來有點料。
“這份研究報告分成兩個部分,一為太平軍部分,一為湘淮聯軍部分;兩種手段,一為政治手段,一為軍事手段。”吳命陵簡明扼要道。
“他們認為政治解決的可能性有多少?”林逸關注地問。
“他們從兩股勢力決策層將領的心態、文化、思想、及兩勢力的軍事力量強度等多個方面分析,認為太平軍與湘淮聯軍均無太可能向人民軍妥協,如硬說有可能的話,太平軍與湘淮聯軍兩軍之比較,太平軍向人民軍妥協的可能性要比湘淮聯軍大!”吳命陵道。
“你們自己認為呢?”林逸不動聲色地問。
“人民軍總參謀部的戰略研究中心的報告也認為太平軍與湘淮聯軍向我人民軍妥協的可能性為零,但對太平軍與湘淮聯軍誰會更有可能向人民軍妥協之比較上,他們則認為湘淮聯軍多於太平軍。”吳命陵把人民軍另一軍事智庫的研究報告拿出來。
大家各抒己見,最後的結果,大家都支援人民軍總參謀部戰略研究中心的報告。而林逸則不然,他認同臨翼研究中心程啟龍的報告,只是他沒有說出來,他覺得作為從清朝廷出來的舊將,程啟龍應更瞭解曾國藩與李鴻章這些清廷將領的思想,受封建忠君思想毒害甚深的他們應比楊秀清與石達開等人的信念與毅志更堅定。因為他知道在後世歷史上,太平軍投降的將領有許多,而湘軍與淮軍投降的卻很少。
“太平軍與湘淮聯軍有沒有合作,甚至於合併的可能?”林逸很關心這個問題,可這個問題,兩份報告上都沒有說明。
大家愕然,在他們的意識裡,太平軍與湘淮聯軍是死敵,他們雙方之間的交戰史充分說明他們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不可能出現合併的情況。
“合併應是不可能的,合作倒有可能!面對強大的對手,較小的幾方拋開成見恩怨聯合起來對付強大的一方,這是常有的事,古戰國時期及三國時期,都有這樣的例項。”吳命陵肯定道,“但他們的這種合作的程度也應極有限!”
林逸認真想想,覺得太平軍與湘淮聯軍合併確實無甚可能,他拋開這個問題道:“不管怎麼樣,我們一方面盡一切努力尋找與各勢力和平解決的途徑,一方面我們還需作最後軍事解決的打算。說說他們政治解決與軍事解決太平軍與湘淮聯軍方面有什麼好建議吧!”
“政治解決手段程啟龍報告中未詳說,主要是他們不知人民根據地底線是什麼,但他們自告奮勇願意去湘淮聯軍勸降曾國藩與李鴻章。”吳命陵笑笑。
“難得他們一片好心!到時用得著時,可以考慮!”林逸高興道。他轉又問:“軍事解決的手段有什麼?”
“程啟龍的報告中對湘淮聯軍的軍事解決很簡單,他認為人民軍只需佔領湖南全境,以湖南為根基的湘淮聯軍將不擊自潰,而以人民軍強大的戰力,佔領湖南是輕而易舉的事。對於太平軍就有些複雜了,太平軍善於鼓動群眾,善於流竄作戰,擊潰他們容易,但想根除他們難!”吳命陵如實報告。
“哈哈!太平軍的特點,正是我人民軍的特點,他們善於鼓動群眾,我人民軍更善於發動群眾,因為我們的政策更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更得民心;太平軍善於流竄作戰,我人民軍特種部隊的特種戰是游擊戰的最高境界,誰能打敗誰?”朱達好笑道。大家覺得朱達說得有趣,不過卻不無道理,也笑出聲來。
“程啟龍對擊潰太平軍怎麼說的?”林逸問。
“程啟龍建議我人民海軍打下臺灣,建立海上基地,真正完成對太平天國的包圍,待人民軍從山東、河南、福建三個方向太平軍發起攻擊之時,再從浙江、江蘇沿海選擇一登陸點,實施突然登陸戰,從太平天國的後方內部開花,必可加速太平軍的崩潰!”吳命陵道。
“此計甚好!程啟龍不愧為清廷名將!”林逸讚道。這也是吳命陵對這份報告看重的地方。
“那麼,林主席我們是否要儘早實施臺灣戰役?”吳命陵問。
“我看可以!最好能在第六集團軍組建期間拿下臺灣島!”林逸道。
“林主席!可是臺灣島尚有少量法軍存在啊!人民軍實施登陸戰,會否遭到他們的阻撓?”朱達提醒。
“這個問題可以交由外交部的人去處理,依協議,他們最遲今年十月便需撤出所有在我中華領土範圍內的部隊!既便他們不撤,他們駐臺灣的那幾百人的兵力,我們也不放在眼裡。”林逸傲然道。
“周部長!為了這臺灣島戰役,人民海軍的第二艦隊要抓緊時間組建了!第一艦隊北上後,我南海地區也不能空虛啊!”林逸轉對周炳坤道,“湛江造船廠建得怎麼樣了?”
周炳坤搖搖頭,這海軍的建設比陸軍的建設不知要難多少倍?“早在湛江港建立初始,在人民根據地第一次防禦戰之前,林主席便高瞻遠矚地把我人民根據地建於湛江的企業轉賣、掛靠、租借給各國與我人民根據地有特殊關係的商人,這些企業不僅得於儲存下來,還得到極大的發展,其中祕密掛靠在荷蘭商人特威特名下的特威船廠就是成功例項,特威船廠目前是遠東大陸第二大的造船廠。”周炳坤道。“湛江造船廠是以特威船廠為基礎而籌建的大型造船廠,其建設速度很快,已能造軍艦了,只是僅能造小型炮艇,對於大噸位的鐵甲主力艦,因為技術與工藝方面的欠缺,我們尚無能力在短時間內造出。”他沮喪道。
“要加大技術與人才的引進力度,可以出巨資收購西洋國家的一些船廠,再分批拆回,必要時,軍情部派出特工竊取他國在這方面的技術!”林逸像下定巨大的決心。
“林主席!請放心,這方面的工作我們一直在做,上半年,透過荷蘭商人特威特與普魯士商人帕利•;羅伯特,我們引進了大量的造船裝置與技術工人,但還是缺乏核心技術與核心技術人員。”周炳坤道。
“今天的會議就開到這,總政治部派出代表與各大勢力展開談判;總參謀部組織臺灣島戰役;總後勤部組建第六集團軍、第七集團軍、第八集團軍及海軍第二艦隊;軍情部加強各方面軍情的收集。”林逸最後吩咐。
在太平天國京都——天京城的東王府裡,東王楊秀清與翼王石達開兩人有史以來第一次單獨祕談,以前,兩人的會晤身邊都帶有許多的護衛,都會選擇一個較中立的地方展開公開的會談。可人民軍咄咄逼人的勢態,令他們兩人不得不拋開一切戒心與成見,齊心協力搞好內部事務,以應對強大外敵的威脅。
人民軍在半年不到的時間裡,不僅大量殲滅清廷有生力量,而且連清廷的京師——北京城都佔領了,他們羨慕得眼紅,也害怕得心顫。上一次,自以為是的李世賢在福建北部邵武府製造摩擦事件,其下的五千精銳親衛軍藉故追捕逃犯突然包圍了在水吉鎮的人民軍第二集團軍第八軍第32師第96團的二營。以十倍的兵力攻打對方,李世賢以為不出半小時,便可把二營消滅乾淨。可誰知,二營依託水吉鎮的有利地形展開防守戰,雙方激戰兩小時,李世賢部不僅沒有殲滅二營,反而被二營打死打傷一千餘人。
後來,李世賢見人民軍增援部隊趕到,只得含恨倉皇逃了。第二天,人民軍第32師展開報復行動,攻擊李世賢部的興田鎮,殲滅李世賢部兩千人,李世賢趕緊派出使者向人民軍解釋誤會,雙方交火方停止下來。
不久,李世賢部撤出福建省,脫離了與人民軍的接觸,但李世賢寫上去的與人民軍交火的報告,嚴重觸痛了太平軍決策層的心,促使東王楊秀清與翼王石達開加快了不惜血本也要購得西洋火器的決心,而人民軍佔領北京城後,則使他們對宿敵湘淮聯軍的態度也起了變化。
兩人寒暄幾句,在密室裡還未開始正式的商談,便有侍衛連二連三地稟報,外面有三個方面的代表團求見,一個是人民軍方面的代表團,一個是湘淮聯軍方面的代表團,一個是日本方面的代表團。
楊秀清與石達開面面相覷,人民軍方面與湘淮聯軍方面的代表團會出現,他們可以預料,可日本方面的代表團,他們卻不知是哪出了!